雙節期間(10月2日),港交所發布公告顯示,極兔已正式通過上市聆訊,并更新了招股書。新一版的招股書,特別增加和補充了2023上半年的營收、財務數據,看點頗多。這也意味著極兔已經到了IPO最后的沖刺階段,距離上市就差最后一哆嗦。
拉長時間線,進軍國內快遞市場3年來,從起網時一度被諸多國內同行“圍毆”,到站穩腳跟后大手筆融資;從并購百世快遞(國內)、豐網直接躋身頭部陣營、持續提升行業地位,到加速拓展國際、織密全球網絡;從簽約足球巨星梅西,到高調亮相央視春晚…極兔所走的每一步,一次次刷新著我們對于行業的認知,成為各大快遞巨頭都不可小覷的“后起之秀”。
如今,極兔順利拿到上市的“通關文牒”,登入資本市場后,又將為中國快遞行業落下了可貴一筆。
不過,上市并非上岸,對于極兔來說上市只是一個過程而非終點;上市之后如何將故事講得更加豐富和精彩,又該如何實現加速跑,依然存在不確定性。
如何應對這些“不確定性”?拆解最新的極兔招股書,我們從中讀出了很多新的訊號。
虧損幅度持續縮窄,盈利能力強勢修復
從招股書所透露出的“家底”來看,極兔身上有兩個最醒目的標簽——
一是“止血”:虧損幅度持續縮窄。
整體來看,據招股書顯示:在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下,最近三年(2020-2022年),極兔經調整凈利潤虧損分別為4.76億美元、11.78億美元、14.88億美元。
乍看之下,“虧損”依舊是極兔身上熱乎乎的標簽,但超出預期的改善同樣明顯。更新后的招股書顯示:
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上半年,極兔經調整凈利潤虧損大幅收縮至2.64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4.2億美元,同比下降37%。
這無疑是個利好信號。
▲截圖自極兔招股書
同樣的信號,從另外一組數據也可以得到印證。招股書顯示,2020年至2022年,極兔的毛損分別為5.8億美元、12.2億美元、6.6億美元,相應的負毛利率分別為120.4%、55.9%、16.2%。
不難看出來,3年來極兔的負毛利率一直在大幅收窄,呈下降曲線。最新的招股書更是顯示,今年上半年,極兔毛損已降至1700萬美元,毛利率大幅收窄至0.8%。并且,以目前的縮窄速度,未來還會有不小的提升空間,最終實現由負轉正。
▲截圖自極兔招股書
此前,對于產生巨額虧損的主要原因,極兔在招股書中也給出了解釋:一是在中國的業務擴大市場份額面臨激烈的行業競爭導致;其次是跨境業務及2022年擴展至新市場導致成本增加;第三則是收購百世快遞導致成本增加。
可以看出,造成極兔虧損的三大理由中有兩個來自中國業務拓展。畢竟,無論是在激烈的價格競爭中爭奪市場,還是收購百世站穩第一梯隊,都是需要大手筆“燒錢”。
二是“造血”:盈利能力強勢修復。
更新后的招股書顯示,2020至2022三年間,極兔營業收入分別為15.35億美元、48.52億美元、72.67億美元。截至6月30日的2023上半年,極兔營收已經達到40.3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8.5%,遠超同期的大盤增速。
再進一步拆分,2020至2021年間,東南亞業務是極兔收入的主要貢獻者;但從2022年起,中國區業務接棒并扛起了營收的“大旗”,業務收入反超東南亞,在總營業收入中的占比連續超過50%。2022年占比為56%,今年上半年為55%。
“造血”能力提升,除了營收的急速增長和擴容,另一個直接且集中的體現就是對成本的管控。在這方面,極兔同樣劃出了一條“下行曲線”。招股書顯示:
2020至2022年,極兔單票收入分別為0.23美元、0.26美元、0.34美元,其中的單票成本分別為0.51美元、0.41美元、0.4美元;新更新的招股書中補充了今年上半年的單票成本已下降至0.34美元。
雖然極兔目前整體仍處于虧損狀態,但持續上揚的單票價格與持續下降的單票成本形成的“剪刀差”,無疑讓人驚喜。
▲截圖自極兔招股書
正是憑借這把“剪刀”,極兔硬生生從通達系快遞看上去牢不可破的“護城河”中撕開了一個口子。也是靠著這把“剪刀”,讓我們看到了極兔實現自身造血的雛形。
國際業務穩定發力,擴大并鞏固基本盤
世界那么大,不僅要去看看,更要去干干。
相比國內的高舉高打,大開大合,極兔在海外的業務布局速度和廣度更加惹人關注,這是極兔的“黃金賽道”,也是應對同行競爭時“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的基本盤,同時也給中國快遞江湖帶來了新的活力。
