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倉儲作為整個供應鏈體系的重要一環,需要如何做部門的定位及運營規劃呢,筆者認為可以從如下幾個方面著重思考,具體如下:
1、樹立倉儲的使命及愿景,使命即要努力實現的企業部門目標,愿景即要達到的行業地位。
2、倉儲的競爭定位,即在同行業的體驗,效率上找差距,進行突破。
3、倉儲產品定位,即產品在行業內的服務差距,明確解決的痛點和方向
4、倉儲服務的制勝策略,以倉網覆蓋來提升交付時效;以服務質量助力體驗提升。
1、深耕現有業務,降本增效
優化倉網布局,豐富并優化選品,來實現貨物的快速周轉,實現倉儲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2、打造創新產品,創造營收
對標行業,豐富產品及服務,如入倉服務,裝卸服務,云倉服務,商務倉,經濟倉等服務內容;時刻保持對市場發展敏感度高,滿足倉儲入,存,發及周邊操作等多層次需求和衍生增值服務的發展,不斷提高企業市場化營業增收水平。
3、完善控貨平臺,建立生態
外部對供應鏈上下游產業集群進行信息收集,加快自有倉及云倉類業務需求的賦能及資源擴展,實現未來倉網合一,組合式發展的格局,為倉儲管理的進一步降本增效提供可能。
從哲科思維角度來看,從哪來,到哪去......
>倉儲作為重資產運營部門,成本不得不提,首先需要明確年度財務、業務、客戶,運營等一系列目標,戰略清晰,方能聚焦執行。
1、不同的行業,設施環境不同,倉儲的分類不同,倉儲規劃的思路有所不同。
但從總體上看,還是能找到一些規律,在這個過程中不僅要關注細節,也要關注頂層設計的合理性,因為倉儲是整個物流環節的重要節點,關系布網合理性,稍有不慎對整個的運作水平有決定性的影響,如下簡要介紹倉儲規劃設計的幾個思考維度,可供參考。
<1>、倉庫戰略分析定位
<2>、倉庫布局規劃
<3>、倉庫流程設計
<4>、倉庫設備設計
<5>、倉庫標準化&可視化設計
<6>、倉庫績效設計
<7>、倉庫信息系統規劃設計
<8>、設計方案談判能力診斷
在進行倉儲規劃設計分析時,需要從以下幾點出發:
第1步:需要拿到供倉庫設計的基礎數據,這些基礎數據包含:貨品SKU數量、貨品特性如長寬高與重量、貨品存儲方式(危險品與普通商品等)、貨品出入比以及各項運營峰值數據。這些數據看似繁多,但都能夠在實際運營數據中獲知。
第2步:需要對現有倉庫的工作流程進行了解,按照工業生產理論,商品的入庫、盤點、出庫也是一次有序的生產作業過程,所以需要在倉庫設計中充分考慮倉庫的生產作業流程,設計上不可與實際作業流程偏離。
第3步:收集完倉儲規劃所需要的各項基礎數據之后,就可以對倉庫進行分區規劃,分解整個倉儲作業流程;由于行業,存儲貨品特性,出入庫頻次的不同,不同行業對功能區域設計要求不同,例如快消品行業對于傳統分銷倉及電商倉會有不同的功能區域的要求。同時,同行業不同類型的倉庫,區域功能又會有不同。倉庫功能區域的規劃,需要明確功能設計的原則,功能區域的定義和作業屬性,進行功能區域的綜合設計思考。
1、U字型倉庫,主要根據進出頻率大小,將暢銷品或流量大的物品安排在靠近進出口位置儲存,縮短這些物品的揀貨,搬運路線。U型倉庫適用于停留存儲時間短,一入庫就進行出庫操作的存儲需求,另外存儲的區域靠里側,便于安全防范,這是倉庫管理應用比較多的布局方案。
U字型倉庫
2、直線型倉庫,無論訂單多寡,均需要通過整個倉庫,適合于作業簡單,規模較小的物流作業需求的解決,比較適合應用于進出貨高峰同步的場景。
直線型倉庫
3、T字型倉庫,適合滿足貨物流轉與儲存的兩大功能,儲存面積彈性化調整空間有冗余。
T字型倉庫
<1>、規劃要具有宏觀性,前瞻性,場地的規劃設計方案解決什么問題和痛點,未來可能發生哪些變化,調整的策略和預案是什么,便于陳述方案時聽者有心理預期,有邏輯共識。
<2>、不同的行業,品類,庫房環境等要素,以及倉儲的出入庫頻率、貨量、節點的設置,庫房的屬性如原材料倉與成品倉,對倉儲的規劃管理思維也有很大的不同。
<3>、倉儲功能區的模塊化拼搭的靈活度,影響倉儲規劃的設計和業務場景變化后的需求。因為倉儲活動的觸發源于企業物流,企業物流活動源于企業供應鏈需求,所以提前了解倉儲行為的驅動因素非常關鍵。
倉儲管理的品類繁多,SKU有的上萬個或十萬個(如圖書類),首先要做好存儲商品的分類管理,如按大小,按品類,按不同的管理要求來劃分;
