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區里,基于“5G+北斗”的智能無人集卡有序穿梭于碼頭和堆場間進行作業;碼頭上,萬噸巨輪靠岸即可接入“插座”享受清潔電能;化工區,每一輛危化車輛、每一處氣體探測器和液位警器,實時向后方遠控室傳送車輛定位及各項安全指標,確保管理人員全方位掌控港區安全作業……近年來,浙江省海港集團、寧波舟山港集團深入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和“世界一流強港”建設要求,積極推動創新建設智慧港、“碳達峰”港、平安港口,以數字賦能,讓智慧、綠色、平安港口成為建設世界一流強港的標配。
以“智變”謀“質變” 智慧港口一往無前
在寧波舟山港調度指揮中心,一塊近30米長的大屏上實時滾動著集團所轄各類碼頭生產數據,調度人員通過屏幕可直觀了解港區運營動態。“只要1名值班調度和2名計劃調度同時在崗,就能掌管全港信息。”股份公司業務部相關人員介紹,港口運營信息化讓浙江海港各港域生產業務協同成為了現實。
近年來,集團圍繞數字化港口生產運營體系、智能化碼頭作業體系、數字化物流服務體系和智慧港航數字生態圈,積極布局新一代前沿技術與港航物流業務的深度融合研發,加快推進港航數字化改革,形成了浙江海港“整體智治”新格局。其中,針對浙江沿海各港域位置分散等情況,集團打造的數字化協同管控平臺,實現了“船、港、貨、航”全要素數字化管理,滿足了“一體兩翼多聯”生產作業需要。僅在寧波舟山港,協同管控平臺每年管理的靠泊船舶超4.3萬艘次、引航3.6萬艘次、拖輪助泊7.3萬次。
如果說實現海港生產業務一體化是“先手棋”,那么加快推進智慧化碼頭作業體系建設就是“關鍵棋”。近年來,集團全面推進以集裝箱、散貨兩個專業貨種為代表的“2+1”智慧化碼頭示范建設,以示范引領推動下屬其他碼頭轉型升級。
在梅山港區,遠離碼頭現場的橋吊遠控操作室內,橋吊司機通過智能操控平臺實時遠程監控現場操作,加速超級大港高效運轉。“設備越來越智能,部分職工工作由室外轉移到了室內,不久的將來,無人化作業將成為現實。”說起單位變化,梅東公司相關負責人滿懷期待。這是集團打造“2+1”智慧化碼頭示范建設的“梅山樣本”,從中可窺見數“智”海港建設的壯闊圖景。
而在“2+1”的另兩個示范項目中,甬舟公司已實現單個泊位“自動化軌道吊+智能集卡(混行)+遠控橋吊”2路全流程自動化作業能力;鼠浪湖公司已實現全碼頭港機遠控及自動化常態使用,并完成5種生產作業模式全流程設備聯動。此外,集團智能閘口系統已實現閘口業務的“無人化+自動化”管理;智能理貨已實現寧波舟山港集裝箱碼頭全覆蓋……未來,集團將逐步形成“遠控自動化岸橋+智能集卡+自動化軌道吊”的遠控自動化作業模式,打造無人化碼頭。
從依賴國外系統到自主研發的n-Tos系統支撐“千萬級”大型集裝箱碼頭生產操作;從傳統碼頭作業到區域“無人化”裝卸全流程作業;從碼頭操控到30公里外海島碼頭無人化操控測試……集團以數“智”賦能、創新驅動“做強樞紐港、延伸產業鏈、構筑生態圈”,形成產業鏈和效益規模,強港運營高效暢通。
以低碳促發展 綠色港口生機盎然
在舳艫相接、貨運繁忙的浙江海港,氫能集卡靈活地穿梭于電龍門吊間,輕巧的海鳥或徒步在港池灘涂里,或振翅飛翔欲與港區后山上的風力發電機比高……一派海洋生態與經濟發展并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景象。這是集團堅持綠色發展理念,推動智慧綠色平安港口建設的另一處縮影。
集團著眼頂層設計,長遠謀劃,以基本形成高效能、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的綠色發展模式作為綠色港口建設目標,將綠色港口建設寫入《“強港興業”規劃》《集團“十四五”發展規劃和集團世界一流強港建設工程(2023-2027年)行動方案》,并發布實施《碳達峰專項行動方案(2021-2030年)》,編制《碳達峰發展規劃》,為高質量綠色發展繪就了藍圖、畫細了施工圖。如今,通過長期有效宣貫,綠色發展理念已深入到廣大干部職工心中、貫徹至強港建設事業的各個環節。
從清潔能源投用到港口防污治污,再到運輸結構優化調整,集團建設綠色港口的藍圖在實踐中逐步變為美麗的現實畫卷。近年來,集團通過龍門吊油改電、投用電動集卡與自動換電站、LNG集卡和氫能集卡應用、雙燃料拖輪技術改造等舉措優化港口能源結構,截至目前已投用540余輛LNG集卡、248輛電動集卡、2座智能換電站、50輛氫能集卡;完成400余臺傳統柴油動力的電龍門吊改造,可實現年累計節約用油3.5萬噸,減少碳排放8.8萬噸。同時,集團全面推廣船舶岸電應用,專業集裝箱泊位和5萬噸級干散貨泊位的岸電覆蓋率超90%;通過安裝港口防塵設備、打造溢油回收體系、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處理體系,有效提升港口防污水平。此外,集團推進港口集疏運貨物多式聯運,通過陸改水、公轉鐵等措施,逐步降低公路運輸比例,減少集卡污染物排放。2022年,集團完成海鐵聯運量140萬標準箱。
