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行情是時代的紅利,對投資回報率本質的理解是軟著陸的前提。
我們深刻反思:
1)全球經濟的底層邏輯從穩態向離散破碎演變;
2)國際化視野與行業覆蓋的不足錯失牛股;
3)A股投資的本質更多的來自于市場風格的判斷。
4)交運物流行業的底層邏輯從需求側向供給側轉變。2015年以后行情從共振走向分化。當前我們處于基欽周期蕭條期與海外朱格拉周期上升期。2023年底后我們將迎來基欽周期與朱格拉周期共振,驅動交運行業再次向上。
航運:集運、油運先后迎來“牛市”,特種船是下一個嗎?
1)特種船:海外朱格拉周期從2020年下半年開始或將一直持續到2030年。行業供給端迎來硬約束,超過三分之一多用途船將逐步被淘汰,奠定“牛市”基礎。
2)油運:能源價格多軌制帶來貿易套利,驅動運距拉長。重申小船好于大船,成品油好于原油,美股好于A股大邏輯投資。
3)集運:運價短期硬著陸,主干航線有望迎來新一輪大型化升級,行業格局重新再平衡,端到端業務實質性迎來拐點,等待長期價值回歸。
4)干散貨航運:中國穩增長驅動需求恢復,長期供給增長乏力。房地產開發資金來源與新開工面積領先于BDI指數,23年干散貨航運市場迎來3年維度向上周期。
快遞:需求放緩,供給分化,產能決定市場新格局
2023年快遞行業已確認由成長期切換到穩定期,未來2-3年內產能供給超過需求,需求價格彈性難以體現,快遞進入“供給為王”時代,強大融資能力和資產持續投入才是真正提升市占率、格局優化、產生超預期收益的關鍵。行業固定資產規模擴張領先于市場份額2個季度。
出行鏈:高鐵、高速公路業績與股價匹配度或優于航空機場
當前航空作為一階導,A股股價已有明顯反應。參考美股航空股價從預期回到現實后,股價走勢較為充分。高鐵、高速公路作為二階導,當前股價仍未完全反應。預計疫情防控政策放開后,業績爬坡速度較快,業績修復帶來的股價提升匹配度或優于航空。
大宗商品供應鏈:大宗商品供應鏈公司與大宗商品價格緊密相關,息差不變情況下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帶來資產規模擴張。中國疫情防控政策放開后國內大宗商品有望復蘇,或將迎來量升價穩新局面。
風險提示
(1)疫情優化政策后居民消費、出行等需求修復不及預期
(2)歐盟制裁方案執行力度不及預期
(3)IMO環保法規等執行力度不及預期
(4)燃油成本大幅度上漲
(5)電商快遞需求增長低于預期
(6)快遞行業價格戰愈演愈烈
(7)勞務用工成本提升超出預期
(8)高鐵建設速度不及預期
(9)國內物流價格受政策監管變化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46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9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4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4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7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06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6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