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舟已過萬重山!”
隨著華為正式發售劃時代意義的“中國芯”Mate60 Pro后,作為被美歐“卡脖子”最嚴重的中國科技代表,時隔三年,華為再次回歸科技最前沿。
與此同時,“雄安新區光刻工廠”所引發的“光刻機概念股”也進一步強化了中國制造強國、國產雄起的國民烙印,這一刻,社會輿論的沸騰,不僅是中國制造和中國供應鏈意志的體現,更展現了大眾對國家科技自主研發的強烈期待。
中國科技實力騰飛正當潮,在智慧物流領域,傳來了令人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智慧物流管理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項目歷時4年,完成各項研究任務,近日順利通過項目綜合績效評價。
這個消息,為何同樣令人振奮?
“智慧物流管理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項目作為智慧物流領域首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由國內領先的供應鏈管理企業——日日順供應鏈牽頭,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西南交通大學、華為、??低?、中鐵快運等19家單位圍繞智慧物流的五大研究方向,產出了四大方面系列智慧物流管理和技術裝備創新成果,突破了多個重大技術瓶頸,部分成果已達到國內或國際領先水平。
例如,項目研制海豚系列北斗三號高精度定位導航基帶SOC芯片和系列設備,為行業內首款14nm高制程芯片;項目研制第三代窄帶物聯網芯片,制定相關國際標準,集成度大幅提升,功耗及成本大幅降低;項目研發無人配送成套技術,基于關鍵技術研制系列高性能無人搬運機器人,通過移動機器人大規模集群調度算法,可實現在同一地圖內高達800臺移動機器人的集群作業;項目在國內首次實現超過500萬輛貨車的大規模社會零散運力資源整合;項目創新港口集裝箱碼頭無人化運作與多主體協同優化技術,實現碼頭調度領域的關鍵技術國產替代......
基于研究成果,該項目共申請發明專利38項,產出了16項標準、15項軟件著作權。在智慧物流領域,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關鍵技術。
這些集成技術成果應用覆蓋多式聯運全過程、互聯工廠端到端物流全過程、城鄉一體化配送等三類典型場景,并在世界最大公路干線運力調度系統、世界一流集裝箱港口、全國高鐵快運班列、智能+5G 互聯工廠等企業得到轉化和應用,比如日日順供應鏈以日日順跨境物流平臺為基礎,開展了依托社會車輛資源整合的多式聯運應用示范,根據實時信息進行及時調度與最大限度優化利用閑置資源,實現了跨境物流中上門接取貨物與最后一公里送達,端到端數據和軌跡透明化的網絡配送。此類“端到端”國際供應鏈解決方案服務可觸達超過550個境外港口、150個境外國家。
據了解,參與該項目的各課題單位均為行業領軍企業,這些在復雜場景下得到驗證與示范的成果,日后不僅可以基于各龍頭企業的標桿效益在行業內快速落地,亦可作為底層能力復用支撐我國智能制造、一帶一路、鄉村振興的重大戰略。
關鍵核心技術的突破,離不開各創新主體相互協同的效應,也離不開具有較強研發領導能力及抗風險能力的領軍企業的引領支撐作用。“智慧物流管理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項目的牽頭單位——日日順供應鏈,組織課題組圍繞智慧物流開展理論、組織管理、技術研發、裝備研制等層面的研究,并實施完成了項目任務書內全部項目目標。
日日順供應鏈脫胎于海爾,自帶智能制造業產業基因的背景,讓其對供應鏈管理積累了深厚的管理經驗和深刻的理解,二十余年來沉淀下的客戶資源,及供應鏈較長、結構復雜的產業特性,也讓其構建了全鏈路、多場景的供應鏈管理服務經驗和能力。因此,業內人士指出,日日順供應鏈是當前市場上少有的具備覆蓋生產制造、線上線下流通渠道至末端用戶場景服務的“端到端”供應鏈管理能力的企業,其應用場景與“智慧物流管理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項目應用需求天然匹配。這也是日日順供應鏈牽頭該項目與生俱來的優勢,并具有較強的研發領導能力與抗風險能力。
堪此重任,得益于天然優勢,更離不開后天努力,科技應用能力為其后天種下的“因”。牽頭此類項目,意味著牽頭企業在把握關鍵核心技術的前沿導向方面已得到普遍認可。目前,日日順供應鏈已將數字化和信息化貫穿于供應鏈服務的各個環節,并通過技術力量實現了供需協同的化繁為簡;其在青島即墨落地的5G大件智慧物流園區也是該項目的應用示范成果,園區聚焦打造了無感出入園區、無人巡檢、數字月臺、智慧安防、智慧能源等關鍵點,目前其各環節均已實現數智化和互聯互通,終端設備響應時間甚至控制在10毫秒以內,在智慧化的管理下,園區的整體運行狀態可全場景全時空感知和多維度智能監測,并透過AR實景地圖一一實時呈現。
