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一、行業數據:21年行業首次突破千億件量,中通份額六連冠。
1)業務量:2021年行業業務量完成1083億件,同比增長30%,首次突破千億件;Q1累計完成242.3億件,同比增長10.5%。
2)快遞公司累計業務量增速:
21年累計增速:中通(31.1%)>圓通(30.8%)>韻達(30.1%)>行業(29.9%)>順豐(29.6%)>申通(25.6%);
22Q1累計增速:申通(26.2%)>韻達(19.6%)>圓通(18.1%)>行業(10.5%)>順豐(-1.5%),順豐業務量下滑系因公司自21年下半年起主動調優產品結構,減少低毛利產品件量所致,此外3月部分城市因疫情實施封控,導致公司業務量出現波動。
3)21年市占率:
21年:中通(20.6%,+0.2pct)>韻達(17%,-0.02pct)>圓通(15.3%,+0.1pct)>申通(10.2%,-0.3pct)>順豐(9.7%,-0.04pct),中通實現業務量份額6連冠,百世快遞中國區業務于2021年10月29日被出售給極兔。
2Q1:韻達(17.8%,+1.4%)>圓通(15.3%,+1.0%)>申通(11.1%,+1.4%)>順豐(10.0%,-1.2%)。
二、業績表現:價格戰緩和,通達系利潤修復顯著
1)21年Q4扣非凈利:通達系顯著改善
圓通(11.8億,+258.3%)>韻達(6.96億,+95.9%)>順豐(15.01億,+46.1%)>中通(17. 5億,+35.2%)>申通(虧損6.3億);
順豐因并表嘉里利潤大幅增長,但測算扣除嘉里后公司仍舊實現上市以來最佳單季度利潤。
圓通業績增長領先。
2)22年Q1扣非凈利:圓通業績超出預期
順豐(9.1億,+180.4%)>圓通(8.2億,+141.9%)>韻達(4.0億,+122.4%)>申通(0.93億,+198.1%);順豐、申通22Q1實現扭虧,順豐同比改善超20億元。
三、單票分析:價格戰緩和,單票利潤21年Q4起顯著修復。
1)單票扣非凈利:
21年Q4:圓通單票扣非凈利0.241元,同比提升217.7%(+0.16元),環比Q3提升0.17元,預計扣除航空貨代業務利潤貢獻及增值稅返還因素,單票快遞扣非凈利約0.16元,環比Q3提升0.12元;韻達0.128元,同比提升62.2%(+0.05元),環比Q3提升0.06元;中通0.28元,同比提升15.3%(+0.04元),環比Q3提升0.07元;申通-0.18元,同比-0.19元,主要系年末計提減值損失。
22年Q1:圓通單票扣非凈利0.22元,同比提升104.9%(+0.11元),預計扣除航空貨代業務利潤貢獻,單票快遞扣非凈利約0.19元,環比21Q4進一步提升約0.04元;韻達0.09元,同比提升85.9%(+0.04元);申通0.035元,同比提升178%(+0.08元)。
2)可比口徑看,單票運輸+操作成本:
圓通(0.805元,-0.018元)<中通(0.819元,0.00)<韻達(0.82元,-0.06元)<申通(0.89元,-0.03元)。
受疫情減免優惠政策取消及油價上漲等影響,頭部快遞企業核心成本仍處于繼續下行,但降幅已縮小至5分錢以內。
四、資產端看:基礎設施建設高峰已過,產能擴張放緩。
2021年順豐、中通、韻達、圓通、申通資本開支現金分別為192、93.3、82.5、55.6及28.7億,同比分別增長56.5%、1.3%、37.3%、6.6%、19.8%,頭部快遞企業中中通、圓通資本開支速度顯著放緩。
分季度來看,21年Q4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的資本開支分別為22.5、27.5、13.2、11.4億元,同比分別-25.4%、+34.2%、-37.9%、+192.3%,中通、圓通資本開支已出現同比負增長,環比Q3也均出現負增長;22年Q1韻達、圓通、申通資本開支分別為13.7、11.6、6.9億元,環比21年Q4均進一步下降。
