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物流是新能源行業蓬勃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支撐,在各個工序的生產環節都有重要應用。從物流裝備領域多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來看,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物流裝備企業新的增長引擎。
根據今天國際最近發布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除了營業收入、凈利潤雙雙大幅增長讓人眼前一亮外,其在新能源行業的表現也很難不讓人注意到——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超過15.6億元,同比增長34.28%,其中新能源行業營收貢獻最大,超過13.8億元,占比高達88.6%。
來源:今天國際(300532)2023年半年度報告
實際上,今天國際能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今天的成績,在于提早聚焦和戰略傾斜,順應新能源行業發展新趨勢,在穩固動力電池領域領先優勢的同時加大在儲能領域的資源投入和拓展力度。自2014年,今天國際便開啟了新能源征途,根據其公開發布的數據,2021年1~5月今天國際新能源累計中標金額便超過10億元,達到10.87億元。據悉,今天國際目前(截至2023年5月)共服務新能源客戶70余個,已累計交付320多個新能源項目,總產能近400GWh。
投資角度有一種觀點,業務結構較為單一的公司,由于行業知名度較高,因此市占率、毛利都比較高,盈利能力更強。但與此同時,可能面臨的風險也更大。本文對此不做分析,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新能源正迎來蓬勃發展,并為物流裝備行業帶來了廣闊的發展空間。
物流裝備企業的新能源業務布局
智能物流是新能源行業蓬勃發展的基礎和重要支撐,在各個工序的生產環節都有重要應用。例如,光伏制造過程涉及硅片生產、電池片制造、組件裝配等多個工序;在鋰電池生產工藝中,原材料立庫、極片立庫、分容化成庫、成品庫以及不同工序間的搬運和輸送,均離不開智能物流裝備。
因此,物流裝備領域正加大在新能源行業的布局。從物流裝備領域多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半年度報告來看,新能源產業已經成為物流裝備企業新的增長引擎。
· 音飛儲存
音飛儲存2023年上半年新簽訂單約12.73億元,主要來源也是新能源等行業的智能制造及智能倉儲項目,累計獲得近1.5億元的新能源行業訂單。例如,在光伏領域,2023年上半年音飛儲存為新疆其亞硅業、寧夏潤陽、信義硅業、內蒙古鑫環硅能等企業提供產品和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音飛儲存在新能源行業的成績便非常突出,新能源行業訂單同比增長約147%。
從具體案例來看,音飛儲存集團旗下羅伯泰克服務的日本京瓷集團,計劃在日本西部大阪建設針對太陽能+儲能市場的電池工廠,以支撐其未來幾年的儲能電池業務發展。在該項目中,羅伯泰克為其設計建造了立體庫自動儲存系統,實現了整個生產及存儲流程的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管理,助力解決成本高、效率低、工序多、物料管理復雜等痛點問題,實現產線及設備之間的高效銜接與協同。
· 蘭劍智能
蘭劍智能托盤頂升機器人(測試環境)
蘭劍智能也于2023年上半年順利交付了新能源等行業項目,并為新能源行業鋰電池產線前工序環節,進一步推出多種新型號AGV產品,包括大載重托盤頂升AGV(1.5T),雙工位大載重卷料頂升AGV (1.5T 與3.5T),成功應用于某鋰電頭部企業的產線、原材料及成品物料搬運環節。
從具體應用案例來看,蘭劍智能曾在某新能源行業龍頭企業“燈塔工廠”內。打造了原料智能倉庫,一方面完成了原料的存儲,實現了多種原料、不同尺寸的托盤,在同一個倉庫,用同種堆垛機、同種輸送線進行倉儲作業的場景;另一方面,該原料智能倉庫還完成了向后續各生產環節的各工位進行智能配送的產線對接作業。
· 東杰智能
東杰智能新能源電池解決方案
新能源也是東杰智能行業垂直化戰略的重點拓展行業之一,2022年,東杰智能成立了新能源事業部,斬獲寧德時代訂單并成功交付,獲得客戶“保投產”先進團隊表彰。今年上半年,東杰智能新能源業務在深化與寧德時代合作的同時,陸續突破了蜂巢能源、海辰儲能等標桿客戶,訂單規模增長迅速,成為公司重要的業務增長點。
今年4月,東杰智能發布公告稱,公司與蜂巢能源簽訂設備采購合同,合同總金額突破7000萬元,相關設備包括原材庫、車間物流系統、成品庫、無人駕駛系統及軟件,成為東杰智能新能源事業部執行行業垂直化發展戰略后的又一標桿成果。
· 科捷智能
新能源是科捷智能三大重點業務板塊(智能物流、智能工廠、新能源)之一,針對新能源行業的發展和需求,科捷智能也加快了鋰電新能源領域的產品研發,對于OCV/DCIR、電芯分選、消防水箱、拘束機、消防系統等進行專項研發;對于堆垛機、輸送設備、組拆盤機械臂等產品進行升級迭代;對于鋰電新能源行業化成分容段,研發出倉儲物流調度WMS可配置軟件實施平臺。
近幾年,科捷智能在鋰電新能源行業獲得諸多重點客戶訂單,涵蓋了原材料、極片庫、化成分容庫、模組PACK線、整廠物流自動化等環節;在光伏行業,通過邊框上料機、組件包裝線等產品開拓市場,并獲得訂單。
· 井松智能
井松智能也是國內較早涉足新能源領域、提供智能物流解決方案的企業之一,十余年來其在新能源領域的服務遍及源頭礦產企業與上中下游多個領域,如深圳貝特瑞、衢州華友、雅化錘業、浙江碳一、青島金能等上游原材料供應(礦產資源、鯉電池),慶鼎精密電子、寧德時代、浙江動一、國軒高科等產業鏈中游環節(動力電池pack工藝),以及比亞迪、上汽通用等產業鏈下游的新能源車制造
去年6月,比亞迪合肥超級工廠項目落地,井松智能承建其智能物流倉儲項目,基于新能源行業倉儲物流需求,結合“工藝流程+場景應用+標準化+定制化+智能化”等屬性,設計了智能物流倉儲系統解決方案。
