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刷臉付」的落地,代表國家監管機構對刷臉支付的認可,而以銀聯為代表、眾銀行參與的新一輪刷臉支付大戰也將開啟。
刷臉支付賽道,微信與支付寶大戰正酣,又迎來一位「國家隊」選手中國銀聯。
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中國銀聯攜手 60 多家銀行機構與產業伙伴聯合發布智能支付產品「刷臉付」,用戶在支付時無需拿出手機、銀行卡等介質,只需要完成「刷臉」并輸入支付口令,即可完成付款。
相比微信支付寶的刷臉支付,它的交易環節多了一步「支付口令」,采用安全性更穩妥的雙重驗證,但也一定程度犧牲了用戶體驗。銀聯這一舉動又將對刷臉支付的方式產生怎么的影響?
作為國家隊代表的銀聯入局刷臉支付,代表監管機構對于新型支付方式的認可,有望推動刷臉支付行業標準建立。這一舉動背后,更是整個金融體系的智能化升級。
另一方面,作為手握 80 億張、全球最大的銀行卡發卡組織,它的入局無疑為行業投下一顆炸彈,以銀聯為代表眾銀行參與的新一輪刷臉支付爭奪戰或將開啟,行業格局或將改寫。
銀聯推「刷臉付」產品的背后,是中國人民銀行(以下簡稱「央行」)對刷臉支付新型技術的認可和試水。
2018 年 10 月,央行開始著手去做刷臉支付的相關標準。到去年年底,銀聯便正式宣布,用戶在云閃付 APP 上注冊并開通刷臉支付服務后,即可在北京、上海多家商超體驗刷臉支付服務。
今年 4 月份,央行刷臉支付標準試行稿敲定,并由銀聯牽頭做線下試點。據業內人士透露,央行制定了「三步走」規劃,第一期試點城市為寧波和長沙,第二期將試點擴展至各個城市,第三期將在全國進行推廣。按照計劃,今年年底第二批試點建設會完成。
今年 6 月份前后,人行寧波市中心支行率先開啟試點工作,組織銀聯寧波分公司、寧波銀行、寧波銀聯商務等 14 家機構落地刷臉支付。
而今年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銀聯聯合商業銀行等 60 余家機構發布「刷臉付」產品。據機器之心了解,刷臉付包含一系列產品,比如刷臉 POS 機、支付平板、刷臉售貨機等。
刷臉付系列設備
在使用上,用戶需要在手機銀行或云閃付 APP 上注冊開通并綁定銀行卡,在商超、餐飲、自助售貨機等場景的刷臉付設備前,無需拿出手機或銀行卡,通過「刷臉+支付口令」雙重安全驗證,實現付款。
相比微信支付寶,銀聯刷臉付增加了密碼鍵盤的支付口令驗證,在安全上表現的更為嚴謹,但在用戶體驗和便捷性上則稍弱于兩家。銀聯的這一雙重驗證方式,又是否會對行業刷臉支付的交易方式產生影響?
目前,銀聯刷臉付已率先落地寧波、杭州、廣州、嘉興(烏鎮)、長沙、武漢、合肥等地。
據銀聯介紹,銀聯刷臉付是按照金融行業標準打造,采集人臉特征前,100% 獲得用戶授權;支付時,采用活體檢測技術,用戶人臉識別+自定義支付口令完成交易,并設立風險賠付機制進行兜底;此外人臉信息與個人身份信息分散存儲,嚴格控制訪問權限,保證信息安全。
與微信、支付寶「刷臉即會員」的構想類似,銀聯提出,刷臉機在基礎的收銀功能外,還可以作為金融門戶、流量入口、會員管家、廣告媒介。
目前銀聯的刷臉機仍處于試點節點,真正的商業化或許還要到明年。
在推行刷臉支付時,微信支付和支付寶可以說自成體系,綁定核心技術提供方(比如支付寶與奧比中光,微信支付與華捷艾米),依托既有的生態伙伴(ISV 服務商),構建起刷臉支付應用的閉環。
而伴隨著銀聯「刷臉機」亮相的合作伙伴可謂陣容強大,涉及主要商業銀行、技術提供方(京東數科、奧比中光、百度、云從、依圖、商湯、曠視)、設備生產商(聯迪、福建升騰)等 60 余家機構。
銀聯所構建的已經遠非一個應用的閉環,而是一個產業生態,在刷臉付產品的背后,更是行業標準的制定與金融體系的升級。
云從科技金融部副總監夏祥紅稱,與微信支付寶的自成體系不同,銀聯所代表的是金融體系的產業化升級,在人民銀行基礎標準之上,會涉及到各方從前端到后端的軟硬件系統改造,這不是一兩家企業能夠推動起來的,而是一個產業化的改造。
刷臉支付設備的兩項關鍵技術是人臉識別與攝像頭模組,它們也是設備安全性的核心所在。據機器之心了解,銀聯刷臉機背后的人臉識別技術多來自于云從科技,而 3D 攝像頭模組多來自奧比中光。
夏祥紅稱,云從是央行刷臉支付標準制訂的一個重要參與方,也是銀聯刷臉付設備后端的人臉識別算法的主要提供方。而在前端,云從也提供用于活體檢測的 2D/3D 模組。
目前在攝像頭方案上,支付寶與微信均采用 3D 結構光,其安全性也相對更高。為何云從還會使用 2D 結構光模組?
