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嗅注:2018年,BAT都先后遭遇風波。
不論是因為政策壓力還是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對巨頭來說,C端業務的瓶頸已愈發明顯。To B是不得不走的一步棋。而BAT基于現狀,圍繞自己當下的業務重心,在B端做出了周密布局。為了拿到產業互聯網時代的入場券,BAT開始了新一輪軍備競賽。
2018,一個不平穩的年份。
這一年,我們看到了扎堆上市的企業和高速增長的經濟,也見識了資本寒冬的洶涌和急轉直下的行業蕭條。
這一年,騰訊在三月達到4.5萬億港元的市值巔峰,可好景不長,隨后不到半年的時間里,騰訊市值大跌1/4,直接蒸發萬億人民幣。
這一年,阿里巴巴的市值雖然超過了“跌跌不休”的騰訊,可在經濟蕭瑟的寒冬中,阿里巴巴也無法幸免于難。相對于今年5459.3億美元的市值高點,阿里巴巴的市值(截止至2018年12月18日16點)也跌落了1800多億美元。
這一年,百度送走了陸奇后,行業更加看衰這家公司。確實,百度600余億美元的總市值甚至都趕不上騰訊、阿里在2018年跌落的市值。而隨著JTMD的逐步崛起,難怪行業一直在探討百度掉隊的問題。
可不管怎么說,即便資本市場冷酷無情,BAT仍然是BAT。中國互聯網的這“三座大山”依舊沒有公司能夠翻越。
作為中國經濟發展的風向標,BAT的每一個舉措都可能為此后中國經濟的發展指明方向。因此,企服行業頭條著重為大家盤點了,2018年的冰火兩重天中,BAT在To B領域的投資布局情況。
注:阿里巴巴的投資包括云鋒基金和螞蟻金服的投資;騰訊的投資包括騰訊云的投資
To B布局,騰訊、阿里相近,百度暫時落后
若干年前,大眾單純以為百度就是搞搜索的;阿里巴巴是一家電商公司;騰訊是一家聊天、游戲公司。沒人能想到這三家“井水不犯河水”的公司,最后會在多個領域打到一起。
不管是三家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比拼,還是企業微信與釘釘的直接碰撞,亦或者百度云試圖跟上阿里云、騰訊云的步伐,三家企業的戰爭早已從C端打向了B端。
近兩年,三家企業都看到了C端紅利的逐步消退,因此都開始了B端市場的迅猛發力。
僅在2018年,阿里巴巴便向企服領域投資了31筆。騰訊也不甘示弱,向企服領域投資29筆。百度21筆的投資相對落后,可仍能看出百度對B端市場的重視。
企服行業頭條粗略估算了2018年BAT的總投資金額:
百度投向To B領域的金額在26億人民幣左右;
騰訊在該領域的投入超過127億人民幣;
阿里巴巴的投入更是驚人,比BT兩家投資額翻倍還多,竟然逼近400億人民幣。
縱觀百度在2018年的投資,我們發現,這一年,百度除了單筆21億人民幣領投新潮傳媒外,在To B領域幾乎沒拿出過單筆過億的投資。
可騰訊、阿里則在2018年的To B領域豪擲千金。
騰訊跟投了廣告傳播公司WPP的25億美元的戰略投資和在滿幫集團F輪-上市前的19億美元的融資;并且,騰訊還先后以12.66億人民幣、12.67億人民幣戰略投資東華軟件、東華誠信。
光是這幾筆投資,就看出騰訊比百度更舍得在To B領域“撒金”。
阿里巴巴這一年最大筆的投資當屬對分眾傳媒的領投,阿里占了這筆總價150億人民幣的投資的大頭。
同時,阿里巴巴在這一年并購不斷,接連以50億人民幣的價格并購樂鑫科技,12.2億并購中興軟科,并且高價并購中天微和先聲互聯。
另外,阿里在2018年內先后投資商湯科技、Video++、曠視科技等知名AI企業,預估總金額不低于40億人民幣。
整個2018年,企服領域的阿里巴巴可謂多點開花,無愧成為BAT當中的To B領域投資王。
百度偏重初期投資,阿里、騰訊注重后期投資
說完投資數量和金額,我們再來看BAT三家的投資輪次。
企服行業頭條從數據中看出,相較于AT兩家,百度更側重于投資早期公司。在百度的21筆投資中,共有14筆投資投向了A輪及以前的企業,占比達到67%。
而百度在2018年的企服市場,投資最高輪次為C+輪公司,未投資過上市企業,也沒有進行過To B企業的并購。
投資策略決定了百度很難像騰訊、阿里那樣為大公司注入更多的資金,或許是百度更為看重早期公司的潛力,因此選擇了相對保守、平穩的投資方式。
百度投資輪次
相較于百度,阿里對早期企業的投資興趣并不濃厚。在阿里的31筆投資中, A輪及以前投資數只有5筆,總占比僅為16%,大幅低于百度在該區域67%的投資占比。
阿里的投資更側重于B輪及以后的成熟型企業,并且尤其專注于戰略投資、企業并購和對新三板、IPO上市后的公司進行投資。
僅在2018年,阿里就戰略投資了6家公司,并購了4家公司,不難看出阿里在B端市場的高歌猛進。在擴張版圖層面,阿里當真是不惜錢、不惜力。
阿里投資輪次
騰訊的投資策略與阿里相近,B輪及以后的投資占比達到了總投資筆數的83%,尤其注重對大公司和成熟公司的投資。
同樣,戰略投資也是騰訊最重要的投資手段,在騰訊29筆投資中,共有7筆戰略投資,占比24%。
