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我們知道上市是為了融資,而融資主要用于企業快速發展所帶來的大量資金需求,各快遞企業在上市時也都對擬融資多少和用途做了較為詳細的說明。
而就在前幾天,圓通在85億流產之后,擬再次募集資金10億元,而順豐上市募集的80億也已上周一全部到位,資本市場的戰爭才剛剛開始。
且暫不論資金是否已經到位,各企業在上市時對用于發展投入的資金多少和用途都已做了詳細的說明,并已用自有資金進行了一部分的投資,而募集資金的計劃用途也不會隨意改變,所以資金用途也恰恰表現了各公司的發展規劃和戰略布局。
下面我們從各快遞企業計劃用于發展的資金用途,以及前期的投入,逐一深度剖析6家快遞公司的戰略企圖(三通一達、百世、順豐)。以下為6家企業擬投資用于發展的金額:
各快遞企業計劃用于公司發展的金額(億元)
首先,從上面擬用于發展的金額來看,基本可以分為三個階梯,第一階梯為中通、圓通和順豐,融資金額都在80億以上,其中圓通計劃投入最多,高達97.37億,順豐計劃投入95.56億,中通實際將投入80.4億;百世和韻達位居第二階梯,擬募集并投入50億左右用于發展,申通為第三階梯僅擬募集28億用于發展(另外20億用于借殼上市)。
計劃投資的多少也側面反映了各企業目前的綜合實力和發展后勁,顯然圓通、順豐和中通的較為強勁。
當然有錢花還得會花,而怎么花這一點最能體現各家玩家的戰略側重點,下面我們將按投資金額的順序對圓通、順豐、中通、百世、韻達、申通做一解析。
各企業戰略深度解讀
圓通/全面對標順豐
圓通計劃用于發展的金額高達97.34億,主要用于以下五個方面:
圓通上市時公布的上市后投資方向的資金占比
從擬投資用途上可以看出,圓通除中轉倉儲一體化、信息與自動化等基礎設計建設和升級外(兩方面占比達58.1%),有22.4%的資金將用于航材購置,這點與順豐極其相似,而圓通也是通達系唯一一個購買自有飛機,和唯一個計劃資金投入航空能力建設的加盟企業;
而這個現象也并不奇怪,因為圓通一直以來都以順豐為對標對象,從之前的大閘蟹、入駐機場服務點、到近日的生鮮便利店無不有著順豐的影子,而順豐最大的優勢是直營模式和自有飛機。所以圓通最想干的當然也和這兩方面有關,飛機的問題想好了,就剩下轉直營的問題。
從圓通資金用途發現,城市高頻配送網絡建設和終端服務網點建設投入金額高達19.5%,毫不亞于對航空運力提升的投資金額。
大家可能會問,這和直營有什么關系呢,別忘了圓通之前提到的三張網戰略(A網即現存快遞網 + B網直營城市配送網絡 + C快運網絡),其中B網是同城直營網點的建設,筆者大膽猜測,圓通或將用直營網點滲透末端,提升服務和時效,而無論高頻配送網絡建設,還是終端服務網點的投資,都只是為末端網點直營化進行“輸血”!