1、從商品物理屬性來看,分析所要規劃對象的外形參數:長、寬、高,便于容器和貨位尺寸的規劃,梳理存儲對象所需要的存放條件的要求,比如溫濕度、通風、消防、擺放等。從不同的行業看,家電,快消品,冷鏈,零售、化工、汽車零部件、醫藥、裝備零部件等,各式各樣的商品在倉庫里存儲和分揀,因此對于商品物理屬性的分析是首要必須的,我們稱這個過程為倉儲管理靜態環境的分析流程。
2、對歷史作業數據分析 對存儲對象進行生產數據分析是另一個重要的分析環節,最通用的分析方式就是EIQ,既是從客戶訂單的品項,數量,訂貨次數等方面出發,進行配送特性和出貨特性的分析,找出存儲對象在一個動態環境中的特征。商品的進出存在幾種可能性:存在季節性,存在高/低頻次,也存在單日多個波次。 對于生產數據分析的方法,根據倉儲規劃的需要,大致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對數據處理來尋找特征,比如找到出入庫數據的峰值、谷值、平均值或是一些呈現頻次的數據信息.....。另一種是,需要借鑒仿真模型輸入的分布函數,通過統計學概率統計得出,找到其發生的概率來模擬,評估所設計的方案的可行性??傊?,通過相對詳細的數據分析,能幫助現場選擇最合適的倉儲運作策略來進行作業。
3、從操作全流程分析,在倉儲規劃中對全流程分析及導入是連接整個倉儲活動最重要的環節之一,為了對倉儲流程分析得更清晰,我們需要構造全流程的模型,分為多維度,第一維度主要是入庫、理貨、上架、分揀,打包,復核,出庫,盤點等操作,第二維度就可以按對象進行細分,不同的物料對象分類下可能會用到不同的流程或操作,比如有的商品只需一次分揀,有的需要二次分揀,有的需要自動化操作,有的屬于異形件需要單獨人工操作,有的甚至是跨庫操作,所以要按具體的細化流程分清楚,越要做到精細化的倉儲產能評估就越要進行細分,細化到每個操作,因為每一個操作活動都會涉及到成本和資源的投入。
所有的數據分析,作業流程規劃最終都會呈現在倉儲的布局方案里,那倉儲的規劃布局設計思考點:
1、功能分區,一般根據業務復雜度及規模,大概會有10-15個分區(含同類的作業區)
比如,收驗貨交接區、入庫待上架緩存區、內配備貨緩存區、存儲區、復核打包區、分揀區、托盤存放區、設備及充電區、現場辦公區、休息區(接待區)等等 。
庫內儲存空間的布局,要充分了解貨物的長寬高、重量、溫濕度等物理屬性,同時還要撐握貨物的SKU數量,堆疊碼放的標準等信息,基本的思路如下:
a、同一客戶或供應商的貨物集中存放,便于后期方便揀選及配載作業
b、重不壓輕,大不壓小,單位質量大或體積大的貨物存放在貨架底層,同時靠近出庫區和通道存放。
c、所有貨物根據其特性,分區分類存放,特性相近或一致的貨物共同存放。
d、周轉率高的商品正如上面所提到的,靠近進出庫裝卸搬運最便捷,距離最短的位置儲存。
從平臺布局和空間布局兩個維度來看倉儲布局:
1)空間布局主要考慮充分利用倉庫的空間,利用高層貨架或閣樓式貨架提高庫容,擴大儲存能力。
2)平面布局主要指對通道,貨跺,貨架間距,收發貨區等進行合理規劃,主要形式有橫列式、縱列式、橫縱式、傾斜式。
2、分析方法包括:EIQ分析法、ABC分類法、SLP分析法,根據各個工序的物流強度,進一步確定作業單位的布局位置)+梳理作業流程的結構邏輯+貨位詳細的設計思考
3、倉儲規劃的趨勢預判:智能化存取調度系統(整存整取與整存零取自動補貨)+貨到人存取自動化設備+隨機存儲+臨期/滯銷商品的動銷信息發起(動銷預警功能)+倉儲自動安防系統+倉配園區一體化場院管理系統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1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7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2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5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9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