庫存是供應鏈之魂。
在新零售模式下,倉庫和門店遍布全國甚至全球,如果庫存管理不到位,就沒法給企業賦能,無法給客戶帶來極致購物體驗。
商品的庫存數是整個供應鏈業務的核心,是業務能順利流轉的基礎,如何才能在系統設計上保證庫存數據的實時性和準確性?
我們需要設計一套能夠統一管理各倉庫和各門店庫存的中央處理器,對上管理電商平臺的可銷售庫存,對下管理各地的實物庫存,并根據業務規則為訂單智能匹配最合理的發貨倉/門店。
這套系統,我們定義為“中央庫存”。
庫存是供應鏈之魂。
在過去,各地庫房分散管理,互不透明,總部無法集中把控和調度,導致庫存分布不平均,庫存成本積壓嚴重。
這種分散和缺乏時效性的管理機制,必然帶來不能按時履約,或者超賣缺貨等致命性問題,已經無法滿足當下新零售模式的體驗需求,就沒有辦法給企業賦能,無法給客戶帶來極致購物體驗,傳統單一的庫存處理方式很明顯無法滿足需求。
1、多個銷售平臺和渠道同時銷售,庫存共享;
2、多個倉庫和門店同時為銷售平臺提供貨源;門店有自營方式,還有合作代發貨方式。
3、倉庫只做大批量進出,只支持配送,不支持自提業務;有些門店只做自提,不做配送;有些門店自提和配送同時支持。
4、有些地區的門店配送若在閃送范圍內,可以支持閃送(例如用美團、餓了么、京東到家配送),不支持閃送的,走常規物流配送。
5、門店商品要同時支持線上銷售和線下售賣,庫存共享。
6、某些商品因涉及商業串貨,只允許在部分地區銷售。
根據上述關于“庫存”的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晰的把庫存進行分類:
1、實物庫存
指實實在在的商品數量,與庫房和門店的實物對應,是財務進行庫存成本核算的依據。根據業務不同,實物庫存可分為門店庫存、倉庫庫存、合格品庫存、不合格品庫存等等。
2、銷售庫存
應對銷售的庫存,此庫存可以和實物一致,也可以是人為設置的虛擬庫存,根據業務靈活調整。根據運營策略的不同,可以細分出實物庫存、預售庫存(虛擬庫存)、組合庫存、贈品庫存、活動庫存等等。
▲實物庫存與銷售庫存
實物庫存(實際庫存)數量一般都會超過前端的可銷售庫存,對業務層而言,他們關注的是可銷售庫存,今天有那些商品可以售賣,而運營層則關注的是整個平臺下商品動向。
我們考慮一種場景,當某些商品需要考慮串貨、某些倉庫/門店需要單獨或者同時支持自提和配送業務,且需要線上線下同步售賣的場景模式下,單倉管理和傳統ERP庫存模型均不能有效支撐業務發展,必須有一個集中管理的機制庫存進行全局靈活調度。
通常的解決思路都是將所有門店和倉庫的庫存均集中到中央庫存中,再根據比例為各銷售平臺分配庫存,將銷售庫存同步至銷售平臺。換言之,中央庫存的意思就是將各地的倉庫、門店庫存進行集中監控和管理,集中調度的庫存系統。
如此一來,在整個電商體系里,庫存就被分為倉庫庫存、中央庫存和銷售平臺庫存的三層體系結構。
▲庫存系統架構
1、銷售平臺庫存
直接對用戶開放的庫存,設計上一般放在銷售平臺的運營后臺管理,只有當可銷售庫存大于0時,用戶方可下單,否則提示商品無貨,上面提及的銷售庫存業務規則均在這一層進行處理。
2、倉庫.門店庫存
每個倉庫/門店僅管理自己的實物,處理日常的進銷存退等業務。業務通常在倉儲管理系統(WMS)或門店零售系統中進行管理。
3、中央庫存
作為一個獨立的系統,中央庫存實現對實物庫存的集中管理和調度中心。
對下對接各地庫房和門店的實物庫存,集中管理,并將全國各地庫存進行分組封裝成銷售平臺需要的庫存維度;
對上為銷售平臺提供實物庫存的服務,同時也為外為訂單提供分倉調度服務。
▲中央庫存設計思路
這種中央統一調度的系統設計思路,相比較傳統的ERP庫存管理,可以有效規避四方面的問題:
