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01公里,這是中國北京到巴西里約熱內盧的直線距離。
一個快遞小包要飛越這大半個地球,需要多長時間?在兩年前,這個答案是至少60天;而一旦發生退換貨,逆向物流需要花費的時間是480天。
這樣的速度曾經讓孫智超發狂。他所在的AGM公司主營三防手機,大本營在深圳,消費者卻在全球,巴西、非洲、東南亞等地區都是主陣地。
和孫智超有著同樣困惑的跨境電商從業者不在少數,大洋彼岸的消費者也苦「國際快遞」久矣。時效慢、價格貴、退貨難、丟件率高是壓在國際快遞頭上的幾座大山。
外媒曾報道,美國馬薩諸塞州一個小鎮,20個亞馬遜包裹被丟在樹林。美國紐約州私立大學曾公布,2019年美國每天有170萬個包裹被偷或丟失或寄錯,損失超過2500萬美元;單是紐約市每天就有9萬個包裹丟失。
這些問題都得到了孫智超的印證,他們的產品被掉包比例達到5‰左右。這背后映射的,是國際快遞行業搭積木式的拼接物流、中間環節滯后的信息差、整體水平參差不齊。
亂象的另一面,是勢不可擋的滾滾商流。伴隨中國制造、中國品牌的崛起,把中國商品賣到全球已成大勢,巨大的商流呼喚更好的物流做承接。
左手痛點,右手需求,國際快遞行業亟待一位「白衣騎士」重整全場。
「商業全球化的前提是物流全球化。」
六月份菜鳥智慧物流峰會上,菜鳥集團董事長蔡崇信為菜鳥的全球化建設給出明確方向:立足中國根基,著眼全球市場,持續構建全球化的物流網絡。
物流跟著商流走,這也是全行業的共識。商流的機會加上物流的痛點,就是菜鳥國際快遞卡位的關鍵所在。
「AGM從2017年開始在速賣通做生意。準確來說,AGM是和速賣通、菜鳥一起長大的。」孫智超告訴「藍洞商業」,在那之前,AGM與頭部快遞及各國郵政小包合作一年多,但大多運輸慢、丟失破損賠償難、妥投率也并不高。「保險更是沒有的,基本是裸奔狀態。」
當國際巨頭還在延續「組網」的概念,菜鳥國際快遞選擇在國內外同步織網,親自下場做「真快遞」,「不做二手拼接物流商」。
自2018年啟動「國際物流大通道」建設以來,菜鳥通過全球自建國際快遞網絡+強控核心物流節點,在全球編織起一張覆蓋100多國的包裹網絡,成立北美、歐洲和東南亞三個大區,與聯邦快遞、UPS、DHL等國際巨頭開始了同場競技。
把快遞從中國的工廠送到海外消費者手中,走完這一趟「門對門」全鏈路的國際快遞企業,菜鳥國際快遞算是第一家。通過對全鏈路進行ABCD四段旅程的拆解,對國內攬收、干線運輸、目的國提貨與清關以及末端配送進行長期建設運營,才有了如今可控、穩定的履約能力。
「快遞本身的定義就是點到點的確定性。」在菜鳥國際快遞產品總監陸小榮看來,對于物流來講,尤其是跨境物流,穩定性是最大的問題。為此,菜鳥投入了巨大的資源,通過一套國內、跨境和海外的物流能力組合拳,滿足商家所需的物流穩定性。
在這場全球化的物流能力建設中,菜鳥國際快遞所織就的這張網,以物流基礎設施的「硬聯通」為底,疊加一套完整的數字化技術支持,讓整張網活起來。
每年大促,都是對這張網和網絡上商家的一次大考。孫智超回憶,去年提前備好的雙十一和黑五兩個大促的貨,沒想到在雙十一全部售空,好在菜鳥國際快遞有在線補貨的措施,可以迅速補倉。
商家對于時效感知總是最強烈。對于不同貨物,他們有著多樣的物流選擇:
商業快遞時效性高、丟包率低,但成本高,適合高價的小產品;郵政小包價格低,時效差;海外倉可提前備貨,速度快體驗好,但自建成本高。
2023年,物流時效和成本將是跨境賣家選擇物流商的關鍵性因素。在陸小榮看來,物流速度將直接影響商家的店鋪排名與評價,與消費者消費與復購密切相關。
在國內外搭建物流設施建設,深耕全球重點區域,搭建海外本地倉配網絡,這一切都讓菜鳥國際快遞的「快」成為可能。
開篇所述的時效問題,如今也有了新的答案。「巴西向的國際快遞已經提速到10天左右;歐洲多國一周左右妥投。」
孫智超回憶說,兩三年時間里,菜鳥國際快遞的速度提升了數倍。「尤其在大促時期,菜鳥包機能保證第一批下單的客戶在5-10天收到貨,時效相當有保障。」
「安全感充足。」這是孫智超給菜鳥國際快遞打的標簽,也是「快」帶給他的最大感知。
環金科技物流總監Tommy也認同這一點,基于多年的跨境物流經驗打磨,菜鳥的國際快遞產品品質各方面在市場中屬于比較高的,發向歐美國家的物流時效穩定。
此前菜鳥在物流峰會上提出,菜鳥國際快遞再加速和海外重點區域深耕,是菜鳥今年最重要的四件事中的兩件。同時,菜鳥宣布將聯合速賣通在今年年內推出「全球五日達」國際快線產品,從重點國家市場開始,逐步讓跨境包裹實現5個工作日送達。
通過對ABCD四段的精細化運營,菜鳥國際快遞快線產品預計可讓跨境包裹從支付到簽收全程時長較行業平均提速30%,滿足跨境商家對極致物流時效與性價比的需求。
速度帶來的安全感,是行業需求,更是共識。
花西子和元氣森林,都是騎在菜鳥國際快遞背上出海的品牌。菜鳥提供的定制化解決方案,為花西子和元氣森林提供頭程運輸、國際清關、海外倉儲與末端配送等全鏈路物流運營,幫助整體時效提升20-30%。