更重要的是圓通對B網(城市直營網絡建設)有另外一個深層的戰略意圖,那就是就是通過城市直營網絡進軍商務件、個人散件以及高附加值需求產品,從而逐漸擺脫對電商件的依賴,說到底還是對順豐的對標。
最后結合圓通之前的種種動作,基本可以看出其戰略布局對標順豐的企圖,包括冷鏈、電商平臺、末端驛站、直營布局同城進軍商務件和個人件、進軍快運、收購先達布局國際、推線下生鮮便利店媽媽菁選等。
可見圓通對標順豐發展商業生態的決心不改,也深知無論冷鏈、商務件和個人件等生態布局對直營網絡的依賴,總體來說圓通的戰略長遠性還是值得肯定的。為了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加盟網點轉直營(或者一定比例)或許成為加盟企業的又一次變法(第一次是中轉轉直營),而這一點圓通的戰略布局是比較超前的。
圓通生態凸顯同城直營和冷鏈布局
圓通的戰略關鍵詞:
對標順豐、空運、直營、城配、冷鏈。
順豐/四大戰略布局
順豐擬投資95.56億用于發展,上市時80億的募集資金已在7月31日全部到位(扣除其他費用后為78.22億),而順豐前期自籌預先已投入26.45億,相比圓通資金是相當寬裕的(圓通80億流產后,8月4日擬募集10億并未到位),以下為順豐的擬投資金額和用途,以及自籌預先投入金額的使用情況:
順豐上市時公布的上市后投資方向的資金占比
順豐前期自籌金額及使用情況
首先從上市投資用途上看,相比圓通,直營的順豐并不需要對城市高頻配送網絡和終端服務網點進行大規模投資,轉而把資金投入到冷鏈設備的購置中,這也是順豐領先通達系關鍵所在。
另外,從前期自籌資金的使用情況可以看出,順豐已將自籌資金26.45億投入到項目中,從投資進度來看,信息化方面的計劃資金已全部投入,冷鏈設備方面投資進度也完成了近一半(41%),可見順豐對信息化建設和冷鏈投資步伐較快。
在和順豐同行交流發現,除冷鏈和大數據作為17年首要舉措外,順豐對重貨和同城業務也在積極布局。總體來說順豐未來幾年的戰略布局主要包含個方面,即四大戰略布局,即冷鏈、城配與末端布局、順豐重貨和數據燈塔,下面我們將從順豐的四大戰略布局進行詳細解析:
1. 冷鏈布局
順豐冷鏈在經歷了4年的積累,終于到了收獲的季節。截止今年5月,順豐已完成6大冷倉的布局,并以此為基礎推出大量冷鏈相關行業解決方案,順豐第一大戰略冷鏈布局目前來看也是相當成功的,順豐冷鏈運輸已逐漸成為其新的核心競爭力,更是順豐對細分市場行業解決方案的完美補充。
順豐對冷鏈運輸基礎設施的布局
順豐冷鏈相關行業解決方案:
冷鏈相關解決方案成為行業解決方案布局重要補充:
2. 城配和末端布局
除冷鏈及細分市場的介入,順豐第二大戰略方向則是對新零售線下配送和城市及時配送的戰略布局,具體來看,順豐針對新零售趨勢的星網計劃,試圖將順豐配送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
另外其即時配業務也已與麥當勞、肯德基、漢堡王、德克士、百度、天虹、華潤萬家、家樂福等品牌達成合作,組建完成近4000人的專職配送團隊,與百度外賣合作更是如虎添翼,懶人經濟下。
順豐的星網計劃無疑將是繼冷鏈布局后的又一大成功戰略,目前順豐的星網已初具規模,隨著網絡的加深和客戶粘性的提升,星網計劃未來或將成為順豐最為成功的戰略布局策略,我們的生活吃、穿、住、行都將離不開順豐:
順豐星網計劃=順手寄 + 豐巢 + 優選 + 順豐倉儲:
順豐同城配措施和同城配產品即可送:
順豐與百度外面合作,助攻線下配送體驗:
3. 重貨業務:
作為順豐物流布局的重要一環,順豐重貨業務發展迅速,每年收入以翻倍的速度進行增長,主要收入來源順豐普運(陸運零擔),隨著貨量的增長,順豐快遞和零擔網絡也在逐步分網,成為順豐核心競爭力,為順豐綜合物流提供商的發展打好良好基礎。
順豐重貨產品及歷年收入情況:
順豐重貨分為三個產品,分別為順豐普運、重貨快運和重貨專運,其中普運(即陸運零擔)主要為滿足對價格的需求,重貨快運(即零擔空運)主要為滿足高時效客戶的需求,重貨專運(整車業務)為客戶的整車直發需求,目前基本用外包的方式進行。
三大重貨產品中,重貨快運無疑將成為順豐重貨發展的重點,順豐也在積極對標跨越發力零擔空運。總體來說,順豐對重貨的舉動可以概括為:普運價格戰 + 空運高端化:
