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大件一直是行業內沒有被妥善解決的問題,快遞員們對大件的態度也各不相同。
部分快遞員認為:大件派費高,賺得多,希望能多送大件。
而還有一部分快遞員不愿意送大件,認為送大件又累賺的又少,有時還要遭到客戶的投訴,對大件的抵觸情緒非常重。
大件之所以成為快遞行業中最敏感的一個話題,是由于其本身一直具備著這個行業難以解決的痛點:
一、派費與工作量不符:快遞行業絕大部分物品都是3公斤以下的輕小件,這也是其能在末端產生規模效應至關重要的原因,業務員雖然每件貨拿到的派費并不高,但由于派送密度大,且可以把大部分件送往驛站,業務員每天在比較輕松的情況下就能派送幾百票,并獲得一個比較不錯的收入。
但當十幾甚至幾十公斤的件出現的時候,這樣的大件續重派費較低,和小件的收入并沒有拉開太大差異,更有甚者部分業務員甚至都拿不到這部分續重收入,這導致業務員極易產生抵觸情緒。
二、上樓困難:由于這類產品一般都是家用電器、小家具等,消費者都會要求業務員送貨上門,如果不送上門,業務員很大概率上會遭遇投訴,但這類物品本身重量不輕,如果再遇到沒有電梯的居民樓,業務員需要耗費較大體力把貨品搬上樓,這個問題也讓很多業務員頭痛。
也正是由于末端最后一公里沒有妥善解決的辦法,導致快遞行業對大件普遍產生了一定的“大件歧視”,具體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有的快遞公司會直接拒收一定公斤段的大件,防止這樣難轉難運的貨品流入自己的網絡。
二、業務員不能送:快遞業務員多以三輪車去送貨,這樣的三輪車只適用于快遞小件,如果猛然出現一件幾十公斤的大貨,這樣的小三輪車根本沒法裝,即使裝進去了也占據了其他小件的空間,業務員需要來回跑趟,無形中降低了其派送效率,并對其收入造成一定影響。
某快遞小哥表示“快遞車就那么大,有時候一個大件甚至能占十來個普通件的空間,送大件就意味著要多跑幾趟。”并且,隨著快遞量的不斷增長,網點的派件壓力越來越大,“去年我們網點快遞量最高峰是‘雙十一’,有兩萬八千多件,今年普通月份的快遞量都達到了兩萬件左右,派件壓力很大,送一兩個大件上門還好,要是量多了,那這一天肯定要忙上加忙。”接著,他還補充道:“我們派件收入是按件數計費的,跟大小并沒有關系,大件小件一個價。”
三、業務員不愿送:鑒于大件耗時長、搬運難、影響其他小件派送效率的情況,多數業務員不愿送大件,所以經常會出現業務員不送上樓和消費者產生糾紛的情況。
快遞員趙師傅表示:“精力費更多也就罷了,經常還會因為大件產生矛盾。”趙師傅說,有一次他派送一個家具大件時,因為東西實在太重,他就給收件人打了電話,希望能下來幫個忙,結果被對方指責偷懶,并強硬表示“不送到家門口就投訴。”趙師傅說:“快遞業是服務業,有時候辛苦點沒什么,但不被理解和尊重時還是很難受的。”
大件幾乎成為了快遞行業的一個老大難問題,那么快遞大件真的就沒有妥善的解決辦法了嗎?
其實則不然,一些直營物流體系如天貓菜鳥已經開始推出送裝一體服務了,對電器家裝消費第一平臺淘寶天貓而言,邁出這一步,著眼的是構建新護城河,更是提升消費者體驗,通過將供應鏈縱向延伸,往前延伸到工廠,搭建倉配設施,往后延伸到安裝維修場景,用“送裝同步”解決消費者搬得了也裝不了的痛點。
對于加盟制快遞企業來說,隨著家電家具行業不斷電商化,快遞大件將越來越多的出現在其網絡系統中,當這種現象成為普遍時,維護消費者收貨體驗和保障業務員權益需要同時兼顧,最直接的解決辦法就是對送裝超過一定重量貨品時加收附加費用,讓業務員勞有所得。
除此之外,近些年蓬勃發展的快運行業也是解決大件歧視的較優路徑,快運不同于快遞,快運是需要票票上樓的行業,其相比快遞的最大優勢就是服務,目前,中通快運、德邦、百世均推出了電商小票業務,相信在不久的將來,10kg以上的貨品將更多的流入快運系統。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6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32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5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70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5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