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又重新摸索了一下海外倉系統相關的知識,感覺自己當前處于舊知識與新知識沖突又融合的矛盾狀態中。
沖突是因為雖然還是這個領域,還是這幾套系統,但是視角變了。從一家公司,一個倉庫的需求跳到了多家公司,多個倉庫的需求,更加考驗對行業,對市場,對業務,對需求的把控能力。
融合是因為這些東西本質上都是相通的,就好像之前寫OTWB一樣,國內業務的OTWB和跨境業務的OTWB其實本質上還是很多相通的。只要你有相關的經驗,有一定的思考和積累,那么將相應的能力遷移過來也是順水推舟的事情。
所以內心潛意識中一直有一個聲音在告訴我,應該將當前的狀態和想法記錄下來。意味著只要熬過了這段矛盾期,那對我個人來說,其實又可以邁入一個新的、更高的臺階。
所以,趁著周末,那就寫點啥吧,隨便嘮嘮唄。
之前我在WS的時候,其實沒有花太多的時間跳出來去看行業的情況,去調研市場的空間,以及當前發生的巨變。更多的是關注競品們在做啥,客戶們面臨了哪些新的問題需要被解決,當前的產品還有哪些短板沒有補齊……
但是在XM學習熏陶了一段時間之后,我對SaaS有了一些新的認知,所以我對行業情況、市場分析等也會更加看重。在一些產品工作的時候,除了關注要做什么產品,做什么功能,滿足什么需求之外,更多的還應該考慮當這款產品誕生之后,還有多少市場空間,彼時的行業競爭情況,以及未來的回報率等。
關于跨境電商海外倉領域的行業情況,我收集了3篇文章,我覺得寫的很贊,看完了之后大概就能了解現在海外倉市場的情況以及未來幾年大概的走向。
海外倉扶搖直上,這匹從疫情跑出來的“黑馬”到底價值幾何?https://www.ofweek.com/smartcity/2021-05/ART-201823-8500-30500819.html
加速海外倉全球布局http://tradeinservices.mofcom.gov.cn/article/yanjiu/pinglun/202103/114433.html
中國第三方海外倉市場分析調研報告https://www.kuajingyan.com/article/44
建議如果對跨境電商海外倉這一塊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多看看相關的一些行業分析文章。除了簡單地看一些數據,報表,圖文之外,還應該多關注一下里面的機會在哪里?
有些機會可能是自己(公司)能抓住的,有些機會是客戶能抓住的;即使是客戶能抓住的,也可以試著切換到「客戶成功」的視角來分析,其中是否有一些機會是自己(公司)能抓住的。
海外倉當前的增速很快,市場空間也逐步被打開了,越來越多的人也開始布局這一塊的業務了。這一段時間有挺多朋友通過我寫的海外倉的文章而加到了我的微信,經過簡單的交流之后,我發現大概可以分成這么幾類:
咨詢第三方海外倉選擇的問題;
咨詢海外倉系統選擇的問題;
咨詢自研海外倉系統的一些流程或者困惑;
討論/交流海外倉系統產品設計的一些心得;
在此,我想多聊一下關于自研海外倉系統這一塊我的心得和感受。因為這一塊我最熟悉,也有挺多踩坑經驗。
海外倉從某個角度來劃分,可以大概分為這么幾種:
自建海外倉+自研系統;
自建海外倉+第三方系統;
平臺海外倉(亞馬遜FBA倉,eBay合作海外倉);
第三方海外倉(谷倉,萬邑通之類);
平臺海外倉體驗和服務都很棒,但是有諸多限制,費用也比較高。賣家們出于降本增效,完善自己的訂單履約閉環,規避風險等理由,還會使用第三方海外倉或者自建海外倉來作為補充。
所以很多第三方海外倉或者海外倉系統的賣點一般都會提到FBA中轉備貨,FBA退貨/換標/重發等業務,這是海外倉作為FBA倉的「補充」,最常見的一些方式。
之前我在WS的時候,就是以第三方海外倉的角色給跨境電商賣家提供服務。第三方海外倉搭建成本比較高,例如倉庫的租金,倉庫設備的采購,人員的招聘,一些合規性的手續等都比較花錢,而第三方海外倉盈利點則主要還是在尾程物流方面,至于一些倉租,操作費,服務費等都是蠅頭小利。
對第三方海外倉來說,拿到具有價格優勢的尾程物流賬號才是關鍵。
如果是自建的海外倉,而且也只是用來滿足自身的訂單業務的話,那么除了尾程物流的價格之外,也得要考慮整個供應鏈體系的流程優化。因為海外倉的成本特別之高,如果只是滿足自身訂單業務,那么意味著所有的成本負擔都要自己扛,風險比較大。
無論是第三方海外倉還是自建海外倉,海外倉這種重資產的業務模式,想盈利或者降低成本都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要么降本,要么增效,要么開源,要么節流,要么就是一套組合拳……
