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關于揀貨作業中波次類型及其生成方式的討論》中我們提到,倉庫出庫作業中為了提高揀貨效率,往往會將多個出庫單進行合并,形成“波次揀貨單”。而波次揀貨的結果,就是多個出庫單的商品被混在一起了;所以在波次揀貨完成后,需要將被混在一起的商品,再次分配到對應的出庫單,這個再次分配的操作,就是二次分揀。如果按照每個訂單去揀貨(或者是按照相同收貨人去揀貨),因為揀出來的商品屬于同一個收貨人,這種情況下是不需要進行二次分揀的。
所以,波次揀貨雖然節省了揀貨路徑(揀貨時間),但二次分揀又是增加了一個操作環節,增加了作業時間。如果因為二次分揀增加的作業時間超過了波次揀貨節省的時間,那其實是沒必要進行波次揀貨了。
那么如何判斷是按照訂單進行揀貨,還是按照波次揀貨+二次分揀呢。一般情況下,每次出庫作業的時間包括行走時間和揀貨動作時間,我們可以參考以下假設,并按照倉庫業務情況對參數進行粗略的估算:
假設倉庫每天的出庫訂單數為 D
假設每個訂單的SKU數為S
假設每天所有訂單涉及到的SKU數為 X
假設平均每個SKU的每次揀貨路徑長度為M米
假設平均每個SKU進行二次分揀的路徑長度為N 米
假設倉庫揀貨和分揀的行走速度為K= 2米/秒(普通成人快速行走速度)
從貨架揀貨的動作時間為:T1=15秒(預估)
進行分揀作業的動作時間為:T2=10秒(預估)
那么:
采用按照訂單進行揀貨的總作業時間為:
行走時間:(D*S*M)/K + 揀貨動作時間:D*S*T1
采用按照波次+二次分揀的總作業時間為:
行走時間:X*M/K + D*S*N/K 揀貨和分揀動作時間:X*T1 + D*S*T2
判斷一個項目是采取“按單揀貨”方案還是“按波次揀貨+二次分揀”方案,就看總體的作業時間,一般來說,選擇作業時間最短的方案。以下我們舉兩個例子:
案例1、某快消品面向全國市場的合同物流倉庫,服務于某品牌的糖果商品,倉庫面積為1萬平米,每天出庫訂單數在200單左右(200個收貨人),平均每單的SKU數為10,每天出庫涉及到的SKU數為100左右。確定其揀貨方案是“按單揀貨”還是“按波次揀貨”。
從揀貨策略的輔助分析工具得出的結果可以看出,如果是按照訂單揀貨,總共的作業時間是110000秒(合計27.8小時左右),出庫作業預計需要4個人左右工作一整天。如果是按照波次+二次分揀的方案,需要的時間是35500秒(合計10個小時左右),只需要1個多人工。根據總時間的對比,確定是以“波次+二次分揀”的方案更節省時間。
以上模型中,關于平均單個商品的揀貨行走距離、揀貨動作時間、分揀作業時間等的值,可以根據實際業務情況進行修正,以獲得更準確的方案預估時間。
案例2、某零部件倉庫,服務于某汽車制造廠的零部件入場物流業務,倉庫面積為5000平米,每天出庫訂單數在10單左右(分別給5個生產車間),平均每單的SKU數為50,每天出庫涉及到的SKU數為500左右。確定其揀貨方案是“按單揀貨”還是“按波次揀貨”。
從揀貨策略的輔助分析工具得出的結果可以看出,如果是按照訂單揀貨,總共的作業時間是25000秒(合計7小時左右)。如果是按照波次+二次分揀的方案,需要的時間是33500秒(合計10個小時左右)。根據總時間的對比,確定是以“按單揀貨”的方案更節省時間。
由于按波次揀貨時,是將多個訂單相同商品進行合并,使得將多次去倉庫的揀貨行走路線變成了一次。倉庫面積越大,平均每個商品的揀貨行走路線就越長,按波次揀貨能節省的時間就越多。而二次分揀雖然增加了分揀操作,但分揀商品時由于貨物就在分揀區(出庫暫存區),所以進行分揀操作時行走的路線很短。由此我們得出一些基本結論:
每日訂單數越多(收貨人越多),合并的揀貨次數就越多,越適合做波次分揀
訂單SKU數越多,節約的揀貨次數越多,越適合做波次分揀
訂單之間SKU重合度越高,節約的揀貨次數越多,越適合做波次分揀
倉庫面積越大,節省的揀貨路徑越多,越適合做波次分揀
一般情況下二次分揀時的行走路線比起去倉庫揀貨時的路線短很多
所以,從節省工作量上看,絕大部分的倉庫出庫作業,都是適合波次作業的。除非遇到一些特殊的業務要求的情況,不得不采用按單揀貨的方案。比如特別小的倉庫(面積在500平米以下),揀貨路徑和二次分揀時的路徑相差不大,就沒必要做二次分揀;訂單之間SKU重合度低的的業務,比如針對生產制造各車間的零配件送料業務,因為各車間用的零配件大多不相同。
還有一些特殊情況,也不適合采用波次揀貨,比如要求訂單響應速度非常高的業務,訂單來了需要快速出庫(實時電商訂單、越庫訂單等);比如倉庫存放特別滿,以至于沒有足夠的二次分揀的場地空間。
按波次揀貨考慮的是總體作業量最低(揀貨成本最低);而按單揀貨考慮的是訂單響應速度。按單揀貨相對來說操作流程比較短,比較好理解,容易被員工接受,一些倉庫在早期業務中選擇按單揀貨,便于員工了解掌握業務過程和原理,便于培訓員工。所以倉庫企業在選擇揀貨策略時,需要根據倉庫作業空間、作業人員接受能力、客戶對訂單的實時性要求等條件綜合考慮。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51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66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307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326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129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539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420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445 閱讀壹米滴答創始人楊興運出山,成立興滿物流
1423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319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