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關心618。活動進入高潮期,社群中討論的最多的確是蔚來汽車。
盡管平臺對GMV依然諱莫如深,總的戰報已經揭曉。星圖數據顯示,今年618全網總體銷售額為7987億元,同比增長14.7%,增速情況僅比去年好了一點點。傳統貨架電商總的銷售額為6124億元,同比增長5.4%,徹底告別了高速增長,也算度過了最壞的時刻。直播電商黯然失色,銷售額1844億元,同比增長28%。
今年電商們開始瘋狂給自己打上低價的標簽。補貼和扶持力度加大,氣氛被拉滿。“今年的京東618會是全行業投入最大的一次618 ”,京東零售CEO辛利軍在啟動會上說道。“今年淘寶天貓618,是史上投入最大的一屆”淘天集團阿里媽媽及市場公關總裁劉博也不甘示弱。
拼多多更是打出了天天618的旗號,進行防守鞏固自身的低價地位。抖音在加碼商城的同時也不忘吸引中小商家、產業帶商家等低價供給。快手打出的口號也同樣是“讓每個用戶過上不貴好生活”。盡管每個平臺都有其他策略和定位,卷低價已經成為基本的共識。
電商平臺難得統一戰斗目標,低價的背后究竟是為何?和低價王者拼多多相比,其他平臺贏了嗎?政策放開后,商家、平臺期待滿滿的618,各大平臺表現如何,消費真的復蘇了嗎?
和行業的熱鬧氛圍和期待相比,消費者異常冷靜,甚至麻木。
星圖數據顯示,今年618全網總體銷售額為7987億元,同比增長14.7%。去年同期的銷售額為6959億元,可比口徑下增長13.5%。今年的大促期間,消費確實有所回溫,增速提高的幅度非常小,消費的“弱復蘇”已經成為定勢。
畢竟報復性消費可能是一時的,但“沒錢”可能是長久的。這在今年社會零售以及電商大盤當中體現的淋漓盡致。從去年12月開始,零售觸底反彈,并逐漸回到正向增長。但“好景不長”,今年5月增速已經明顯回落。
國家統計局顯示,5月份商品零售的增速已經下降到10.5%,低于4月。電商的大盤也同樣如此。根據計算可得,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在3月、4月和5月的增速分別為10.9%、20.8%、16.9%。雖然已經披露的出行數據、商場的人流量都在高速增長,但客流轉換成確定性的銷售額總體并沒有大幅增長,消費者越來越理性了。
消費并沒有爆發式增長,和就業環境嚴峻、大廠降薪裁員息息相關。今年4月份,全國16-24歲青年調查失業率首次突破20%,達到20.4%,5月份這一數據沒有緩解的趨勢,又進一步上升到20.8%。
具體來看,今年多項品類保持了正向增長,但增速有所回落。去年大促還處在疫情期間,消費者對于必須的洗護清潔、糧油調味等還有一些囤貨的心理,出行可能受到限制,電商是受益的。但今年消費者不再擔憂商品會買不到了,更偏向于按需購買,隨用隨買,不會被大促的補貼過多影響。最明顯的就是,洗護清潔從2022年618的33.7%的增速急速跌至5.9%。
變化最大的還有香水彩妝和美容護膚這類可選性消費,彈性大,快速回正,但想要回到高速增長的賽道中,短期很難實現。各地已經陸續不再強制戴口罩,化妝的需求增加。
每年618,銷售大類一定是數碼家電,雖然今年沒有準確的數據披露,結合房地產的降溫,換機和家電換新周期變長,我們預計也基本和大盤相似,有個位數的增幅。
數據來源:星圖數據
雖然618的戰報和消費一樣,弱復蘇弱增長,但并不意味著消費徹底降級,代表著一個新的韌性、理性的時代開啟。
麥肯錫在2023年中國消費者報告中指出,比起情感因素,消費者在制定決策時,越來越看重品質和功能。這在快消品類尤其明顯,2015年到2019年,隨著國民總體收入的增加,消費更加感性,情感性的需求增加。近兩年功能性又重新回歸,體現在護膚品的成分黨增加,羽絨服的填充類型和品質在購物因素中變重等等。報告調查指出,我國的中高收入群體在未來幾年還有增長區間,增加的這部分人群還是處在消費升級過程當中。
由奢入儉難,我們不能唱衰整個中國消費完全降級。部分商家經營環境更加惡劣確實是真實體感。但還是有部分高速增長的品牌和品類。在大盤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意味著品牌之間的分化。流量紅利減弱,產品和供應鏈為王。
例如,在日本經濟泡沫碎裂之后,消費更加理性,發展陷入停滯。同樣也讓使用主義達到了巔峰,無印良品得到了發展。不同時期總是有新機會,信心比黃金重要。
傳統貨架電商總的銷售額為6124億元,同比增長5.4%,和2022年可比口徑下0.07%的相比,算是已經度過了至暗時刻。今年大促結束之后,傳統電商還是沒有公布全程的銷售額。在去年我們指出,不公布銷售額的本質是總的銷售額的業績很差難以說出口。
同時,“去資本化”的趨勢下,各大電商平臺已經不向以往那樣在乎戰報的數據表現。消費大勢下,總的銷售額很難回到高速增長,618的表現也很難帶動股價的上漲,電商更關心后續的業務發展能力。
拓展低價供給,打價格戰,為后續的理性消費增加心智是主旋律。從總銷售額來看,貨架電商格局沒變,依次是淘系、京東、拼多多,但在一些品類上已經開始了混戰。曾經各方獨有的地位和心智,正在不斷彼此滲透趨同。
拉長大促周期,讓促銷變得日常化已經是618和雙11的慣用套路,今年直播電商也同樣加入了預售期。并且優惠力度和去年的618以及雙十一相比都有提升,玩法簡單,并且針對下沉市場、低價商品的優惠力度加大。對中小商家的扶持政策也在增加。
圖片來源:星圖數據
淘系的618美妝品類增速放緩,休閑食品與大盤持平。今年淘寶也在著重招商中小商家,增加供給,數據顯示,超256萬名中小商家今年618的成交額超過去年同期。
