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菜鳥集團在當天推出自營快遞業務“菜鳥速遞”,董事長蔡崇信和CEO萬霖也分別對于菜鳥速遞的未來發展進行了闡述。
此消息一經發布,就引起了廣大快遞行業從業者的激烈討論,其中“吐槽”最多的就是“菜鳥食言,之前信誓旦旦的說不做快遞,沒想到打臉來的這么突然”。
那么菜鳥為什么推翻了當初立下的flag,親自下場做了快遞?究竟是一時興起,還是蓄謀已久?下面小編就來給大家進行深入淺出的分析。
資本永遠是逐利的,在作出某種行為決策時一定是由于看到了其背后所隱藏的巨大利益,菜鳥以前雖然自己不做快遞,但由于其長時間貼近快遞物流行業,久而久之,自然看到了其中蘊含的巨大商機。
首先,相比其他行業,快遞關乎國計民生,是一個具有廣闊發展前景的剛需產業,目前,快遞行業的日均業務量已超過四億件,市場規模也達到了萬億級別,發展空間大。
反觀當前快遞市場的各位玩家,順豐作為快遞行業的領軍企業,市值已經超過2000億;京東自建物流,通過商流給物流帶來穩固的流量,市值已接近千億;通達系的領頭羊中通,市值一直穩定在千億以上;極兔起網僅僅三年,由于其具備海外業務的加持,在即將上市之際,估值已達1300億。可見,快遞行業能獲得資本市場較高的估值,這也是當前菜鳥極其看中的一點。
雖然目前市場上已有多家快遞企業,但并未能滿足各層級消費者的全部需求,這說明當前快遞市場仍有空白。順豐、京東作為高端快遞,服務好、速度快,但價格較高,不適合大部分商家長期使用。通達系快遞產品雖然價格美麗,但多數由快遞小哥送到驛站或快遞柜,不能做到每件快遞派前電聯、送貨上門。這其中,顯然還有一大部分有送貨上門需求且重視性價比的客戶需求沒有被滿足。
萬霖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表示“中國快遞市場發展得足夠快、也足夠大,需要物流行業提供多層次的供給”。菜鳥速遞會在提供品質服務的基礎上,價格更普惠,“好用不貴,中小商家用得起”。正是由于看到了這一巨大的市場空白,菜鳥果斷決定躋身其中。
除此之外,自前不久菜鳥單飛之后,就一直在籌備上市計劃,為了獲得市場更高的估值,菜鳥意識到,僅靠大數據以及科技并不能完全支撐其持續前行,輕資產已不再能滿足菜鳥的長遠發展,它更需要一個能夠落地的、具有潛力的產業幫助其獲得資本的青眼,重資產模式一定是未來物流行業的發展趨勢,所以成立菜鳥速遞是菜鳥必走的一步棋。
菜鳥表示,近兩年時間里,通過自建自營全國性的干線運輸、轉運網絡,其落地配網絡升級為具有跨區域配送、攬派一體的全國性快遞網絡,目前業務覆蓋近300個城市。
從數據上來看,目前菜鳥擁有全國倉配樞紐7個,面積已超過3000萬平;菜鳥驛站在全國范圍內總數超過17萬個,已廣泛覆蓋全國范圍內的各個地區。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備,也給了菜鳥迅速起網的底氣。
雙壹咨詢總經理龔福照也表示,菜鳥做快遞,可以借助菜鳥倉、申通、菜鳥驛站、丹鳥等資源,其網絡基礎布局已經齊備,起網難度小。
菜鳥雖然剛剛進入快遞行業,但卻是與快遞行業深入接觸多年,2019年阿里持股申通,有大量阿里系人才進入到申通的各個環節,其早已對快遞物流的各環節有深入的了解,當前的申通總裁王文彬就來自菜鳥,從接手申通以來,做了一系列重大舉措,以幫助申通走出低谷,其大力開展產能建設,頻繁走訪基層讓申通近年來的業務量增速領先同行,當前業務量已基本和韻達持平。
通過和申通的深度融合,阿里培養了一批物流人才,他們對快遞行業收、轉、運、派各個環節已有了較好的把控,這些人才正是日后發展菜鳥速遞的重要基石。
在具備了天時、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優勢之后,菜鳥才有了這看似突然的舉措,但通過分析,我們認為菜鳥邁出這一步一定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雙壹認為,菜鳥做快遞可謂是明智之舉,未來可期。但想必各位看官還有很多疑惑等著我們來解答,敬請您期待后續的菜鳥速遞專題文章。
菜鳥下場,對快遞行業意味著什么?
抖音會做快遞嗎?
菜鳥做快遞的優勢和不足
菜鳥怎么做快遞?
菜鳥做快遞:京東向左,阿里向右
菜鳥速遞的未來空間在哪里?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20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0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9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7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5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212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68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5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