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是平衡的藝術,其中最主要的一項工作就是平衡需求和供應。需求來自于客戶,可以是有實物的商品,或是無形的服務。
以制造業為例,在一段時間內,工廠的生產供應能力是相對穩定的。供應資源的配置決定了產能的上限,準確的說,產能是由機器數量、模具、原材料庫存、一線員工人數、廠房面積和倉庫容積等一系列參數構成的。
相比之下,需求數量是波動的,不是固定的。工廠有多個客戶,有些甚至是來自不同的行業,比如醫療器械、汽車制造或是廚房用品。經濟周期有繁榮有蕭條,行業有各自的景氣狀況,客戶的經營情況也各不相同,多重因素疊加在一起,導致了需求的波動性,工廠依靠相對穩定的供應能力來應對持續波動的客戶需求。如果不能平衡好供應和需求,那就會出現大問題。供應鏈中的平衡是無處不在的,供應和需求是最著名的一對關系。如果把目光放到更大的范圍內,從全局來考慮問題,那就需要引入更多的要素,比如運營費用、產能、庫存、交貨時間和產品組合。
在這些要素中,產能(Capacity)、交貨時間(也稱前置時間,Lead Time)和庫存是運營的重要資源。
以咖啡店為例,每小時內可以完成的各種飲品數量的總和就是店鋪的生產能力數量。值得注意的是,產能是和店鋪內咖啡機和相關配套數量有關,設備越多,單位時間內可產出的量也越大。另外還和當班員工數量有關,人員越多,可完成的數量也越高。
產能和原材料庫存也有關系,咖啡豆、牛奶、糖漿和其他輔料都是制作飲料必不可少的原料,甚至是包裝材料——空咖啡杯、杯蓋和吸管,一個都不能少。只要缺少了其中的一樣,就無法完成一杯質量合格的飲料,而顧客是否能夠接受“次品”?取決于他/她當時的心情和店員的溝通技巧。 交貨時間是從接到訂單開始,直至貨物交付給顧客的全部時間,其中包括了訂單處理時間、生產時間和運輸時間。顧客點完咖啡,付好了錢以后,這筆訂單就正式生效。
咖啡師在確認了飲品的種類和數量以后,就進入了制作過程。如果前面沒有其他訂單,那就能用標準的生產時間來完成飲品。如果前序還有其他單子沒有完成,而且需要使用到同一臺咖啡機,那就必須等待,根據先來后到的順序完成訂單。
為此而產生的等待時間,也是生產時間中的一部分。在這個場景中的運輸時間可以忽略不計,因為顧客早已等候在柜臺。 咖啡店的原料庫存,咖啡豆等用于制作飲料的是直接材料(Direct Material),另外還有一類是間接材料(Indirect Material),比如是糖包、奶油球、紙巾、封口貼、攪拌棒等。間接材料不會直接用于咖啡的生產,但也都是必不可少的原料。 產能、交貨時間和庫存對需求波動起著緩沖作用,保護企業免受缺貨造成的銷售損失。維持這些緩沖可以有效地管理需求的不確定性。供應鏈和運營管理人員需要掌握量化的產能信息和交貨時間,再結合可用的庫存情況,才能給客戶承諾準確的交貨時間。產品組合(Product Portfolio)可以理解為公司向目標市場推出的產品和服務的總清單,客戶可以在菜單式的列表中,選擇想要購買的商品。
產品組合一般是由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部門負責,并不在供應鏈管理的職責之內,但是產品組合的復雜度卻和供應鏈運營的結果息息相關。一般而言,復雜度越高,供應鏈運營的難度就越大。
在咖啡店里,最基礎的產品就是濃縮咖啡,它是通過高壓蒸汽萃取出來的少量精華。在一份濃縮咖啡的基礎上,加上熱水就成了美式咖啡;如果倒入牛奶和奶沫,那就是拿鐵咖啡;如果再淋上糖漿,就會成為各種風味的咖啡飲料。
隨著加入的原料越多,咖啡的種類變得越來越豐富,產品的復雜度也越來越高。所有的原料都需要提前預備好庫存,以免顧客點單的時候發現缺料而無法供應。店鋪內需要儲備的原料品種隨著產品復雜度上升而增加。
除此以外,產品組合對機器設備和人員技能培訓也有相應的要求。磨豆子、打奶泡,做冰沙,都需要配備專門的設備。在新的飲品推出上市之前,店內需要對所有員工進行培訓,確保每個人做出來的產品是一致的,不能出現飲品口味“因人而異”的情況。
隨著新產品數量的增加,對于設備和人員培訓的要求也會越來越高,供應鏈管理難度也隨之增加。在目前市場環境下,顧客“喜新厭舊”的消費習慣已經被眾多商家的激烈競爭培養起來了,各個品牌都在快速迭代產品,用新奇的事物來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
在這種驅動力下,產品組合必然要考慮到市場需求的趨勢,消費者都是愿意嘗試新品的,推陳出新可以帶動銷售額增長。產品組合可以豐富品牌的商品內容,提高銷售額,同時會對庫存產生影響。
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都希望達到這樣的運營結果,最高的產能利用率、最低的庫存水平、最短、最可靠的客戶交貨期,最廣泛的產品組合,而最重要的是,運營費用最低。
管理供應鏈的五個要素有點像是一句俗語“按下葫蘆浮起瓢”,顧了這頭就顧不了那頭。在一個地方施加壓力,問題就會在另一個地方浮現出來。
根本的原因是在于各個要素在企業組織內部是相互脫節的,隸屬于不同的部門,因此很難找到最佳平衡點。
在典型的制造業環境中,生產部門負責監督產能利用情況,考核設備利用率;銷售或供應鏈負責庫存和客戶交付服務;市場和營銷部門負責管理產品組合;運營費用會由生產和供應鏈共同負責。 面對這種局面,企業只有優化以上提及的運營費用、產能、庫存、交貨時間和產品組合五個要素,才能夠在保持平衡的情況下運行。
從倉儲規劃,看DeepSeek的實用性、局限性和突破之道
4183 閱讀單月總貨量同比增長734.4%!獨家解讀順嘉國際貨站跨越式增長背后的效率密碼
2149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1836 閱讀“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1744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1558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14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155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099 閱讀冷鏈不只是物流,還是依托供應鏈的生態
1100 閱讀德邦物流注銷回購股份 京東物流持股比例升至75.4%
107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