1、各地庫存實時同步,總部統一監控統一調度,防止各地庫房/門店各自為陣;
2、總部可以根據全國總庫存按需采購,而不再只考慮單倉庫存,如此可以有效防止有些庫房庫存過高滯銷而另一些庫房庫存不足缺貨;
3、中央庫存的搭建可以有效匯總全國庫存給銷售平臺,供用戶下單,智能分倉、就近發貨;
4、集中的庫存管理對于財務核算、審計、數據匯總分析、采銷日常作業均能提供更加透明和有利的依據。
既然是承上啟下,中央庫存模型分為與庫房實物相關的實物庫存層,以及和銷售平臺庫存相關的銷售庫存層。
▲中央庫存業務架構
實物庫存,顧名思義就是實際的真實庫存。
實物庫存是各倉庫(門店)匯總的所有庫存狀態的庫存總量,但不同于倉庫庫存的是中央庫存的實物庫存層無需管理批號和貨位,只需要管理每個庫存狀態下的實物庫存總數即可。
這種情況的出現,是因為我們通常在做系統設計時,中央庫存的定位是中央庫存管實物總庫存,庫房管理實際批號——其目的是中央庫存只對數量負責,不對具體貨物負責。如需在中央庫存中看到每個庫房/門店的批號,可在實物庫存層另加一張批號庫存表用以記錄庫房進銷存流水變化,但不作為實物庫存計算和分倉的主要邏輯處理。
這是一種解耦的設計方式。
在實物庫存層,庫存管理的維度包括:SKU、倉庫/門店、庫存狀態、實物庫存、出庫預占庫存、鎖定庫存、在途庫存、庫存成本價、是否鎖定。
倉庫/門店:倉庫和門店同屬于管理庫房的載體;
庫存狀態:合格/不合格/停售/待驗(藥品里有停售業務,故將停售設計為一種庫存狀態);
實物庫存數量:倉庫/門店存放的實際庫存按照SKU、庫房、庫存狀態匯總的數量;
出庫預占庫存:分倉以后,發貨之前對庫存預占,防止超賣。分為銷售出庫預占、退供預占等;在系統中出庫預占庫存明細至少應該包括:SKU、倉庫/門店、庫存狀態、預占類型(銷售出庫預占、退供預占等)、業務單號、預占數量;
出庫已分配數量:需要出庫時,先根據出庫波次對出庫貨位進行分配,對庫存進行預占,防止其他訂單搶占。待揀貨下架后,清出庫預分配,并扣減實物庫存;
入庫已分配數量:入庫相關業務,商品在上架之前,會先分配上架貨位,并對預上架數量在庫存中記錄,待上架后,清入庫預分配,并加實物庫存;
補貨預分配數量:當從整件貨位向零貨貨位進行補貨時,在源貨位未下架和目標貨位未上架之前,分別記錄原貨位和目標貨位的補貨出庫已分配數量和入庫已分配數量。從業務層面,補貨和出入庫是兩種業務,但系統設計時可和出庫已分配和入庫已分配合并至一起處理;
鎖定庫存:某些業務場景下,需要對整條庫存明細進行凍結,不允許在線售賣,此時商品尚在庫房,如:盤點臨時鎖定/臨期鎖定/盤點差異/其它原因;
已鎖定的庫存明細,不作為可用庫存。例如:需要將某門店的A商品臨時凍結線上銷售,處理方式便是在中央庫存中將此條明細的“是否鎖定”變更為“是”。
所以,鎖定庫存明細至少應該包括:SKU、倉庫/門店、庫存狀態、鎖定類型(盤點臨時鎖定/臨期鎖定/盤點差異/其它原因 等)、業務單號、鎖定數量;
在途庫存:即將入庫的庫存,含調撥未入庫庫存、采購未到貨庫存;待實物上架以后,清除在途庫存;在途庫存明細包括:SKU、倉庫/門店、庫存狀態、在途類型(采購入庫/調撥入庫 等)、業務單號、鎖定數量;
庫存成本價:根據采購、調撥入庫、庫存狀態變化等業務明細計算的成本價,以倉庫+庫存狀態為單位核算;
可用庫存數量:出庫和補貨、移庫相關業務中,只能操作可用庫存,可用庫存是根據實物庫存、預占庫存和鎖定庫存計算而來,是分倉和銷售庫存計算的依據。