五、投資建議:
我們強調觀點:
1)電商快遞進入盈利改善周期。
自2021年“政策底”與“市場底”共振邏輯逐步兌現下,快遞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比拼,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明確,物流底盤相對扎實、服務品質相對更好的公司將會受益,年報及一季報坐實了提價->增利的邏輯,我們預計電商快遞龍頭公司中通、圓通、韻達進入明確的盈利改善周期。繼續推薦A股通達系中的圓通,繼續看好公司數字化轉型進一步賦能全網生態,同時建議積極關注當前市值已具備性價比的韻達。
2)順豐處于市值修復的戰略機遇期。
3)此外,我們認為3-4月快遞行業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導致業務量下滑,但預期為階段性因素且已經逐步從低谷走出,預期5-6月會先后出現積壓包裹派件高峰->或有的“報復性”網購消費—>電商618大促,由此5-6月行業業務量或重現繁榮。
風險提示:經濟大幅下滑,價格戰明顯擴大。
一、行業數據:21年行業首次突破千億件量,21Q4起數據驗證價格戰放緩
(一)業務量:21年行業首次突破千億件量,中通份額六連冠
1、2021年:行業業務量首次突破千億件,中通實現份額六連冠
業務量:2021年行業完成1083億件,同比增長30%。其中,同城、異地、國際件增速分別為16%、32.8%及14.6%。
行業收入:全年累計收入10332億元,突破萬億規模,同比增長18%。
單票收入:2021年平均單票收入9.54元,同比下降9.6%,降幅較2020年縮小1個pct。
快遞公司累計業務量增速:中通領跑,申通相對落后于行業:中通(31.1%)>圓通(30.8%)>韻達(30.1%)>行業(29.9%)>順豐(29.6%)>申通(25.6%),順豐業務量下滑系因公司自21年下半年起主動調優產品結構,減少低毛利產品件量所致。
行業集中度:2021年12月CR8達80.5,同比下降1.7個pct。
市占率:中通(20.6%,+0.2pct)>韻達(17%,-0.02pct)>圓通(15.3%,+0.1pct)>申通(10.2%,-0.3pct)>順豐(9.7%,-0.04pct),中通實現業務量份額6連冠,百世快遞中國區業務于2021年10月29日被出售給極兔。中通、圓通同比提升,順豐、韻達同比基本持平,申通下滑。
2、2022年Q1:行業業務量增速10.5%,通達系單價維持較穩定
行業業務量:Q1累計完成242.3億件,同比增長10.5%。其中,同城、異地、國際件增速分別為5.6%、12%、-19.1%。
3月完成85.4億件,同比下降3.1%,主要系上海、廣深等多地疫情影響。多地疫情影響快遞履約范圍及履約時效而非抑制網購消費需求,參考2020年初疫情過后,3-5月快遞業務量迅速回升至同比增長23%、32.1%、41.1%,預計隨著疫情緩解全年快遞業務量需求仍將維持雙位數增長。
行業收入:Q1累計收2392.9億元,同比增長6.9%。
22Q1快遞公司累計業務量增速:申通(26.2%)>韻達(19.6%)>圓通(18.1%)>行業(10.5%)>順豐(-1.5%),順豐業務量下滑系因公司自21年下半年起主動調優產品結構,減少低毛利產品件量所致,此外3月部分城市因疫情實施封控,導致公司業務量出現波動。
行業集中度:2022年3月CR8達到84.9,同比大幅提升4.4pct,較2月環比下降0.4pct,回升至20年Q1水平,預計極兔百世資源整合過程帶來一定影響。
22Q1市占率:韻達(17.8%,+1.4%)>圓通(15.3%,+1.0%)>申通(11.1%,+1.4%)>順豐(10.0%,-1.2%)。
(二)價格:21Q4起數據驗證價格戰放緩
1、行業票均收入:22Q1降幅顯著收窄,淡季價格維持穩定
行業票均收入:Q1平均單票收入9.88元,同比下降3.2%;3月單票收入9.58元,同比下降1.1%,環比2月提升0.07元(+0.8%),行業進入淡季價格維持穩定。
