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去醫院看病拿藥時,如果從取藥窗口拿到的藥品的保質期臨近了,你是會勉強接受?還是一定會要求更換日期新鮮的?不過,判斷藥品有效期前,先來測試下你的語文水平。
藥品有效期是指該藥品被批準的使用期限,表示該藥品在規定的貯存條件下能夠保證質量的期限。它是控制藥品質量的指標之一。有相當數量的藥包括抗生素,生物制品的穩定性不夠理想,無論采用何種貯藏方法,若放置時間過久,都會產生變化降低療效。因此,對有規定效期的藥品,應嚴格按照規定的貯藏條件加以保管,盡可能在有效期內使用完。
某一藥品標明生產日期是2019年01月09日,有效期至2021年12月(無具體日期)。這藥品究竟可使用到2021年12月31日還是使用到2021年11月30日?
藥品有效期問題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有解釋,如果標簽中有效期至2021年12月,意味著與標明有效期2021年12月31日相同,該藥品可以使用到2021年12月31日。
你覺得自己搞明白了?考考你,如果A藥品有效期到2021年5月,B藥品失效期為2021年5月,請問現在A和B中,哪個藥可以吃?感受到中文的藝術,在繞暈你之前我們還是討論正題。
看病貴和難搞的醫藥及器械供應鏈之間,是如何互為因果的,普通患者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以造影檢查為例,造影檢查是將一種比人體密度高或低的物質導入到人體內要檢查的部位,人工地造成要檢查部位密度差異,以構成對比,達到診斷的目的。
假設某造影劑A的有效期至2021年6月31日,在某供應商的ERP系統中,產品A的存儲和分撥等各個操作環節都會檢查有效期,系統設置為 “在有效期前30天的庫存,均為可發貨庫存”。這個30天的設置是根據公司的訂貨周期、銷貨量等各項成本和產品本身的價格區間等因素計算出來的。換句話說,倉庫根據“先進先出”的原則,在符合系統發貨原則的庫存沒賣掉之前,是不應該賣新鮮的庫存的,違反原則一定會導致公司的財務損失。
站在供貨商的角度,藥品的“先進先出”,是一個符合法規、質量要求和供應鏈成本優化的合理操作。那么醫藥供貨商的主要客戶端:醫院,又是怎么做的?
在醫患矛盾日趨加劇的今天,醫院為了減少糾紛通常不得不設有兩個措施:
第一,有效期半年以下的藥品拒絕入庫。
第二,為保證不斷貨而備高庫存,每次訂貨一訂就訂半年的,賣不完且又到期的,還經常要求退貨。
那么問題來了,如果供貨商配合醫院,就意味著高庫存、高損耗,這些額外的成本最終都會體現在藥品的價格上,最終由看病的患者買單,或者是加重醫保的不必要浪費。
做過一個連鎖藥店的供應鏈項目,連鎖公司在系統上投入巨大,能做到效期只有半年或者合理的時間,各級倉庫和門店系統都有提示。門店可以靈活的通過折扣和會員系統,將藥品優惠的賣給有需要的患者??上пt藥分離改革推行很多年,在目前的藥品流通中,公立醫院銷售占比仍然占據了66.6%的絕對地位,7年來僅下降2.3%。
除了藥品,給你檢查身體的醫療器械的供應鏈中,更多環節與看病貴有關。
目前大型醫療器械市場90%的市場份額由國際三巨頭GPS組成,就是GE, Philip,Siemens。國家也在扶持本土的醫療設備技術和生產廠商,但目前由于專利技術等原因,核心元器件的供應商仍是以GPS 為主。GPS等國際巨頭雖然都在中國也有設立組裝或生產的分公司,但是其核心元器件的生產仍然主要在分布在歐美地區。而且醫療器械中很多配件是必須定期更換的。
在歐美一些地區,如果工廠使用循環件或維修件等,其綠色生產流程會有相應的稅收優惠,而且有相當部分的器械配件是可維修件。意思就是這個配件可以在工廠里翻新維修后再次使用,它的功能與全新件是完全符合一樣的質量標準的。但翻新件在外觀上,不可避免的會有類似表面有劃痕,金屬殼顏色看起來黯淡,或有無法清理徹底的污漬斑點。這些翻新的配件在全球市場的銷售策略通常都是一致的,價格會比全新件有著不程度的優惠。歐美國家和亞洲的日本、新加坡、韓國等發達國家的法律法規,相應的海關政策以及民眾心理上,也都接受翻新醫療配件的進口和銷售。
而像中國、泰國、印度等國家是不允許舊件或翻新件的進口的,某種角度上可以說是為了防止進口洋垃圾,但這種一刀切的策略,也必然抬高醫療設備的使用和維護成本。由于中國只能進口全新件,同一個型號的定期更換配件,中國醫院的購買價格可能比日本醫院高50%(關稅差異也占部分比重)。
還是以造影檢查為例,一臺大型醫療檢查設備中可能由三千到數萬個不同的零件組成,其中有些零件需要定期的更換以保證有效的造影效果。比如產生X線的球管,球管實際上是一個大的高真空的陰極射線二極管,由金屬殼和內部的玻璃真空二極管組成。球管就是一個典型的可維修元器件,也是一個在醫療設備的使用中需要定時更換的售后備件。球管屬于高價值的備件,不同型號規格的售價在8,000到20,000美金。
近幾年,中國進出口清關政策有了些改善,針對已進口設備中損壞配件的出境返修是允許的。但在操作層面意味著對每個備件需要做一對一的根據序列號來做訂單、清關、運輸和追蹤,這對生產商、銷售商、承運商的數據傳輸和細致到序列號級的追蹤,有很高的系統匹配度要求。不但前期有很多系統升級和對接的成本,在持續的運作過程中也需要處理訂單的人員對這些特殊訂單做額外的一對一的維護和跟蹤,比起普通訂單有更高的訂單處理成本。
那么現在換個方式回答文章開頭的問題,作為消費者你是否愿意接受保質期內的藥品或者那個貼著你的皮膚,看起來有很多劃痕的舊舊的檢測探頭?
疫情前很多人海外旅游時瘋狂購物,各種分析的原因中,物流成本占有一定的比重。在發達國家,物流成本對比GDP約7-9%,中國是20%以上。雖然有產業結構的差異,但物流效率低、運營成本高也是事實。其實這類統計的計算還只是涉及供應鏈中的物流部分,主要在運輸和倉儲,如果對比整個供應鏈端到端的成本差異,庫存成本、訂單成本、清報關、逆向物流成本等因素,總成本的差距是更大的。這些成本最終都會體現在售價上由患者來承擔。
如果要改善這些痛點,醫院能做什么?醫藥和器械廠商能做什么?醫藥流通企業能做什么?患者能做什么?歡迎您的留言探討。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793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522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422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406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147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1054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1071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1052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991 閱讀AI改變物流業的游戲規則:從炒作到實踐的深度思考
98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