可用庫存=實物庫存-預占庫存-鎖定庫存(注:若庫存明細被鎖定,則此條明細不用作可用庫存計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新零售模式下,線上訂單和線下訂單會同時占用門店庫存會導致庫存沖突。為了防止線上已經預占庫存但尚未揀貨的訂單商品,在門店里被新到店的線下客人拿走,可以將門店庫存分為前店和后倉兩部分,以貨位分隔,前店庫存主要應對線下訂單,后倉庫存應對線上訂單,兩部分庫存可以根據業務隨時調整。
庫房所有與實物相關的作業,均會在系統中產生作業流水,繼而對倉庫庫存進行預占和實物庫存變更計算,列舉部分倉庫實物庫存和已分配數量的部分業務處理邏輯如下:
▲倉庫門店庫存相關業務庫存處理
為方便監控和排查問題,以上庫存維度中,出庫預占庫存、鎖定庫存、在途庫存均需要記錄明細,如:某商品A出庫預占庫存為20,中央庫存需另有一張出庫預占庫存明細表記錄此20個庫存被哪些業務明細單據所預占。
銷售庫存,也就是門店可實際銷售的庫存總數。
銷售庫存層是將實物庫存的合格品庫存數量,根據倉庫/門店的地理屬性、配送屬性,以及多個銷售平臺的庫存共享比例進行綜合計算后,計算出的按銷售店鋪維度的可銷售實物庫存數量,該層的庫存數量與銷售平臺的實物庫存保持同步。
銷售庫存和實物庫存的分層之間,最重要的是如何設定匹配業務的分倉策略。
銷售庫存關注的是當前可銷售的商品數量,管理維度包括:SKU、銷售店鋪、可配送區域、可配送庫存、自提門店、可自提庫存。
銷售店鋪:與多渠道多平臺的售賣店鋪保持一致,每個店鋪按照比例分配一定的庫存;
可配送區域:由于全國各倉和門店的覆蓋的配送區域不一定相同,故每個SKU支持的配送區域不同;例如A門店配送廣東省,B門店配送廣西省;
可配送庫存:分別匯總每個SKU在不同的區域可配送的庫存數量,根據實物可用總庫存按店鋪庫存占比分配。例如:SKU A可配送廣東省50個;可配送廣西省80個;
自提門店:展示SKU可進行自提的門店;
虛擬庫存:若某些商品尚未到貨,可開啟預售模式,提前售賣,故可開啟虛擬庫存;
預占庫存: 訂單已提交但未支付之前,為給顧客預留商品,會先預占商品庫存,待支付以后再刪除預占庫存、扣減可銷售庫存;若長時間未支付,則會取消訂單,釋放預占庫存;
預留庫存:若需要提前為某些促銷活動預留庫存,以免活動開始以后庫存不足,可設置預留庫存,預留庫存盡量不要超過可售賣庫存,預留庫存在活動開始時候釋放;
可自提庫存:在允許自提的門店中,該SKU的庫存。根據實物總庫存按店鋪庫存占比分配。例如:SKU A 廣州天河1店可自提庫存100個;廣州天河2店可自提庫存150個;
可自提庫存=每個可自提門店的實物可用庫存 * 店鋪自提庫存分配比例,向下取整
若某門店既支持配送又支持自提,則配送庫存和自提庫存是重合的,例如廣州某門店中SKU A有50個,則說明該門店中A商品既支持配送50個,也支持自提50個,兩種業務并存,將50個庫存用完為止,這也是庫存共享的概念。
可銷售庫存:當前可售賣的庫存,根據公式計算而來:
若未開啟虛擬庫存,可銷售庫存 = 實物庫存 – 預占庫存 - 預留庫存
若開啟了虛擬庫存,可銷售庫存與虛擬庫存和實物庫存有個換算關系,一般平臺有三種設定規則:
A.以虛擬庫存為主,可銷售庫存 = 虛擬庫存 – 預占庫存 - 預留庫存
B.虛擬庫存和實物庫存取其大者,可銷售庫存 = max(虛擬庫存,實物庫存) – 預占庫存 - 預留庫存
C.虛擬庫存和實物庫存相加,可銷售庫存 = 虛擬庫存+實物庫存 – 預占庫存 - 預留庫存
組合商品庫存:有些業務場景下,會將多個商品組合成一個套裝進行售賣,此類組合商品是純營銷玩法的產物,不是實物的組合,故不會存在實物SKU和庫存。
此類商品庫存取組合商品下庫存組合最小的SKU的庫存作為組合商品庫存。
舉例:SKU A【可銷售庫存:80】、B【可銷售庫存:70】、C【可銷售庫存:100】,ABC被組合成套裝D。
若D= A+B+C,則D的可銷售庫存取B的可銷售庫存,為70;
