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位于長久物流北京總部園區西側的“光儲充檢放”一體示范站調試完成,正式落成。該充電站由長久物流與北京鏈宇科技有限責任公司聯手打造,具備光伏發電、V2G(Vehicle-to-Grid)充放電、“高精度電池體檢”等功能,是公司助力實現“雙碳”目標的又一重要布局。
除了具備傳統光伏發電功能,助力降低碳排放外,該充電站配備6車位V2G新能源車充放電接口,可以實現車輛與電網電能的雙向流動,即新能源車輛既可以通過此充電樁充電,又可通過充電樁向電網側放電。這一功能可降低特定時段用電負荷較大場所的電網負荷,比如未來當電網用電負荷較大時,可使用閑置車輛向電網側反向放電,在夜間用電量負荷較小的時間段對車輛進行充電補能,這樣就形成一座小型儲能電站,起到對電網負荷“削峰填谷”的作用,提高供電可靠性,提高電網負荷率,促進電力供需平衡,助力電網經濟運行。(來源:長久物流)
福建省發改委1月29日公告,同意建設寧德深水A區海上風電場項目,建設規模800兆瓦,并建設500千伏海上升壓站、500千伏陸上集控中心、配套儲能、控制保護和輔助工程等。
該項目開發單位為福建潤時海上風電有限公司(下稱福建潤時),后者成立于2023年4月,注冊資本25億元,大股東為寧德時代子公司時代綠色能源有限公司,持股96%;福建閩東電力股份有限公司持有該合資公司3%的股權,中國電建集團福建省電力勘測設計院有限公司持有剩余1%股權。
該項目總投資為129.88億元,其中20%為項目資本金(即25.98億元),由福建潤時出資,其余申請銀行貸款解決,項目需在2年內開工。這是寧德時代投資的首個海上風電項目。(來源:財新)
近日,貝肯新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貝肯新能源”)完成A輪近億元融資,由眾行資本獨家投資。
隨著“雙碳”目標的提出與“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戰略的確定,新能源發電并網比例和上網電量快速提升,減少了同步發電機組在電網中的比例,惡化頻率響應特性,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受到極大挑戰。
飛輪儲能屬于功率型儲能設備,具有功率密度高、充放電響應速度快、使用壽命長、放電深度大、安全風險小等優勢,適用于功率的短時支撐,電力系統調頻是其非常理想的應用場景。本次投資,是眾行資本深度挖掘新型電力系統需求,布局新型電力系統解決方案的重要體現。(來源:貝肯新能源)
2月1日消息,云南普洱市寧洱縣勐先鎮和平村和謙樂村的66戶村民,因保護森林、增加碳匯獲得了一筆“賣空氣”的收入。他們通過參與林業碳匯項目,將自家林地吸收的二氧化碳作為商品出售給排放企業,以抵消企業的部分碳排放。近日,這個首個在當地落地的碳普惠項目完成了首筆交易,涉及3800多噸二氧化碳當量,平均每畝林地每吸收一噸二氧化碳可換取35元收益。在扣除相關成本后,村民們總計分得了6.1萬元。村民們不僅享受到了資源生態效益帶來的紅利,也為碳匯項目打下了群眾基礎。(來源:羅戈網)
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消息,1月29日,寧德時代電動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企業名稱變更為浙江時代電動科技有限公司(下稱“浙江時代”),同時,注冊地址由福建省寧德市東僑經濟開發區漳灣工業園區變更為浙江省杭州市臨平區。
天眼查APP顯示,浙江時代成立于2018年,時代電動成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家以從事專業技術服務業為主的企業。企業注冊資本4992萬元,實繳資本4800萬元。股東信息顯示,浙江時代由羅訓強、寧德萬和投資集團有限公司、杭州特嘉樂企業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等共同持股。(來源:中新經緯APP)
2月1日消息,DHL 與施耐德電氣合作,成功地在新加坡和北美以及印度和北美之間部署了創新型多式聯運橋梁,以減少航空貨運的范圍3碳排放。(來源:DHL)
2月1日消息,基于自然碳去除初創公司Cultivo完成1400萬美元A輪融資。據悉,Cultivo是一個人工智能驅動科技平臺,它利用人工智能驅動的科學技術平臺進行項目發起,并動員不同的資金池進行土地再生項目,以消除碳、增加生物多樣性和改善蓄水量,從而增強自然資本的價值。Cultivo在 A 輪融資中籌集了 1400 萬美元。該輪融資由 MassMutual Ventures 和 Octopus Energy Generation 領投,Salkantay Ventures 和 Pe?a Verde 跟投。(來源:IT桔子)
1月1-28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59.6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92%,較上月同期下降24%,今年以來累計零售59.6萬輛,同比增長92%;1月1-28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56.7萬輛,同比去年同期增長76%,較上月同期下降38%,今年以來累計批發56.7萬輛,同比增長77%。(來源:乘聯會)
生態環境部:明確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鐵路內燃機車及民航飛機的核算邊界和計算方法
1月30日,生態環境部發布了《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融合排放清單編制技術指南(試行)》(以下簡稱《指南》)。《指南》細化了排放源分類分級體系,規定了大氣污染物與溫室氣體融合排放清單編制程序,并且明確了清單編制技術方法和全過程質量控制等內容。
根據《指南》,各類排放源分級體系包括電力熱力源、工業源、移動源和油品儲運銷、生活源、農業源以及廢棄物處理源等六類排放源。其中,《指南》明確移動源是以燃料為動力的可移動的大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源,具體包括機動車、非道路移動機械、船舶、鐵路內燃機車和民航飛機等。CCTP分別對不同移動源的核算邊界、計算方法等內容進行整理并集中呈現。(來源:生態環境部)
1月30日,海南省政府與交通運輸部在海口簽署關于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服務和保障具有世界影響力的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合作協議。
根據協議,雙方將圍繞落實建設交通強國部署要求,在高水平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全面提升交通運輸對外開放能級、推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推進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交通等領域開展合作。(來源:海南日報)
充電基礎設施作為為電動汽車提供充換電服務的交通能源融合類基礎設施,其規模化發展可有效推動商用車電動化發展進程,促進能源與交通領域“脫碳”,助力“雙碳”目標落地,為全球減碳進程貢獻堅實中國力量。雖然我國已建成全球規模最大的充電基礎設施體系,但電動商用車“補電難”問題仍然顯著,具體體現為“不便捷”、“充電慢”、“存在安全風險”等問題。便捷性方面,公交、環衛等使用專用樁的商用車充電場景存在其他車輛無法共用的問題,城市、高速等使用公用樁充電場景存在“乘商混用”導致可用充電設備少的問題。充電速度方面,重卡物流等商用車充電場景對功率需求較高,充電功率多超 120kW,充電時間達 45分鐘以上,擠占了商用車營運時間。安全方面,我國商用車使用強度大,電池包容量更大,充電功率高,存在較大安全風險,因此商用車充電安全問題更加值得關注。
(搜索報告標題【中國電動商用車充電基礎設施現狀評估與 2035 發展目標及路徑研究】,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中汽數據有限公司&國網智慧車聯網技術有限公司
本報告探討全球汽車行業所面臨的新趨勢與挑戰。同時,了解馬士基海運集裝箱汽車運輸模式是如何為傳統的滾裝船模式(Roll-On/Roll-Off)進行運輸升級的——這樣的模式可以協助汽車行業中的代加工工廠(OriginalEquipment Manufacturers, OEM) 在風云變幻的全球市場中保持領先地位。
(搜索報告標題【瞄準新機遇, 鑄造綠色新能源物流未來】,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馬士基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6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32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55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702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5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