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吉動物營養亞洲區供應鏈總監姜青林
(本文根據9月6日物流沙龍主辦的“2018合同物流創新發展高峰論壇”現場錄音整理)
在座的各位同仁,大家好,很高興今天來做《供應鏈戰略對物流供應商選擇的影響分析》的分享。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嘉吉動物營養亞洲區供應鏈總監姜青林,在供應鏈領域工作了23年,算是供應鏈的老兵了,從業單位基本都是甲方,包括美標、德爾福和嘉吉等,大多是歐美的獨資企業。我在美國運輸物流協會有些建樹,同時也是西交利物浦卓越運營供應鏈副院長,主要講授EMBA/MBA/運營供應鏈碩士課程。
下面我介紹一下嘉吉,嘉吉很簡單,大家只要記住幾個153就可以:嘉吉成立了153年,全球有153萬員工。嘉吉的銷售收入有高有低,最高是在2014年達到了1500億美金。嘉吉跟大家的生活息息相關,從牙膏里的抗凝劑,到衣服中的棉花,再到巧克力、肉類、蛋類、奶粉等食物中的添加劑,可能都是來自嘉吉。
“九層寶塔”現狀
我來自于甲方,那么我們就從制造業的角度來看一下現在的情況。現在制造業面臨著非常大的壓力,在勞動力、效率、研發技術、人才、管理等各個方面。面對現在的變化,合同物流公司也越來越不好做,如何生存如何發展是大家關注的重點。
這是我在蘇州物流公司做的“九層寶塔”。
對于很多公司來說,第一層是完全初級操作,無任何客戶選擇,很多夫妻店就是這種模式。第二層主要是初級操作,關注某幾個行業。第三層是熟練初級操作,關注少數行業。第四層開始進入初級的流程管理,無客戶聚焦。再往上流程逐漸成熟,同時整個客戶的聚焦也慢慢形成,到比較高級的時候,流程已經很完備了,同時聚焦比較成熟或者比較穩定的客戶群。第七、八、九層,進入系統和人才的部分,這是我們今天要重點談的話題。剛開始是買系統,然后引進人才,聚焦一些客戶,后面就是自己開發一部分系統,再購買一部分,然后人才就是培養和引進同步來做,同時進入到客戶定制化。現在比較高端的公司就是自己開發系統和培養人才,同時聚焦高忠誠度的客戶。
如果分三個類別的話,第一類是掙辛苦錢,第二類是掙操心的錢,第三類是掙聰明的錢,也就是勞力、心力、腦力。他們的進度或者過程是怎么樣的呢?第一,我們可以看到從流程到系統,它是一個單行道,如果沒有一個特別好的流程,即使買了一個系統,也起不到作用。第二,從初級到高級是可以跳躍的,特別是從操作層次跳到中級流程,但是從初級操作跳到高級流程操作是不可能的,這方面我們經過很多案例驗證,直白的說就是砸錢不一定能達到效果,它有前期的約束條件。
蘇州2017年有8600家物流公司,按照剛才的九層分布的話,是圖中所示的比例。到2025年,我們認為蘇州只有一半的物流公司能存活下來,這個洗牌是非常厲害的,但是它的比例結構基本沒有太大變化,可以看出,沒有特色的小規模夫妻店將來會邊緣化或者消失。
用公式進行分析
在這里我介紹一個簡單但有用的公式:客戶的價值=(質量×服務)÷(成本×時間)。
可以看到,我把它簡化為1、2、3、4四個變量,它會產生很多不同的組合。對于合同物流公司來說,他的路絕對不是唯一的,他有很多條路可以走,公式可以無限延伸,我在此只是列舉了A、B、C、D、E幾個模式。
A是指公司非常重視質量,重視程度遠遠大于服務、成本和時間在一起的總合,也就是重資產和系統,如果你做這樣的甲方公司,沒有自己的資產優勢的話,基本就不要做了,因為很多質量要素的前提就是你要有很好的資產;B是指公司對于質量和服務的要求非常高,比如醫療器械、藥物等方面,一旦出事,在行業里的地位就不保了;C是指公司對于成本的看重大于其他部分,這種情況可以允許一定范圍的失敗,至于范圍如何界定就因人而異、因公司而異了。D是指公司追求好的性價比,公司認為質量、服務和成本、時間是可以相對應的,很多服務行業是這種情況,特別是餐飲。E是1=(2-3)×4,這種情況是微利,公司對利潤的要求很低,但是整體要求并不低,現在這種情況比較多,特別是面對C端市場時,消費者的預期不斷被拉升,享受到的服務越來越好,同時消費者對于成本也越來越敏感,對品牌的忠誠度下降,整個市場都是這樣的規律。
三個層次伴隨著三個痛點
回到今天的話題來講,合同物流將來的發展一定是多樣性的,在不同的階段,合同物流公司要找到自己的定位,這樣才能良性發展。