若D= 2A+B+C,因為A可提供組合40個(80/2),B提供70,C提供100,故D的可銷售庫存取A的組合數,為40。
組合商品因沒有實物SKU,故在訂單生成后,需按照組合規則將組合商品進行拆分為實物SKU進行庫存預占和扣減處理。
活動商品庫存: 若需要對某些SKU做活動促銷時,一般在活動系統中創建活動(起止日期、活動SKU、活動價格、活動數量、活動規則等)。對于活動商品庫存,需要關注的是三個指標:
活動計劃總數量,可先從常規庫存中預留部分庫存,待活動開始時釋放預留庫存;
已下單數量,一般情況下,若下單數量等于活動總數量了,此活動即終止;
可下單的總數量,計劃總數-已下單數即為可下單數量,當可活動下單數量>0,可繼續以活動價下單;訂單取消后,還原可活動下單數量;
活動訂單生成以后,和普通訂單的庫存處理邏輯一樣,提交訂單后加預占庫存,支付后扣減實物庫存或者虛擬庫存。
關于活動商品的庫存管理,還有另外一種處理方式。
在銷售平臺庫存之外再創建活動庫存,并且直接預留庫存一直等到活動結束的時候釋放。當有活動訂單時,在訂單下發過程中同時處理銷售平臺庫存和活動庫存的鎖定和釋放,活動結束后再將未銷售完的活動庫存歸還銷售平臺。
這種設計思路的好處是可以把活動訂單當做一種獨立的業務來實現,兩套庫存系統處理不同的業務,活動庫存和常規售賣庫存完全隔離,但不足在于設計過于復雜,純業務性質的活動系統掛載了不必要的負擔。
所以,還是更為推薦把活動庫存統一在銷售庫存中進行管理,“活動系統”只控制活動計劃和可活動下單數量,把業務邏輯和底層庫存邏輯進行隔離,在系統上要更為簡潔和高效,同時還能集中控制和防止活動超量情況發生。
中央庫存中的實物庫存來源于各庫房和門店的庫存,考慮到有些自營門店(自主研發的系統),有些合作門店(使用他們自己的ERP),通常實物庫存同步可以有兩種機制:
1、流水加減模式。適用于自營的庫房和門店,所有的庫存變化均通過業務流水回傳中央庫存,按照入庫加庫存,出庫減庫存的方式變更實物庫存。
庫存的加減對應著庫存成本的變化。
2、 設置庫存模式。適用于和外部合作的門店,無法通過流水變更庫存時,直接通過商家端或系統對接的方式同步庫存,更新實物庫存數量。
▲實物庫存同步
使用流水加減模式進行實物庫存同步時,特別要注意控制多條業務流水對同一條庫存記錄的處理,避免出現并發而導致加減出錯的情況。因此,系統設計的時候,需要有一張很清晰的實物庫存流水變更記錄表,能夠按順序追查到每一條明細的變化情況:
實物庫存流水變更記錄表:作業時間、SKU、倉庫/門店、庫存狀態、業務類型、業務單號、變化數量(加庫存為正數,減庫存為負數)、原庫存、結轉庫存。
中央庫存中將銷售庫存計算完以后,需向銷售平臺同步,只有同步到銷售平臺的庫存,才是直面用戶的。和實物庫存的同步機制類似,針對自營平臺和三方平臺,銷售庫存統一有兩種處理方式:
1、自營電商銷售平臺,銷售平臺庫存沒有必要設計的過于復雜,僅管理虛擬庫存、活動庫存等,實物庫存相關邏輯可直接從中央庫存讀取,以服務的形式進行系統交互。
舉例:
例一。商品列表和詳情頁判斷商品是否有庫存時,若開啟了虛擬庫存則讀取虛擬庫存,若未開啟則直接讀取中央庫存中的銷售庫存(根據庫存比例分配計算的配送庫存與自提庫存,二者取其大、或者求和);
例二。下訂單提交時若選物流配送,可直接根據用戶收貨地址讀取中央庫存中當前地址區域下可配送的庫存數量是否滿足訂單;若選擇了自提門店,可直接讀取中央庫存中當前門店下的可自提庫存是否滿足訂單(前提條件是用戶地址和門店的自提范圍一致)。
2、其它三方平臺(例:京東、天貓),銷售平臺邏輯不為自己所控,也無法支持客戶自提,可只同步配送庫存。若平臺支持分區域庫存,可根據平臺規則將中央庫存中的銷售庫存按區域分組同步至銷售平臺,若不支持分區庫存,可將可配送庫存之和同步至平臺。(不過有超賣的風險)
