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悉,市場有消息傳出,亞馬遜正期望轉租倉儲或終止房東租約,涉及的倉儲空間至少1000萬平方英尺(約0.929平方千米),甚至可能高達3000萬平方英尺。
據悉,此前由于疫情全球爆發,推動了網購潮,帶動了物流快遞需求。亞馬遜趁勢大手筆擴張快遞、倉儲等供應鏈能力。
但隨著網購潮逐漸消退,其倉儲產能過大問題凸顯。由此,正在考慮將至少1000平方英尺(約0.929平方千米)的倉儲空間轉租出去,或者與房東終止合約。
根據知情人士透露,亞馬遜目前過剩的倉儲容量包括位在紐約、紐澤西、南加州和亞特蘭大等地,且過剩空間可能遠超過1000萬平方英尺,甚至可能是這個數字的3倍,但最終評估數字還沒確定。
除了亞馬遜倉儲產能過剩,事實上,關注全球物流變化,可以發現海運也正在出現新情況。相比去年海運集裝箱一箱難求,船運公司大賺特賺,今年的行情雖然也遠超疫情前,但整體價格已經回落,并且正在逐步回歸常態。
很可能船運公司們即將面臨的就是集裝箱資源過剩的問題。
根據丹麥海事數據分析公司 Sea-Intelligence對德國航運巨頭赫伯羅特的分析。
以2022年第一季度為例,赫伯羅特需要一支超過 300 萬標準箱的集裝箱船隊來運送貨物。如果現在消除供應鏈瓶頸,與目前相比,赫伯羅特在其集裝箱船隊中需要的集裝箱數量減少了17%。
全球2021年的集裝箱船隊擁有5000萬標準箱。如果17%是一個平均值,那么將產生850萬標準箱的產能過剩。
加上2022年預計會交付的450—480萬標準箱,這家分析機構認為等到明年2023年,預計海運集裝箱將有1300萬標準箱的過剩集裝箱。
與此同時,我們關注國內狀況,可以發現,目前中國疫情呈現多點偶發狀態,由于上海疫情的深刻教訓,大家感覺體驗慘痛,因此無論商流企業還是物流企業都在研究買車的課題,商議增大自由車占比,期望后續如果再出現類似問題能夠迅速突破供應鏈之痛。
但如果所有企業采取一致的應對策略,后續或也將面臨產能過剩的問題,尤其是商用車車輛管理,司機培訓,油卡,司機社保,車輛保險等后市場需求需要專業的管理能力,變相加劇企業管理成本,是一件需要長期堅守的事情。如果只為一時,可能后期也會是一個沉重負擔。
如何處理好特殊情況下的供應鏈資源補充和長久經營之間的平衡,可能值得當下物流企業們認真思考。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7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79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76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0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4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