據悉,井松智能針對新能源行業特點與需求已經建立了豐富的解決方案模型庫,結合“自研自制硬件產品”+“全流程全場景解決方案”+“自研軟件平臺系統”,可以應對“噸袋式、料筒式、托盤式、料箱式”等多類型模式的智能倉儲系統集成項目。
除此之外,昆船智能、中科微至、德馬科技等上市公司以及諾力股份旗下中鼎集成均在新能源領域進行了重點布局。
例如,今年初,德馬科技集團埭溪未來超級工廠在浙江湖州奠基,工廠建成投產后,將新增具有國際領先技術的智能物流裝備和智能新能源裝備30萬臺套,為德馬湖州制造基地新增10~20億元的產值。目前德馬科技已經與寧德時代、新能安、耀寧新能源等眾多新能源行業客戶形成合作。
中鼎集成新能源項目
據悉中鼎集成于2011年便開始進入新能源行業,目前其新能源行業客戶包括寧德時代、比亞迪、億緯鋰能、蜂巢能源等等。2022年,中鼎集成為惠州億緯、湖北億緯按期高質量交付了數套動力鋰電池生產智能化物流成套系統,占億緯鋰能2022年上線的鋰電池物料管理系統總數的三分之一。另據公開數據,2022年中鼎集成營業收入達到16.57億元,2023年第一季度,中鼎集成新增訂單約10億元,截至2023年5月,公司在手訂單金額約50億元,并且目標在2025年營收達到40億元,其中,新能源行業將是戰略重點。對此,在產品方面,中鼎集成推出了全套“新能源智能物流系統”,配備最新開放平臺EcoStruxure,集數字孿生、DT智能、超高速、3D視化、模擬仿真、專屬定制、能量反饋、高效節能等優勢與特點于一身,滿足動力鋰離子電池生產無縫銜接倉儲的需求。
新能源市場需求持續增長
業內普遍認為,隨著國家“雙碳”目標的加速推進,以鋰電、光伏等為代表的新能源行業市場需求將持續快速增長,未來的前景廣闊。對此我們整理了一些相關數據:
· 動力電池行業
表 2023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車及動力電池市場情況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1~6月)我國新能源車銷量為374.7萬輛,同比增長44.1%,新能源車滲透率達到28.3%。GGII(高工產業研究院)依據終端零售數據統計顯示,2023年上半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售303.0萬輛,同比增長38%。
從國外市場來看,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歐洲31國實現新能源乘用車注冊量141.9萬輛,同比增長26.8%,新能源車滲透率為21.5%;
美國汽車創新聯盟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美國新能源輕型車實現銷量30.5萬輛,同比增長56%,新能源車滲透率提升至8.6%。
在新能源車快速發展的驅動下,特別是在中國、美國等發達國家的政策支持下,全球動力電池行業迎來了快速發展。根據全球資訊機構SNE research的統計數據,2023年上半年,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為304.3GWh,同比增長50.1%。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我國鋰電池產業產量超過400GWh,同比增長超過43%。根據中國汽車動力電池產業創新聯盟的統計數據,今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累計產量293.6GWh,累計同比增長36.8%;動力電池累計裝車量152.1GWh,累計同比增長38.1%。據GGII的統計數據,2023年上半年我國動力電池裝機量約142.8GWh,同比增長42%,預測到2030年中國動力電池出貨量將達2230GWh。
· 光伏行業
我國光伏產業規模持續全球領先,市場需求不斷擴大。根據中國光伏行業協會統計數據,2023年上半年國內新增光伏裝機7842萬千瓦,同比增長154%,占新增電源裝機的56%。國家能源局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全國累計發電裝機容量約27.1億千瓦,同比增長10.8%。其中,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約4.7億千瓦,同比增長39.8%;風電裝機容量約3.9億千瓦,同比增長13.7%。
· 儲能電池行業
儲能電池行業需求也在爆發,業內人士預計未來的儲能市場規模可能超過動力電池。2022年,儲能電池出貨量為130GWh,同比增長251%。2023年上半年,儲能鋰電池出貨量達87GWh,同比增長67%。預測2026年中國儲能電池總出貨量為330GWh,5年復合增長率為55%。另有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中國儲能招標新增規劃儲能項目超50GW。
從國外市場來看,美國明確儲能投資退稅政策細則,經濟性顯著提升;歐洲電力市場改革法案推動歐盟各國將儲能納入能源規劃,刺激需求增長。根據SMM數據,2023年上班年全球儲能電池出貨量為87.0GWh,同比增長122.0%。
作者:安若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66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3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7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1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6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3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63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63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1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