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菜鳥官微發布了一條關于菜鳥半日達“進京”的宣傳短片。視頻的最后一個鏡頭,是“菜鳥速遞”的快遞車疾馳在夜晚的北京,背景則是一閃而過的京東總部大樓。
菜鳥宣傳片截圖 圖源:菜鳥官微
這段饒有深意的視頻,似乎是菜鳥對京東或京東物流的一場“挑釁”,同時也正式拉開了今年雙11“快遞戰”的帷幕。
10月20日,第15個雙11將正式開啟。和往年不同的是,今年預售或“現貨開賣”的時間線提前了。
比如京東去年是10月20日開啟預售,31日正式開賣。今年雖然直到23日才開啟雙11,卻宣稱是直接賣現貨。
另一邊,抖音電商更是選擇在20日就開始現貨銷售,部分預售提前到了15日;快手預售提前到18日,現貨開售仍是31日;拼多多則延續了去年的節奏,20日開啟雙11大促……
可以看到,除了天貓還在堅持10月24日開啟預售之外,其它平臺或多或少都提前了預售或現貨開賣的時機。
天貓雙11活動節奏 圖源:天貓頭條
如此一來,留給平臺招商、商家備貨的時間更加緊湊。同時,由于京東等平臺臨時調整大促節奏,也對快遞企業的應變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按照以往的經驗來看,雙11電商件需求集中爆發,快遞企業們需要臨時擴大全網吞吐產能,并在末端網點及時擴招人手,才能在接下來的高峰期保證履約能力。
比如就在10月18日,申通宣布其南昌、洛陽、西安、蘭州、新疆五地轉運中心已陸續投產,以保障雙11產能。
申通啟動五地轉運中心 圖源:申通之聲
據悉,早在2020年,申通就提出了三年百億計劃,對新中心投產、升級設備。去年申通全面啟動三年百億級產能提升項目,擴大全網吞吐產能,全年完成82個產能提升項目,推動常態吞吐能力站上日均5000萬單量級。
今年為了迎戰大促旺季,申通趕在雙11前夕將五地投資建造的新轉運中心投入使用。
除了保證產能以外,今年我們看到很多快遞企業對時效有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前面提到的菜鳥,在10月12日聯合淘天集團,在北京開啟了天貓超市的半日達配送。菜鳥的“1212半日達”模式,指的是中午12點之前下單,承諾下午送達;半夜12點前下單,承諾次日上午送達。
加上這次的北京,菜鳥半日達僅用半年時間完成了全國20城的全面上線,包括杭州、成都、廣州、深圳、上海等。
菜鳥趕在雙11前夕完成這一布局,顯然將有效提升天貓超市在今年雙11的競爭力,也強化了自身高時效的心智。
另一邊,京東物流全面升級了電商倉服務,覆蓋京東、抖音、快手等各大主流電商平臺。
京東物流電商倉 圖源:京東物流官微
在發貨時效方面,今年的京東物流電商倉可實現24小時發貨攬收,多地分倉客戶最快實現次日達;在配送時長方面,可將攬收到簽收總時長控制在36小時以內。
還有的快遞企業,則開始探索細分范圍內快遞速度的極限。比如截至今年10月,順豐“同城半日達”已經覆蓋全國200城,近日上線了整合性質的“順豐360服務平臺”。
據介紹,平臺服務包含“同城半日達”快遞服務和“以配驅倉”的倉配一體服務。前者為消費者提供1小時上門取件、最快360分鐘送達的同城快遞服務,后者為商家提供每天多至10個波次的服務頻率,更晚截單,更早到達。
隨著快遞企業們的相關服務產品和基礎設施建設愈發完善,今年雙11的快遞時效還有望實現進一步的提升。
除了履約時效以外,服務質量也是很多商家和消費者所關心的問題。
今年雙11前夕,圍繞服務質量做提升最多的還是京東物流。在電商倉的升級之外,京東快遞也進行了升級,首創多個行業標準。
日前,京東快遞宣布了“1小時未取件必賠”“全程超時必賠”“派送不上門必賠”三大服務承諾,其中包含了業內首個針對攬收端的時效承諾。
京東快遞服務承諾 圖源:京東物流官微
據了解,消費者在京東快遞下單寄件后,快遞員將在10分鐘內致電消費者確認訂單,并于1小時內上門。如到預約時間仍未展示攬收信息,消費者即可根據超時時長領取相應的折扣券、賠付券。
截至目前,該服務目前已覆蓋北京、上海、杭州、廣州、深圳、烏魯木齊市等50個城市。
此外,針對生鮮品類,以及商務件、高值電商件、個人重要物品等對訂單時效和安全均有高要求的寄遞,京東快遞還給出了“全程超時必賠”的承諾。
只要是非客戶原因造成全程時效超時,京東快遞都將在運單妥投之后自動向客戶發放優惠券,主動賠付。
同時我們也看到,其它快遞企業也都在跟進類似的服務標準。比如早些時候,順豐、菜鳥、中通標快都做出了“不上門必賠付”的承諾,且覆蓋范圍逐漸擴大。
菜鳥速遞承諾不上門必賠 圖源:菜鳥官微
申通也在今年9月發布了全新的快遞服務產品“申咚咚”,根據消費者個性化需求,該產品能夠提供穩定、多樣化的派送服務,可以按需求送貨上門。
雙11前夕,申通又對“申咚咚”進行了新一輪升級,優化服務體驗。據悉,有“申咚咚”加持的包裹,全流程享受優先操作、100%按需配送、全程智能檢測、專屬客服、爽約100%退賠等服務承諾。
可以看到,在目前格局相對穩定的快遞市場,更加需要快遞企業們依靠高質量服務實現差異化競爭——即使是雙11高峰期,今年我們也有望看到更多的快遞送貨上門。
成本壓力攀升,價格戰或將終結
業務旺季在即,考慮到保障履約能力、提升客戶體驗等所需的投入,快遞行業似乎也心照不宣地暫時停止了價格戰。
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快遞單票收入為9.31元,同比下滑4.3%。而在618之后,行業整體票單價降幅有所放緩,甚至開始悄悄漲價。
雖然快遞企業們并沒有明面上的漲價行為,但因為總部政策的調整,以及地區加盟商的盈利需求,通達系的一些末端網點還是開始了試探性的漲價。
前不久有消息稱,廣東地區部分快遞網點出現了漲價,漲價幅度在0.1-0.5元不等。而后經中國商報證實,義烏等地的通達系網點也有所漲價,大多漲幅在0.2元左右。
雙壹咨詢此前發布的《雙壹9月快遞價格指數(EPI)》顯示,9月快遞價格指數為91.23,較8月份環比上漲1.63%,達到今年3月份至今最高值。
分類別看,電商件、散件、商務件均在9月有不同幅度的上漲。其中,電商件上漲0.05元,散件價格上漲0.1元,商務件上漲0.05元。
而在雙11前夕,新一輪的漲價主要還是圍繞電商件。有義烏商家反映稱,當地快遞網點先是漲了5分,第二次又漲了1毛——似乎是在試探商家們的態度。
快遞行業發展到今天,價格戰能夠帶來的效益明顯不及以往。再加上商家和消費者開始對快遞服務產生更高品質的需求,快遞企業們也不得不開始尋求低價以外的競爭優勢。
今年的雙11,或許將成為一個契機。在行業整體漲價緩解成本壓力之后,是否能在淡季維持現有的價格標準,以實現長期正向的利潤修復?
無論是為了行業未來的良性競爭,還是為了基層員工待遇、客戶服務體驗等等,這都值得我們期待。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64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69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5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3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8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1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19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3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