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盤不僅僅是一塊板,它已經成為現代經濟中的重要的貨物的載體,托盤被譽為集裝箱之后的最偉大的工業發明之一。在供應鏈的各個環節提供著承載貨物,保護貨物,運輸貨物的關鍵作用。如果用人工搬運,裝滿一個卡車需要3-4個小時,而用托盤和叉車,只需要十幾分鐘,大大提高裝卸效率,為貨物運輸創造了極佳的條件。
帶托盤運輸(帶板運輸)可以大大減少貨物運輸當中的倒托盤,換包裝的繁瑣過程,實現用托盤一托到底,據統計帶板運輸可以節省物流的裝卸成本64%。但是在中國托盤共享和共用體系尚處在初級階段,盡管國家各部門花大力氣在全國推行托盤標準化和托盤共用系統,但是成效不明顯。其中的原因和利益糾纏很多,大致羅列一下。
1:托盤生產企業的生產缺乏標準化的制約。見過許多托盤制造企業的樣本,托盤品類多達幾十種、上百種。在制造端沒有抓好標準化,顯然市場上就沒有標準化,這說明托盤制造企業缺乏在托盤標準化上話語權,沒有龍頭企業,主流產品。
2:托盤使用企業,對物流標準化和單元化物流的規劃尚沒有形成體系,對托盤的尺寸規格任意定位,缺乏從整體產業鏈的物流體系規劃的視野。這也是中國物流規劃咨詢企業弱勢不受重視的體現。供應商在整個體系中缺乏話語權,遷就客戶的要求,結果出現各式各樣的托盤規格。
3:托盤運營的企業,沒有扶持可以長期穩定的托盤制造企業來協同作戰。中國在租賃的托盤數量2000多萬片,資產規模40多億。但是托盤運營和制造的統一體沒有形成,這導致沒有辦法在制造端和應用端形成一個標準化的強勢體系。比對美國PECO等托盤制造運營一體化公司,可以發現其中的邏輯。
4:政府對托盤的扶持和補貼沒有起到理想效果。由于企業對補貼政策的過度追求,讓市場規律發生偏斜,產生不公平市場競爭,影響市場固有規律,補貼和扶持政策又因時因地力度不同,地區差別很大,實施難度大,對地方政績體現小,因此實施力度忽強忽弱,缺乏可持續性。
5:缺乏從業人員,特別是懂供應鏈、懂制造業、懂自動化的從業人員。市場上缺乏有能力提供咨詢和教育客戶的銷售人員。這個環節的斷層是托盤標準化和共享共用體系最迫切的需要改進的。在市場上真正懂制造業和托盤的人才屈指可數。缺乏引導客戶的能力。
6:擴大托盤的朋友圈。盡管中國市場每年有接近3億片的新增需求,但是托盤的銷售和租賃都還處在起步階段,托盤企業和運營企業需要和包括叉車、自動化系統集成商、物流運輸企業更多的走到一起,從源頭開始把托盤標準化深入到制造企業端,物流的第三方第四方企業
托盤的標準化和共用體系,對國家對企業的重大作用不言而喻,在新商業經濟時期,在工業智能制造的新階段,這一片小小的托盤,應該具有改變許多商業模式的力量。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356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10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3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3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73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76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5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61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28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20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