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FUS獵云網2019年度企業服務產業峰會”峰會上,上海發網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副總裁周敏發表了題為《物流服務賦能行業的市場機遇》的演講,分享了精彩觀點。
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 5G技術和物聯網等技術的迭代更新,物流行業逐漸形成了以數據化為核心的新生態,現在的物流行業更多的是成為產業的連接器,發網在幫助更多傳統企業加速轉型的同時也在加速自身的快速發展。
周敏對“賦能”提出了新的理解——科技驅動物流業未來。物流公司未來的側重點是整個供應鏈的解決方案,而非簡單的物流服務。
而智慧物流又依托著智慧電商產業。現在整個商業活動發生著不斷的變化,年輕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個性化。個性化和社群化的轉變,對整個的物流服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的渠道正在不停的影響這個行業,隨著渠道的增加和碎片化,企業提供的物流服務和供應鏈服務也必須得到優化。發網幫助企業在賣貨的過程中實現賦能,為其有針對性地推薦不同的渠道,例如傳統的KA渠道、主流的電商渠道、社區團購的渠道就適合推薦不同的SKU。
發網不僅僅可以提供貨也能提供渠道,周敏說道:“整個社會上流量的渠道在哪里,發網就可能會在那里。”京津冀,長三角,包括中軸線等地區,發網的云倉基本已覆蓋到全國三十多個省市,且在不停開拓我們的云倉。發網把運力資源進行了整合,從快遞快運城配,通過發網將服務方案呈現到給客戶。
2019年,獵云網以發現產業獨角獸為初衷,全面開啟“FUS(Future unicorn Summit)未來獨角獸峰會”品牌。本次大會以尋找產業獨角獸為初衷,圍繞“企業服務+產業”的主題,對新時代下的企業服務產業進行解析,分享投資人視角下的產業新機會,共同探秘企業服務領域未來獨角獸的機遇與挑戰。
以下為周敏演講實錄,獵云網經刪減整理:
大家下午好,我是來自上海發網供應鏈的周敏,我的主題是《物流服務賦能行業的市場機遇》。
首先我們要講一下我們對物流行業新生態的理解,大家傳統的理解物流可能是一個物流車隊,做物流服務,當然情況已經發生了變化。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 5G技術和物聯網等技術的迭代更新,物流公司更多的是在做數據化的工作,然后更多地去鏈接制造業、金融業。
所以我們說物流的新業態,更多的是成為產業的連接器,幫助更多傳統企業加速轉型,同時也幫助自己快速發展。
我們對賦能的理解,就是科技驅動未來,物流公司將會成為一個穿著物流外衣的科技公司。物流公司未來的側重點是整個供應鏈的解決方案,而非簡單的物流服務。國外很多大公司下面都有整套的解決方案,而不僅僅是簡單的點到點的服務。
企業需要有資源的整合能力,其要求的專業性會更高。我們覺得物流產業里面能做的事情還是挺多的,我們剛剛介紹到了智慧物流,其中我們又依托著智慧電商產業,智慧電商正在發生著不斷的變化。家樂福賣給了蘇寧。為什么?因為現在整個商業活動發生著不斷的變化,年輕人越來越多,越來越個性化,以前我們買東西更多的是看品牌,后來是看廣告看大V,現在更多的是看閨蜜。
個性化和社群化的變化越來越多,對整個的物流服務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以前我們對物流的理解更多的是“成本中心”,我們現在理解更多的是一個“物流中心”。回過頭來介紹一下發網再整個的電商倉配有13年的歷史,是目前中國最大的第三方倉配一體化服務平臺,在中國有130多個點,目前是整個2B、2C一體化的全渠道服務方案的解決者,目前累計的服務客戶已有500多個知名品牌,我們可以這樣說:每十個人如果在網上買過包裹可能就有一個人享受過發網的服務。
從2006年成立到2018年,發網一直在成長。大家可能平時在買快遞的時候只知道快遞會送到你家,但是這個包裹到你家之前,有F2C的邏輯工廠大經銷商把貨放到倉庫,然后用我們通過算法,整合市場資源,決定用哪家快遞公司送到你家里。
發網的服務能力在不斷的提升,服務規模也在不斷擴大,去年雙十一單天就服務了1300萬單。這是我們獲得的一些殊榮,可以看到發網的服務行業聚焦在快消品行業,最大的一塊是化妝品行業,其次是食品、日化、母嬰、酒水等,包括家電這些跟大家息息相關的行業。
這些年,快消品行業穩步成長,尤其是電商行業帶動了整個智慧物流的發展。但是制造業以前的優勢可能只是制造,但是隨著后面的發展更多的是渠道,誰能控制渠道、誰能擁有渠道就能把握競爭優勢。但是現在渠道也越來越多了,渠道不停的在更新,而且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碎片化的渠道,這就對物流服務和供應鏈服務提出了新需求。
新的渠道正在不停的影響這個行業,大家以后可能就是在微信上買貨。
但是微信以前可能只是鏈接京東,現在你在微信社群里面就可以買貨了,大家可能會發現社區團購的勢頭非常的火。大家在小區里面就可以直接去拿貨,更方便,這時候所有制造業的品牌商、經銷商在渠道方面已經不缺了。這么多渠道怎么來解決供應鏈的問題,是不是有一家供應鏈公司能解決這樣的一個問題,這就提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這就是剛剛講到的“人和店”,以前我們可能買東西需要去店里買,現在去逛店的越來越少了,家樂福的營業員有可能比顧客還多,可能人們更習慣性的在網上買。網上的店是虛擬店,可能你個人就是一個帶貨人。
