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的電商巨頭們,已經很長時間不“打仗”了。曾經風靡一時的價格戰熄火,下沉市場的爭奪偃旗息鼓,社區團購的硝煙散去,就連雙11大促也不再公布銷售額。
所有能看到的高增長領域,似乎都已經見頂了。巨頭們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創始人退居幕后、休養生息,互聯網的殘酷競爭告一段落。
直到一個叫做SHEIN的平臺崛起。
SHEIN是一個跨境電商平臺,中國最神秘、估值最高的電商獨角獸。它將中國工廠生產的女裝,源源不斷地賣往海外,便宜是它最大的標簽。
過去幾年,阿里、京東、拼多多在國內瘋狂內卷,SHEIN則悄悄在海外闖出了一片天地,公司估值超過1000億美元。
SHEIN的逆襲,只是中國龐大出海產業的一個縮影。如今國內的互聯網紅利消耗殆盡,出海成為巨頭們盯上的下一個目標。
拼多多、阿里、京東,包括字節跳動,都已將電商出海作為下一階段的重點業務。拼多多在兩個月前上線跨境業務Temu,首站面向北美市場開售,目標客群跟SHEIN類似;阿里內部曾因個人問題被降級的蔣凡,再度出山得到重用,掌管阿里出海業務;字節跳動全方位探索海外電商,TikTok直播電商還在燒錢階段。
中國電商出海十余年,直到巨頭集體進場才風云再起。
按照背景不同,深燃將電商出海的頭部玩家分成四個大類:
電商巨頭:拼多多、阿里、京東
隱形獨角獸:SHEIN
巨頭代理人:Shopee、Lazada
短視頻電商:TikTok
這四派勢力風格不同,打法也不同。可以確定的一點是,電商出海的大規模戰爭,已經打響了。
中國的電商巨頭中,對海外業務布局最深的是阿里。
阿里做外貿起家,B2B外貿批發業務甚至比淘寶還早,后來又做了B2C模式的速賣通,在俄羅斯、巴西市場很受歡迎。
不過直到去年底,海外業務才被阿里提升至集團戰略層面。去年雙11之后,阿里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沿用多年的2C(面向消費者)業務和2B(面向企業)業務架構被打散,重組為國內和海外兩大業務板塊。
這是十多年來首次,海外業務被阿里提升至和國內零售、云計算同等的地位。
曾帶隊狙擊拼多多的原天貓淘寶總裁蔣凡,再次被重用,成為阿里海外業務負責人。他身上承擔的使命是,要讓阿里完成全球20億用戶的目標,其中接近一半要來自海外,而現在還有大約7億的缺口。
拼多多的海外業務起步晚。
雖然在創辦拼多多之前,黃崢也做過跨境電商項目,還跟SHEIN的創始人許仰天短暫交過手,但因為國內市場實在太大,黃崢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國內,于是成就了拼多多。
現在國內電商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經穩固,拼多多騰出手來布局海外,就有了Temu。
Temu是拼多多剛推出的跨境電商平臺,首站面向北美市場,9月16日剛開放售賣。跟拼多多當年的玩法類似,以低價切入市場,目前還在燒錢補貼階段。
這是繼多多買菜之后,拼多多最新的戰略級項目。過去兩年憑借著無上限的資金投入、超強的執行力,多多買菜從殘酷的社區團購大戰中殺出重圍。如今拼多多調轉兵力,要去海外再打一場攻堅戰。
相比之下,京東出海的步伐要小一些,雖然在東南亞等地有業務落地,但目前主要優勢集中在物流倉配和售后服務上。目前京東在全球擁有近100個保稅倉庫、直郵倉庫和海外倉庫,今年在美國啟用了第一個海外維修中心。
這三大電商巨頭已經在國內奠定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它們去海外競爭,不缺錢,也不缺經驗,是出海江湖里的重磅玩家。
第二類勢力是SHEIN這樣的隱形獨角獸。SHEIN成立于2008年,跟曾經的跨境電商龍頭蘭亭集勢是同一個時代的公司。這樣的公司當年有很多,大多依靠服裝品類起家,抓住了外貿紅利期賺到了第一桶金。
但這個領域一直沒有大公司,行業極其分散,更新洗牌很快。蘭亭集勢現在的市值只有1.2億美元。只有SHEIN,用14年時間,默默長成了超級獨角獸。
SHEIN的模式不復雜,勝在規模。它在中國搞定一批核心供應商,拿到極其低廉的價格,進行精心的策劃包裝,通過數字化營銷和數字化供應鏈,緊跟潮流,飛速出新,快速迭代。