夏祥紅表示,大家總覺得 3D(三維建模)效果就好,這是誤識。通過產品實際測試,云從的 2D 產品也通過了銀行卡檢測中心(BCTC)的人臉識別技術檢測認證,并且實際效果媲美 3D 產品。
他解釋道,「刷臉設備的安全性是由硬件(攝像頭模組)和軟件(人臉識別算法)兩方面決定的,云從的核心優勢是算法,通過軟件優化也可以使 2D 攝像頭達到不錯的效果」。而 2D 方案也意味著更低的成本。
奧比中光也稱,本次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中,銀聯展出的 3D 刷臉 POS 機、3D 支付平板、3D 刷臉售貨機等「刷臉付」產品大都搭載奧比中光的 3D 視覺模組。
就在本月初,奧比中光也與銀聯共建 3D 視覺聯合實驗室,加速刷臉支付應用場景落地。
依圖科技也表示稱,全程參與「刷臉付」安全體系建設和方案制定,基于該方案的第一款PAD終端高標準過檢。目前,依圖已和中國銀聯、商業銀行及收單機構等攜手在杭州、寧波等地同步推出“刷臉付”產品和服務。
機器之心還了解到,銀聯也自建一個技術團隊,研發刷臉支付各個環節的技術,這又是否會對產業伙伴的合作產生沖突?
夏祥紅稱,「不會產生沖突,而是定位與分工更加清晰。簡單來講,云從的優勢在于技術,而銀聯的強項在于業務,我們提供給他們的是一個計算模塊,至于怎么去用,銀聯在業務上經驗會更加豐富。」
銀聯入局的當下,刷臉支付賽道,支付寶與微信激戰正酣。
2018 年 12 月,支付寶推出首個刷臉支付設備「蜻蜓」。三個月后微信對標「蜻蜓」推出刷臉支付機「青蛙」。隨后兩大巨頭便掀起刷臉支付的補貼競賽。
今年 4 月,支付寶宣稱,未來 3 年將投入 30 億補貼刷臉支付。微信也不甘示弱,據網付渠道商透露,只要商家筆單能達到微信要求便可免費鋪設。
今年 9 月競爭進一步升級,支付寶宣布,將 30 億市場補貼改為「補貼無上限」。
據機器之心了解,在兩家的補貼之下,支付寶「蜻蜓」與微信「青蛙」設備的出貨量已接近 10 萬臺。
更為重要的是,圍繞兩大刷臉支付方案的設備出貨量在迅猛增長。據產業人士透露,支付寶的刷臉支付方案(攝像頭模組)出貨量已近百萬套,微信的刷臉方案出貨量也有近 20 萬套。刷臉支付的市場份額正在被兩家瓜分。
而銀聯「刷臉付」在此時落地,對行業頗具影響力。
一方面刷臉支付標準有望快速建立。刷臉支付市場目前還處于「野蠻生長」階段,沒有明確的規范進行監管。而銀聯的試點一方面代表了國家對刷臉支付的認可,另一方面「刷臉+支付口令」雙重驗證的方式,也代表監管側對刷臉支付驗證方式的進一步探索。
這些試點將對行業標準的制定產生重要作用,并反過來規范行業當下的支付方式。
另一方面,以銀聯為代表、眾銀行參與的新一輪刷臉支付大戰或將開啟。移動支付時代,「姍姍來遲」的銀聯無疑錯過最好的時機,給了支付寶與微信支付攻城拔地的時間。
但銀聯顯然不愿錯過移動支付入口,2017 年 12 月推出云閃付 APP,并在近兩年間拿下 2 億用戶,發展也較為迅猛。盡管相比微信支付與支付寶近十億級的用戶體量,云閃付入口優勢不足,但其線下業務能力與推廣能力較強,仍是刷臉支付市場不容忽視的重要力量。
比如銀聯與銀行手中都握有一定體量的商戶,在交通與民生領域,銀聯更是大力度推廣。在刷臉支付上,這些領域都會是銀聯重要的落地場景。
銀聯、支付寶、微信支付,一場圍繞刷臉支付的三極之戰即將上演。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458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438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模化進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335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960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337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361 閱讀即將年營收超3000億元、迎來8.66萬名新員工,這家物流巨頭面臨最大風險
1366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332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95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4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