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M Capital創始人屈田還記得自己第一次聽到J&T時的情景。
當時的他已經決定扎根印尼尋找投資機會。在和一家名為Ninja Van的東南亞快遞公司創始人聊天時,他問對方:“印尼有東南亞最大的電商,為什么不把印尼單一市場做好?”沒想到對方回答:“印尼有一家叫J&T的公司,我們打不過它。”
誰是J&T?外界對它后來的中文名字“極兔”更為熟悉。這是一個中國人在東南亞創業后,又殺回中國市場的故事。在巨頭林立的中國快遞市場,“東南亞的兔子”殺入紅海,又因為挑起激烈的價格戰攪動了“四通一達”格局,被業界稱作“快遞卷王”、“價格屠夫”。
這家公司的創始人李杰卻十分低調,這位出身“步步高體系”的創業者極少在公眾面前露面,互聯網上關于他的公開信息也十分有限。
作為極兔最早期的機構投資人,屈田在近日接受第一財經獨家采訪,講述了投資極兔背后的故事。與此同時,深耕東南亞六年的他認為,不只是極兔,未來這里有機會誕生更多百億美元的超級獨角獸。
曾在阿里戰投部主導過UC、美團投資的屈田,一開始在極兔身上“碰了壁”。因為當時極兔不缺錢,也不愿意見投資人。好在雅加達的華人圈子不大,輾轉通過朋友介紹,屈田結識了極兔創始人。
“我們都叫他杰哥。”屈田評價,李杰有“大哥范兒”,而且深通人性,一是深諳如何激勵別人,二是特別重視分享利益。“極兔團隊常說,有點兒陽光就燦爛。很多人都很悶騷的,關鍵看你能否點燃對方心中那團火,給他發揮的舞臺,正確激勵他。他能把兄弟點燃、全力以赴地去做事。”
屈田表示,“極兔團隊在東南亞有龐大的網絡人脈和資源,敢于亮劍,執行力強,接地氣,能拿到結果,不是書生氣。同時,極兔價值觀統一、有道德,是一支有情義的團隊。”
他透露,極兔高管只有小部分中國人,其他全是本地人,在其他東南亞國家,以及中東、拉美、非洲的員工也是一樣。
▲屈田與極兔印尼CEO
極兔團隊在東南亞的故事,起步于OPPO,成于電商。
在創立極兔前,出身“步步高體系”的李杰曾成功幫助OPPO開拓印尼市場,兩年時間,OPPO在印尼的市占率從0提升到了20%,躋身印尼手機市場第二名。
在這期間,印尼快遞物流體系的不完善讓李杰看到了新機會。屈田介紹,當時印尼本地最大的老牌快遞公司是JNE,占據印尼約70%的市場份額。但其周日、節假日不配送、夜間停運,后臺系統不能和電商平臺對接,包裹軌跡也無法做到實時更新,更不愿上門取件,這甚至影響了OPPO的手機生意。
憑借7×24小時的服務和技術上開發系統與電商平臺實時對接,不斷提升時效,極兔如同一條鯰魚攪動了印尼快遞市場。
與此同時,它的成立正趕上了印尼電商熱潮,電商小巨人Shopee崛起,從而解決極兔早期的運單問題。
印尼電商的紅利,加上規模效應后快遞成本下降,極兔把模式快速向東南亞其他國家復制,并成為東南亞最大的快遞物流服務商。
但在此之后,屈田對第一財經記者透露,圍繞極兔是否進入中國,當時在內部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反對者認為,中國快遞市場競爭太激烈、太燒錢,成功幾率不高,進入中國市場等于“送死”。當時屈田也建議謹慎,“我覺得這個事兒的成功率可能小于50%。”
但極兔管理團隊態度堅決。在他們看來,隨著海外市場的發展,中國快遞巨頭們早晚要進軍東南亞市場。極兔盡管目前站穩了腳跟,但其實東南亞快遞行業競爭水平較低,而中國快遞公司的模式可以說是全球領先,它們一旦殺過來,極兔未必能招架得住。但極兔若反其道而行之,如能在激烈的中國快遞市場生存下來,就是成功。國內快遞巨頭們的全球化布局尚在早期,而極兔可順勢再進入中東、拉美、非洲等更多海外市場。
極兔決定進軍中國市場之時,在被阿里、京東二分天下的中國電商版圖上, 拼多多憑借超高性價比與社交媒體的病毒式營銷,在電商的下沉市場撕開了一道口子。2020年第一季度,拼多多MAU(月活躍用戶)已經超過了淘寶。此后抖音、快手電商迅速崛起,也成為中國電商領域的重要一極。
而物流行業,也早已是巨頭林立。形成了菜鳥系(三通一達加百世)、京東系(京東物流、達達)以及順豐。
極兔以更激進的價格策略和類似于步步高的“區域代理 "模式殺了進來,將國內單件包裹價格打到很低,后又花68億將百世匯通國內快遞業務收入囊中,完善了在國內的基礎設施,切入“淘系”,并與段永平“朋友圈”拼多多結成盟友。今年,它又再次出手拿下順豐豐網業務。
數據顯示,2020 年時,極兔在中國快遞量為 20.8 億件,到了2022年極兔交付了146億件包裹,增長了7倍多。
不過目前極兔在中國市場仍處燒錢擴張期,靠低價和補貼模式換來了市場份額,同時也面臨著不小的虧損。它的競爭者同樣速度不慢,有消息稱順豐控股考慮最早2023年在香港二次上市,阿里巴巴旗下物流子公司菜鳥計劃于2024年初在香港IPO,并于近日推出自營快遞業務速遞;與此同時,各家也在提質提效,紛紛發力 “半日達”相關服務。
對極兔而言,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時,如何提升服務與消費者滿意度,將是它接下來在中國市場的重要一戰。
投資極兔的故事,是屈田在東南亞布局投資的一個縮影。
過去在阿里戰投部門,屈田曾主導了對UC、美團等投資;離開阿里后,他一直在尋找新的投資機會。屈田對記者總結了兩條規律:第一,進入的時間要非常早;第二,要在早期投中一個未來非常成功的超級獨角獸。于是,他決定到東南亞新興市場看一看。
