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由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主辦的“首屆中歐碳中和與綠色發展大會”在上海成功舉辦。大會由中貿慕尼黑展覽(上海)有限公司、濟碳(上海)科技有限公司、和碳會展(上海)有限公司承辦,中歐碳中和、世界規劃教育組織WUPEN作為戰略合作媒體。
會議主題為“中和科技 碳索未來”,雙碳領域多位專家、知名學者、名企高管等重磅嘉賓出席,共商新形勢下如何實現國際合作與共同發展。會議緊扣產業發展前沿,圍繞雙碳戰略、政策、產業、科技等熱點議題分享研究成果和產業實踐,來自全球的專業人士200余人現場參會,各直播渠道線上直播觀眾更是超過兩萬五千人。
本次會議重點聚焦中歐碳中和領域的低碳技術與項目案例,數字技術賦能雙碳目標,綠色低碳產業鏈發展,能源脫碳與新能源轉型,碳足跡、碳認證與國際綠色貿易門檻,零碳智慧園區的國際經驗等領域,彰顯全球碳中和發展的新技術和新態勢,以促進中國與歐洲在碳中和相關技術領域的交流與發展。
遠景科技集團(下稱“遠景”)首席可持續發展官、碳管理業務總經理孫捷圍繞“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數字智能開啟綠色工業革命”的主題發言,分享了遠景2022年實現運營碳中和、2028年實現價值鏈碳中和的目標及實施路徑,以及遠景所踐行的圍繞可再生能源技術和數字智能的全周期一站式、端到端的零碳解決方案。
在現場,圍繞“雙碳目標”、“數字技術”等主題,與孫捷進行了對話。
遠景科技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碳管理業務總經理孫捷
在全球低碳化、能源轉型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正在高速發展。遠景從風電起步,扎根新能源產業,十多年來,業務已發展到風、光、儲、氫、充、用、售等各個綜合能源服務應用場景。
據悉,遠景在全球范圍內首創“零碳產業園”模式,于鄂爾多斯落地全球首個零碳產業園,聯手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國際知名認證機構法國必維集團發布了全球首個“國際零碳產業園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與SBTi科學碳目標的要求一致。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一期項目于2022年4月8日正式建成投產。
對此,孫捷表示,“在國家雙碳戰略的背景下,中國領軍企業需要率先站出來做一些探索和引領示范。在今年的冬季達沃斯上,由遠景打造的鄂爾多斯零碳產業園作為唯一中國案例被寫進世界經濟論壇《產業集群向凈零排放轉型》報告,并加入世界經濟論壇‘凈零碳產業集群倡議’,為推動產業集群零碳轉型、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智慧。”
數字技術+綠色能源技術,助力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孫捷表示,“推動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不能光談數字技術,綠色能源技術也不可或缺。未來的能源世界比現在的更加復雜,以分布式光伏為例,一方面需要對分布場景廣泛的光伏進行管理,另一方面需要在電力交易時進行電價預測,這些都需要數字技術和綠色能源技術協同發展。智能物聯網將成為未來企業、政府實現‘碳中和’的基礎工具。”
遠景也在數字化領域積累了豐富的政府和企業案例。在政府合作方面,遠景助力江蘇江陰臨港經濟開發區打造了全國首個“零碳開發區”,幫助無錫星洲工業園完成全國首個“工業園區雙碳規劃”;在企業合作方面,遠景為蘋果供應鏈的頭部企業打造了一個零碳工廠,為位于太倉的耐克中國物流中心提供了“綠色能源+數字化”的一整套解決方案,給微軟大中華區所有辦公點安裝了綜合能源管理和碳管理系統。值得一提的是,遠景還與元氣森林聯合發布了國內首款碳中和氣泡水產品——2022年8月在四川都江堰工廠生產的元氣森林白桃味蘇打氣泡水。
打開遠景的官網,可以看到遠景的愿景是“開創美好能源世界”。在談及公司未來的發展方向時,孫捷表示,“遠景未來會在綠色能源的發電側和用能側運用數字化手段,協同發電、用電和儲能,在一定場景下構建新型綠色能源系統,幫助政府和企業解決發展問題和排放問題,開創美好能源世界”。
目前遠景創新打造的零碳產業園模式,推動了產業鏈和工業體系升級,也正是構建并實踐新型綠色能源系統的場景。在數字化智能技術的賦能下,風電、光伏發電側可實現秒級響應負荷變化,儲能側可根據需求進行實時響應,在風光發電大于實際用電時將綠電進行儲存,由此實現風光儲協同的80%綠色能源直供,當風光儲出力不足時,通過綠電交易獲取綠色電力,實現100%綠色能源供應。新型綠色能源系統場景下的源隨荷動、源荷互動離不開數字化智能技術,它像大腦一樣為新型綠色能源系統解決靈活性阻礙。
基于在鄂爾多斯的成功實踐,遠景正在全國和全球推廣和落地零碳產業園。中國零碳產業園模式正在西班牙、沙特、印尼等國家快速復制,在全球范圍內打造“綠色新工業”體系,為當地可持續經濟、就業、環境帶來深遠影響。
未來,遠景作為企業和政府的零碳技術伙伴,將發揮自身多維業務的協同優勢,攜手全球更多的合作伙伴,以綠色科技創新賦能全球工業低碳甚至零碳轉型,不斷以中國智慧、中國方案、中國力量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力量。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1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7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2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5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9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