共享庫存模式下,無論針對自營平臺還是針對三方平臺,為了保證庫存的盡量準確性,在訂單生成以后,均需要盡快到中央庫存系統中分倉并進行庫存預占,然后根據可用庫存重算銷售庫存并同步。
向銷售平臺同步庫存時,可在系統中針對每個銷售平臺進行配置同步庫存的時間。可考慮下述4種情況整:
A.每當庫存變動時同步
任何一個銷售平臺有訂單下發至中央庫存導致庫存預占,或者庫房/門店的可用庫存發生變化時,重新根據實物可用庫存計算銷售庫存,并同步至銷售平臺。
B.定期同步
設定時間間隔,定期計算銷售庫存并同步,比如每10分鐘一次。
C.低于閥值下限時同步
當某一商品在此銷售平臺的庫存比例低于此平臺設定的閥值時,觸發銷售平臺庫存計算并同步至銷售平臺。
D.暫停同步
以最后一次同步的數量為準,再次開啟同步之前不再同步庫存,例如雙11前夕暫停對天貓店鋪同步。
以上A、B、C、D 4種方式各有優劣,同步頻次越高,庫存自然越準確,超賣風險降低,但刷新頻率過快對系統性能損耗較大;同步頻次較低,系統壓力會小,但庫存同步會不及時,超賣風險增加。
新零售模式下,每個倉庫和門店都有自己的覆蓋配送范圍,且每個門店的品項數較少,并且履約能力有限,所以門店一般重點發力自提業務,同時自提的覆蓋半徑也是有限的,多維屬性結合到一起,將實物庫存從系統層面分開為很多堆,構成了不同維度的銷售庫存。
▲銷售庫存計算因素
每個庫房/門店可以自由配置支持配送,或者支持自提(可都支持),配送的范圍和自提的范圍是不同的,故從配送方式來看,配送庫存和自提庫存是需要分開管理的。例如:某門店有一款商品可以支持配送全國,但僅支持門店周圍5公里自提,則全國的用戶均能下配送訂單,僅門店周圍5公里的用戶能下自提訂單。
從店鋪庫存分布上,有兩種處理思路:共享和獨占。
共享庫存:各個銷售平臺店鋪共享庫存,按照比例進行分配。任一店鋪有訂單產生,導致實物總可用庫存變少,均會導致其它店鋪的庫存同步減少;
獨占庫存: 某一個或者多個銷售平臺店鋪按照比例分配的庫存屬于獨占模式,即庫存分配以后,僅屬于此店鋪使用,其它店鋪產生訂單不能占用獨占店鋪的庫存。
(獨占庫存模式下銷售庫存計算方式更為復雜,不在此文中深入展開,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按照共享庫存的思路進行獨占庫存設計的推演)
計算銷售庫存之前,先對銷售店鋪進行庫存設置,以共享庫存為例,并非每個平臺都支持自提(例如天貓、京東均不支持),所以配送庫存和自提庫存分開設置比較合理。
為了防止超賣,配送庫存和自提庫存原則上不超過100%比較合適,但根據實際業務需要,可以靈活調整,例如采購能力足夠,則各銷售店鋪可以互搶庫存,保證銷量最大化,那么每個店鋪的庫存均可以設置為100%,甚至大于100%。
▲銷售庫存配置
根據配置,將實物庫存重組后再根據配送庫存和自提庫存進行分堆計算,邏輯為:
①支持相同配送區域的多個倉庫門店的庫存匯總后,根據配送庫存分配比例計算可得到店鋪可配送庫存:
可配送庫存=∑各倉庫/門店實物可用庫存 * 店鋪配送庫存分配比例,向下取整
②因為自提訂單不適宜分店鋪(如果讓某一個用戶下個訂單,需要從多個門店提貨,這種體驗太差),故自提庫存以門店為單位,每個支持自提的門店庫存按照自提庫存比例計算可得到店鋪的可自提庫存:
可自提庫存=每個可自提門店的實物可用庫存 * 店鋪自提庫存分配比例,向下取整
舉例說明:
門店1、門店2、門店3三個門店均有 SKU A商品,配送范圍一致,均無預占,共設兩個銷售店鋪(店鋪1、店鋪2),配置如下:
根據銷售庫存計算公式分別算得店鋪1和店鋪2的配送庫存和自提庫存如下:
