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木風
來源 | 秋楓閬
2011年回國直接發配到北京出差了一年。在通州馬駒橋某企業的RDC發現托盤的使用處于一種不尷不尬的地位。
庫內都是高架倉,均使用托盤,方便收貨、發貨、存儲及庫內轉移。揀貨時按照訂單分揀也是拉著托盤,按照既定路線直接堆積貨物在托盤上就放入了暫存區,免去二次整理的麻煩。
盤點時由于貨架上托盤的件數固定也大大加快了盤點的速度。使用為倉儲帶來了極大的方便。然而,在倉庫呆了一陣時間,發現這些方便卻如雞肋,讓托盤處于一種用之郁悶,棄之可惜的狀態。
先來說說自有托盤使用、管理中的問題。
1. 運輸與倉儲的非托盤轉運。
收貨時貨車轉運的貨都是非托盤轉運。盡管是一個企業,托盤的尺寸和層數限高要求竟然與工廠方不同。于是,裝卸華麗登場,一個個箱子打包的從車上卸下碼在托盤上,最快也要3.5個小時卸完一個17m車長的貨車。
在發貨中也存在同樣問題。發貨由于是向客戶發,客戶有自己的托盤,所以不需要DC的托盤,于是乎,裝卸再次施施然show up,這其中造成的搬運損耗、安全損耗不知凡幾。
2. 托盤行政管理問題。
(1)損傷。木質托盤,比較容易的是脫釘、冒釘、掉板、劈拍、老化斷裂等。造成的原因也是多種多樣,最主要的幾種有叉車操作時撞傷,貨物重量不均或過重造成損傷,或者老化等原因。但是貨量大時,問題托盤依然視情況依然使用。
有時托盤壞的過多(曾經一度堆滿了倉庫的側面墻外200多平米的位置,高高堆放的托盤,各種顏色的標簽飛舞在空中,經歷著風刀霜劍的托盤堆場,宛如戰后的廢料場那樣破敗不堪),企業不得不增加專門人手進行修理。
2011年冬天,RDC經過長期尋找,雇了三個專職維修木工以半年期修理托盤,每月托盤維修維護方面的支出都在15K以上。
(2)遺失亦是另外一個管理問題。在多家客戶聚集的物流園區,托盤不經意間便會少些,或者拉著拉著發現幾個不同的托盤出來了,如果尺寸相同,使用無妨;但是尺寸不同的托盤,則會造成貨架及叉車使用時的困擾。
3. 托盤的安全使用尤其是高架上的墜落問題也漸為一個倉庫頻發的風險點。
在使用托盤上下架的時候,叉車司機視線阻隔,很難看清楚托盤是否停當合適位置,很容易造成托盤因沒有停靠合適而墜落的事故。
同時,現有貨架設計中橫檔并非強制選項,有一些貨架便沒有在后面加裝橫檔,這樣在叉車司機上架操作時,不容易發現托盤是否已經放置合適,并且亦容易與鄰架托盤碰撞從而造成墜落;而在下架操作時,同樣由于視線所限,叉鏟在托起目標托盤時易連帶鄰架托盤從而造成不當位移引起托盤墜落風險。
為了避免使用中的安全風險問題,所有有問題的托盤必須隔離存放,且標識清楚,這又造成了本來就緊張的地方更需要節約用地。快過年時,倉儲經理在會上就是各種抱怨,爆倉、人員不夠、無托盤、修理不及時、沒有地方放各種材料……
托盤的損耗細算下來并不少。一個100元左右的木質托盤,在高頻使用的情況下,使用年限最多2-3年,期間還有損耗修理帶來的額外支出。于是新的想法付諸實施,租賃托盤。租賃托盤的優點有以下幾個:
1. 企業一次性投入成本低
2. 物流高峰期來臨時可以按需租賃托盤,峰值過去后即可還回,不虞有積壓資金和地方的風險
3. 減少了后期維修維護的隱性支出。
租賃托盤的建議卻是最后無疾而終。當時的原因如下:
一是租賃廠家較少,租賃價格粗算2年內似乎比買的貴些;
二是租賃的貨源得不到保證,在高峰期尤其是年底時,租賃廠家無法保證充足供貨;
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沒有全國性的營運網絡和計費編碼,無法統借統還,只能單點操作或北京市內同樣租賃的商家聯合操作,而操作時還是要人工點數。我的車隊是全國跑的,可是租賃到我這里便斷了鏈條,那么多余的租金、運輸和保管費用誰出呢?還有一點潛在的風險:我們有食品倉庫,你的托盤經過幾家使用能保證無害嗎?
