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介紹:
畢業于香港理工大學。深耕供應鏈和物流解決方案多年,目前做跨境電商。供應鏈是六便士,文學是月亮。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 來自星星的tina 】
聲明:以下僅代表個人觀點,與任何組織/公司/單位/業務/他人沒有關聯。原創作品,請勿抄襲。未經本人同意,不得轉載。
ChatGPT引發了很多熱議,也引起了人類的恐慌,有人擔心自己要失業了。未來確實有一些工作容易被AI取代,但是人類相對AI還是有很多優勢。
用ChatGPT搜索,如何避免被AI取代: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工作可能會被機器人或軟件程序所取代。雖然這些技術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力,但也給許多人帶來了就業壓力。以下是一些避免被AI取代的建議:不斷學習和更新技能: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很多行業的技能需求也在不斷變化。保持學習和更新技能,可以讓自己更具有競爭力,提高適應新技術的能力。培養人際關系和溝通技能:AI技術尚無法完全取代人際交往和溝通方面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人際關系和溝通技能,可以讓你在工作中更具有優勢。提高創造性和創新能力:AI技術雖然可以模擬人類的某些思維過程,但尚無法像人類那樣具有創造性和創新能力。提高自己的創造性和創新能力,可以讓自己在工作中更加突出,從而避免被AI取代。 尋找不可替代的職位:有些職位需要具有特定的技能、知識或經驗,或者需要與客戶或合作伙伴進行頻繁的交流,這些職位比較難被AI所替代。拓展自己的工作領域:如果你所從事的行業或領域比較容易被AI取代,那么可以嘗試拓展自己的工作領域,尋找新的機會和方向。 總之,避免被AI取代需要保持學習和更新技能,提高自己的人際交往能力、創造性和創新能力,尋找不可替代的職位,以及拓展自己的工作領域。
從我通過ChatGPT搜索的幾個主題看,我覺得ChatGPT確實有海量的知識庫,有邏輯性、有條理、有框架感,且最后都會做一次總結。但是只能對已有的知識進行綜合整理,還沒有深入挖掘的能力,缺少了一些干貨和最新的知識。
網絡上已經有很多熱議,關于什么工作容易被AI取代,什么不會被取代的討論。本文就不多說了。本文更想拋開職業的限制,講一講作為一個普通人,如何避免被AI取代。
1. 相對存儲專業知識,培養技術能力更重要。
隨著AI,線上工具的發展,很多專業知識被標準化、模塊化和程序化,就像ChapGPT所呈現的一樣。專業知識變得不稀缺了。企業需要的是解決系統性問題和復雜問題的人才,而這就需要個人所掌握的一項或者多項技能。人工智能可以替代一些特定的崗位,但是無法替代技術能力。未來三種難以被AI取代的工作技能,分別是創意、社交智慧和手藝。創意,包括分析能力、創造性思考能力、理解和表達能力。社交智慧,包括人際融合能力、溝通能力、領導力、引導能力。手藝,就是機械操作能力、手部靈活度、協助和照看他人的能力。
而對于文字工作者來說,最主要的是輸出原創內容和干貨。不是通過搜索AI得到內容,而是讓自己的內容成為AI數據庫后面的原材料。這就是利用AI賦能,輸出對社會有用的專業能力。
2. 同理心,理解他人和情感和訴求。
隨著社會的老齡化和少子化,養老相關的醫護和服務是AI難以取代的。“老齡化”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共同命題,美國2022年發布的未來十年內前景最好(崗位增速最快、就業人數超十萬)的十大職業里,和醫護相關的占了4個。老齡化”是整個人類社會的共同命題,美國2022年發布的未來十年內前景最好(崗位增速最快、就業人數超十萬)的十大職業里,和醫護相關的占了4個。2022年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關于服務業只提了一個詞,就是“養老服務”。
養老服務,不光有技能才行,還要懂點心理學,比如,被騙買保健品的大多數是老年人,需要理解背后的心理動機。
3. 多問為什么,深入挖掘。減少身體的疲憊,增加思考的深邃。
相對AI,人類的優勢在于會思考,會問為什么。AI遵循模式化、程序化的規則。比如AI下圍棋很厲害,原因也是圍棋的規則明確。在明確的規則下不斷訓練,技藝就能突飛猛進。
AI只能理解相關性,不能判斷因果性。例如,AI只能根據數據判斷得了什么病,但是也許并不能給患者解釋為什么會得病。在《三體》中,為什么早期羅輯的面壁計劃能成功,就是因為人類的思想隱藏在大腦中,而三體人是所思則所行思維是透明的,羅輯的計劃沒有說出來,三體人就不知道,最后就能對三體人產生威懾。而在后期,當面壁者的接力棒給到程心后,不到幾分鐘三體人就進攻了地球結束了半個世紀的三體與地球的和平,也是因為三體人最后看透了人類的思想。
4. 有處理復雜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機械執行。
隨著AI的發展,復雜和簡單也將被重新定義。過去我們認為保姆、月嫂這類工作簡單是因為門檻低,而程序員、原畫師這類工作復雜是因為門檻高。但是現在可能不一樣了,程序和原畫由于有規則可遵行對于AI來說變得簡單,而保姆和月嫂做得好不好沒有明確的規則判斷,所以反而可能變得復雜。
“執行力“是職場常說的一個詞,但是執行力有兩個方面。一是態度和責任感意識,執行力并不是機械執行,不是叫一下動一下,不叫就不動,而是主動的先發執行。二是執行的深度,能否從混論中理出頭緒,處理復雜問題,化繁為簡。這才是人類無法被AI替代的執行力。機械執行AI肯定要比人類強。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3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7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41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65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3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56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63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01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