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開會議,分析研究2023年經濟工作。對于經濟形勢的判斷仍較嚴峻,明年的工作基調繼續強調“穩增長”加力,并強調財政、貨幣、防疫、產業等各類政策形成合力,推動經濟“整體好轉”,在疫情對預期和信心的長期影響加重之下,會議創新性提出“大力提振市場信心”,我們預計在增強民企活力、吸引利用外資和激發創業活力方面將有所作為。
1. “穩增長”加力
對比歷次政治局會議,本次“穩增長”加力??v觀十九大以來六次年末政治局會議,貫徹新發展理念和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以貫之的邏輯,結構改革是大方向,但根據經濟形勢會靈活調整結構性政策(調結構)和周期性政策(穩增長)的權重。2018年十九大開局之年、“調結構”為主,2019年貿易摩擦、更重“穩增長”,2020年疫情來襲、“穩增長”加力,2021年杠桿高企、重回“調結構”,2022年三重壓力下,重回“穩增長”。2023年在疫情長期影響下信心不足,“穩增長”需加力。
對于經濟形勢,本次會議的判斷仍較嚴峻,國際環境“風高浪急”,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艱巨繁重”。對于工作基調,會議延續了去年12月和今年7月政治局會議的“穩中求進”總基調,明年是二十大開局之年,會議強調要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開好局起好步,強調要“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突出做好“三穩”(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強調“擴內需”(與二十大報告表述一致),“充分發揮消費的基礎作用和投資的關鍵作用”,在“質的有效提升”同時強調“量的合理增長”。
2. 提振市場信心
會議較為創新性地提出“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需求收縮、供給沖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中,疫情影響已歷時三年,預期和信心轉弱的程度進一步加深,中采制造業PMI經營活動預期處于歷史低位,因此通稿中“大力提振市場信心”的提法可謂切中要害。具體來看,除了加大穩增長力度以外,通稿還從多個方面著重發力以“大力提振市場信心”。一是對內來看,“要切實落實‘兩個毫不動搖’,增強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動力和活力”。我們認為這或著重于對應7月政治局會議提出的“要推動平臺經濟規范健康持續發展”以及“集中推出一批‘綠燈’投資案例”,以及樓市托舉16條中所強調的對國有、民營等各類房地產企業一視同仁。二是對外來說,“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雖然疫情對短期生產造成了一定擾動,但是中國制造業中長期競爭力仍在,對于外資的吸引力仍大。三是“激發全社會干事創業活力,讓干部敢為、地方敢闖、企業敢干、群眾敢首創”。我們預計未來政策創新的空間仍較大。
3. 強調政策合力
會議強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穩健的貨幣政策要精準有力,產業政策要發展和安全并舉,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強,社會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線”,“優化疫情防控措施,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
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直達消費的政策工具或進一步豐富。政治局會議指出,明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加力增效,我們認為,由于今年可結轉至明年的資金體量明顯降低,明年財政支出強度需要更高的新增政府債務規模來支持。我們預計明年赤字率有望從今年的2.8%提升至3.0-3.5%,新增專項債有望超過4.0萬億元。從財政支出方向上,關乎經濟發展與安全的傳統基建與新基建有望持續發力,我們預計明年基建投資增速保持中高增速;同時財政支出結構或有優化,隨著疫情緩解,政府在常態化核酸檢測等方面支出或明顯回落,用于民生和直達消費的支持工具或進一步豐富。
貨幣政策強調精準有力,結構性工具或成政策重點,短端利率或趨于平穩。在本次政治局會議當中,貨幣政策的表述取消了2021年4月以來持續提到的“保持流動性合理充?!?,并再次提到“精準”。但是與2020年7月不同,這次的政治局會議在“精準”之后還增加了“有力”二字。我們認為,這樣的提法可能意味著此后貨幣政策的發力重點為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主要體現為各類再貸款,從而直接提振信貸投放。短端利率方面可能已經體現了“精準”的意圖,利率從之前非常寬松的狀態進入了一個相機決策的階段,12月DR007中樞已經上升到1.8%附近,較此前的1.4%左右的低點上升了40bp,距離政策利率2.0%的水平大約還有20bp左右,雖然短期因為年末及財政投放的原因可能會有所波動,但是在疫情調控優化的早期,即經濟基本面仍然偏弱、不確定性繼續存在的情況下,短端利率中樞進一步上升的必要性并不高。
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更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政治局會議淡化了三個“堅持”和疫情防控相關的表述,更加側重于防疫的優化調整,并將“優化疫情防控措施”與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并列,強調要“形成共促高質量發展的合力”,表明防疫優化也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重要的政策力量。12月7日,《關于進一步優化落實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發布[2],提出了科學精準劃分風險區域、進一步優化核酸檢測、優化調整隔離方式等10條舉措。參照海外經驗來看,防疫優化調整且疫情形勢穩定之后,經濟活動會相應恢復,尤其是居民消費通常會明顯改善,前期受疫情或防疫壓制較為明顯的接觸型、聚集型消費,比如餐飲、住宿、文旅、交通等,可能出現較大反彈。防疫優化是提高消費增長、釋放消費潛力的重要舉措,配合直達消費政策、逆周期舉措,有助于發揮消費對擴大內需的基礎性作用。
未提及房住不炒和地產政策,說明炒房熱目前已經不再是房地產領域的一個急迫問題,房地產政策或迎來一個階段性的寬松期。需求端政策從“量”上看,4月以來中房網統計的各地出臺的需求端房地產寬松政策已經達到598條,遠高于2015-16年的政策數量,但從熱點城市五限放松的“質”上看,需求端政策的放松仍有空間。從供給端政策看,樓市托舉16條、以及一行兩會出臺的第二支箭(債券)和第三支箭(股權)來看,2018年以來的政策制約已基本消除,政策支持力度加大,有助于企業信用的改善和購房信心的回溫。
圖表:歷次正式局會議“穩增長”與“調結構”權重不同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貨幣政策表述變化
資料來源:Wind,中金公司研究部
圖表:政治局會議表述對比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416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396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M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237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841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316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40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304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275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67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3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