人們一提起東南亞,往往想到的是旅游市場、人均GDP不高等印象。屈田對第一財經說,如果把東盟十國看做一個整體,近7億總人口位列世界第三,僅次于中國和印度。其GDP的總量超過印度,全球范圍排第五。這意味著無論從人口基數,還是經濟發展階段,東南亞市場潛力都被低估了。
▲一提起東南亞,往往想到的是旅游市場
ATM Capital剛入進印尼時,東南亞的互聯網等基礎設施還處于建設階段,但幾年時間,東南亞的數字經濟增速亮眼。
2022年,東南亞核心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1310億美元;核心六國線上零售GMV為1150億美元,較印度(970億美元)高出18%;線上滲透率為10%,盡管相較于同期的中國GMV2.8萬億美元和45.7%滲透率還有較大差距,但其增長潛力巨大。屈田判斷,未來東南亞有機會誕生百億甚至是千億美元級別的公司。
在東南亞國家中,不少巨頭將國際化總部設在新加坡;泰國在汽車工業方面發展迅速,不少跨國車企都在這里建設生產線,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汽車供應鏈,被稱作“東方底特律”;越南的制造業發達,以“果鏈”為代表,包括富士康、仁寶、立訊精密、舜宇、瑞聲、歌爾聲學、友達等在此投資設廠。相比這些國家,為何ATM Capital將大本營選在了印尼?
“很多人不知道,印尼人均手機使用時長全球第一。”屈田例舉了一些數據,比如TikTok全球用戶數排名第一是美國,第二是印尼;印尼用戶數在Facebook全球排名第三、Instagram全球排第四等。
與此同時,印尼也是東盟經濟體量最大的國家,占東盟經濟總量的40%;2022年印尼GDP增長5.31%,創下9年來最高增速。屈田提到,由于印尼的人均GDP較低,可能會讓人誤認為當地“消費能力差”,但實際上他們的消費能力并不弱。比如在食品消費方面,印尼人均消費達到700多美元,與中國的900美元十分接近,此外印尼的生活成本相對較低,且當地人不愛存錢,儲蓄意愿不強。
不只是ATM Capital,過去幾年中,包括阿里、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以及紅杉、老虎基金等投資公司,相繼奔赴東南亞“淘金”。屈田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最近一段時間來印度尼西亞考察的中國公司非常多,相關的接待應接不暇。
在投資賽道方面,屈田一開始把投資目光鎖定在自己最為熟悉的電商領域,但當時Shopee、Lazada等電商已經形成規模,于是他轉而研究電商配套的基礎設施,如支付、物流、供應鏈等。除了投資極兔,他還投資了東南亞新興化妝品品牌Y.O.U、東南亞綜合電商服務商Jet Commerce、印尼咖啡連鎖品牌Tomoro Coffee等,其中大部分都是中國人在東南亞的創業項目。
屈田建議,想要出海的中國創業型企業,可以考慮將印尼作為國際化的第一站。不僅因為這里是東南亞最大的數字經濟體,市場體量規模相對夠大,還因為開拓印尼市場的難度適中,市場競爭不算激烈,消費零售供給非常不充分。
但并非所有的中國模式都能在這里跑得通,創業者也不能直接照搬中國模式。
屈田舉例,中國的社區電商、生鮮電商、企業服務等,如果照搬到東南亞可能有點兒超前。因為這里客單價更低,做生鮮電商很難覆蓋履約成本。再如SaaS企業服務,東南亞互聯網巨頭還不多,很多傳統行業遠未實現數字化轉型,在人員管理、團隊協作方面對于SaaS的需求十分有限,因此,進入印尼前要先把市場認真研究清楚。
屈田提醒,東南亞市場也有一定的風險,比如市場天花板更低、部分創業者素質不高、市場周期性變化大等等。他建議在東南亞做投資,選擇那些商業模式已經在中國或美國被證明、天花板足夠高的市場,然后再去東南亞市場做深度孵化。
除了賽道方向外,創始人的All in以及是否給予當地團隊充分授權也至關重要,屈田建議創始人直接搬到印尼,或者至少需要將一個足夠強的人放在印尼并給予獨立授權。如果企業能在印尼跑通,接下來也可以經由這塊跳板輸送至東南亞甚至其他海外市場。
“得印尼者得東南亞,得東南亞者得天下。”屈田最后總結道。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335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9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23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2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3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6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2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47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21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16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