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黄片免费在线播放_国产黄片在线免费看_日本8X无码毛片_日韩无码一级簧片_中日韩一级免费黄片_www.黄色视频.com_亚洲免费成人电影大全_韩国一级黄片在线免费看_一级免费黄片视频

羅戈網
搜  索
登陸成功

登陸成功

積分  

跟菜鳥CTO聊了一上午,我更深刻地理解了“產業互聯網”應該怎么做

[羅戈導讀]很多人對產業互聯網之所以失望,恰恰是因為他們對基本概念有誤解,盲目期待“黑科技”“硬科技”自上而下地去解決問題。

自從2018年以來,“產業互聯網”就成為了一個炙手可熱的概念,在實業界和資本市場都是如此。大家的邏輯是:消費互聯網的滲透率已經見頂了,接下來互聯網最重要的任務是改造傳統行業、為實體經濟賦能,從中釋放出更大的生產力。

這個邏輯在理論上當然是成立的,在實踐中卻頗有些混亂——互聯網大廠固然已經在產業互聯網投入了重注,這條賽道也成長起了一批獨角獸公司,但是無論在業務層面還是資本層面,它還遠遠沒有達到消費互聯網的高度。甚至對于“產業互聯網應該怎么做”這個命題,大家都缺乏一致認同,觀點趨向于兩個極端:

  • 有人認為,產業互聯網應該聚焦于“黑科技”“硬科技”,致力于研究高大上的靈丹妙藥,與消費互聯網這種“缺乏技術含量”的業態劃清界限;產業歸產業,消費歸消費。

  • 有人認為,產業互聯網無非是傳統企業應用解決方案換了一個好聽的名字,門檻不高、天花板很低、實際效用有限,不可能真正改變傳統行業的面貌。

作為一個研究過八年軟件行業、六年消費互聯網行業的分析師,我對上述問題也很困惑,搖擺于兩個極端之間。中國的實體企業的數字化水平仍然較低,需要依托信息科技提高效率,這一點是毫無疑問的;而中國的企業軟件公司、信息化服務公司普遍長不大,難以真正滿足企業客戶的需求,這一點也是長期存在的。怎么辦?應該如何解決這對存在了幾十年的矛盾?包括我在內的絕大部分行業觀察者都沒有答案。

直到春節前夕的一個上午,我跟菜鳥CTO李強(花名:在寬)進行了兩個多小時的交流,對菜鳥的產業互聯網路線形成了比較深刻的認識——這很有可能是產業互聯網的正確發展方式,帶有很強的指導意義,讓我看到了解決問題的希望。

菜鳥是一家什么樣的公司?從服務數億用戶(尤其是廣大零售電商用戶)的角度看,它可以算一家消費互聯網公司;但是從自身物流能力建設的重投入與深度運營角度看,它又是一家不折不扣的產業互聯網公司。這種橫跨To C與To B兩端的業務特性,在中國互聯網行業是不多見的,也使得菜鳥具備了如下的特殊屬性:

  1. 長期面向終端用戶,使菜鳥養成了以用戶為中心、從應用場景出發的習慣。簡而言之,科技研發是為了實用、為了解決問題,而不是盲目追求“黑科技”“為研發而研發”。

  2. 中國的零售電商物流是一個低毛利率、比拼低成本的市場,按照現在時髦的話說,“高度內卷”。在這樣一個高難度市場成長起來,迫使菜鳥必須具備很高的組織效率和成本管理能力,形成絕對的性價比優勢。

所以,過去多年,菜鳥CTO在寬一直在強調一個概念:物流需要“剛剛好”的技術。所謂“剛剛好”,就是立足于應用場景,以合理的成本解決實際問題。如果一項技術不能解決客戶遇到的問題,或者不能可靠、成熟地解決,又或者不能以合理的成本收益比(ROI)去解決,那就算不上“剛剛好”。

從應用場景出發、重視性價比,這似乎很不“高大上”,不符合很多人對產業互聯網公司的期待。然而,這很可能是最符合中國現實的發展道路。如果一家科技公司能夠在零售電商物流這樣低毛利率、高度內卷的市場里茁壯成長起來,那么一旦進入高端市場,可能就會形成“降維打擊”;反而是那些在高端市場里呼風喚雨的“高科技企業”,在廣闊的低毛利率市場往往會失去競爭優勢,乃至最終失去自己的大本營。其實,放眼全世界也是如此,我們能夠在方興未艾的AI(人工智能)技術領域找到非常生動的先例:

在長達二十多年的時間里,IBM曾經是全球AI研發當之無愧的翹楚,第一個在國際象棋中擊敗人類世界冠軍的“深藍”超級電腦就出自IBM。2011年,IBM推出了基于自然語義的AI解決方案——Watson,而且一上手就選擇了難度最高的癌癥治療領域,目標是以癌癥為出發點,徹底改造全球醫療行業。遺憾的是,事實證明Watson的癌癥治療效果欠佳,還無法融入現存的醫療信息系統,淪為昂貴無用的大玩具。2022年,IBM以區區10億美元出售了Watson醫療業務,同時停止了對交通、政務、廣告等AI解決方案的探索。

與此同時,谷歌、亞馬遜、Meta等新一代公司卻不聲不響地從互聯網廣告、搜索等消費場景入手,逐漸鍛煉AI產品技術,直至進入基礎研發領域。尤其是谷歌,通過機器學習的應用大幅提高了廣告推送效率,在獲得利潤的同時鍛煉了AI研發團隊。到了2016年,第一個在圍棋中擊敗人類世界冠軍的超級電腦,變成了谷歌出品的Alpha Go。現在,谷歌不但是全球公認的“機器學習四強”之一(這個榜單里沒有IBM),并且已經將機器學習應用到自動駕駛、量子計算等前沿探索領域。IBM的路線有多失敗,谷歌的路線就有多成功。

很顯然,菜鳥選擇了谷歌的路線。可能會有人質疑:從物流行業培養出來的科技研發實力,能有多大的擴展空間?物流行業的技術應用,與芯片、新能源電池、無人機這些時髦的“硬科技概念”比起來,在改變世界方面似乎還差得很遠——我必須指出,這是一種極大的誤解,甚至可以說恰恰相反。

龐大而復雜的物流市場,需要使用的技術種類遠遠超過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舉幾個最簡單的例子:

  • 因為種種原因,每天都會出現大量運單脫落的無主包裹。它們的主人肯定不希望看到這些包裹失蹤。如何在不打開包裹的前提下,高效地找回這個包裹的歸屬,從而繼續完成履約流程?這就需要運用強大的搜索技術。

  • 近年來跨境電商的發展速度很快,一個跨境電商包裹的生命周期可能長達一兩個月;數以百萬計的包裹加起來,狀態數據非常龐大。所以,要基于云計算去改造數據架構,實現海量數據的高效存取。這就是菜鳥全面采用阿里云PolarDB數據庫技術的原因。

  • 上述技術,無論多么復雜、高深,在終端都要簡潔易用。例如,包裹搜索功能必須讓倉儲物流小哥能夠簡便地操作。毫不夸張地說,我們能夠“無感”地定時收到包裹,恰恰是復雜高深的技術在終端高效落地的結果。

上面提到的都是很成熟的技術;在新興技術方面,RFID是一個典型案例。在理論上,在庫房等復雜場景,基于RFID的電子標簽能夠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試想一下,工作人員不必把包裹有碼的一面翻出來逐個掃描,而是可以批量讀取電子標簽,那該是何等方便?但是在實踐中,由于成本較高、容易受周邊環境影響、準確率不足,RFID一直未能在物流中得到廣泛應用。直到最近幾年,菜鳥與平頭哥合作,對RFID技術進行了包括芯片、標簽、天線、讀寫器、軟件算法在內的全面改造,并于2022年開始應用于食品行業的標桿企業——徐福記,取得了99.9%以上的識別準確率。

往小里說,RFID若能得到全面應用,那無異于電子運單普及之后,物流行業的又一次革新;往大里說,RFID是一個很長的產業鏈,其每個環節的設計和生產都有很大的擴展空間。就拿芯片來說,菜鳥已經與平頭哥合作完成了第一代RFID芯片的留片,目前正在進行第二代芯片的研發。這就是從具體應用場景出發,逐漸深入基礎研發的一個很好的實踐。