對于甲方來講,物流如果分為三個層次會伴隨著三個痛點。第一個痛點是戰略層次的,公司的要求不能被物流公司理解,管理文化差異巨大;第二個痛點是在流程方面的,沒有適合行業和運營要求場景的SOP設計,效果不能持續,人員流動大需重新培訓;第三個痛點是執行方面的,因人員理解差異造成服務質量和成本不穩定。
理解客戶的痛點是我們進行合同物流的起點。甲方為什么要外包物流合同,無外乎是核心業務需要、物流活動難以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改善物流服務水平等幾大原因。而物流外包決策就很有趣了,對于甲方來講,他的企業戰略、企業核心競爭力、物流能力和物流的經濟效益至關重要,如果你在這四個方面都能提供滿意的答案,那做生意是沒有太大難度的,如果能滿足兩三個方面,也還不錯。
我們現在對比一下中國、歐洲和美國在合同物流上的區別,在中國就是干線、市內、倉儲加包裝,絕大多數是這四部分。在歐洲,會有很多裝配信息、標簽回收的部分,因為歐洲,特別是德國,是非常重視環保的。中國的回收物流較弱,其實這部分的市場非常大。美國無一例外都是以信息為主,不管是咨詢、信息管理、集運,還是數據交換、物流系統,美國的物流公司都有自己的物流系統,或大或小。
選擇最適合自身的技術
如果把物流的知識分為三個層次的話,統計學知識點是基礎知識,這個必須專家帶領團隊來進行;運籌學知識點包括線性規劃、動態規劃以及所有算法;物流應用包括調運、混裝、配送方案以及一些庫存和訂單的控制,這些是我們每天在做的工作,但可能做的方法跟客戶的要求之間存在差距,我們要做的工作就是找到這個差距,然后縮小這個差距。
這里我談一下快遞,快遞的核心能力、門檻特征、資本要求、網絡化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點,應該追溯回去,把這些物流的應用、所需要的知識點跟基本知識結合來看,這時你才知道什么樣的科技對你有用,最適合自身的才是最有用的。
這張PPT講的是智能物流應用體系,上面幾塊是以規劃為主,包括區域、服務區、訂單分配、路線行程;下面是執行,包括派單、跟蹤、路線等,每個物流公司都會涉及到部分或全部,這里我不展開說明了。
典型案例
最后介紹一個例子。西爾斯是一家美國的維修公司,主要負責家政服務,從換水管到修電器都包括。西爾斯在美國有16個服務大區、50個小區,同時擁有一萬多名技術人員,在美國每年完成約1100萬次家庭服務。在這樣的場景下,西爾斯的目標是提高這一萬個人的移動工作效率。移動工作效率指的是員工在每個點上做的事情給公司創造的價值,量化出多少,效益是多少;同時通過一些分配的工作方案,包括車輛路線的編排、導航、時間,去完成各種不同的數據,這個叫做真正的多維數據分析。最后得出的結果可以提高效率,實現減少通信、減少服務區,降低管理成本。在中國,很多公司的收益不高,但是管理成本非常高,在這方面是可以參考西爾斯的成功經驗的。
合同物流是一個期間性的名詞,再過10年,合同物流這個名詞沒有人提了,可能將來只有兩種物流,一種叫智慧物流,一種叫其他物流,你要么做智慧性的東西,要么泯然于眾。如果想好好生存好好盈利,我對大家的建議是,把智慧物流作為自己安身立命的基本。
我的分享就到這里,謝謝大家。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羅戈網立場
-END-
“京東服務+”洗衣中央工廠招商、3C上門安裝/維修招商
2304 閱讀嘉誠國際發布2024年年報:營收13.5億元,歸母凈利潤為2.05億元
2305 閱讀深圳擬擴大試點物流、環衛功能型無人車運營,加速產業規?;M程(附編制說明等下載)
2111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收購,9億美元交易值不值?
1540 閱讀DeepSeek落地全球第一大港
1291 閱讀京東外賣重點推廣39城
1246 閱讀國內首條無人機城際物流航線首航,1200公里續航會否沖擊貨運格局?
1199 閱讀普洛斯中國2024年表現穩健強勁,卓越運營助力新經濟勢能攀升
1128 閱讀京東,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
1118 閱讀物流行業唯一!京東物流入選《可持續發展年鑒2025》
110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