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益田開著面包車進了村——在貴州畢節朱昌鎮,這可是村民們最盼望的事情。
面包車來的時候,車上滿了快遞包裹,里面是在外打工的孩子寄回來的衣服、玩具、小家電,還有村民自己網購的好貨;面包車走的時候,車里又裝滿了村里的豬肉、土雞、辣椒等,這是鄉親們自家種養的有機食品,吳益田要帶回畢節市區銷售。村民對吳益田很滿意:所有農產品收購時即現款結算,從不拖欠。
“快遞進村”“現結貨款”,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還有虧錢的風險。吳益田說:“先讓別人有了好處,自己的生意才能做起來。”
▲快遞車進村后,吳益田卸下村民的快遞
吳益田是土生土長的畢節人,他出生在畢節海子街鎮的一個山村。這里經濟發展落后,土地貧瘠,沒有成規模的產業,甚至一度被國際專家認定為“不適宜人類居住的喀斯特地區”。
18歲那年,吳益田參軍入伍。五年后退伍回家,他發現畢節的市區已經開始經濟轉型的跨越式發展。吳益田加入了這股浪潮,他嘗試過開面條加工廠,因為競爭激烈失敗了。眼看著畢節市區周邊興起幾個工業園區,卻缺少配套物流,吳益田和朋友合伙成立了一個貨運車隊。“畢節的貨要發往全國,物流是必不可少的,這是畢節經濟發展必然帶來的機會。”吳益田說。
他要抓住機遇。2014年,吳益田加盟百世快遞,在畢節的七星關區設立了快遞點,招了五六個員工。當時一天的快件量才200多件,量上不去,每天都在虧錢。也就是這一年,國家提出要推動“快遞下鄉”。吳益田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不僅要在市區做快遞,還要把包裹送進鄉鎮。彼時,其他快遞公司的包裹都只送到畢節市區,鄉鎮村民取快遞要自己坐公交車進城。
為了打通從畢節市區到各鄉鎮的雙向物流通道,吳益田借錢買了8輛二手面包車,朋友們都說:“吳益田‘瘋了’。”
挑戰才剛剛開始。請不到司機,吳益田就自己開車送貨。鄉鎮的快件很分散,每個鎮就兩三件,一個個鎮送下來,往往要從中午跑到半夜。當時的通村公路路況不好,面包車天天在山路上顛簸,不到一年,8輛車就全報廢了。
不過,大約半年的時間,吳益田的付出就開始得到了回報:公司的快遞數量就開始幾何級增長,從每天200件增加到2000件、3000件、5000件……村民知道快遞能送到鎮上了,都學著網購,便宜又新潮。在外打工的年輕人開始往家里寄衣服、吃的、玩具、家電,再也不用過年自己背回家。吳益田用包裹改變了鄉親們的生活方式,網購和快遞讓畢節的小山村也和城里一樣有了豐富的產品。
生機鎮有一位老人,在外打工的兒子給他網購了一個電熱毯。畢節冬天特別冷,想著老人應該很需要這個電熱毯。當時吳益田正好要去談事情,就把包裹帶了過去。快遞送到了老人家里,老人又驚又喜,他知道兒子給他買了東西,但一直想不通東西怎么才能到他手上,沒想到有人送過來。收到電熱毯,老人又拉著吳益田問:“兒子在外面很辛苦,家里的土雞蛋能不能給他寄過去?”吳益田記下地址和電話,帶著幾十個土雞蛋回城,精心包裝后發往浙江,第三天就到了老人的兒子手里。老人家驚喜地直說:“這快遞真神奇!”
