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湖北省外貿進出口降成本工作方案》,以控制外貿企業進出口成本為核心,打造中部地區最優通關成本省份,具體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大力推進外貿進出口降成本工作,到2024年末實現以下目標:
——促進湖北全省進出口通關成本降低10%以上,力爭打造中部地區最優通關成本省份。
——積極推進湖北國際物流通道體系建設,優化外貿進出口物流通道,持續降低外貿進出口綜合物流成本,實現進出口申報貨運量增長10%。
——推進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優化升級,建設“智慧口岸”,提升跨境貿易平臺申報率,實現湖北省內重點外貿企業跨境貿易業務全部在“單一窗口”辦理。
——積極開展跨境貿易監管模式創新,促進進口整體通關時間不高于37.5小時、出口整體通關時間不高于0.7小時,并持續提升通關便利化水平。
二、工作措施
(一)降成本,精準支持。
1.降低水運口岸費用。武漢陽邏港港口作業包干費降低10%、理貨費降低10%。黃石新港港口作業包干費降低15%、理貨費降低10%,免除貨物堆存費,合并貨物安全檢查、稱重環節,將港口費用收取方式從現結改為月結。
2.降低航空口岸費用。天河機場取消復磅費、查驗費,艙單信息傳輸費降低30%以上。花湖機場國際貨站叉車租賃費、叉車人工服務費、倉儲費降低10%。
3.降低鐵路集裝箱中心站費用。取消吳家山鐵路中心站監管場所檢疫查驗人工作業服務費、叉車簡易作業服務費2項費用。
4.擴大免除查驗沒有問題外貿企業吊裝移位倉儲費用試點范圍。從國家批準的內河口岸(武漢陽邏港、黃石新港)擴大到武漢鐵路口岸(武漢鐵路集裝箱中心站)、武漢港(花山、漢南港區)、陽邏鐵水聯運二期(武漢中遠海碼頭)、宜昌港、荊州港、仙桃港等直接開展外貿進出口業務的海關監管場所,及全省綜合保稅區和保稅物流中心(B型)。
5.落實口岸收費公示制度。在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口岸收費及服務信息發布系統,督促口岸經營服務主體公開收費目錄清單并動態更新,定期開展口岸收費公示聯合檢查,堅決查處口岸進出口環節違規收費、亂收費等行為,提升透明度。
6.規范報關行業收費。支持湖北省報關協會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制定常規報關費用最高限價并向社會公開。在湖北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上新建報關服務應用,引導湖北報關企業全部入駐平臺。對通過湖北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在本省海關完成報關、本省口岸進出口的省內外貿企業,報關費用每票補貼10%,通過平臺直接補給外貿企業。
(二)強支撐,拓展通道。
7.降低陸運環節物流成本。落實湖北省政府《關于進一步降低企業成本的若干措施》,對國際標準集裝箱運輸車輛,給予湖北省內通行費優惠。
8.提升水運口岸運營質效。支持湖北水運口岸開展“散改集”業務,對糧食、煤炭、化肥等散貨開展“散改集”,達到一定業務規模的,鼓勵各地按照箱量給予補貼。
9.促進國際物流新通道建設。支持湖北省內物流企業開通武漢-上海-東方港至歐洲鐵海聯運、中亞-武漢-日韓鐵海聯運、武漢-東盟散雜貨直航、武漢-老撾等東南亞國家國際鐵路聯運班列、武漢-欽州南向陸海新通道、武漢-寧波鐵海聯運、武漢-南沙鐵海聯運及武漢-廈門鐵海聯運等國際物流新通道,服務湖北省外貿企業在省內口岸報關。對穩定運營相關通道的物流公司,按照承運集裝箱量給予補貼。
10.加快國際航空客貨運“雙樞紐”建設。落實國際貨運航線補貼政策,階段性提高貨運航線補貼標準。支持航空公司根據省內重點外貿企業需求及重點進出口產品開通國際貨運航線,以“一事一議”方式保障相關線路穩定運營。
(三)建平臺,集成服務。
11.拓展“一窗式”通關政務服務。建設完善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移動APP或小程序、輔助申報系統。推動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與長三角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互聯互通、監管互信、一單互認,實現企業轉港物流數據共享和貿易新業態業務屬地申辦。
12.延伸“一站式”跨境貿易服務。通過湖北國際貿易數字化平臺,為外貿企業提供全程通關物流信息服務。優化鄂州花湖機場航空物流樞紐公共服務平臺,搭建RCEP“貨機快線”,助力花湖機場航空物流樞紐監管、貿易、物流等數字化轉型。
13.推行“一單式”企業線上服務。開發物流單證電子化應用程序,實現進出口貨物提貨單、設備交接單、裝箱單、放箱單全流程無紙化作業。上線RCEP優惠協定稅率智能查詢系統。升級企業信息推送應用,將相關服務應用接入湖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微信公眾號。
14.提供“一網式”貿易數據服務。建設湖北電子口岸數據智能分析平臺,基于可靠的集約化數據資源,實現對數據多維度分析,涵蓋各個業務場景、主題,充分發揮數據價值。結合口岸特點,以“一張圖”的形式展示口岸運行相關數據。
(四)優服務,高效通關。
15.持續優化檢驗監管要求和模式。對出入境特殊物品實施風險分類精準監管,提升檢疫審批效能。對進口低風險礦產品實施“先放后檢”,優化調整進口銅精礦品質項目檢測;對進口鐵礦、棉花等實施“依企業申請”品質檢驗;對進口水泥等大宗資源商品實施檢驗結果采信,提供多種合格評定方式供企業自主選擇。
16.促進科研物資跨境自由流動。制定生物醫藥研發用物品進口“白名單”,對納入“白名單”的物品,試點單位在進口時無需提供《進口藥品通關單》等即可辦理通關手續。
17.降低企業稅負成本。推進出口退稅“即出即退”政策落地,將全省一類、二類出口企業正常出口退稅的平均辦理時間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探索擴大主動披露政策適用范圍,對符合要求的企業依法從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依法減免繳納稅款滯納金。深入推進“內河運費扣減”新舉措,降低進口征稅基數,節約企業稅款支出。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5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9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6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0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7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7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8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2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5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