在現實中,科技進步其實是一個從“剛剛好”走向更好的過程;本階段的“更好”,可能就是下一個階段的“剛剛好”。例如自動駕駛,是一種很新奇、很吸引外界目光的“硬科技”;開放道路自動駕駛更是被視為AI技術“皇冠上的明珠”。正因為其復雜度太高,就連谷歌孵化的Waymo等明星自動駕駛項目,至今也未能廣泛應用。如果貿然在物流中推廣自動駕駛,就算能通過監管審核,對物流企業的吸引力也很有限。但是,在最后一公里的低速場景應用自動駕駛,就有可能揚長避短、事半功倍。所以我們看到,在疫情期間,菜鳥在校園場景推廣了無人車配送,因為這是現階段的“剛剛好”;等到時機成熟,就可以向下一個“剛剛好”的技術水平進步,直到實現開放道路無人配送。

2023年,我們正式進入了后疫情時代。一方面,實體經濟需要數字經濟的賦能,提高數字化水平,才能應對越來越激烈的國際競爭。另一方面,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企業,都普遍存在“降本增效”的期望。這就對產業互聯網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滿足企業業務創新的需求,又要幫助企業節約成本。可能有人認為這樣的要求太復雜、太難滿足,但這正是產業互聯網的黃金時代。

物流行業為產業互聯網樹立了一個很好的范例:從近二十年前淘寶成立、通達系誕生,到2013年菜鳥誕生,再到今天,行業數字化水平一直在穩定提升。以前每次“雙11”大促都會爆倉,最近幾年就不會了;以前沒有辦法實時追蹤包裹狀態,現在可以了。然而,物流行業的數字化歷程還遠遠沒有走完,而且數字化之后還有智能化。一個物流行業就有這么多、這么復雜的需求,整個實體經濟的數百個行業加起來,對產業互聯網的需求又是何等強勁?

在物流行業內部,也不僅僅有經濟型物流,還有品質物流——現在規模越來越大的跨境電商等國際物流,對品質的要求就很高。還有直接面向B端的企業物流,今后可能會在整個行業占據越來越大的比例。按照菜鳥CTO在寬的話說:“我們一方面在服務物流企業,一方面也在服務企業物流。舉個例子,汽車行業這兩年發展非常快,無論傳統車企還是新能源車企都是如此。菜鳥也在積極進入汽車行業,為車企提供數字化的技術和服務。”

最近幾年,我對美國科技巨頭的研究比較多,從蘋果、谷歌、亞馬遜到微軟,對它們的各項業務都略有了解,尤其是它們的To B業務。我最大的感慨是:產業互聯網不是“自上而下”的,不是在實驗室拿出一個高端黑科技再硬套到應用端,而是從應用端出發穩扎穩打,直至形成基礎研發與應用場景之間的良性循環。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在過去還是現在,上述發展道路都是最科學、最持續的。

很多人對產業互聯網之所以失望,恰恰是因為他們對基本概念有誤解,盲目期待“黑科技”“硬科技”自上而下地去解決問題。但是,這并不妨礙真正的產業互聯網立足于應用場景,腳踏實地、穩扎穩打的發展。通過與菜鳥的深入交流,我對中國產業互聯網的發展重新充滿了信心,希望更多的公司能夠走上這條正確的道路。

免責聲明:羅戈網對轉載、分享、陳述、觀點、圖片、視頻保持中立,目的僅在于傳遞更多信息,版權歸原作者。如無意中侵犯了您的版權,請第一時間聯系,核實后,我們將立即更正或刪除有關內容,謝謝!
上一篇:致畢業生——細說“物流工程”:薪資怎么樣?路在何方?
下一篇:公路貨運的出路在哪里?
羅戈訂閱
周報
1元 2元 5元 10元

感謝您的打賞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

相關文章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2025-02-12
活動/直播 更多

2.22北京【線下公開課】倉儲精細化管理:從混亂到有序

  • 時間:2025-02-22 ~ 2025-02-23
  • 主辦方:馮銀川
  • 協辦方:羅戈網

¥:2580.0元起

報告 更多

2025年1月物流行業月報-個人版

  • 作者:羅戈研究

¥:9.9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