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報告下載:一圖看懂京東物流2021上半年業績
8月23日,京東物流發布上市后首份半年度業績公告。財報顯示,2021年上半年,京東物流實現總收入485億元,相比2020年增速繼續擴大,同比增長53.7%。整體而言,京東物流依然在高基數下保持高增長。這背后是廣泛的物流網絡、技術能力、多年運營經驗、強大的品牌形象及優質服務的體現。
圖片來源:京東物流2021年半年度報告
1)從外部收入來看,外部客戶收入265億元,占總收入的54.7%,同比增長109.6%。京東物流外部客戶收入占比已經從2018年的29.9%、2019年的38.4%、2020年的46.6%增長至2021年上半年的54.7%,自2017開啟的對外開放戰略成效顯著,企業發展正迎來收獲期。
2)從收入結構來看,2021年上半年,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336億元,成為京東物流營收的重要支撐。其中外部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收入為117億元,同比增長65.6%,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達到5.9萬,同比增長58.7%。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在客戶和市場的認可度顯著提升。
3)從利潤情況來看,上半年經調整后的Non-IFRS(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凈虧損為15億元。虧損的主要原因在于京東物流目前仍處于擴張期,在新業務開拓及網絡擴張需要的人員、車輛、場地、設備等以及供應鏈技術研發等都要動用大筆資金,這使得京東物流在這個階段產生了大量的固定成本。況且,在戰略層面來看,京東物流在中短期更關注業務增長和市場份額,優先級置于盈利能力之前。
從財報我們也可以看到,過去一年,京東物流新增倉庫數量450個,相當于2007年至2017年10年間的建倉數量。除此之外,京東物流上半年研發投入14億,占總收入的2.8%,同比增長55.2%;為一線員工薪酬福利開支為172億元。
隨著京東物流在市場上獲得了更大的市場份額,在規模化和專業化的經濟效應下,京東物流的倉配、快遞、大件、冷鏈等開放業務在實現快速增長的同時,成本也有望進一步降低,有望帶來邊際效益的改善。
一直以來,京東物流對外開放戰略的核心思路是,“開放、共生、下沉和出海”,在技術的驅動下,通過深入推進B網、大件、冷鏈、國際網建設,做好網絡協同,升級標準產品,打造從采購、生產到流通、消費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
所以,前兩年京東物流定下了兩個目標:一個是實現京東物流外部訂單占比50%,其次是共建供應鏈產業平臺,實現產銷打通,強化技術能力輸出。
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的外部客戶收入占比已過半,達到54.7%,已經順利拿下這個“小目標”。這意味著京東物流業務的開放模式得到市場驗證,企業發展正迎來收獲期。
根據財報,京東物流一體化供應鏈客戶數量及收入的增長,一方面來自企業在快消、服裝、家電家具、3C、汽車和生鮮等六大行業的持續拓展;另一方面,隨著客戶對京東物流服務的認可和深入了解,原本使用其標準化快遞、快運等其他物流服務的一部分客戶,進一步使用了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
這背后離不開京東物流多年發展的核心能力:擁有廣泛的物流網絡(可以滿足不同類型商品的儲存和運輸需求)、技術能力(如數據整合和分析、自動化及無人設施及解決方案)、多年運營經驗、強大的品牌形象及優質服務。
經過十余年的發展,目前京東物流已形成六張(倉儲網絡、綜合運輸網絡、最后一公里配送網絡、大件網絡、冷鏈網絡及跨境網絡)不同屬性的物流網絡和基礎設施(約1200個倉庫、倉儲總面積約2300萬平米、38座亞洲一號、配送設施和約20萬配送人員)。
這些基礎設施疊加科技能力(上半年研發投入14億),京東物流在供應鏈物流(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快遞、冷鏈、大小件等開放業務)、技術服務(無人技術、價值供應鏈、云倉等)和全球化(國際業務)“三箭齊發”,在合同物流領域乃至綜合物流領域的服務能力,已具備領先優勢。
2020年初,京東的定位正式升級為“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開啟面向未來十年的戰略布局:向數智化社會供應鏈轉型,以“實”助實,以供應鏈為基礎助力實體經濟降本增效。
具體的計劃是,開放自身積累的數字技術和能力,借助技術和基礎設施能力為上下游企業提供完整的解決方案,以提升實體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背后是二十多年的零售經驗,十幾年自建的物流基礎設施,近些年打造的高效數智化社會供應鏈,以及長期積累下來的創新技術服務能力.....