觀察重點產糧區價格變化:
義烏22Q1單票收入3.18元,同比提升10.6%,3月單票收入3.07元,同比提升12.1%,環比2月基本持平,表現優于行業;
浙江22Q1單票收入5.61元,同比下降1.1%,3月單票收入5.32元,同比下降1.0%,表現優于行業,環比下降0.06元;
廣東22Q1單票收入7.90元,同比14.5%,3月單票收入7.83元,同比下降10.1%,表現弱于行業。
2、上市公司單票收入:21Q4起明顯走升
2021年:各快遞公司單票收入同比仍有不同程度下降。
全年累計:圓通(2.26元,-0.4%)>韻達(2.14元,-4.3%)>中通(1.30元,-5.7%)>申通(2.22元,-7.2%)>順豐(16.25元,-8.6%)>行業(9.60元,-9.0%),
通達系快遞及順豐單票收入降幅均小于行業降幅,圓通單票收入降幅最小,并于2021年8月起率先實現月度單票收入同比回正,且連續8個月同比增長。
21Q4:各快遞公司單票收入環比顯著提升。
Q4平均:圓通(2.56元,+7.2%)>韻達(2.27元,+2.0%)>申通(2.35元,-1.2%)>中通(1.39元,-1.3%)>順豐(16.56元,-1.7%),圓通、韻達Q4單票收入已實現回正。
21年Q2起行業監管倡導理性發展,保護快遞員權益,提升末端派費,疊加電商旺季影響,Q4起行業及通達系快遞公司單價環比提升顯著。
圓通Q4單價環比提升0.31元,同比提升0.17元,韻達單價環比提升0.19元,同比提升0.04元,申通單價環比提升0.34元,同比略降0.03元,中通單價環比提升0.16元(不含派費),同比略降0.02元。
22年Q1:單票收入環比旺季維持穩定
同比看Q1票均收入,韻達(2.53元,+15%)>圓通(2.61元,+10.7%)>申通(2.58元,+5.8%)>順豐(16.29元,+4.2%)。
由于22年1月起菜鳥裹裹業務結算模式從與加盟商結算調整為與總部結算,對通達系收入計算口徑略有影響,還原后Q1平均單票收入:
韻達(2.45元,+11.4%)>圓通(2.53元,+7.2%)>申通(2.34元,-0.2%),環比21Q4旺季維持穩定。
3月單票收入:
圓通單票收入2.48元,同比提升10.1%,菜鳥裹裹業務還原口徑后,單票收入2.4元,同比提升6.6%;
韻達2.59元,同比提升18.3%,預計菜鳥裹裹業務還原后2.50元,同比提升14.2%;
申通2.56元,同比提升13.8%,還原后單票收入2.43元,同比提升8%;
順豐15.52元,同比提升2.2%。
3月進入行業淡季及疫情散發影響下,頭部快遞企業單價仍維持穩定。
一、2021年報及2022年一季報綜述:電商快遞確認進入盈利改善周期
(一)業績表現:價格戰緩和,通達系利潤修復顯著
1、收入表現:21年Q4起收入增速超過業務量增速
2021年:
順豐實現收入2071.9億元,同比增長34.5%,其中速運物流收入1714.4億元,同比增長18.5%,供應鏈及國際收入392億元。
A股通達系中,圓通(451.5億,+29.4%)>韻達(417.3億,24.6%)>申通(252.5億,21.7%);
境外上市公司,中通收入304.1億,同比增長20.6%。(注:中通營業收入不包含派費)
21年Q4:
順豐實現收入713.3億元,同比增長60.7%,其中速運物流收入467.2億元,同比增長12.9%,供應鏈及國際收入274.7億元,同比增長636%,主要系嘉里物流Q4起并表。
A股通達系中,圓通(146.1億,+27.2%)>韻達(131.3億,26.1%)>申通(83.4億,17.1%);
境外上市公司,中通收入92.2億,同比增長11.6%。
22年Q1:
順豐實現收入實現總收入629.8億元,同比增長47.8%,其中速運物流收入395.9億元,同比增長2.7%
A股通達系中,韻達(115.5億,38.7%)>申通(71.5億,35.9%)>圓通(118.3億,32.0%)。
