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業走向國際化的過程中,“可持續發展壁壘”日益受到重視。以上市和融資活動為例,各大主要交易所都要求上市企業發布ESG報告、披露氣候相關的財務信息等。在此過程中,TCFD已經成為氣候信息披露的全球統一標準。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由G20轄下的金融穩定委員會于2015年成立,該工作組的目標是議定一套一致性、自愿性的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揭露建議,協助投資者了解相關實體的氣候風險。
從2023年7月開始,二十國集團(G20)金融穩定理事會(FSB)宣布,將于2024年起將氣候相關財務信息披露工作組(TCFD)的監督職責全部移交給IFRS基金會(ISSB),從而成為國際會計領域的一條事實標準,也是上市公司的必答題。香港聯交所(HKEX)等機構都強制要求上市企業按TCFD框架披露自己的環保信息。
TCFD披露框架分為四個部分:
1) 管治架構(Governance),即企業是如何做好內部的利益平衡,以確保環保與氣候變化相關的行動得到落實。
以小鵬汽車為例:其ESG管治架構由董事會下設的”ESG委員會“牽頭,以其拉動“ESG執行工作組”、以及“環境、社會、治理、傳播”等方面的各個矩陣小組。從而以相對扁平化的方式拉動全公司范圍內的ESG工作。這里,董事會下設“ESG委員會”或者“可持續發展委員會”已成為現代企業標配,通過董事決議對公司的可持續發展方向就行把控。
圖:小鵬汽車的ESG管治架構。來源:其2023年ESG報告
2)戰略(Strategy):公司將以怎樣的路徑來實現其可持續發展目標?短期和長期的工作重點各是什么?
以世界頂級汽車供應鏈服務商NYK(日本郵船)為例:其ESG發展戰略是四個Story: 安全、環保、人力資源、和公司治理。在每一個Story下面,都有更加細化的戰略議題。如環保領域的“氣候變化議題”:公司把國際航運中新型燃料(甲醇、氨等)的應用視作節能減排的關鍵抓手之一,并給出了未來20年較為清晰的路線圖。
圖:NYK(日本郵船)的ESG發展戰略。來源:其2023年度報告。
圖:NYK對于國際航運中新型燃料的應用展望。來源:其可持續發展報告
3)指標和目標 (Metrics & Targets):主要是和氣候變化相關的定量指標。以小米集團為例:其2030年目標是將主要運營活動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70%(相比于2030年為止),其中運營的70%用電將是可再生電力(風能、太陽能等)。此外,小米計劃在此期間將國內物流的能效提升10%。
圖:小米集團應對氣候變化的指標和目標。來源:其2023年TCFD報告。
4)風險管理 (Risk Management):公司將如何應對氣候相關的短期和長期風險,以及抓住相關的機遇?這里的風險通常又分為物理風險(physical risk)和轉型風險(transition risk)兩大類。物理風險是指自然災害對于供應鏈實體運營帶來的上海(如臺風損毀基礎設施),而轉型風險則是相關政策法規、技術的變遷給公司帶來的經濟損失。
以現代汽車集團下屬的供應鏈巨頭Hyundai Glovis為例: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其董事會、風險管理委員會(CEO任主席)、CRO(首席風險官)、環境管理委員會等組織機構發揮了重要作用。業務團隊會定期對環境風險進行識別,并視其重要程度向管理委員會、董事會等進行報告。通過對相關風險進行定量的分析評估,公司也可以抓住其中蘊含的機遇為公司創造效益,例如通過出售富裕的碳配額而獲得收入。
圖:Hyundai Glovis應對環境風險的管治架構。來源:其2024年ESG報告
圖:Hyundai Glovis的氣候風險管控思路。來源:其2024年ESG報告
圖:Hyundai Glovis面臨的環境風險與機遇(節選)。來源:其2024年ESG報告
小結:TCFD是國際同行的氣候信息披露標準,它已經被納入國際會計信息的通行標準,并成為主流證券交易所對上市公司的強制披露要求。TCFD包含四大關鍵元素:管治架構、戰略、指標與目標、風險管理。按照相關標準對于企業經營信息進行復盤梳理,有利于企業檢視自身經營的“綠色”程度,為可持續發展打下好的基礎。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034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2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9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77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28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6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21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75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72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