同時,園區內坐落的日日順大件物流智能無人倉,在行業內率先應用了全景智能掃描站、關節機器人、龍門機械手、高速堆垛機、AGV機器人等黑科技,在5G、AI等先進技術協助下,倉內已實現從入庫到出庫的全流程自動化,并能24小時不間斷大規模黑燈作業。業內人士直言,目前日日順打造的無人倉群,是行業最前沿技術應用的一次集體展示,在中國智慧物流關鍵技術、智能化設備等應用層面已占領相關優勢。
需要注意的是,高質量科技的發展也需要相應的高標準作為支撐,正如過去幾十年,發達國家總是把標準定位為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的戰略手段之一,將自身標準定為國際標準,占領著國際競爭制高點。好消息是,在“智慧物流管理與智能服務關鍵技術“項目中,日日順供應鏈也引領制定《智能工廠中的物流運作規范》《智能工廠線邊輔助倉技術要求》等國際技術標準,既填補智慧物流領域國際標準的空白,也進一步提升了我國在智慧物流領域的國際話語權和國際競爭力。
然而,制定標準不僅是做大蛋糕、構筑行業壁壘和話語權的體現,關鍵核心技術的研發往往跨越多個領域,因此,這更是一個尋找盟友,以開放心態做大生態實現共贏的過程。日日順供應鏈在這方面早已有積累,比如其打造的國內首個大學生社群交互的創業創新共創平臺——日日順創客訓練營,迄今已舉辦8年,在推動“產學研”一體化、為社會及企業提供了眾多創新人才和創業項目發揮了重要作用;比如其數十年來堅持打造的生態圈內,也有各行各業領軍企業的身影。日日順供應鏈牽頭的此項目更是一次生態力量的體現,其開放的生態圈不僅吸引了一批國內外頂級科研機構和高校人才的支持,也得到了各行業領軍企業的助力,整體集聚成一個全產業、全生態、全場景的產業團隊,以集體智慧順利完成項目任務。
科技創新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的關鍵力量,是平衡體驗、效率與成本之間矛盾的最佳解決方案,它是發展問題,更關乎生存問題。在世界第一大國的嚴密封鎖下,華為Mate60的驚艷問世源自中國堅持自立自強的決心,其趔趄而行的背影也是這個叢林世界的一個縮影。在智慧物流賽道,日日順追求自主可控這一思路應與華為具有一致性。
盡管當下中國已是一個供應鏈與物流大國,多年來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智慧物流市場規模也呈現階梯式增長的趨勢,但與產業發展較早的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們在智慧物流領域仍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供應鏈與物流行業在我國依然缺乏足夠高的集約化程度,這導致成本上升、信息不透明、運營效率低下等諸多問題。盡管有些企業在前沿技術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但整體來說,對基礎研究、科研投入和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還不夠,多數企業仍以“跟跑”為主。然而,未來的五年將成為中國從物流大國向物流強國邁進的關鍵時期。要實現物流強國的目標,仍需依托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強,既務實又務遠,走自主研發的道路,掌握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產品。
但這條路何其難走,本次由日日順供應鏈牽頭的智慧物流領域首個國家重點研發計劃,意味著我國已堅定地要在這條艱難的道路上“下好先手棋、打好基本功”,奔赴屬于我們自己的星辰大海。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755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656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2096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639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98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315 閱讀連續5年的“春節主力軍”,德邦為何如此穩?
1177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85 閱讀1745億件,快遞業務量增速超預期
1029 閱讀扎根供應鏈創新25年,一家“耐力長跑型”企業的破局啟示
977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