在提速之外,菜鳥國際快遞這條「鯰魚」還在攪動更大的變化。
一方面可以總結為「好」。
經過一季度服務升級后,菜鳥國際快遞「承諾達、晚必賠」已覆蓋速賣通22個歐、美、亞重點國家市場。以歐洲市場舉例,在速賣通Choice頻道下單的西班牙消費者,可享受「9日必達,晚到必賠」的物流承諾;菜鳥在西班牙、法國、波蘭三國部署了上千組自提柜,并與DHL在波蘭成立合資公司,旨在建成波蘭最大的自提網絡。
孫智超對西班牙自提柜有著特殊感情。一方面,AGM手機在速賣通的西班牙自營店有售,一直在用自提柜;另一方面,西班牙同事告訴他,印著菜鳥LOGO的自提柜在馬德里的街頭肉眼可見在增多。
他強調說,AGM手機有著它的特殊性,「相對于其他跨境賣家,我們的貨值比較高,客單價在400-1000美元左右。」孫智超最在意的就是「貨值保障」。
孫智超曾給菜鳥多次提議,增加逆向物流的貨值保障。得到落實后,「有了貨值的保障,終于可以放心大膽的發貨了,不用擔心退貨商品在半路丟失。」
「好」的同時,也可以「省」。
國際貨運快遞業務長期被國際快遞公司主導,雖然其服務便捷高效,但是價格不菲。一單跨國快遞包裹的服務價格,通常高達十幾美元甚至幾十美元。
菜鳥國際快遞推出價格和時效分層的物流產品,如5美元10日達、2美元20日達等極致性價比的跨境物流服務,也順理成章成為出海商家的新選擇。
對于商家來說,移倉費用低,也是他們對于菜鳥國際快遞的「共識」。「菜鳥是目前為止所有服務商里面移倉費用最低的,這是圈子里公認的。」孫智超介紹,對于移倉換標高頻的AGM手機來說,菜鳥幫他們省了不少心。
究其原因,他歸結為菜鳥的體量占據一定優勢,對出口倉庫的把控率較高一些,而其他國際快遞公司要低很多。
為什么國際頭部快遞長跑二十多年,卻依然給了后來者機會?
國際快遞也期待「沒有中間商」。曾有專家分析稱,跨境物流有三大難點:一是跨境貿易中進出口關務鏈路長;二是地理距離遠;三是整個供應鏈體系不同。對買賣雙方而言,都非常強調供應鏈體系的「確定性」。
在「物流服務最卷」的歐洲,菜鳥選了一條難而正確的路。菜鳥國際快遞自建物流網絡,覆蓋西班牙30多城,周末派件服務已落地馬德里、巴塞羅那、瓦倫西亞等核心城區,使得快遞在攬收后最快1-2天送達。
截至目前,在西班牙,菜鳥國際快遞已經可以覆蓋跨境小包、本地倉發、落地配、同城配等不同物流場景。
與國際物流亂象叢生相映成趣的,是新一輪的出海熱潮來勢兇猛。
不久前的7月,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呂大良表示,據海關初步統計,今年上半年跨境電商在「買全球、賣全球」方面的優勢和潛力繼續釋放,進出口1.1萬億元,同比增長16%。跨境電商作為新的外貿方式,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2017年進入美國市場的SHEIN,主打「小單快反」供應鏈模式,已經悄無聲息成長為跨境電商獨角獸,2022年估值曾達到1000億美元;而全托管模式的TEMU,目前開設了27個海外市場,下載量超過7000萬次,超越亞馬遜和沃爾瑪。
要知道過去二十多年,國際快遞巨頭FedEx、DHL、UPS共有的優勢,是抓住經濟全球化機遇,陪伴其所在國家企業的「品牌出海」走向世界;但背后缺少商流依托、中國市場認知度低、性價比低等因素,成為他們共同的短板。
而這恰恰是「中國選手」菜鳥國際快遞的機會。下一個二十年,不僅是中國商流的出海潮,也是中國快遞物流的大航海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395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347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20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757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26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88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283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53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35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1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