先簡單做個科普:極兔2015年成立于印尼,2018年開始迅猛擴張,在2018年到2022年這四年,將業務拓展至東南亞、中國,乃至拉丁美洲、中東,如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新加坡,以及中國、沙特、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埃及,服務跨越13個國家。
細看極兔全球網絡覆蓋的“全景圖”,已呈現出“聚時一團火,散做滿天星”之勢。
一方面聚成火,協同“跨境電商活動和區域內貿易”的跨境貿易。極兔的全球網絡使他們能夠更好地為快速增長的跨境電商零售市場提供服務,將市場及商戶與新市場及消費者進行對接。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按交易額計,東南亞及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市場總值由2018年的2,138億美元增至2022年的4,922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3.2%,且預計由2023年的6,052億美元增至2027年的12,570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20.0%。由此帶動的全球跨境物流市場預計由2023年的4,561億美元增至2027年的6,807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10.5%。
▲截圖自極兔招股書
在業務量、網絡建設以及服務質量、品牌影響力等方面均已形成“規模效應”和“口碑效應”的極兔,無疑將成為這一輪跨境電商大潮中最先吃到紅利的人。
事實亦如此。最新招股書顯示:
2022年,極兔全球包裹量為146億件,2020年為32億件,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12.3%。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上半年,極兔的全球包裹量已達到80億件,較2022年同期的68億件增長16.7%。
在創始“大本營”東南亞,極兔的領先優勢更為明顯。弗若斯特沙利文數據顯示,按2022年包裹量計算,極兔在東南亞業務量排名第一,業務量為超25億件(2513.2 百萬件),市場份額達22.5%,而2020年超11億件(1153.8百萬件),復合年增長率為47.6%。
另一方面散做星,為極兔接下來的全球布局,積蓄勢能,在其他同樣具備高成長性的新興市場開發,逐步向全球市場滲透。
比如在2022年,極兔“開疆拓土”的步伐亦愈加強勁,戰略性地擴展至全球其他大規模及高增長市場,連起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及埃及五國本土網絡,隨著消費者從傳統零售轉向網上購物,這些新興市場正在經歷一個關鍵性的轉變。
以此推斷,一旦極兔在這些“沃土”的網絡成型和成熟,無疑將打開多重想象空間,在新興市場的掘金之路變得殺氣騰騰。
當然,上述這些還不是全部,極兔超強的“吸金”能力同樣讓一眾同行和吃瓜群眾羨慕不已:
2017年至2023年,極兔獲得多輪融資,以支持其不斷擴大業務經營,在極兔招股書的投資者名單里,包括騰訊、博裕、ATM、D1、高領、紅杉、順豐、Dahlia、SAI Growth及招商國際等眾多巨頭構赫然在列。
還有一點同樣難得、可圈可點——如果沒有良好的用戶體驗,其他都是妄談。2023年上半年,極兔在申訴處理工作綜合指數方面在國內主要快遞運營商中排名第一。此外,國家郵政局就2023年上半年主要快遞運營商的準時率進行了調查。調查顯示,行業平均72小時準時率為79.81%,極兔排名前三。
創業者意氣風發,資本氣勢如虹,極兔起勢與后勁之猛,不容小覷。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1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2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5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9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