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對碳足跡管理的重視程度日益提高,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要求建立重點企業碳排放核算、報告、核查等標準,探索建立重點產品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標準。
例如工信部鼓勵光伏企業通過《PAS 2050》和《ISO 14067》標準進行碳足跡認證,北京市發布地方推薦性標準,對電子信息產品的碳足跡管理進行了規范。
同時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碳足跡管理的重要性,碳足跡管理成為多數大型跨國企業彰顯自身綠色價值、維系商業伙伴可持續合作關系的共同選擇,許多企業要求供應商必須提供完整的產品或服務碳足跡信息。
國際上,道達爾、殼牌、BP等能源企業明確提出,碳足跡核算覆蓋《溫室氣體核算體系:企業碳核算與報告標準》的全部三個范圍,推行全價值鏈的減排。
在國內,中信集團、遠景科技、百度、阿里、騰訊等企業以碳足跡管理為基礎,提出了碳中和目標和減排措施。基于此,產品碳足跡報告的生成、認證及出具,對企業有著極大價值。
產品碳足跡報告有什么用?
一、什么是產品碳足跡?
二、產品碳足跡報告生成與認證流程
三、產品碳足跡報告的價值及用途
一、什么是產品碳足跡?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的定義,碳足跡(Carbon Footprint)是指“衡量人類活動中釋放的,或是在產品/服務的整個生命周期中累計排放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溫室氣體的總量”。
從應用層面,碳足跡可劃分為國家碳足跡、企業碳足跡、產品碳足跡以及個人碳足跡等。
其中“產品碳足跡”是指某一產品在其整個生命周期過程中所導致的直接和間接的CO2及其他溫室氣體(以CO2排放當量的形式表示)排放總量。評估碳足跡通常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Life Cycle Assessment, LCA),測算研究對象在全生命周期過程中直接或間接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
產品碳足跡和生命周期評價的主要區別是后者評價的指標范圍更廣。前者采用了后者的評價方法,只著重于評價對氣候環境單一指標的影響,更能細化反應產品在溫室氣體排放方面的信息;而后者不僅僅是評價對氣候環境的影響,還包含評價對能源、資源、健康等方面的影響。
二、碳足跡核算報告生成及認證流程
目前核算產品碳足跡的標準主要有ISO 14067:《溫室氣體-產品的碳排放量-量化的要求和指南》,以及PAS 2050:《商品和服務在生命周期內的溫室氣體排放評價規范》兩個。
ISO 14067是國際標準化組織(ISO)為解決"碳足跡"具體計算方法制定的標準,適用于商品或服務(統稱產品),最早發布于2013年并更新于2018年8月;PAS2050規范是英國發布的標準,最早2008年正式發布并更新于2011年。可以說PAS2050是ISO 14067的種子文件。
1、確定認證邊界、功能單位
首先需確定產品認證邊界,即產品的制造商和具體的產品名稱、系列、規格、型號。
不同型號的產品由于其原輔材料和生產過程能源消耗不同,須單獨申請認證。確定擬認證的具體產品后,需根據碳足跡認證的用途、產品屬性、數據可得性等確定生命周期系統邊界。
2、收集生命周期評價數據
產品碳足跡核算采用生命周期評價方法,核算須籌集整理的數據主要為:原輔材料消耗、主要原輔材料供應商及其到廠運輸距離、生產過程能源消耗、包裝材料消耗、產品使用階段能源和溫室氣體消耗、產品回收和廢棄過程的能源消耗、廢棄處理的量等數據。
數據來源為產品BOM表、生產報表等,對于無法實際測量的數據,應根據行業標準或規范采用合理的方法估算。所有的數據均須折算到申請認證的1個產品的消耗數據。
為保證碳足跡核算結果的準確度和可信度,核查小組會對數據進行質量評估,從數據代表性、完整性、可靠性、一致性四個維度進行管控和評估。
3、采用數據庫核算產品碳足跡
完成數據收集整理后,認證審核小組在專門的生命周期評價數庫中建立擬認證的產品碳足跡核算模型,錄入各核算單元的數據,確定計算方案,由系統計算出產品的最終碳足跡結果。
4、編制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
系統核算完成后,從系統導出碳足跡核算結果,由認證審核小組編制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
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編制完成后,根據相應的質量控制流程,核算報告及認證過程資料須全部提交給獨立的技術評宙小組進行技術評宙,并根據評宙意見做出相應的修改或澄清,技術評審通過后,出具正式的核算報告并頒發證書。
三、產品碳足跡報告的價值與用途?
通過產品碳足跡核算報告,其生命周期中原材料獲取、產品生產、包裝運輸、產品使用、產品回收等各個環節的溫室氣體排放量就有了清晰的展示。
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關注低碳制造以應對來自政府、社會及公眾的壓力,展示企業自身的社會責任。眾多行業內優秀企業開始著手從產品源頭設計開始,減少對產品整個生命周期的GHG(溫室氣體:Greenhouse Gas)排放量。
那么企業產品進行“碳足跡”認證,出具碳足跡報告,都有什么價值呢?
“產品碳足跡報告生成是企業通過對產品進行全生命周期碳足跡評價,獲得可信的單位產品(或服務)的碳排放信息。
通過開展產品碳足跡評價,企業不僅可以發現自身的碳排放情況,還能發現其上下游的碳排放情況,企業可以真正了解其產品對于氣候變化的影響。
可以幫助企業有效應對綠色貿易壁壘的同時,使企業系統的認識到產品、服務全生命周期各個過程的碳足跡貢獻,有的放矢地提出降低碳足跡的建議,協同供應鏈采取行動來降低整個供應鏈中的溫室氣體排放。
另外產品碳足跡核算向消費者傳達了產品的溫室氣體排放信息,可以引導消費者選擇產品的價值觀,提升產品的自身價值,體現企業綠色發展的社會形象。
具體如下:
1、發掘企業節能減排的潛力
分析產品碳足跡能夠明確產品生命周期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況,可以幫助企業識別能耗高、碳排放量大的生產環節,并針對減排潛力高的環節采取改進措施,實現節能,降低成本。
2、引導綠色消費
低碳產品對消費者具有吸引力。如企業公布產品與服務碳足跡核查認證證書等,使消費者了解到碳足跡認證產品,引導消費者的綠色采購理念,促進可持續的生產和消費市場。
3、提升品牌競爭力和聲譽、強化品牌形象
企業應對氣候變化所做的努力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部分,能夠影響企業聲譽。企業可以將產品碳足跡作為長期戰略的組成部分,并以此與市場上同類產品形成區別。
4、政策扶持與優惠
獲得相關權威機構認可,可享受國家和地方“綠色金融”信貸等政策,享受國家相關部門財稅政策和市場準入優惠待遇。
5、應對綠色貿易壁壘
如法國出具的強制性碳標簽法案,對于要進入法國市場的企業來說是無形的綠色貿易壁壘,產品與服務碳足跡核查認證夠幫助企業克服此類問題,促進國際貿易,向其利益相關方展示應對氣候變化的信心和努力的有效途徑,可以幫助企業和合作伙伴更好地做出決策。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53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9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6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0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7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7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8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20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52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