現在,吳益田負責的片區每天的派件量達到6萬多件,是2014年他剛起步時的30倍。前期的“虧損”成了吳益田最成功的決策,也改變了畢節山村和外面世界的關系。
▲吳益田和村民一起干農活、聊家常
貴州多山。大山饋贈給當地珍饈,但酒香也怕巷子深——優質的農產品因交通不便,出山之路困難重重。近年來,貴州省委、省政府積極推動“黔貨出山”,開展幫助貴州貧困地區優質農特產品走向市場的產業扶貧行動。吳益田通過百世鄰里驛站賣山貨的舉措,成為當地的扶貧樣本模式。
鄰里驛站是百世快遞的末端代理網點,多設立在小區周邊,業務以收發快遞為主,也提供一些便民的購物、充值、繳費等服務。2016年,吳益田無意中聽鄉親說起村里一位老人家里辣椒豐收了,但談好的收購卻出了問題。“我們畢節的皺椒特別好,老兩口又盡心,肥料就花了2000多元,賣不出去就都完了”。吳益田見不得老人吃虧,以2元一斤的市場價,把5000多斤辣椒全收了。辣椒收到市區,卻一時找不到買家。同事提出放在百世的鄰里驛站里賣。沒想到,這5000多斤辣椒在畢節的10多個鄰里驛站里3天就賣完了,顧客反響特別好。
▲村里的皺椒放在百世鄰里驛站售賣,反響很好
其實,在“快遞下鄉”初期,最讓吳益田頭疼的就是車子滿載下去,回程卻總是空跑。有了辣椒的成功經驗,他決定“利用這部分運力,把山貨運到城里賣!”吳益田發動了解村里情況的鄉鎮網點快遞員,發掘各個鄉鎮的優質農特產品,集中收購帶回城區,再統一分給各鄰里驛站,為農戶進行代銷。就這樣,快遞在推動“工業品下鄉”的同時,也把農產品帶進了城。
農戶們很高興,他們不僅賣得更多,而且賺得更快。過去物流不便,信息不對稱,收購商可以隨意壓價;吳益田提高收購價格,讓利給農戶;同時,快遞車每天來回,及時收購,農產品很新鮮,顧客對驛站的農產品青睞有加。居民來得多了,和驛站關系越來越好。快遞這條紐帶,還拉近了吳益田和城區居民的距離。
城市的購買力也反哺了農村的種養殖產業。吳益田掌握顧客需求后,進行訂單式采購,這一模式和當地產業脫貧工作有效結合,直接推動了農業發展,提高農戶收入。
畢節臘肉全國知名,2018年,吳益田發起土豬養殖認購項目,顧客認購土豬,吳益田購買豬仔發放給村里的貧困戶喂養,年底回收新鮮豬肉、臘肉臘腸,賣給認購的顧客。
“剛開始農戶以為我是騙子。”吳益田笑著說。為了打消農戶顧慮。他一家家走訪農戶,提供豬仔后還提供飼料費用、每月500元的養豬費,定期請獸醫檢查防疫,堪稱“保姆式”養豬服務。同時,他還創造性地在豬圈裝上攝像頭,讓顧客放心看到自己認購的豬。
到了年底殺豬賣肉,大家伙一算賬,平均一戶人家增收4000多元,全村增收約60萬元。吳益田的名聲在各村傳開,人稱“豬老總”,是村民們逢年過節要搶著請來家吃飯的貴客。
▲“豬老總”吳益田(左)和村民在豬圈外溝通養殖近況
今年年初,“豬老總”如法炮制,在畢節七星關區朱昌鎮,公司出資購入雞苗,10余戶尚未脫貧的人家負責養雞,公司再回收肉雞和雞蛋。雞肉進行加工處理后,搭配本地的特產天麻,作為滋補套餐在鄰里驛站售賣。截止到今年9月底,基地已經在驛站賣出了3000余只雞。養雞的10余戶人家平均月收入超3000元,直接脫貧。
吳益田成了扶貧干部最歡迎的人。他們常常找吳益田商量各種脫貧項目,針對各戶情況制定脫貧計劃。他讓符合條件的貧困戶免費加盟鄉鎮網點,教他們運營快遞點,通過就業帶動脫貧。現在,一個鄉鎮網點的收入可達6000~7000元,夫妻倆靠著送快遞,就可以養活一家人。公司里90多個鄉鎮網點崗位,有30多人是貧困戶就業。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今年年初,畢節市七星關區通過國家驗收,正式脫貧摘帽,當地19萬貧困群眾撕掉貧困標簽。吳益田因其通過“快遞進村”推動造血式產業扶貧的努力,成為百世打造的產業扶貧樣板,榮獲了“2020最美快遞員”稱號。
吳益田說,當年參軍離家之前,父親和他有一次長談,告訴他進入社會后,最重要的就是“擔當”二字,“要對家庭、對社會負起責任,有多大的能力,就盡量多做些事情”。如今,快遞已經成為服務生產生活、促進消費升級、暢通經濟循環的現代化先導性產業。正所謂“小快遞服務大民生”,2014年那個大膽又“瘋狂”的決定,讓吳益田詮釋了“擔當”的含義。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314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289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23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2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2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62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2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40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14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1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