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設民航強國,既是更好地服務國家發展戰略,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客觀需要,也是深化民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運行效率和服務品質,支撐交通強國建設的內在要求。進入新時代,我國經濟發展由高速增長階段向高質量發展階段轉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方興未艾,大眾出行對安全、便捷、品質等方面的關注不斷增強,對成本、質量、效率和環境提出了更高要求。經過幾代中國民航人的接續奮斗,我國已具備從民航大國向民航強國跨越的發展基礎,同時也面臨基礎保障能力不足、資源環境約束增大、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現象突出等問題。綜合分析世界民航強國發展的規律和特點,特制定本行動綱要,明確目標,凝心聚力,統籌推進。
二、總體目標和戰略步驟
(三)總體目標。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保障有力、人民滿意、競爭力強的民航強國,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重要支撐。民航服務能力、創新能力、治理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影響力位于世界前列。
具體表現為:
——具有國際化、大眾化的航空市場空間;
——具有國際競爭力較強的大型網絡型航空公司;
——具有布局功能合理的國際航空樞紐及國內機場網絡;
——具有安全高效的空中交通管理體系;
——具有先進、可靠、經濟的安全安保和技術保障服務體系;
——具有功能完善的通用航空體系;
——具有制定國際民航規則標準的主導權和話語權;
——具有引領國際民航業發展的創新能力。
民航強國的八個基本特征實現均衡發展、協調發展,完成整體跨越,進階到相互支撐、相互促進的匯集融合狀態,系統呈現出民航強國的綜合實力和水平。
(四)戰略步驟。
從現在到2020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攻堅期,也是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新征程的啟動期。民航發展要瞄準解決行業快速發展需求和基礎保障能力不足的突出矛盾,著力“補短板、強弱項”,重點補齊空域、基礎設施、專業技術人員等核心資源短板,大幅提升有效供給能力,加快實現從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
從2021年到本世紀中葉,民航強國建設分為兩個階段推進。
第一階段(2021年到2035年),建成多領域的民航強國。
從2021年到2035年,實現從單一的航空運輸強國向多領域的民航強國的跨越。我國民航綜合實力大幅提升,形成全球領先的航空公司,輻射力強的國際航空樞紐,一流的航空服務體系,發達的通用航空體系,現代化空中交通管理體系,完備的安全保障體系和高效的民航治理體系,有力支撐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服務能力顯著提升。國際化、大眾化、多元化的航空服務體系更加完善,運行質量和效率進一步提升,旅客體驗更加美好。人均航空出行次數超過1次,民航旅客周轉量在綜合交通中的比重超過三分之一。通用航空服務深入生產生活各個方面。
——保障能力更加充分。基礎設施體系基本完善,運輸機場數量450個左右,地面100公里覆蓋所有縣級行政單元。民航與綜合交通深度融合,形成一批以機場為核心的現代化綜合交通樞紐。形成安全、高效、智慧、協同的現代化空中交通管理體系。
——國際影響力、競爭力更加突出。民航旅客運輸量占全球四分之一,規模全球第一。形成一批全球排名靠前、競爭力強、富有創新活力的航空企業。國際航空樞紐的網絡輻射能力更強,建成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等世界級機場群。參與國際民航規則、標準等制定的話語權顯著增強。
——有力支撐國家發展戰略。形成高效、通達的現代航空物流服務體系,支撐國家產業體系高端化、國際化發展。自主創新取得突破,國產飛機、空管系統、機場運行等民航核心裝備廣泛應用。軍民融合深入發展。民航對擴大對外開放、促進區域協調、保障國家安全、保障民生需求等方面的基礎性作用更加突出。
民航發展質量顯著提升。中國特色的民航安全安保管理體系和技術服務保障體系更加成熟,航空安全管理水平世界領先。民航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更加完善。形成運輸優質、人民滿意的真情服務體系。全行業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碳排放水平大幅降低,民航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第二階段(2036年到本世紀中葉),建成全方位的民航強國。
到本世紀中葉,實現由多領域的民航強國向全方位的民航強國的跨越,全面建成保障有力、人民滿意、競爭力強的民航強國。民航的創新能力、治理能力、綜合實力、可持續發展能力和國際競爭力領跑全球,形成產業輻射功能強大的現代民航產業,全方位參與新型國際民航治理體系建設。機場網、航線網和信息網深度融合發展,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民航全面實現,人便其行、貨暢其流。
四、保障措施
(十三)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增強“四個自信”,建立健全推進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的組織領導機制,加強對民航強國建設的總體安排、統籌協調、系統推進、督促落實,加快構建新時代民航強國建設工作的新格局,確保民航事業沿著正確方向前進。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進一步營造民航系統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大力弘揚和踐行當代民航精神,為推進民航強國建設提供堅強政治、思想和組織保證。
(十四)加強統籌協調。
增強發展自信,保持戰略定力,加強頂層設計、整體謀劃、系統推進,充分發揮行業中長期發展規劃的戰略導向作用。加強行業發展政策的研究儲備,注重各項政策的前瞻性、系統性、協調性和針對性。統籌相關部門協調,在規劃編制、重大項目建設、建設用地保障、體制機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指導和支持。加強與國家空管委、軍方等相關部門的戰略溝通與協調,積極推進空域體制機制改革。加強與航空工業、臨空經濟區、地方政府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的協調,延長民航業產業鏈,提高民航的輻射帶動能力。
(十五)強化政策協同。
從國家層面引導全社會正確認識民航強國的戰略意義,突出民航在綜合交通中的先導性和國際屬性。積極對接國家及相關部門的政策資源,構建有利于民航強國建設的全方位政策支持體系。加強與發改、財政、國土、環保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加快各項戰略任務的推進與實施。主動建立與產業、旅游、外貿、綜合交通等關聯產業和部門的業務合作機制,加強與聯檢單位協調,爭取更廣泛支持,營造有利于民航發展的外部政策環境。
(十六)加大財金支持。
全面推進民航投融資體制改革,拓寬融資渠道,降低融資成本。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吸引社會資本,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形成合作、開放、創新的投融資氛圍。創新多元合作模式,重點支持大型樞紐機場基礎設施建設投融資改革,建立靈活、多元、平等的市場環境。積極開展民航財政金融風險分析與防范,合理控制建設規模和發展節奏。深化民航部門預算管理改革,完善民航發展基金政策,為民航強國建設提供有力的經濟基礎和財務保障。
(十七)加強人才建設。
加強對民航人才隊伍的統籌規劃和引導,開展民航人才培養及管理模式等專項研究,健全人才評價體系,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優化人才流動機制,改善人才生態環境,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制度。加強民航專業人才培養平臺建設,改革創新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拓寬人才流動通道,建立多層次人才培養體系。加強民航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批具有專業精神、工匠精神、職業精神和創新精神的干部人才隊伍。實施積極、有效、開放的人才引進和交流政策,促進國際化人才培養。
(十八)嚴格責任落實。
制定強國戰略實施路線圖,細化強國戰略和強國目標的實施方案,研究制定相關專項規劃、科學制定階段工作重點,建立重大工程項目實施機制,開展民航強國建設試點工作。定期開展強國建設推進會,明確各階段的發展問題與難點,確保及時有效解決。加強對規劃實施的跟蹤分析和督促檢查,適時組織開展戰略實施評估。及時對外公布強國建設進展,引導各類市場主體積極參與強國建設,建立公眾意見反饋渠道,形成全社會參與、支持和監督的良好氛圍。統一強國建設思想,密切協作,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形成民航強國建設凝聚力。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6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49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18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2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9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56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50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7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9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