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位高三畢業的學生,找我咨詢,他的疑惑是:
我剛剛高考完打算學物流管理專業,好多人勸我不要,說本科畢業可以坐辦公室,專科只能在分揀機前日夜分揀快遞嗎?
這個同學的困惑,非常有代表性,接下來,分享幾點我的看法:
之所以很多人認為物流就是快遞,是因為“快遞”最接地氣兒,幾乎跟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息息相關了,現在的年輕人,誰還沒網購過,網購的物品大部分都是以快遞的形式寄送到我們的手中。所以,就導致大部分人認為快遞就等于物流。
物流,最簡單的理解就是“物的流通”,雖然,這個專有名字是20世紀80年代才從日本引入到中國,但實際上,咱們老祖宗在很久以前就開始做“物的流通”這件事兒了。過去在打仗的時候,通常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里轉移“糧草”的行為其實就屬于物流活動的范疇,只是過去我們不叫“物流”罷了,那會兒的說法,通俗點講,叫后勤保障。
物流行業的分工可以說非常細化,按照運輸方式劃分,包括:公路運輸、鐵路運輸、水路運輸和航空運輸;按照服務內容劃分,包括:倉儲物流、運輸物流和綜合物流;按照服務主體劃分,包括: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按照組織管理水平劃分,包括:傳統物流、現代物流。
快遞物流,涉及到很多操作環節:先是快遞員上門取件;統一送到末端的站點;每天定時統一往當地的轉運中心聚集;轉運中心的工作人員按照不同的發貨方向,將貨物進行分揀,裝車;干線車輛將貨物運輸至目的地城市的轉運中心;按照城市不同的行政區域,對快遞重新進行分揀;快遞從轉運中心運送至末端的站點;站點快遞員將快遞取走,然后再上門送快遞,直至簽收完成。
所以,你看到了吧,一個快遞的流通,不只是分揀動作,還涉及到方方面面。而你所說的分揀,我理解應該是每個城市轉運中心工作流程中的某個模塊。轉運中心內部涉及到的工作崗位也挺多的,包括倉管員、分揀員、系統人員、運輸調度、叉車司機、裝卸工人、行政人員等。
分揀員的工作量確實不小,而且對工作效率要求也很高,累肯定是存在的,尤其是趕上電商企業大的促銷時,比如每年的618,雙11等。不過話說回來了,整個物流行業的基層崗位都不是太輕松,而且工作環境,也大都遠離市中心,這個要有心理準備。
基層崗位,是大部分進入物流行業的學生都要經歷的階段。有的學生因為覺得物流行業太苦,干脆畢業以后就從事非物流行業的工作了;還有在物流最基層適應了這種強度,不愿管人帶團隊,做成崗位技能標兵的;最后一種,是適應了基層崗位,但是不愿長期待在底層,拼命努力往上走,而且也晉升到了期望的崗位。具體選哪一種,要看你自己。
學歷主要代表的是一個人的學習能力,但并不能代表這個人未來的工作能力。
企業在選人的時候,有時候為了降低選人的難度,會通過學歷來刷人,這個很正常,但在用人時,尤其是崗位晉升中,絕不會因為一個人的學歷越高,能力有所欠缺,而把另外一個學歷相對低一些但能力卻很強的人淘汰掉。
學歷是我們進入一個企業的敲門磚,后期,在工作中,還是要保持不斷的學習的。學習的途徑有很多,比如,人、網、事、書。我在工作了以后,除了提升工作技能外,讀了天津大學MBA,近兩年還出版了2本書,不斷逼著自己成長。
假設你舉的那個例子是對的,本科生坐辦公室,專科生去下基層,那也只是短期的。學歷和位置,只能代表他們過去給自己積累,在現在得到了兌現。如果你是一個專科生,也不必抱怨,畢竟過去人家或許比咱們更努力,對吧?咱得認。
所以,在職場中想要有一番作為,從當下就要開始努力,為自己的以后積累些什么,就像,你總要在付出的季節做點什么,才能在收獲的季節有所斬獲!
物流不止快遞,這個行業比我們想象的要更加的多樣化。快遞工作并不僅僅是分揀,它包含了一系列從取件到簽收的完整流程,且每個環節都至關重要。
學歷雖然是進入職場的敲門磚,但真正決定個人職業發展的還是個人的能力和持續學習的態度。
最后,希望所有報考物流管理專業、或已身處其中的學生們,無論起點如何,都要勇于面對挑戰,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為自己的未來打下堅實的基礎。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2978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4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079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076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849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07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01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198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147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14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