空運高端化 + 普運價格戰:
4. 數據燈塔
我們知道,前期順豐與菜鳥的撕逼主要來自數據爭奪,說到底這與順豐及今年5月17日推出的快遞行業首款大數據產品數據燈塔密切相關,而順豐數據燈塔與菜鳥網絡出現嚴重的業務重疊。
該產品融合順豐內外部海量數據,提供全面、精準、專業的行業、用戶、品牌、產品、快遞和倉儲等分析,可為商家拓展電商生意提供決策支持(這不就是菜鳥網絡的業務嗎?)。據順豐官微發布消息稱,順豐數據燈塔已立志做快遞行業最牛的大數據產品。
這讓人不由想起,王衛在4月的股東大會曾說過,順豐未來最大的競爭對手是跨界對手,并進一步了描述了“跨界對手”的三個特征:一是技術性很強;二是能夠掌握整個行業上游;三是擁有大量的數據。具備這三個特征的企業,才會成為順豐的競爭對手。
同時王衛也表示,順豐的未來,是會走到很多行業里面去,做深很多行業,而不是最后一公里的倉庫配送,這樣的話,永遠做不深一個行業。用科技的手段,把這個行業進行提升,這是順豐未來要走的方向。可見順豐未來對數據和科技的重視程度和決心不亞于當時收權轉直營的決心,為數據和菜鳥打架也是情理之中。
總體來看,順豐將在繼續加大基礎設施、信息化和空運的投入外,將逐步擴充全行業細分領域,并加大冷鏈運輸、同城配送、重貨業務以及數據燈塔四大戰略的投入,從而不斷完善生態布局。
順豐生態圖譜:資金流+商流+物流+信息流:
順豐戰略關鍵詞:
細分市場、冷鏈、同城配、重貨、數據燈塔、生態圈。
中通/各個擊破,發力快運
中通,作為唯一在美上市的中通快遞,在美并非一帆風順,首先是股票暴跌,其實在美因疑IPO時夸大利潤率被“集體訴訟”,可見在美IPO并不好混,不過這并不影響中通快遞在國內的飛速發展和通達系龍頭老大的地位。
此次擬募集資金最高,宣稱達17.5億美金(約人民幣97.15億),為各上市快遞企業募集資金金額之最,但從其招股書能找到用于發展的資金為12億美元(約80.4億),用途如下:
中通上市時公布的上市后投資方向的資金占比
從中通融資用途可以看出,除土地使用權、分撥中心建設、購買分揀設備、信息化等基礎建設和自動化升級外,擴張大容量卡車的用途極為顯眼,顯然這和中通快運不無關系。
目前快遞進軍中,除百世和順豐進入較早外,中通是三通一達中進入快運最早的,也是發展最快的,從去年8月至今,已整整發展了1年之久,目前直營分撥中心56個,集配站33個和2300余家一級加盟網點,日均貨量已超4000噸,已成為快運市場不可忽略的力量。
中通快運火速發展,已出具規模:
而且中通快運一開始就對標百世快運,將網絡與快遞完全分開,無論系統、標準化都做的有模有樣:
中通快運與快遞網絡完全分開,單獨起網發展:
此次擴張融資用途凸顯擴張大容量卡車,更加說明中通在快運上的決心與野心!再從中通之前的布局看,隨著其快遞地位的夯實,以及國際和商業布局的初步完成,其戰略方向開始向快運轉移,抓住先機,為客戶提供包括快遞和快運的一攬子服務,提升客戶粘性保存量,吸引同行客戶加增量。
總之,中通的頭腦相當清晰,知道當下最該做什么,集中力量辦大事,這點是相當難得的。另外從中通13年以來的戰略布局可以看出,除對快運的重點投入外,中通對商業和國際市場也是相當重視的,不論是優選上線,還是國際物流布局都是相對較早的:
中通近年戰略布局
總結下來中通戰略布局關鍵字:
快運、國際、商業
韻達/智能化升級提升客戶體驗
韻達的融資用途,可明顯感覺到無不體現著“智能化”和“升級”,作為快遞企業中的科技公司,該投資方向也并不出人意料,一下為韻達的投資金額和方向:
韻達上市時公布的上市后投資方向的資金占比
韻達近幾年重要戰略布局
回顧今年,韻達提出是倉儲、國際、末端和商業的四大戰略布局,而且從之前在倉儲機器人、拓展海外快遞線路、跨境電子商務平臺、同城配、快遞柜和便利店,已經看出韻達已經在這四方面開始滲透。
募集資金用途也可以看出,投資大頭將主要用于轉運中心和倉儲的自動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建設中,除此之外融資用途提到的城配網絡的建設也就是屬于韻達的四大布局項目之一。