所以精打細算,算清楚賬還挺重要的,這個時候就需要借助一套信息化系統來做一些精細化的管控了,也就是海外倉WMS系統及相關配套的一些系統,我稱之為OTWBP。
從去年開始,海外倉的數量不斷增加,其中有一部分是原來的第三方海外倉擴張,一部分是原來的大賣家開始自建海外倉為已有的電商業務做補充,也有一部分是看中了海外倉的市場而涌入的新人們,也想嘗一會做「倉主」的滋味。
拋開倉庫建設的一些硬性要求,選擇一套合適的海外倉管理系統(WMS)也是很多海外倉服務商重點考量的點。到了這一步,一般就只有兩個選擇:
自研海外倉系統;
采購第三方海外倉系統;
自研有自研的好,外采有外采的好,其中要考量的一些因素還是挺麻煩的。
海外倉WMS系統其實到目前為止發展也沒有很久的歷史,不同的WMS的很多作業方式,計費邏輯,數據交互等都不太一樣。而且WMS其實本來就不是一個很通用系統,表面上看本質都是進銷存+精細化管控,但是實際運作起來受限于很多因素,例如不同國際/地區的文化差異,不同尾程物流的奇葩要求,不同平臺的數據結構,甚至還有各個國家地區工作時間的差異,休假時間的差異等……
所以很多第三方海外倉系統看起來很好用,但是用著用著,業務壯大變化了,可能就不太能滿足自身的業務了。而自研系統則靈活地根據自身業務來設計,適配自己獨特的業務場景,同時也能跟公司業務成長而一同成長。
當然,也不是說第三方海外倉系統就完全不能打。對于一些業務單量小,同時業務方向擴展也不快,同時也符合第三方海外倉系統精準畫像的那些「倉主」們,剛開始起步的時候選擇第三方海外倉系統是省時省錢的最佳辦法,至于后續業務發展起來,可能有些變化,那就后續再說吧。
簡單對比一下,可以知道:
想省錢,并快速開展業務的,盡量考慮先選擇第三方海外倉系統;
想長遠發展,而且對系統要求比較高的,也不是很差錢的,建議自研海外倉系統;
又想省錢,又想后續對系統的把控性強一些的,建議騎驢找馬,先用第三方海外倉系統,后續再看情況自研系統,做一個遷移;
關于自研海外倉系統的成本,很多「外行」的朋友可能算的有點不嚴謹。一套較為完善的海外倉系統其實不僅僅只有WMS,而是我之前說過的OTWBP幾個系統,甚至可能還有更多,例如安卓PDA系統,播種車,WCS等,這些都需要研發成本。
所以大家在算自研系統的成本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把這整套系統的成本算進去。即使有些公司會將OTWBP幾個系統合在一個或者兩個系統中,但是相應的工作量肯定也遠超乎大家起初以為只要做個WMS就完事的那種。
這篇文章寫了我好久,總感覺寫一句就要卡兩句,很是痛苦。
一方面是想寫的東西太干,太枯燥了,我又不想去各處搬運一些數據貼圖,另一方面就是我還是不太擅長于寫這種宏觀的分析,總結類的東西。
最近一段時間確實感覺到了自己在業務知識和一些宏觀分析能力上的進步,但是又不知道具體的進步體現在什么地方,所以就在下午的時候開始動筆,總結出來了這篇文章。
希望大家閱讀的時候不會太擰巴,算是給一些行業的新朋友做一些簡單的科普吧。如果有什么不理解或者有需要進一步溝通交流的,歡迎加個微信私聊。
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上海歐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861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科捷供應鏈有限公司
3161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
2737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42 閱讀順豐、德邦發布春節服務公告:將加收資源調節費
2145 閱讀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118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京東物流
1769 閱讀剛上市就大跌,航空物流巨無霸市值已縮水211億
1794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584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1508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