過去三年,SHEIN的業績呈爆發式增長,2021年的GMV超過200億美元,成為最大的非標品自營電商,開始跟快時尚巨頭ZARA分庭抗禮。而拼多多Temu出海的第一刀,直接砍向了SHEIN。
第三類玩家比較特殊,主要涉及到兩家公司——Shopee、Lazada,它們是東南亞最大的兩個電商平臺。
雖然不是中國公司,但這兩個平臺跟中國聯系緊密。
Shopee的創始人李小冬在中國天津出生,本科畢業于上海交大,去新加坡之前在上海工作過幾年。Shopee的母公司就是靠拿到騰訊《英雄聯盟》在東南亞的代理權發展起來的。而騰訊通過投資成為了Shopee的最大股東。
Lazada成立于新加坡,從印度尼西亞市場起步,在2015年成為了東南亞最大的電商平臺。2016年阿里耗資20億美元控股了Lazada,隨后阿里派出高管直接管理,Lazada徹底阿里化。
東南亞距離中國很近,電商行業發展迅猛,中國的商品、資金、人才進入東南亞很方便。資本、業務、人員上的緊密連接,讓這兩家公司成為了中國電商出海版圖中的一環。
最后一類玩家是TikTok直播電商。TikTok相當于海外版抖音,抖音有的,它也可以有。抖音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TikTok電商也在持續發力,目前正在進攻印尼和英國市場。
不過,由于商業環境差異巨大,TikTok直播電商在海外的發展還面臨諸多挑戰。但直播電商是商業高地,巨頭們都在布局。TikTok是其中無法忽視的一個選手。
目前,這四類玩家還沒到短兵相接的地步,但已經有火藥味了。
首先存在直接競爭關系的是Temu和SHEIN。
歐美是SHEIN最重要的市場,而拼多多出海第一站,就選在了美國。美國是成熟市場,巨頭林立,電商出海通常都會避其鋒芒,繞道東南亞。而拼多多選擇跟SHEIN正面對決,可見其決心之大。
兩個平臺售賣的商品,基本都來自中國工廠,相當于是綁著無數工廠出海。只不過SHEIN打造的是自有品牌,而Temu是平臺模式。
另外二者都是以低價為標簽,商品集中在女裝、日用百貨等品類,通過極低的價格對海外市場進行降維打擊。這個SHEIN一直在用的劇本,拼多多三年前在國內用過,現在也要搬到海外。
阿里和拼多多之間,目前還沒有到正面競爭的地步,不過這其中的關系很微妙。
阿里的基礎不錯,速賣通已經成立12年了,供應商、商品、物流都已經很成熟,阿里內部也積累了成熟的打法。再加上阿里還有Lazada這樣一顆棋子,起步就比拼多多高了一大截。
并且阿里已經從海外賺到錢了。2022財年,阿里的海外零售業務收入427億元,為集團貢獻了約5%的收入。如果算上海外批發業務,其海外總收入規模達到611億元。
不過有對比才有差別。這個成績放在阿里體系內并不突出,另外Lazada的表現其實是差強人意。2018年阿里對Lazada高層進行大換血,原來的創始團隊和職業經理人大批離職,在被阿里全面同化的過程中,Lazada丟掉了東南亞電商第一的位置。
阿里應該反思的是,為什么在海外業務如此強勢的情況下,眼睜睜看著SHEIN坐大。這就像是當年在夾縫中跑出來個拼多多,而且現在拼多多還轉過身來再砍一刀,讓海外電商內卷升級。
阿里在加速排兵布陣。蔣凡掌管阿里海外板塊后,一批淘系和天貓的高管陸續轉去速賣通。速賣通的定位也在調整,從扶持海外商家到更多向中國商家傾斜,而海外的當地電商業務則更多由Lazada團隊接管。
從淘寶調任速賣通總經理的張凱夫說,速賣通會更旗幟鮮明地回歸到跨境本源上,幫助中國企業做好出海。
從發展路徑來看,Shopee跟Lazada截然不同。雖然騰訊是Shopee的最大股東,但對業務的干涉很少。而上文提到的擠掉Lazada東南亞電商第一位置的玩家,正是Shopee。
Shopee跟拼多多有很多相似點。同屬于騰訊系公司,同樣成立于2015年,同樣市值最高超過2000億美元,只不過一個在中國,一個在東南亞。
Shopee的野心不局限于東南亞。2019年Shopee攻打巴西市場,憑借鋪天蓋地的營銷、長達半年的免郵補貼,快速積累了一大波用戶。在站穩腳跟后,Shopee迅速本地化,用當地工廠和商家補充品類,從而拿下了巴西市場。
不過這套打法并非總是奏效。去年開始,Shopee在半年時間內一口氣進入了墨西哥、智利、哥倫比亞、印度,以及波蘭、西班牙、法國等七個國家,然后又因水土不服而快速裁撤部分站點,并開啟了大規模裁員。
在更多的新興市場,Shopee要交的學費還有很多。
跟前面提到的三類玩家相比,直播電商出海是最另類,也是最尷尬的一個。
