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倉成為過去式。
“天啊,凌晨剁手早晨收貨,也太快了吧?!边@恐怕是今天早上醒來,剁手黨們收到的最大驚喜。
11月11日上午8:01,天貓雙11第1億個包裹發出。1億個包裹發貨僅用時8小時,相比6年前,發貨時長累計縮短了40個小時。菜鳥裹裹數據顯示,天貓雙11當天,全國超200個城市的早晨被快遞員叫醒。
物流是決定網購體驗的關鍵,數據和紀錄在不斷刷新的背后,是對物流行業和快遞公司的又一次磨練和升級。
菜鳥網絡總裁萬霖在介紹雙11物流運行情況時表示:“天貓雙11早過了靠堆資源應對的階段,而要通過數字化方式盤活每個物流要素,使其運轉更充分、高效。”
做了10年快遞員的小張,至今還清楚記得雙11快遞爆倉的情形:分揀中心烏泱泱地堆滿了包裹,快遞員需要在堆成山的包裹里,手動挑選出屬于自己區域的快遞,“那時候是一張手寫面單,掃碼的靶槍設備也沒有,公司的系統也不完備,面對爆倉我們只能干等。”
直到2013年,阿里巴巴聯合多家快遞成立了菜鳥。2014年5月份,菜鳥推出電子面單,與各家快遞公司和商家系統打通匹配,并向全行業開放免費申請接入。
基于電子面單,智能路由分揀系統和分揀機開始在各個分撥中心上崗,由機器取代分揀員,自動分派各個快遞件該送往哪里。快遞小哥再也不用去分撥中心手動拉件,面單數字化和分揀自動化,縮短了運輸時間,大大加快了快遞配送的速度。
凌晨四點鐘的菜鳥倉庫
今年,菜鳥升級了電子面單四段碼,快遞業流水線已經增加到5000公里,這讓包裹路徑規劃到社區級精度,更大提高了包裹在最末端的分揀速度,這些數智技術升級都讓包裹發貨、送達更快。
杭州四季青老市場中通快遞網點老板春雷說,今年天貓雙11雖然忙但心里不慌。
今天凌晨5點,天還未亮,春雷就出門了。今年天貓雙11的第一批快件已經抵達公司的分揀中心。7點不到,他和同事們已經在市場的走道里來回穿梭。
雙11期間,春雷所在的快遞網點收派件的增幅在20-30%左右。為了達成“每天不留一個件”的軍令狀,他們比平時提早了兩個小時就忙碌開了,從而確保第一波快件在中午之前全部送到。 “今天只能算是一場熱身。”春雷說,11月13日之后才是大批包裹密集襲來的集中期,高峰會一直持續10天左右,但他們也基本保證晚上11點下班,相比平時壓力不會特別大。
包裹越來越多,但快遞越來越快,還得益于快遞業和商家供應鏈的數智化升級。
今年雙11,菜鳥通過“預售極速達”創新物流玩法,通過預售商品前置,讓更多商品提前抵達消費者周圍10公里以內,支付尾款后近9成前置的商品可以當次日送達。
如此一來,不僅幫助商家騰出更多倉庫容量來放更多商品,也巧妙地錯峰發貨,還大大縮短了配送距離,最近的甚至可以“樓上下單、樓下發貨”,分鐘級配送,在大促期間也能帶給消費者極致物流體驗。
菜鳥“預售極速達”產品負責人原海濱介紹,預售商品正在陸續抵達“前線”,其中美妝、洗護、乳飲、小家電等占大頭,包括300萬片面膜、105萬公斤洗衣液、77萬升牛奶、8.5萬升卸妝油、4.5萬支眉筆、1.4萬個掃地機器人等等,它們都將在消費者付完尾款后的第一時間被送達。
工業品有效下沉,農產品也在坐上“火箭”。
11月11日零點剛過,萬書武來到倉庫。他是上海普陀區桃浦鎮的倉庫經理。同時到達的,還有倉庫的員工們。
倉庫里一個200多平米的區域,整齊碼放著一個個印有“淘鄉甜”字樣的紙箱,每個紙箱里裝著前天剛采摘下來的琯溪蜜柚。貼單員吳大姐準備就緒,就等訂單打印出來開工。
兩三天來,從福建琯溪走出來的柚子,乘著菜鳥鄉村打造的農產品上行“高速公路”,陸續抵達位于北京、上海、深圳的倉庫。不出意外,幾小時后,這些蜜柚將從倉庫出發,最快當天就能送達消費者手中。
為什么農產品能在天貓雙11期間做到次日達甚至當日達?