可見韻達的四大布局中,倉儲和末端的建設將作為首要任務,并不急于其他業務布局,更多將聚焦現有效率和質量的提升,這也難怪其百萬投訴票數下降明顯,并逼近順豐水平,韻達的服務水平和穩扎穩打不可小覷。
韻達戰略關鍵字:
倉儲、國際、末端、商業、質量
申通/農特大包裹戰略雛形已現
申通的融資用途比較基礎,主要為基礎設計的購入和升級,當然這和申通融資金額少也有一定關系,錢要用到刀刃上,顯然當務之急是提升場地、車輛及信息化的建設。另外從其之前的戰略布局,無論是農特店、申雪供應鏈(冷鏈)、農村物流戰略布局,無不體現其戰略方向有向農村轉移傾向。
申通上市時公布的上市后投資方向的資金占比
申通發展歷程大事記
近日申通又入資快捷快遞,并公告稱將與快捷快遞借助各自資源優勢,整合資源。而快捷主要以3-30公斤中大件為主,并擁有巨大的直營網點及以大貨為主導的產品網絡,種種跡象表明,申通或借助快捷資源進軍大包裹,加之戰略方向向農村市場傾斜,未來會不會像優速一樣轉戰農特大包裹?筆者認為可能性很大。
申通戰略關鍵字:
大包裹、農村市場
百世/提升生態短板,促健康發展
百世雖然未上市,但其募集資金計劃高達50.39億,高于韻達和申通,但百世并未透露這50多億怎么花,只簡單說將根據公司戰略使用募集資金,不過可以借鑒百世去年9月的7.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51.07億)融資用途(用于新技術、提供新金融服務及擴張國際版圖)。本次上市融資用途或將有一部分為上次募資用途的延續。
而且從近幾年百世重要戰略也可以看出,其對金融和國際業務的重視,因為在百世7大事業部(供應鏈、百世云、金融、國際、快遞、快運和店加)中,百世云和供應鏈一開始就是其核心競爭力,快遞和快運業務都是通過收購的布局,目前也已經成熟。
唯獨金融、國際和店加是較為新的業務,百世對新業務的投入也十分符合木板原理,讓整個生態處在健康的狀態。
百世發展大事記
百世生態布局:其他事業部
百世戰略關鍵字:
金融、國際、生態圈
總結
各企業戰略關鍵字匯總:
圓通:冷鏈、城配、空運、直營;
順豐:冷鏈、城配、重貨、數據燈塔、生態圈;
中通:快運、國際、商業;
韻達:倉儲、國際、商業、末端、質量
申通:大包裹、農村市場
百世:金融、國際、生態圈
總體來看,各快遞公司上市后希望向綜合物流提供商方向發展,并逐漸滲透到金融、國際、商業等領域,形成完成的商流、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的生態閉環。目前來看,順豐和百世對生態的建設最好,圓通的生態布局也基本搭建起來,中通和韻達的布局生態也在穩步推進中,而申通或將進行細分市場,切入農特大包裹市場。
縱觀各快遞公司的戰略發展定位,我們也不難發現各家的風格的區別,也能從中窺探出各快遞企業掌門人的特點。
圓通一直急著追趕順豐,什么都是先布局再說。
順豐總是被人模仿而從未被超越,其戰略布局一直快人一步大膽嘗試。
中通頭腦冷靜,布局生態的方式是穩步推進,各個擊破,集中力量辦大事,先從快運開始。
韻達則穩扎穩打,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效率和質量,不急于大規模鋪設生態。
申通積極尋求新的戰略方向,從未放棄對未來的探索和把控。
百世則體現生態布局的健康發展,循序漸進。
總之,各位玩家能發展到目前水平,都不是省油的燈,未來誰最終能做上鐵王座,還很難說。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92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8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83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08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4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