一方面是京東獨特的一體化供應鏈模式,效率與彈性是最優的。另一方面京東具備行業內鏈條最全、流程最完整、價值最大的智能供應鏈。這讓京東能不斷向零售上游邁進,深入到產品的設計、研發和制造中,與實體企業產生強大的協同效應,為其注入數字化新動能。
從物流與供應鏈的角度來看,京東物流在集團轉型的過程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在零售和制造等企業眾多的管理環節中,一體化供應鏈管理是維系整個企業正常運轉、推動企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完善的供應鏈管理可以讓企業以最低成本獲取最大利益。而要實現這個布局,離不開技術、網絡優勢(空運、人車場的資源)以及基礎設施優勢所打造供應鏈產業平臺。
過去,京東物流最擅長的能力是“銷地供應鏈”,通過完善倉、運、配、快遞、冷鏈、大小件等供應鏈物流服務能力去服務消費者、京東商城和品牌商家。
現階段,京東物流也在科技的驅動下,將業務向供應鏈上游延伸,布局全供應鏈尤其是產業供應鏈。從追求點到點搬運效率提升,到深入到產業供應鏈的每一個環節當中,實現預測、采購、生產、物流交付全鏈條優化,去服務產業鏈,服務經濟體,服務全球。
一方面是服務的內容變化,變得更深、更寬。開始從單一、標準化的快遞、倉配等服務到一體化的供應鏈服務發展,利用整個供應鏈的數字化,助力產業互聯網的發展。其次是服務群體的變化,原來更聚焦于京東商城,現在則是通過數字化、智能化、平臺化向實體經濟推進。
同時,京東物流將一體化供應鏈物流服務確定為主賽道,通過整個供應鏈的數字化,助力產業互聯網的發展。未來通過技術手段對消費者行為進行洞察,不僅可以優化供應鏈的效率,使得庫存的部署和補貨更加智能高效,使得商家庫存水平不斷下降甚至到零,而且可以將消費者行為的洞察反饋給品牌商,使得商家根據一手信息進行商品設計和生產,實現智能制造,實現消費和生產的真正耦合。
今年上半年,京東物流還明確了解耦的發展戰略,通過將其長期積累的解決方案、產品和能力模塊化,以更加靈活、可調用與組合的方式,滿足不同行業的中小客戶需求。京東物流創新地推出了標準化的供應鏈優化產品,使客戶僅需1-2周即可獲得高效的庫存部署建議,實施周期遠低于行業,這成為京東物流拓展中小客戶的強有力競爭優勢。
截至目前,京東物流已服務眾多行業頭部客戶,包括小米有品、芝華仕、沃爾沃汽車、美的、青島啤酒等。通過輸出倉網規劃、銷售預測及庫存管理、末端配送等一體化服務,京東物流有效幫助客戶提升了供應鏈效率。
比如在服飾行業,渠道去中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這對服飾供應鏈的反應速度和高效協同提出了更高要求。新一代的服飾公司需要在內容與數據兩個中臺的核心驅動下,不斷面對消費者,發現消費需求,再通過供應鏈的自動化、智能化與數字化改造,快速響應消費需求。
而在供應鏈優化改造過程中,數據與技術的雙向驅動作用至關重要。這意味著我們應該基于深度技術、深度數據、深度連接和深度智能,通過打通供應渠道、物流平臺、服務場景、消費需求等多維度的界限,深度融合,共建價值網絡,嵌入到生產、流通、消費的每一個環節當中,為前端的To C、To B、To G客戶創造一個精準的價值。
如今,新的消費需求正引導生產經營的調整和升級,消費的場景開始變得極其多元化,再加上前端的技術不斷變化,展望未來十年,產業供應鏈將會迎來革命性變化,并顯現強大勢能。
因為在這樣一個大升級的背景下,意味著供應鏈的復雜度將大幅度提升。不但要求供應鏈成本能有效降低,還要解決工業材料從生產端到終端購買鏈條中的鏈接問題。
業內人士分析,一體化供應鏈未來將逐步成為物流外包的主流模式。一體化供應鏈能為客戶提供端到端、一攬子服務的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貫穿企業的生產制造、銷售、售后等多個環節,不僅包含基本的運輸、倉儲、分揀、配送等物流服務,還包括銷量預測、生產規劃、SKU 及存貨管理以及終端客戶訂單管理等增值服務,而且不同行業對物流的要求差異性巨大,定制化特點明顯。因此越來越多的企業傾向將一攬子物流服務外包出去,這使得一體化供應鏈在物流外包市場中的滲透率持續提升。
總的來看,未來一體化供應鏈行業有足夠的潛力、準入的壁壘夠高,想象空間也大。站在未來十年來看,中國企業在供應鏈外包領域里,它的速度和力度將會呈現出來。伴隨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分銷渠道的變革,傳統分段型、分節點型的物流運輸模式會逐步向一體化、系統性的柔性供應鏈轉變。
附:一張圖看京東物流2021上半年業績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46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9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4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4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7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13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6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