這背后是阿里巴巴數字農業的支持,匯集了阿里巴巴核心業務部門:淘寶、天貓、盒馬、菜鳥、阿里云、螞蟻金服等,讓商流、物流、信息流、資金流一體化,注入廣大農村,帶動新消費和新增長。
為迎接雙11,琯溪蜜柚項目早在一個月前就開始準備了,但是,水果和其他商品不同,從采摘到成熟可食用的周期很短,需要精確的供應鏈“時間點”。
菜鳥鄉村的物流專家郜佳男介紹,為了掐準這個時間點,早在一兩周前,項目團隊就專門做了一整個流程的試跑:包括什么時候采摘、什么時候運輸、什么時候入倉,怎么入庫,怎么出倉,如何配送,實現物流大提速。
而另一個難點則是銷售預測。這次入上海倉的蜜柚是數量最多的,足足是深圳的三倍。
“銷量預測非常重要,直接影響到后面倉庫的卸貨、加工、品控、出貨所有區域的人力物資的提前安排”,阿里巴巴數字農業部供應鏈優化專家朱嫻華表示,“我們運用大數據做銷量預測和智能分倉,為這個雙11提前做好準備。”
到了中午,天貓雙11的訂單,在上海倉已經發貨近1萬箱,深圳倉也發貨了3000多箱,這是一個以前從未有過的數據。
“中通快遞于11:01:25訂單量破1億,較去年提前3小時40分”
“雙11義烏申通現場直擊:業務增長近3倍”
“圓通雙11訂單再破1億,相比2018年提早4小時08分”
“德邦雙11首單用時13分鐘被簽收”
雙11當天,各大快遞公司捷報頻傳。而為了應對巨大單量的集中涌入,他們也紛紛亮出殺手锏。
為了提升發貨頻次和效率,義烏申通提前針對大客戶制定駐唱方案,11日零點便開始接單、分揀操作,車滿即發,對于件量較大的末端城市,制定了直發方案,前段實現整車直發。
據義烏申通快遞業務負責人徐飛明介紹,11號到13號是業務高峰期,預計單日業務高峰將近600萬單。義烏轉運中心配備了適應不同快件規格和需求的自動化設備。
小黃人智能分揀機器人平臺主要負責五公斤以內的小件智能分揀,而針對大件、重件,目前使用的是最高效的交叉自動分揀系統,新的系統設備占地5000m2,擁有16個卸貨口,每小時的平均分揀量能夠達到12.8萬票。
義烏申通目前整個分揀中心是半自動與自動化設備協同完成,能最大程度的減少人工成本,并做到分揀的高準確率。
申通快遞今年還針對末端設立了專項的獎勵機制,主要用于獎勵末端簽收派、客戶服務質量,以及快遞員,獎勵金額預計超過7000萬元。值得一提的是,義烏申通快遞在總部獎勵的基礎上,今年根據自身市場特色也加大了對末端快遞員的獎勵和激勵,讓快遞員能夠真正體驗到“繁忙日”的價值。
“動態路由”則是德邦的秘密武器。
它可以針對雙11期間電商貨高于常規快遞的情況,利用大數據算法預測和智能配載規劃,每天智能預測貨量、動態調整車輛線路、降低快件中轉頻次、減少外場落地操作,對線路每天進行實時動態調整。德邦方面表示,今年已有10%的貨量實現了動態路由規劃,而全行業平均水平還不到2%。
另外,大件全自動分揀設備的應用,也提升了30%的人員效率,場地利用率提升一倍以上。該設施上還加裝了針對大件的六面掃技術,通過視頻掃描自動識別目的地,比起人工分揀,目的地錯誤概率幾乎可以降低至0,而該技術過去僅能應用在小件快遞的分揀。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7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79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76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0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4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