發網根據這些發展來講我們的一個數字——“334”,我們在看新零售變化的三種業態,根據這些東西我們做出了我們的賦能,接下來我來介紹一下發網的賦能,同時基于我們的整個的云服務才能把這個行業規模做大。
第一,新會員的裂變就是“399”,曾經有一段時間云集成長的非常快。另外兩個就是基于物理位置的,以前我們買東西,可能你買一個生鮮產品,買一百塊的包裹你下單的時候發現物流費70塊就選擇放棄了。為什么現在就可以繼續買?就是因為我們通過拼購的方式,一個片區所有的訂單統一向商家下單,這個時候物流的運輸發生了變化,以前是2C的邏輯現在先2B后2C,從廣州先到上海是一個干線的運輸,到你家可能是城配運輸。所以這是基于物理位置的,社群也是一樣的,社群更多的是,比如有很多母嬰之家,寶媽閨蜜之間的交流,可能以前買東西是基于品牌,現在可能更基于實惠,性價比等。
對于2C的邏輯,主要是一件代發,用戶下單后,我們可以把這個貨送到你想要去的地方。雖然說也是到你個人手上,但這不是傳統的快遞站的一站一站的到你手上,而可能是先2B后2C的過程,基于整個發網庫存管控中心,在全國的管理中心做全國的物流的服務,再基于我們的中臺服務,包括系統項目的服務。
物流倉配是我們的基礎,但我們還能做兩件事情——供貨和銷貨,但我們并不是一個真的賣貨人,也不是一個真的銷貨人,但是我們擁有整個倉庫的資源,然后可以把這些數據進行撮合,就是我剛剛講到的資源整合能力。
云集在雙十一的時候體量非常大,剛剛講到2B服務都是個性化的,沒有像2C一樣很容易標準化,這就需要做算法了。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是,怎么樣才能提升特定時期的峰值處理能力,也就是怎么提高效率,包括自動化設備的流水作業。怎么樣幫助客戶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也是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
早期我們是一倉發全國,時效性上沒有那么高,然后我們進行了分倉,這樣客戶體驗更好,基本上80%都是次日達。客戶整體體驗感的提升,也會幫助他更好的去銷售。
社區團購方面,從去年開始資本方就在看這個市場,累計投出了50億-100億的市場,市場上十家有S級企業有一多半在跟我們合作。大的平臺基本上單月銷售規模都已經能破3億了,并且這兩年成長的非常快,這是剛剛提到的從干線城配,到小區的團長手上,再交到消費者手上的整體的2B的邏輯。
下面談一下第二個賦能。我們有強大的庫存的中心。我們有那么多品類的貨通過倉庫在管理,但是這些貨不都是爆品,比如說有一個購物品的品牌有一千多個SKU,但是真正好賣的其實就是其中的一部分,絕大多數的SKU其實不是那么好賣,但是那些是他的利潤源泉。我們怎么樣幫他做賦能,我們給他推薦不同的渠道。傳統的KA渠道,主流的電商渠道,社區團購的渠道適合不同的SKU。
第三塊,發網不僅僅可以提供貨也能提供渠道,整個社會上流量的渠道在哪里可能發網就會在哪里。
現在不停的有新的渠道,不管是裂變的會員還是社群。包括像抖音比較火內容的大VAPP包括企業內部福利的集團的,可能各種類型包括新零售的小店都會有涉及。基于這些東西就是五朵云,如果都是本地化來做包括人工來做是很難實現的,一定通過整個云來操作的,這個云供應鏈的體現也是整個發網能夠服務整個規模的基礎,這是我們的一個倉庫的布局圖。
京津冀,長三角,包括中軸線等地區,我們的云倉基本已覆蓋到全國三十多個省市,且在不停開拓我們的云倉。我們把運力資源進行了整合,從快遞快運城配,通過發網將服務方案呈現到給客戶。客戶不需要一家家的找,也不需要一個個城市的找,整體的服務方案由發網提供就可以了。我們也給所有的渠道做一個云共享,所有客戶的貨源我們都會有數據平臺來對接,各類的銷售平臺,各類的ERP廠商,很多客戶的ERP系統是不一樣的,但是沒有關系,主流的ERP系統都是打通的。
我們賦能的機會其實是非常多,一直說供應鏈有四流,除了物流以外有信息流、商流、金流,目前我們也跟很多銀行包括跟傳統的銀行,創新的銀行都有開展合作。其實我覺得這個市場機會是非常多的,發網希望能夠讓所有的客戶品牌商銷售零售更簡單,追求讓我們客戶極致服務的體驗。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489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439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795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296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102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077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948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959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938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0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