根據測算,去年抖音電商賣掉了價值8000多億元的商品,發展速度超過所有電商平臺,但在海外,TikTok的電商業務還在起步階段。TikTok的海外用戶數量已經逼近抖音,然而大部分用戶習慣刷短視頻,不理解直播電商。
TikTok手握巨大流量,把貨賣出去很難;明明國內有成功經驗,在海外復制很難;另外,選品、物流、支付都非它的強項。
至于另一個短視頻巨頭快手,海外業務不夠理想,電商業務還沒落地。
背景不同、資源不同、階段不同,它們在開展海外電商業務時的打法也不同。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它們都有自己的路。
一個共同點是,所有玩家出海,都無法繞開海外巨頭。
最直接的對手是亞馬遜。亞馬遜是全球最大、覆蓋國家最多的電商平臺。它在2019年退出了中國市場,如今在海外以另一種方式跟中國玩家相逢。
在美國,亞馬遜在中產階級的線上購物中占據主導地位。為了保證配送時效,亞馬遜花了十幾年的時間建設倉儲物流,并為此雇傭了上百萬工人。這形成了亞馬遜的核心壁壘。
在這一點上,任何一個來自中國的電商巨頭,都沒法與亞馬遜硬碰硬。不過,亞馬遜的軟肋也正是在這里——價格不會太便宜。
SHEIN和Temu攻打美國市場,很聰明地選擇了低價路線,避開了亞馬遜的鋒芒。SHEIN的崛起證明,“五環外人群”在任何一個國家都是存在的。
在東南亞、非洲、南美等地區,市場格局尚未定型,對于初來者相對友好。這意味著更充分的市場競爭。但新的巨頭正在快速成長中,東南亞的Shopee想要成為跨國巨頭的野心已暴露無遺,Lazada在阿里新的戰略指引下會更強調對本地市場的占領。
對于SHEIN這樣的獨角獸而言,來自巨頭的威脅是無處不在的。過去它繞開了亞馬遜的地雷陣,如今正面撞上拼多多的槍口,阿里也不會放過它。過去兩年發生在社區團購獨角獸興盛優選身上的故事,是最好的例證。
當這些電商玩家走出國門,四處去尋找流量時,它們會發現,學會和海外巨頭做生意是一項基本功。
沒有誰可以忽略Google和Meta,這兩家公司掌握著全球最大的流量和營銷平臺——Google的關鍵詞搜索,Meta旗下的各大社交媒體。互聯網公司在網上做投放,標配是Google搜索+Meta的社交媒體矩陣。
Google通過搜索引擎,精準記錄用戶的網絡軌跡和偏好,形成用戶畫像,然后去推送千人千面的付費廣告。海外很多用戶習慣用搜索去購物,這讓Google成為絕佳的流量入口。
Meta擁有四大超級APP(Facebook Instagram Messenger WhatsApp),全球用戶數超過35億,其中尤以Facebook最為強勢,全球月活接近30億。這意味著,中國電商出海去任何一個市場,幾乎都沒法繞開它。
就連最擅長玩流量、靠賣流量為生的TikTok,每年也不得不到競爭對手Facebook那里去“拜碼頭”,以推廣自己的應用。
SHEIN的快速崛起,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抓住了這些超級APP早期的流量紅利。在SHEIN還很早期時,就非常激進地在這些流量平臺砸錢推廣,跟一批KOL和網紅達成合作。
如今拼多多的Temu要推廣,最難搞定的就是流量從哪來的問題。在國內,拼多多還能“仰仗”微信,但在海外,拼多多只能花錢從巨頭那里買。
過去這幾年流量的價格水漲船高,Temu或許可以復制SHEIN的模式和供應鏈,但在流量營銷上,只能花費更高的成本。
中國電商出海玩家中具備流量優勢的是TikTok。TikTok已經成長為全球用戶最多的短視頻產品之一,但它很快就面臨來自海外巨頭的圍剿。Google母公司Alphabet通過YouTube推出Shorts 短視頻,聲稱月活超過15億,而且YouTube去年就開始直播帶貨了;Instagram推出了Reels短視頻;Facebook也在主站嘗試了直播電商。
只不過,它們現在都沒跑通直播電商的模型,距離賺錢還很遠。
參照中國電商市場的演進歷程,電商平臺跟直播電商之間總有一天會發生直接競爭,就像淘寶和抖音現在正發生的那樣。這意味著TikTok的敵人不只有Google和Meta,還有拼多多和阿里,甚至Shopee和Lazada。
不論背景如何,以哪種方式切入市場,在電商這條賽道上,所有的電商出海玩家都會正面相遇。競爭的強度是空前的。
電商出海,過去十多年其實一直在進行,只是不像現在這樣緊迫和徹底。