實物庫存層除做實物的管理外,還為訂單系統提供分倉服務,為每張訂單分配最優的發貨庫房,庫房分配成功后,為了防止此庫存再被其它訂單所占用,故需要對庫存進行預占,預占庫存記錄到實物庫存明細行。
為什么一定要做庫存預占,而不是直接扣減庫存?
因為中央庫存是實時庫存的監控和體現,如果沒有預占,無法得知當前訂單對應的商品當前在庫房內,還是已經發貨出庫房了,也就不能很好的體現商品的實時動向。
▲中央庫存分倉及預占邏輯
分倉時,一般可考慮三個因素。當然前提是訂單是否有指定門店,如已經指定了倉庫/門店的訂單,直接進行庫存預占,否則需要分倉后再預占庫存。
①最少包裹原則(能單倉發貨的,盡量不拆包裹;若不能單倉發貨,找拆包裹最少的倉庫組合);
②距離最近原則(發貨庫房離收貨地址距離最近,若多個庫房拆單發貨,選擇到達用戶的總時長;
③成本最優原則(先從采購成本最低的庫房發貨,再考慮從物流費用最低的庫房發貨)。
中央庫存的另一個功能,是管理全公司自營庫房和門店的存貨成本,故在進行實物庫存流水加減的時候,需要同步進行庫存成本計算。
成本價的計算方法有很多,例如:先進先出法、 后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計劃成本法、毛利率法、零售價法等。
重點說明一下常用的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
1、先進先出法:商品最新發出(領用)以該物料(或該類物料)各批次入庫的時間先后決定其存貨發出計價基礎,越先入庫的越先發出。 采用先進先出法時,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接近現行的市場價值;
2、加權平均法:稱全月一次加權平均法,是指以當月全部進貨數量加上月初存貨數量作為權數,去除當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月初存貨成本,計算出存貨的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的一種方法。
加權單價=(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3、移動加權平均法:指以每次進貨的成本加上原有庫存存貨的成本,除以每次進貨數量與原有庫存存貨的數量之和,據以計算加權平均單位成本,以此為基礎計算當月發出存貨的成本和期末存貨的成本
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
上述三種計算方式中,移動加權平均法可以實時獲取最新庫存成本。
舉例: 某公司 經營某SKU A,采銷過程如下:
10日,購入此SKU 100個,單價5元;
13日,購入此SKU 200個,單價6元;
18日,發出此SKU 100個 ;
20日,購入此SKU 700個,單價4元 ;
28日,發出此SKU 500個 ,還剩400個。
提問:分別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移動平均法計算發出存貨的成本及期末庫存存貨的成本。
(1) 先進先出法:
發出存貨的成本=100*5+(200*6+300*4)=2900元
說明:28日發出的500個,其中200個的單價為6元,300個的單價為4元;單價為4元的還剩400個,故期末成本取4元
期末庫存成本=400*4=1600元
(2) 加權平均法:
加權平均單價=(100*5+200*6+700*4)/(100+200+700)=4.5元