一子落而滿盤活,港口高質量綠色發展離不開堅實的基礎建設,更離不開核心技術的突破運用和關鍵項目的示范引領。寧波舟山港積極作為、超前部署,主動承擔起一批“雙碳”科技項目和標志性工程,不斷推進包括國家級示范工程項目以及港區低碳示范工程等重大項目的落地建設,以科技創新助力打造國際一流綠色港口。據悉,上述項目建成后預計每年自發電8130萬度,可減少碳排放8.3萬噸。
以平安筑底線 安全港口步履穩健
安全是是港口發展的基石。近年來,集團堅持“兩個至上”,立足“兩個大局”,統籌企業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落實全員安全責任,完善安全管控機制,推動安全措施落地,深入推動重大安全風險防范化解,安全管控能力得到穩步提升,為打造世界一流強港持續營造良好的安全生產環境。
集團安全生產部署會指出,要壓緊壓實黨政領導責任、部門監管責任和企業主體責任,構建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大平安”格局。集團貫徹落實上級指示精神,并結合自身實際,修訂完成了《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及安全生產事故綜合應急預案等12項預案制度,形成了一套具有較強執行性、科學性、更迭性的安全管理標準和程序,將系統內所有單位和部門納入到安全管理體系當中,各負其責,保障港口安全運行。同時,為強化安全法規、標準和制度執行的及時性和有效性,集團推進各單位通過開展測試、日常檢查和指導、實施嚴格安全考核機制等措施,提升職工的制度意識和執行力,讓“人人都是安全員”的理念牢固樹立在職工群眾心中。
完善制度是解決“思想隱患”的問題,防范化解則是治理安全隱患。集團通過深入推進安全稽查機制,開展體檢式檢查,深層次發現安全問題,量化評定下屬單位安全管理綜合狀況;不定期開展各類專項行動、各級安全生產互查活動等,有效提升各類安全管控能力,高壓懲治態勢得到持續鞏固。“歷經3年,我們對每家單位進行了7到15個工作日的體檢式檢查,已全面完成一輪生產型單位全面稽查工作,做到稽查工作全覆蓋、無遺漏,后續我們還將持續滾動深化實施稽查。”集團安全生產稽查組向基層反饋稽查意見時說道。
而在解決“技術隱患”上,集團加大安全投入,力推科技強安,通過自動化換人、機械化減人,進一步降低人身傷害風險,提高本質安全水平;建立完善海港數字安全管理系統項目等應用場景,全面覆蓋危險貨物、安全協同等5大管理體系,推動實現港區全流程智能化管控、可視化呈現和數字化決策,進一步提升數字賦能安全管理水平。同時,集團在海上搜救、消防應急救援、“聯防體”建設等方面,對標構建“全方位、大應急、大救援”格局,打造了現代化應急救援體系。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174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1606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555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515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944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5%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
972 閱讀京東緊急馳援西藏震區,首批救援物資已由專車送出
962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875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857 閱讀人民日報“晚安短信計劃”關注電商西進:拼多多新農人傳遞溫暖
884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