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什么公司,供應商管理的資源總是有限,有限的資源應該重點投入到哪些供應商身上?或者說,我們應該重點管理哪些供應商?
不是積極淘汰類供應商。積極淘汰是“下策攻城”,資源的無底洞,風險最大,投資回報最低。一旦資源陷入積極淘汰供應商中,就沒有足夠的資源來支持新產品開發(fā),結果新產品落入以后要淘汰的供應商,于是就陷入“吃二遍苦、受二茬罪”的惡性循環(huán)。
也不是消極淘汰供應商,此類供應商一般數量眾多,其中有些是爛泥扶不上墻,如果要積極管理的話,需要很多資源。那就小車不倒使勁推,把它們交給時間來處理,維持現(xiàn)狀,隨著老產品的下市,這些供應商自然就被淘汰了。
有些人說,那就是優(yōu)選供應商啦。這類供應商是需要投入資源來管理,原因是企業(yè)的主要業(yè)務是他們在做。如果管理不善,一旦撂挑子了,影響就很大。但這種管理呢,不是說每天早晨9點半了,打電話給他們的老總,問生產線上那150名員工都簽到了沒有。優(yōu)選供應商就如沙和尚,或者說那些老黃牛員工,干活賣力,靠得住,你要做的就是告訴他目標,定期跟進。比如說以前我管鈑金件供應商的時候,每周一看上一周、上四周、上個季度的按時交貨率,一旦低于目標95%,一個電話就打過去,探究為什么低,供應商在采取什么措施來改進。
也就是說,平常情況下,你得留神優(yōu)選供應商的所作所為,但不用太多介入其日常運作,過度管理。為什么要這么說呢?因為優(yōu)選供應商“服管”,有些人就經常指手畫腳,發(fā)號施令瞎指揮,結果給供應商制造了很多額外成本。要記住,優(yōu)選供應商的那些事兒雖然看上去人人都會做,但作為采購方的你不會,尤其是沒有經驗的采購人員(正因為沒經驗,所以企業(yè)就給他們比較好管的優(yōu)選供應商來練兵)。我們得尊重供應商的專業(yè)性,信任但要確認,緊盯結果,試著了解過程,通過結果來管控過程,往往是更明智的選擇。
更有甚者,因為優(yōu)選供應商好欺負,很多人就使勁欺負它們,把生意從供應商A移到供應商B,便宜5分錢;再從供應商B移到供應商C,便宜3分錢?生意就那么點,池塘就那么大,里面的王八一大堆,導入的競爭太多太激烈,水攪得太混,沒有一個王八能夠生存,還把自己做成了小客戶。
結果呢,即便好欺負的優(yōu)選供應商,也不把你的生意當回事兒,優(yōu)選供應商的績效也難保。于是就陷入被兩只棍子痛擊的局面:一根棍子來自“有能力,但也有脾氣”的戰(zhàn)略供應商,尚且值得同情;另一根棍子來自“沒脾氣,也沒能力”的優(yōu)選供應商,卻是自作孽,不可活了。我到一家企業(yè)去,他們連數據線的紙盒子都缺貨,采購逼著質量人員開發(fā)第二供貨源,你就知道采購做得有多好了。
資格未定的供應商需要投入資源管理,因為他們要么還沒有證明自己,有風險;要么需要重新證明,有風險。前者是新供應商,就像剛招的新員工,要多花時間培訓、幫助,開個好頭,讓早日走上正軌;后者是老供應商,由于暫時績效問題,處于“留校察看”狀態(tài),拉一把就上、推一把就下。這些老供應商熟悉公司的系統(tǒng)、流程和政策,對公司有很多價值,能挽救的話,往往比尋找新供應商要好,因為新供應商的磨合成本挺高。
不過對于成熟企業(yè)來說,資格未定的供應商數量應該有限(不然的話,那表明整體供應商管理有大問題)。所以,雖然管理強度很高,但花在資格未定供應商身上的整體資源比較有限。那大部分資源花到哪里去?戰(zhàn)略供應商。
戰(zhàn)略供應商要么擁有關鍵技術,要么擁有戰(zhàn)略資源,要么規(guī)模很大,議價能力強,注定在合作上不會一帆風順,需要投入大量資源來維護商務關系。這類供應商往往走在技術的最前沿,技術難度高,尚未經過驗證,質量問題注定多,采購方需要投入資源幫助改善——那些問題中,相當一部分源自我們的設計和規(guī)范要求,必要的時候要“松綁”,比如優(yōu)化設計,調整我們的規(guī)范要求等。
戰(zhàn)略供應商一般能力強,脾氣大。作為采購方,你很難通過轉移問題來解決問題;你得跟戰(zhàn)略供應商協(xié)作,一起解決問題。這也是為什么需要很多資源投入。戰(zhàn)略供應商之所以是戰(zhàn)略供應商,因為公司離了它們沒法生存。那對待它們的方法、策略就自然與其它供應商不同。這就是差異化管理。
采購的不成熟呢,就是一刀切,給所有的供應商穿同樣的鞋。常見的誤區(qū)是,很多企業(yè)因為戰(zhàn)略供應商“不服管”,你說了,它也不聽,就對它們聽之任之,沒有實質性的管理;要么不加區(qū)別地對待,跟管理一般供應商一樣來對待戰(zhàn)略供應商。
你在優(yōu)選供應商身上能得到的東西,不一定能從戰(zhàn)略供應商身上得到。比如優(yōu)選供應商給你的是年度降價,戰(zhàn)略供應商給你的是差異化優(yōu)勢。我并不是說你不跟戰(zhàn)略供應商談價錢,但要區(qū)別對待,有所取舍。有些采購經理人心理上不愿意承認這點,從根子上造就了很多供應商管理的悲劇。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yè)?
3349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0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yè)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30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3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yè)了嗎?
2059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xiàn)實的轉變之路
146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43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guī)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61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21 閱讀傳化智聯(lián)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1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