在我們嘗試租賃的4個月時間,試過民營的租賃公司,價格相對招商背景的租賃公司低,但是用了一段時間,發現維修并不及時,貨源也是時斷時續,滿足不了要求;招商系雖然好,但是價格比較高,并且對客戶有著一種天然的優越感,經過一個冬天的試用,我們還是繼續買托盤,但同時仍然尋找價格合適又能保證貨源和異地借還的托盤租賃公司。
回想起自己在墨爾本時看到的CHEP托盤租賃,其業務運營系統管理在以下幾方面比較先進:
1. 全國性的營運網絡,托盤標準統一。
可以在墨爾本借,悉尼還,也可以同城還。當時,我所在的企業承接了澳洲最大的包裝袋運輸業務,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從上游到下游均是使用標準托盤轉運,卸同樣一個17m的貨車,相比于同樣的貨量國內需要近3個小時時間,而托盤裝卸只需要30分鐘的時間即完成上架操作,省卻了諸多裝卸環節,員工也倍感輕松(國內尤其是二線城市,倉儲即意味著累到趴下)。
客戶可以在網上通過其管理系統輕松下單,歸還托盤也是在出貨時掃描并在系統中確認即可,CHEP會安排車輛拉走。其運行模式如下:
2. 統一編碼,系統管理
在收發貨時,企業的倉管人員不但要收發貨物,也要掃描進出的托盤,同時進出庫單上亦會注明托盤的編號,托盤的費率基本是按天計費,另外還需要加上發送和回收的費用。
比如發貨時托盤裝運,A庫倉管掃描完進行貨物和托盤系統操作出庫之后,托盤也隨之發貨到下一個地方B,這個地方從此便會發現自己多了托盤;但是如果B庫托盤足夠使用的話,B庫將進行置換操作。如果托盤目前多余,那么這個相關費用將是租賃公司承擔。
租賃公司會在某一個合作倉庫劃出一部分地方做為當地的中轉服務中心,利用往來貨車集中托盤進行管理。托盤損壞也是集中維修,在我所在的一年中,并沒有看到庫內有損壞的托盤。而且托盤也會定期清洗、維護,因此基本流通中的托盤都是干凈完整的。
3. 系統對賬,定期結算
結算也非常值得一提。托盤的單據都是系統打單,然后出入庫人員各自簽名確認,最后集中傳輸到托盤租賃公司與系統記錄的對賬,對賬完成后,根據合同約定時間將上一段的費用結清。因此我基本沒有看到專門的托盤公司的人扛著個大包,顛來跑去的長期處于亞健康狀態。
回國六七年了,最近去到某一類城市的轉運中心,依然見到遍地凌亂的木托盤,心中頗為遺憾:托盤問題并不是單單的托盤亦或喊喊運輸標準化所能解決,在我國如果希望企業普及應用托盤,涉及到以下幾個因素:
1. 托盤相關的設施設備的改進。
車輛,目前車輛內徑2.4m,即使不加防撞板也是勉強并排放入兩個1.2m的托盤,而如果放1.2+1 或者并排1m的就略顯浪費。
貨架,譬如之前所提的工廠,可以和供應鏈部門協商統一貨架的長度、高度和寬度;同時,貨架的設計應首先從安全角度考慮。
2. 托盤成本的計算標準
之前托盤的費用往往是只計入采購時的成本,而在營運過程中的費用,往往隱藏于其他費用單元中,比如一些零散的采購費用、隱性運營費用。
因此,最后合計成本時,看不出來托盤相關的費用,只能簡單的從采購費用算出托盤的使用單位成本。從專業方面來說,托盤由專人管理比自己購買使用在管理上節約頗多,比如上述的聘請專業維修木工破費周折。托盤采購維護費用轉變為了對供應商的管理費用,一目了然。
托盤的安全成本問題亦應計入成本考核,因托盤放置不當或使用不當造成的安全事故在原因中需要詳加區分,而不能一概而論的計入倉庫意外的事故成本中。
在幾年的觀察中,發現有的托盤木材很容易爛或者掉木楂,而有一些托盤材質良好,使用耐久;而托盤的價格在11年左右基本穩定在95-105。從長久來說,托盤的材質應和使用年限相關,如果自用,應將價格低的托盤的維修和潛在誤工費用含在內來計算托盤的單位使用成本。
3. 托盤鏈的系統化管理
托盤的最大化價值并不是靜止在倉庫中,而是在轉運的價值上。整托轉運,帶來的是效率的提升和成本的降低,其中人工的減少更是降低了安全的隱患。
托盤要動起來,關鍵靠的是系統化管理,從每一個托盤的條碼設定到中間各個客戶之間的周轉調撥,都如車輛管理一樣,進入系統,使托盤的狀態和調用量簡單明確的呈現出來。
托盤的問題,說到底是與人工成本比較的問題,當人工可以輕易而便宜的獲得,托盤是無法比擬多裝卸幾次的成本;但從企業的長遠發展及效率、質量、安全角度看看,托盤則遠遠大于表面上便宜的人工成本,更何況目前一線城市的人工成本持續走高;
如果建立起一個統一的托盤編碼制度,上游到下游,通過正向和逆向的物流,帶動托盤的周轉,其成本勢必更低,而效率和安全率則將成反比式的提高。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85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13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3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20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75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49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22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4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056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99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