數據來源:國聯證券,
短視頻也是發力方向。淘天集團的“戰報”顯示,今年618規模為歷屆最大,上淘寶刷短視頻用戶同比增113%,瀏覽量和觀看時長也相應實現翻倍增長。每天在淘寶發布短視頻的商家數增長了55%,達人增長了200%。
京東官方表示,“2023年京東618增速超預期,再創新的紀錄,大量的品牌商家在這個京東618獲得了亮眼的增長。”
此前數據披露,3C數碼、家電家居產品以舊換新成交額同比增長超150%。京東也正在通過百億補貼進一步重申低價,參與百億補貼的商品數量“達到3月的10倍以上”。今年京東 618,新增趨勢品類1200多個;在今年京東618高潮期間,全國超過95%區縣實現當日達次日達。
同時京東今年也首次邀請羅永浩進行直播帶貨,增加銷售額。
低價王者拼多多在四面狙擊下,也開始了防御。今年的618除了手機之外,拼多多平臺家電品牌的全品類銷售規模在今年 618 期間同比增長 113%。手機方面,榮耀銷量同比超過 100%,iQOO 新品銷量較上代產品提升一倍,一加等年輕品牌手機銷量同比超過 500%。
傳統電商微增長,直播電商也黯然失色。今年直播電商的總銷售額為1844億元,同比增長27.6%,去年同期的增速高達124%。直播帶貨經歷了兩年的發展已經變成品牌日常的經營渠道,流量成本在內卷下逐漸走高。直播在電商當中的增速可觀,但在消費大盤的背景下,已經有“泯然眾人矣”的跡象。
抖音618 覆蓋了全域場景,優惠門檻較低,推出跨店每滿 150 減 25 活動。根據瀝金數據庫,抖音在預售首日,多項數據高速增長,電腦增長575%、攝影增長566%、動漫周邊增長530%等等。很多品類都是犧牲價格,用量帶動總銷售額增長。同時直播電商的高退貨率也會給數據打一個折扣。
在美妝品類當中,抖音和淘寶的競爭加劇。5月31日,天貓618大促預售結束,據開源證券研報數據,2023年天貓平臺618美妝類預售GMV約85.9億元,和去年基本持平;抖音平臺618美妝類預售GMV約30到35億元,同比增加60.3%。大盤總體下滑,一增一減之間,競爭激烈。
兩個平臺的美妝品牌表現對比,可以看出,當品牌的預算和勢能增強的時候,抖音的增速高于天貓。根據蟬媽媽和生意參謀的數據整理,珀萊雅天貓官旗銷售額增長94%,抖音增長144%,總體增長101%;彩棠天貓增長51%,抖音增長103%,總體增長63%。但同樣如果品牌銷售額下滑的時候,抖音單個渠道下滑也非常明顯。華熙生物的四個子品牌合計來看,天貓銷售額下滑1%,抖音下滑32%,總體下滑10%。“強者恒強”仿佛在抖音并不適用,多種品牌的加入,加速抖音渠道的內卷。
“最早做抖音的時候,流量成本只有1元左右。這幾年已經漲到80元,很難做。”一位熟悉抖音的人士說道。“很多創始人都是紅利思維,沒有長期規劃。目前抖音流量和成本高度內卷。不少商家在兩三個月就被完全卷死。”
抖音的品宣效果和流量優勢,也讓商家ROI低的情況下也還會繼續投入。直播電商的生意不如之前好做了。
“用戶愿意在淘寶上花更多的時間去逛,是對淘天今年618求新求變的最大收獲。”淘天集團阿里媽媽及市場公關總裁劉博簡要總結了今年的戰績。在去年的618,點淘的銷售額排名第三,因李佳琦、薇婭等頭部主播的缺席,排名被抖音快手壓制。今年618邀請TVB帶貨、梅西直播,更是邀請朱一龍、李現、楊紫、張大大、吳尊、王子文等明星藝人下場直播。雖然淘寶還是依賴外部的大主播,但在主播的自身影響力和量的帶動下,今年618鞏固了自己的地位。
首次推出“直播閃降節”,觀看直播人次同比去年增加了60%,參與商家的店播成交比日常也普遍增加了2到3倍。同期今年618來到淘寶開播的達人主播同比增長了139%。
在618直播電商行業排名第三的快手,增加買家數量,吸引品牌入駐、構建貨架電商成為主要的趨勢。數據顯示,在6月1日至6月18日大促活動期間,快手電商訂單量同比增長近四成,買家數同比增長近三成。品牌商品GMV(商品交易總額)同比增長超200%,短視頻掛車下單訂單量同比增長近210%,搜索支付GMV同比增長近130%。
從類目來看,生鮮類GMV同比增長70%,服飾鞋靴GMV同比增長268%,家用電器GMV同比增長245%,無線洗地機、節能空調、智能冰箱成為快手用戶購買最多的家用電器產品。消電家居整體 GMV 同比去年提升 59%,品牌自播 GMV 同比提升 64%,行業單均價同比提升 33%。
電商整體和消費大盤走勢趨同,傳統電商回歸正向增長,直播電商不再性感。經過了疫情,外部的市場也再發生變化。沒有資本加持,僅有紅利期思維的國貨品牌正在被打回原型。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9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9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8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6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1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2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54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