發出存貨的成本:(100+500)*4.5=2700元
期末庫存成本:400*4.5=1800元
(3) 移動加權平均法:
13日購入后的單位庫存成本:(100*5+200*6)/300=5.67元
18日發出存貨成本:5.67*100=567元
20日購入后的單位庫存成本: (200*5.67+700*4)/ (200+700)= 4.37元
28日發出存貨成本:4.37*500=2185元
期末庫存成本: 400*4.37=1748元
按照不同倉庫和庫存狀態成本獨立計算的原則,采購入庫、調撥入庫、退貨入庫、庫存狀態變化會對庫存成本產生影響,其它業務不會導致庫存成本變化。
①采購/調撥入庫業務成本計算:
新庫存成本=(本次入庫數量 * 本次入庫單價 + 當前實物庫存數量 * 庫存成本) / (本次入庫數量+當前實物庫存數量)
② 退貨入庫業務成本計算:
新庫存成本=(本次退貨入庫數量 * 原出庫單出庫時成本單價 + 當前實物庫存數量 * 庫存成本) / (本次入庫數量+當前實物庫存數量)
③庫存狀態變化業務成本計算:
新庫存成本=(原狀態變化數量 * 原狀態成本單價 + 新狀態實物庫存數量 * 新狀態庫存成本) / (狀態變化數量+當前實物庫存數量)
梳理完3層庫存模型后,我們可以依照訂單流向設計出訂單從下單到發貨的全流程。
整個庫存的處理邏輯如下:
▲訂單下發過程中的庫存處理
為能更加清晰的講述三層庫存模型的聯動,小Q以訂單下單流程為例舉了一個實例。
①某SKU合格品在全國庫房分布情況如下(取自中央庫存實物庫存):
以上,門店1和倉庫1均支持配送全國區域。
②現有A、B兩平臺店鋪配送庫存分別為50%、50%,自提庫存比例分別為100%、0%,根據中央庫存實物庫存計算得銷售庫存如下:
③現有A店鋪在線支付的配送類訂單下單20個,故A店鋪銷售平臺庫存變更邏輯為:
④訂單生成后,通過中央庫存分倉并預占庫存,假設分配從門店1發貨,中央庫存實物庫存變更如下:
因可用庫存發生變化,故觸發銷售庫存重算并同步:
此時,因為B店鋪幫分攤了10個已銷售庫存,故A店鋪實物庫存由80變為90。
⑤訂單下發門店1發貨,門店1的門店系統中庫存變化情況如下:
⑥ 訂單發貨后回傳中央庫存,中央庫存實物庫存變化情況:
因為訂單預占時已重算過銷售庫存并同步,故發貨時無需再次處理。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45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3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72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6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01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1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71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89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77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25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