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行業老大順豐在全國擁有將近180個網點,業界內早已聲名顯赫;而彼時的賴海松才剛剛從桐廬出山,開始自己的第二份事業……
18年后,順豐成為了坐擁陸+空兩大超級力量聯合作戰的快遞王國;而賴海松的中通,則是上演了電視劇里屌絲翻身的戲碼,變成了與順豐旗鼓相當的對手……
今日,塵埃終于落定了!
根據最新消息,中通快遞在香港二次上市中尋求籌資不超過15.6美元,同時將發行4500萬股票,計劃在9月29日正式在港掛牌交易。
也就是說,中通快遞即將成為繼阿里巴巴、網易、京東之后的第4家回港上市的企業。而它,也再一次縮小了與順豐之間的差距。
事實上,從今年年中開始,中通快遞赴港上市的傳言,就是一波接著一波,基本上是人盡皆知了。
但中通快遞呢?就像創始人賴海松一樣,雷打不動的低調,以“不予置評”緩緩帶過。
以致于當時普遍有很多人認為,中通總市值高達276億美元,現金流充足,根本不缺錢,二次上市根本就沒什么意義,我們也就圖一熱鬧罷了。
但是,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往往最不起眼的地方,才是最致命的!
雖說中通的確不缺錢,但是從財報上我們或多或少還是能看到一些問題。與去年相比,現金流這個數字整整下降了43%,另外,今年的利潤增長更是不及去年的1/4,這也就意味著,中通是在拿凈利潤的下滑在換市場。
那中通為什么要這么做?看看今年快遞市場的價格戰你就明白了。為了搶奪市場,各大快遞巨頭是大打出手,通達系紛紛是將單價降到了2元/單。中通自然也不例外,但又沒辦法,如果你不降,那市場就會跑到別人地盤上去了。
而在成本上已經降到極致的中通,必然是需要更多的資金來維持當前的局面了,那赴港上市自然就成為了不二選擇。
不過,赴港二次上市并不是人人都有資格的,你也必須得有與之匹配的實力。中通,這個快遞界的二當家,顯然是夠格的。
自從2016年起,中通快遞的單量就一直是遙遙領先。2019年上半年,中通快遞業務量達53.7億件,達到了全球第一。從去年以來,中通快遞的股價更是持續攀升,市值達到2000億元,僅次于順豐的3000億元。硬實力這塊,中通一直都是緊緊貼著順豐,毋庸置疑的。
但你何曾想到的是,四通一達當中,相比其他的三通一達,2002年才成立的中通是相對較晚的,為什么這樣的他反而后來居上,成為如今的快遞界二把手了呢?
這事還得從當年賴海松剛開始創立中通開始說起。
2002年,王衛剛剛決定“削藩奪權”,準備轉加盟模式為直營。而彼時的賴海松才剛剛聯合自己的幾個老鄉,開創了中通快遞。
剛開始的中通,則是沿用了順豐的老路子,走的是加盟制的路線。
問題來了,如果與順豐的直營模式相比,中通的加盟模式占有成本優勢,這的確不假,但是,同為加盟制的其他通達系,為何就比不過中通呢?
紅杉中國基金董事劉星曾這樣解釋:“三通一達的運作模式差不多,誰能走得更遠,取決于領導者的風格。而紅杉最后選擇了中通,除了欣賞賴梅松的為人,另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通網絡的平衡做得最好。
最典型的就是2010年,中通干了一件非常重要的大事!
賴海松對中通進行了一次股份制改革。先是把部分干股讓給加盟商,搭建好完整的網絡結構之后,中通又將這些產權一一收回來。
一來一回,中通自營中心有了,加盟商也并沒有完全去掉,而快遞質量和成本也因此得到了雙重保障。
另外,賴海松對于發達地區和不發達地區采用的是不同的戰略。如果是貧困地區,那派單費就增加一點,快遞費減少一些,如果是發達地區,派單費和快遞費就回歸正常。這種打法很快便讓中通快遞在全國各地打牢了根基。
另一方面,中通快遞能這么快崛起,只能說賴海松真的是太穩了!
5年前,當其他快遞公司紛紛進軍電子商務時,中通“不為所動”,依舊“踏踏實實”做快遞。四年前,同行大舉開辟海外市場時,中通則是安安靜靜做國內;不止這些,當同行試水便利店、探索新零售等新業務時,中通依舊是雷打不動的做快遞。
當然,你會說這種方法很蠢,但是正是這種穩的打法,才能真正把一門功夫做精。所以最終結果你也看見了,中通一步一步反超之前的老大哥,成為了現在的“無冕之王”。
除此之外,中通有如今的成就,只能說是贏得了民心。
早在2005年,當其他公司一斤快遞費要收8.5元時,中通快遞則是將快遞費降到了5元以下。直到現在,中通快遞的單價一直是處在各大快遞的末端。
同時,你們有沒有發現,現在中通快遞的速度已經不比順豐、京東物流差多少了。當天送的快遞,如果比較近,最快當天就能送到,最晚也就等到第二天,就能送到你手上。
在很早之前,大家對四通一達的固有認知是速度慢,服務差。但從目前的中通來看,已經慢慢打破了這一說法,根據2018年數據表明,中通在廣大民眾的喜好度里排第二,僅僅只落后于順豐。只能說,現在的中通已經逐漸收獲了大部分的民心。
快遞行業,自古以來就是得訂單者得天下,因為這是快遞行業一切的基礎。
從2013年開始,“通達系”逐漸趕超順豐,當時就是因為電商訂單量的高速增長對快遞行業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
你們說幾塊錢的商品寄順豐劃算還是寄通達系劃算?懂的都懂。
也正是因為這樣,作為通達系的代表——中通,憑借低價和高質量服務,在這快遞行業高速發展的黃金十年,打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翻身仗。
目前,中通的日單量超過5000萬單,市占率達到19.1%。對比之下,順豐的日單量為2200萬單,市占率為13.7%;在2019年,中通Q3季度的凈利潤甚至超越了順豐。足以可見,對于順豐來講,當年的那個小弟已經成長到能與它比肩的地步,不可不防啊!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順豐本就意不在下沉市場,市占率低也合乎情理。
但在順豐最引以為傲的時效上,也面臨著不小的沖擊。
比如,去年異軍突起的黑馬——跨越速運,主打航空物流,如今已擁有11架飛機,并承諾跨省空運快遞只需8個小時,另外,它還是國內唯一一家24小時取派件的快遞公司,去年估值早已達到200億人民幣。
而中通雖然只有陸運,但在速度上也沒少下功夫。就在前幾個月,中通推出“配送時效”產品,即在當日規定時間內推單、發貨、攬收,支持當日達、次日達等服務。這讓中通再一次拉近了與順豐之間的差距。
現在,快遞行業的江湖,并不太平。
不管是逆襲的中通還是黑馬跨越速運,都在改寫著中國快遞格局,順豐,可要小心了!
另外,市占率上本就領先,再加上時效和服務上的差距越來越小,中通顯然已經是有了與快遞一哥順豐扳一扳手腕的實力。
只能說,未來的中通,與順豐必有一戰!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6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98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6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1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89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27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259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63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172 閱讀安能物流2024年經調整利潤預增約62.8%,高質量增長領跑快運行業!
107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