顯然,阿里巴巴和騰訊已經在To B領域展開了一場投資對決。
騰訊投資輪次
IT、物聯網或成未來風口
在分析了投資數量和被投公司規模后,企服行業頭條著重把目光放在了BAT投資的行業屬性上。
要知道, BAT看好的市場極有可能就是未來中國企服市場的的發展方向。
曾經All in AI的百度依舊看好人工智能方向,因此,百度共有4筆投資投向了自動駕駛領域,2筆投向了人工智能領域,另有2筆分別投向了大數據和芯片領域。
百度投資的行業
這幾個領域與人工智能的發展息息相關的領域,共占據百度在企服領域39%的投資份額,足見百度對人工智能的重視。
不過,隨著物聯網概念的興起,百度也加速了在IT、物聯網領域的布局,各在這兩個領域投資了3家企業。就整體投資而言,百度在IT、物聯網領域的布局,也算得上是重手比。
不過,雖然百度只在營銷領域只投資了一家新潮傳媒,可相較于百度26億人民幣的總投資額,光這一家公司就占走了21億,足見以廣告、搜索起家的百度,即便轉到B端市場,營銷廣告仍然是重中之重。
相較于百度在IT、物聯網領域的初步嘗試,阿里巴巴則更為直接,把大量資源投向了IT、物聯網這兩個領域。
阿里巴巴投資的行業
2018年,阿里巴巴在IT領域投資了8家公司,在物聯網領域投資了3家公司,占比接近40%,足見阿里擁抱物聯網的決心。
這其中,阿里的若干大手筆投資都與物聯網相關,光是并購樂鑫科技、先聲互聯、中興軟創等公司,就花費了超過100億人民幣。
說到物聯網,我們又不得不提到芯片。
早在中興事件爆發前,阿里巴巴就已未雨綢繆,開始在芯片領域的布局。
這一年,阿里巴巴先后投資寒武紀,并購中天微,成立平頭哥,走上了自研芯片的道路。而在此之前,阿里巴巴還投資過深鑒科技、耐能(Kneron)、翱捷科技(ASR)等芯片公司,足見阿里求“芯”的決心。
除此之外,阿里尤為關注人工智能的發展,今年先后投資了商湯科技、Video++、曠視科技等5家人工智能大廠,繼續增進自身的AI實力。
當然,在布局科技領域的同時,阿里巴巴并沒有丟掉自身在營銷領域的思考,大手筆投資了分眾傳媒、WPP、石基零售、數位、探跡等營銷公司。
營銷投資占阿里總投資數量的16%,與百度相同。靠C端流量起家的阿里也并不愿意冒然丟掉B端廣告營銷的資源。
不同于百度、阿里的投資策略,騰訊把投資重點優先放在了營銷、金融和電子商務領域。這前三領域的投資數量分別為7、4、3,總占比達到了48%。
而在其他領域,騰訊的投資可算是多點開花,人工智能、大數據、IT、物聯網,騰訊一個不落的全都跟進了。
騰訊投資的行業
雖然營銷在騰訊的投資版圖中占據最大比重,拿走了騰訊至少50億人民幣的投資,可在騰訊的投資版圖中,仍有大量資源流向了IT、物聯網領域。
不管是斥資25億戰略投資東華軟件、東華誠信,還是在智慧物流層面跟投滿幫科技,騰訊在IOT領域的投資可謂毫不手軟。
此舉證明,騰訊在深抓廣告營銷的同時,并沒有放棄對科技的追求以及對未來物聯網、人工智能領域的布局。而這些投資舉措,無一不與阿里相似,可見AT雙方已經在各個維度都展開了“軍備競賽”。
未來To B市場或許會更為火熱
從2015年的“企服元年”到2018年BAT高調To B,中國的企服市場逐漸從幼稚走向成熟。當BAT都展開了行動,To B這個冷清的行業很可能會被越炒越火。
BAT三家的起勢,都源于C端紅利的興起。可隨著中國人口紅利逐漸消退,三家公司已然轉變運營思路,都開始在鞏固C端市場的同時,展開了B端市場的布局。
如今,三家企業已經悄然形成了各自的生態,而在不同的生態之間,遲早會爆發一場場的To B大戰。
不過,有這樣的戰爭未必是壞事,在尚未真正走向成熟的中國To B市場,這個行業如果想要發展,確實需要一次次真刀真槍的較量。
只有經歷一次次優勝劣汰,經歷一次次行業洗牌,中國To B行業才能迎來真正的發展
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74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340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329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226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91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1001 閱讀CES 2025:NVIDIA OMNIVERSE驅動的智能倉儲數字孿生革命
1014 閱讀拼多多引領電商西進:帝王蟹進村,非遺剪紙出山
933 閱讀制造業企業,不要逼物流公司降價了!
809 閱讀滿幫旗下山恩保險經紀2024年聯合保險公司提供9970億元貨運風險兜底
801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