2、利潤表現:價格戰緩和,21年Q4起利潤修復顯著
21年扣非歸屬凈利:
圓通(20.7億,+34.2%)>韻達(14.02億,+15.9%)>中通(49.5,+7.8%)>順豐(18.3億,-70.1%)>申通(虧損9.4 億)。
圓通業績增長領先,申通虧損擴大,其中申通21年計提固定資產及轉運中心商譽減值約7.8億元(稅前),還原后約虧損3.3億元。
21年Q4:通達系顯著改善
圓通(11.8億,+258.3%)>韻達(6.96億,+95.9%)>順豐(15.01億,+46.1%)>中通(17. 5億,+35.2%)>申通(虧損6.3億);
順豐因并表嘉里利潤大幅增長,但測算扣除嘉里后公司仍舊實現上市以來最佳單季度利潤。
圓通業績增長領先。
22年Q1:圓通業績超出預期
順豐(9.1億,+180.4%)>圓通(8.2億,+141.9%)>韻達(4.0億,+122.4%)>申通(0.93億,+198.1%);順豐、申通22Q1實現扭虧,順豐同比改善超20億元。
(二)單票分析:價格戰緩和,單票利潤21年Q4起顯著修復
1、單票扣非凈利:圓通修復力度領先
2021年單票扣非凈利:
圓通0.125元,同比提升2.6%(+0.003元),率先回正,預計扣除航空貨代業務利潤貢獻,單票快遞扣非凈利約0.10元;
韻達0.076元,同比下降10.9%(-0.01元);
中通0.22元,同比下降17.8%(-0.05元);
申通-0.085元,同比下降0.08元,還原減值因素后單票扣非利潤預計-0.03元;
順豐0.17元,同比下降77%(-0.58元)。
21Q4:
圓通單票扣非凈利0.241元,同比提升217.7%(+0.16元),環比Q3提升0.17元,預計扣除航空貨代業務利潤貢獻及增值稅返還因素,單票快遞扣非凈利約0.16元,環比Q3提升0.12元;
韻達0.128元,同比提升62.2%(+0.05元),環比Q3提升0.06元;
中通0.28元,同比提升15.3%(+0.04元),環比Q3提升0.07元;
申通-0.18元,同比-0.19元,主要系年末計提減值損失。
22Q1:
圓通單票扣非凈利0.22元,同比提升104.9%(+0.11元),預計扣除航空貨代業務利潤貢獻,單票快遞扣非凈利約0.19元,環比21Q4進一步提升約0.04元;
韻達0.09元,同比提升85.9%(+0.04元);
申通0.035元,同比提升178%(+0.08元)。
2、單票成本繼續下行,但降幅縮小
單票運輸成本:圓通領先,韻達降幅最大。
圓通(0.503元,-0.007元)<韻達(0.51元,-0.04元)<中通(0.515元,+0.004元)。
單票操作成本:各企業成本差距接近。
圓通(0.302,-0.011元)<中通(0.304,-0.003元)<韻達(0.31元,-0.02元),頭部快遞企業單票中轉操作成本差距已經降至1分錢以內。
可比口徑看,單票運輸+操作成本:
圓通(0.805元,-0.018元)<中通(0.819元,0.00)<韻達(0.82元,-0.06元)<申通(0.89元,-0.03元)。
受疫情減免優惠政策取消及油價上漲等影響,頭部快遞企業核心成本仍處于繼續下行,但降幅已縮小至5分錢以內。
(三)資產端:基礎設施建設高峰已過,產能擴張放緩
1、固定資產:中通仍具備較大資產規模優勢
2021年末,順豐、中通、韻達、圓通、申通固定資產與在建工程賬面凈值合計分別為455、249、163、143及64億元,同比分別增長64%、34%、43%、33%、16%,經過2020-2021年的資本開支擴張,順豐產能翻倍,中通、韻達、圓通擴張速度均超過30%。
細項來看:
1)房屋及建筑設備(主要為倉庫、中轉場地)方面:
順豐(134.5億)>中通(125億)>圓通(71.3億)>韻達(51.8億)>申通(21億);
2)運輸工具方面(不含飛機):
中通(61.8億)>順豐(25.8億)>韻達(18.3億)>圓通(14.9億)>申通(9.3億);
3)機器設備(主要為自動化分揀設備)方面:
順豐(65億)>中通(63.8億)>韻達(61.7億)>圓通(31.5億)>申通(25.4億);
4)計算機及電子設備:
順豐(16.3億)>韻達(6.4億)>圓通(2.6億);
綜合來看,通達系中,中通在中轉場、運輸車輛、自動化設備環節仍然具備較大的資產優勢,尤其是場地及車輛,分別領先第二名53.7、43.6億元;
韻達在自動化設備方面與中通的差距較小,圓通中轉場地資產領先于韻達。
順豐通過20年下半年起的資本開支擴張在中轉場地、自動化設備等方面迅速擴張。
2、資本開支:21年Q4起資本開支速度放緩
2021年順豐、中通、韻達、圓通、申通資本開支現金分別為192、93.3、82.5、55.6及28.7億,同比分別增長56.5%、1.3%、37.3%、6.6%、19.8%,頭部快遞企業中中通、圓通資本開支速度顯著放緩。
從具體投資方向來看,土地及分揀中心依然為重點投向。順豐2021年分機中心投入79.1億元,較2020年投入增長超過1倍,占當年比重27%,韻達分揀中心投入51.1億元,占比55%,申通投入11.9億元,占比42%。
順豐、中通、韻達及申通在土地儲備方面分別投入14.5億、9.7億、16億、1.8億,占比分別為5%、10%、17%、6%。
分季度來看,21年Q4中通、韻達、圓通、申通的資本開支分別為22.5、27.5、13.2、11.4億元,同比分別-25.4%、+34.2%、-37.9%、+192.3%,中通、圓通資本開支已出現同比負增長,環比Q3也均出現負增長;
22年Q1韻達、圓通、申通資本開支分別為13.7、11.6、6.9億元,環比21年Q4均進一步下降。
如上文所述,經過20-21年的資本開支擴張,通達系快遞公司固定資產及在建工程規模已經出現顯著增長,在快遞行業增速中樞下移,產能瓶頸問題減緩的背景下,預計未來資本開支規模將進一步放緩。
三、投資建議及風險提示
1、我們強調觀點:電商快遞進入盈利改善周期
自2021年“政策底”與“市場底”共振邏輯逐步兌現下,快遞行業從價格競爭,轉向服務比拼,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明確,物流底盤相對扎實、服務品質相對更好的公司將會受益,中短期看,行業價格競爭態勢預計將有所放緩。
年報及一季報坐實了提價->增利的邏輯,我們預計電商快遞龍頭公司中通、圓通、韻達進入明確的盈利改善周期。
繼續推薦A股通達系中的圓通,繼續看好公司數字化轉型進一步賦能全網生態,同時建議積極關注當前市值已具備性價比的韻達。
2、順豐處于市值修復的戰略機遇期
公司21Q4實現最佳上市以來同期業績,22Q1環比持續改善節奏雖因疫情影響有所干擾,但實現扭虧為盈并獲得良好經營成績,表明公司財務與業務條線步入良性協作,已明確走向正軌。
我們認為多元新業務逐步從規模轉向質量發展會進一步減虧;成本管控亦會幫助利潤修復;同時我們認為收入端亦有看點,時效快遞業務可以擴大賽道、渠道,持續拓展電商退貨、延期接單、新業務領域等,電商標快產品在市場從價格導向轉向服務、品質導向階段或迎重要機遇。而更長期維度看,供應鏈與國際業務或為第二增長曲線,鄂州機場將助力公司體系升級。
3、此外,我們認為3-4月快遞行業受到疫情等因素影響導致業務量下滑,但預期為階段性因素且已經逐步從低谷走出,預期5-6月會先后出現積壓包裹派件高峰->或有的“報復性”網購消費—>電商618大促,由此5-6月行業業務量會重現繁榮。
風險提示:經濟大幅下滑,價格戰明顯擴大。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1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2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5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9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