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7日消息,亞馬遜擴充英國電動自行車送貨車隊。去年,該電商巨頭首次在英國倫敦和曼徹斯特推出這一送貨方式,現在擴展到蘇格蘭最大城市格拉斯哥。
目前,亞馬遜的電動貨運自行車和步行送貨服務目前已在英國和歐洲20多個城市推出。在全球范圍內,亞馬遜的目標是:到2030年在道路上行駛10萬輛電動送貨車,以在每年減少數百萬噸的碳排放。(來源:電商報)
近日,中國船舶黃埔文沖與中船發(fā)動機公司在廣州簽訂了6+2臺甲醇雙燃料船舶主機采購合同。該型主機機型為5S50ME-C9.6-LGIM+EcoEGR Tier III,是國內首臺該機型的甲醇雙燃料主機,將用于黃埔文沖為新加坡船東X-Press Feeder集團建造的1250TEU甲醇雙燃料敞口集裝箱船。
此次黃埔文沖訂購的甲醇雙燃料主機為二沖程、單作用五缸機,標稱最大持續(xù)功率為8000kW*117rpm,選定最大持續(xù)功率為6650kW*109rpm。根據相關資料顯示,使用甲醇燃料可以減少高達95%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高達80%的氮氧化物排放,能實現硫氧化合物和顆粒物零排放。(來源:中船黃埔文沖)
近日,在2023服貿會“氫能碳中和論壇暨H2-ECO第三屆國際氫生態(tài)峰會”上,北京建工市政路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和新興能源研究院正式簽訂全國首筆氫能領域碳減排交易意向協議。
本次簽約由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大興區(qū)人民政府、國際綠色經濟協會聯合主辦,成為全國首個進入碳市場交易的氫能碳減排(BCER)項目,是實現碳市場機制賦能氫能產業(yè)發(fā)展的創(chuàng)新舉措,是踐行“雙碳”目標下氫碳機制和產業(yè)發(fā)展的精彩實踐。簽約雙方分別作為中國瀝青混凝土行業(yè)領先的路面材料綜合服務商和京津冀燃料電池汽車示范城市群的技術支持單位,通過此次簽約,充分發(fā)揮各自社會責任,為氫能源在全國推廣應用提供行業(yè)引領作用。
據了解,該項目依托氫燃料電池汽車碳減排監(jiān)測與分析平臺,將企業(yè)采用氫燃料電池技術的新能源汽車,在客運、貨運等領域產生的減排效果轉化為可以被出售或應用于企業(yè)碳中和計劃中的碳信用,通過“碳普惠”方式完成碳核算和碳交易。(來源:北京商報)
9月6日,綠色航運的引領者馬士基(Maersk)宣布與亞馬遜簽訂ECO Delivery協議,使用經過認證的海運低排放燃料運輸亞馬遜的相當于20,000個40英尺集裝箱的貨物。
馬士基估計,與標準船用燃料相比,此次運輸服務的采購將有助于減少44,600 噸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大約相當于燃燒5000萬磅煤炭的排放量。據稱,這是亞馬遜和馬士基連續(xù)第四年使用低碳燃料選擇進行集裝箱運輸。(來源:信德海事 綠色航運)
南海之濱,深圳灣畔,這里坐落著全球第一批星級濕地教育中心——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同時也是市民休閑游憩場所、繁華城市中的綠意空間。近日,深圳正式發(fā)布全國首單紅樹林保護碳匯拍賣公告。
根據拍賣公告,福田紅樹林自然保護區(qū)第一監(jiān)測期(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碳匯總量共38745.44噸)內的3875噸紅樹林保護碳匯量將于9月26日下午3時公開拍賣,拍賣起始單價183元/噸,競買保證金36萬元整。(來源:央廣網)
近日,阿聯酋碳聯盟(UAE Carbon Alliance)與非洲碳市場計劃(Africa Carbon Markets Initiative,簡稱ACMI)簽署了一份非約束性的意向書。阿聯酋碳聯盟由阿聯酋獨立氣候變化加速器(UAE Independent Climate Change Accelerators,簡稱UICCA)的主席兼首席執(zhí)行官沙馬·賓特·蘇爾坦·本·哈利法·阿勒納揚女士(Her Highness Sheikha Shamma bint Sultan bin Khalifa Al Nahyan)主持。該意向書承諾到2030年購買價值4.5億美元的非洲碳信用。(來源:凈零Go)
本白皮書對綠電交易相關政策、發(fā)展成就及國際市場實踐進行 了系統(tǒng)性梳理,并對典型實操問題進行了探究。我們認為,隨 著政策的不斷完善,中國的綠證及綠電交易已具有充足的權威 性和公信力,是企業(yè)降碳減排的有效措施和手段之一。我們相 信,隨著市場的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中國的綠色能源交易將為 全球減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將成為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重要引擎。
(搜索報告標題【助推綠色能源消費】,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安永
調研結果顯示,中國的企業(yè)對 ESG 概念的理解還處 在起步階段,其知識和技能的提升是當前中國本土 ESG 實踐的關鍵。在所有行業(yè)中,大部分企業(yè)認同 ESG 會對 財務工作產生重要影響,但也指出實施 ESG 的主要難點 包括缺乏 ESG 專業(yè)人才、缺乏上下游的支持以及缺乏政 策 / 經濟支持。這些挑戰(zhàn)阻礙了企業(yè)深入進行 ESG 實踐。
(搜索報告標題【中國制造業(yè)的可持續(xù)生存之道】,即可獲取報告)
資料來源:IMA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yè)?
3398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31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yè)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65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58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yè)了嗎?
209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11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71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guī)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89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63 閱讀壹米滴答創(chuàng)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25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