阿里1999年通過B2B外貿出海,SHEIN在2008年依靠婚紗品類出海,字節跳動2015年組建了第一支全球化團隊,Shopee在同年成立,2016年阿里控股Lazada。黃崢早年就做過跨境電商,而在2018年成立、去年被關停的跨境項目VOVA,在外界看來跟拼多多管理團隊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過去大家各自為戰,創業公司摸著石頭過河,巨頭們邊走邊看,還有一些在觀望。但今天,情況早已今非昔比。
國內的電商市場到達天花板,瘋狂內卷過后是殘酷的存量競爭,高增長的黃金時代一去不復返。這從幾大巨頭今年的財務業績可見一斑。
阿里的淘寶天貓線上實物商品GMV,在今年一季度首次出現下滑,二季度降幅進一步擴大;集團整體收入的增速,則在一季度創下歷史新低,二季度首次出現同比下滑。京東今年前兩個季度的收入增速,一直在創造歷史最低水平。拼多多的年度活躍買家數已經突破8億,再增長很難。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SHEIN在過去三年里爆發式增長,營收規模和公司估值翻了數倍。在中國互聯網圈,已經很久沒見到SHEIN這樣讓人驚艷的故事了。
中國公司走出國門的驅動力變了,海外業務提供了資本市場需要的故事。
中國電商出海有很多優勢。專注出海投資的天際線創投管理合伙人梁杰對深燃說,中國是全世界制造中心,中國電商的制造商和消費者是在一起的,可以認為基本是無成本的。這樣一個接近理想狀態的無摩擦的電商產業,在效率上能甩開全球其他國家很遠。
“中國擁有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工程師紅利和產業鏈紅利,這兩點就像硬件和軟件。而電商是中國供應鏈(硬件)和數字化(軟件)應用融合,發生指數級化學反應的完美代表。”他說。
在出海的方式上,過去的投資出海、商品出海,已經發展到現在的模式、團隊、經驗全方位出海。拼多多在開辟美國市場的同時,快遞獨角獸極兔也跟著一塊打配合,在美國起網布點。字節跳動有足夠的決心,也有充足的資源,在海外再復制一個抖音電商。
在低垂果實基本被摘掉的今天,電商出海機會很多,當然挑戰也不小。地緣政治、意識形態、文化沖突、監管政策,任何一個環節都會對出海造成沖擊。
今年上半年阿里的國際零售業務出現下滑,不是因為自身原因,而是因為歐盟增值稅稅規修改、歐元對美元貶值、俄烏沖突導致供應鏈和物流中斷。
去年7月,印尼政府為了保護本土紡織業,指控Shopee、Lazada等平臺傾銷中國商品,要對很多類別的商品加征關稅,導致Shopee被迫下架了大量店鋪。SHEIN在印尼市場也遭受了損失。
TikTok在美國和印度市場的遭遇,充分展示了出海背后的政策風險。在英國市場,TikTok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打通電商閉環,業績也尚未達到預期,而且還面臨隨時可能爆發的勞工糾紛。
這都是出海路上必須要交的學費。
好在電商是一個長坡厚雪的大賽道,你永遠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會出現千億美金的大機會。拼多多的逆襲讓很多人發現,國內鐵板一塊的電商格局也可以被撬開一條裂縫;SHEIN的故事告訴人們,再復雜的時局下,再普通的生意,也可以彎道超車。
全新一輪電商出海,序章開啟。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27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635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2068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569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98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73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149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78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1022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