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運市場的火熱也促使了干散貨市場的火熱。
總部位于香港的干散貨船司Pacific Basin Shipping對未來幾年的干散貨市場寄予厚望,其首席執行官Mats Berglund表示,集裝箱市場過熱導致需求激增。
他在周二電話會議上說,集裝箱運費的飛漲使干散貨市場受益,該市場自2021年初以來就一直異常強勁。
Berglund說,具體來說,Pacific Basin的核心業務是靈便型船和超靈便型船,目前的運轉率是自2010年以來最高的。
“散貨運費很高,但集裝箱運費更高,這觸發了貨物轉移到散裝上。我們已經將散裝貨物,鋼材、原木等貨物轉移到干散貨船上。這些貨物原本應該用集裝箱運輸。”
當前市場的強勁增長主要是由于美國對中國的谷物出口量很高,以及Covid-19大流行之后全球范圍內一系列經濟刺激計劃,啟動了對需要鋼鐵、木材和煤炭等原材料的基礎設施的投資。
Berglund補充說,目前很難詳細說明貨物從集裝箱船轉向干散貨的數量和規模,以及這種發展的總體影響。
“關于貨物的消息是,集裝箱運費繼續上漲,與我們相同大小的集裝箱船每天能賺4萬美元,而我們每天能賺1.6萬到2萬美元,所以這一趨勢可能只會繼續并增加。這對我們來說是件好事。”
當集裝箱運價大幅上漲以及供應鏈問題出現時,客戶開始尋找替代品
此外,丹麥干散貨公司Lauritzen Bulkers的首席執行官Niels Josefsen也表示,由于市場過熱,該公司看到客戶選擇干散貨船而不是集裝箱。
Niels Josefsen在3月接受ShippingWatch采訪時說:“當集裝箱價格大幅上漲以及供應鏈出現問題時,客戶開始尋找替代品。他們無法獲得集裝箱,所以他們開始改變。”
最近幾個月,市場的良好勢頭導致Pacific Basin購買了大量二手船,特別是在超大型船。這家總部位于香港的公司已從Scorpio Bulkers購買了許多船只,后者正在出售其整個干散貨船隊,以押注海上風電。
Pacific Basin估計,二手船的價格自去年以來已上漲了20%至30%,這主要歸因于該行業目前的高運價,以及訂購新船缺乏未來環境要求和技術的不確定性。
與此同時,這位首席執行官強調,干散貨運價在2016年觸底,近年來處境艱難,許多干散貨公司都簽訂了長期合同,但與目前的歷史高位相比,Pacific Basin的風險敞口相對較高,約為80%。
Pacific Basin的核心船隊目前有91艘靈便型船和41艘超大型船。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8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46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76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4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0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7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9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