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CT中美兩國應加快實現航運業零排放
作為國際海事組織的重要理事國,中美兩國的雙邊貿易占全球航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5%。除了國際海事組織此前確定的溫室氣體減排技術(包括節能技術、可再生能源應用技術、替代燃料應用技術和減速航行),兩國可以在中美綠色航運走廊下開展相關協作:建造和部署零排放船舶,發展全生命周期零排放船舶燃料,啟動零排放港口項目并創建零排放海運走廊。
背景與挑戰
國際海事組織(IMO)第四次溫室氣體研究顯示,2018年,航運業約占全球人類活動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89%。在合理的長期經濟和能源情境下,預計到2050年,航運業的排放量將比2018年增加高達50%。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標13(SDG 13)呼吁采取緊急措施應對氣候變化及其影響。為了支持該目標,國際海事組織發布了強制性措施,要求國際航運業根據國際海事組織《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MARPOL) 的規定減少溫室氣體排放。2018年,國際海事組織制定了溫室氣體減排初始戰略,旨在到2050年將船舶產生的年度溫室氣體總排放量較2008年的水平減少至少50%,到2030年,船舶的碳強度至少降低40%。國際海事組織將在2023年修改初始戰略,可能主要強化兩個方面: 即不晚于2050年實現零排放,以及制定2030年和2040年的中期減排目標。
中國和美國都屬于過去數十年來10個在提供國際航運服務方面具有最大利害關系的國家,兩國的雙邊貿易占全球航運二氧化碳排放量的2.5%,占全球船舶排放空氣污染導致的過早死亡人數的4.8%。在兩國國家排放清單中,船舶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也日益引發擔憂。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估計,離岸12海里航行的船舶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約占中國全國二氧化碳排放清單的1%。對于美國,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估計在美國專屬經濟海域航行的船舶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約占美國2020年排放清單中的0.6%(美國環境保護局,2022)。
中美兩國都是國際海事組織的重要理事國。兩國均為國際海事組織的《國際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約》附則六的締約國,該附則旨在減少國際航運業的空氣污染排放。此外,兩國在國內都采取了監管措施,以控制航運業產生的常規空氣污染物和溫室氣體排放。近年來,兩國均提高了全經濟領域溫室氣體減排的力度。2008年至2021年期間,美國國務院與中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執行“中美綠色合作伙伴”計劃,在該計劃的框架下共誕生了45個地區級合作伙伴,致力于實現清潔空氣、清潔用水和減少廢棄物的共同目標。2022年早些時候,上海港和洛杉磯港以及C40城市承諾將創建全球第一條跨太平洋綠色航運走廊。
合作機會
由于中美兩國航運業脫碳面臨共同的挑戰和機會,因此我們首先為兩國推薦一個未來合作的平臺,即綠色航運走廊。航運走廊是中美兩國現有的貿易航路,在這條航路上有頻繁的商品流通。航運走廊的利益相關者包括貨主、航運/物流公司、港口和燃料供應商。在航運走廊沿線可以保證供需,以便于協調低排放/零排放技術的推廣工作。兩國公私領域已經開展合作,因此制定加強可持續性協作的倡議不會面臨太大困難。目前中美兩國在上海港和洛杉磯港之間已經建立了一條航運走廊,在近100個全球領先城市組成的致力于聯合應對氣候危機的C40城市網絡下,該航運走廊公布了到2030年推出零排放燃料船舶的宏大計劃。
中美兩國可以在其他現有航線開展這類合作,制定統一的政策框架,并由兩國政府提供財務支持。由于港口同時處理國際貿易和國內貿易,因此這類國際合作還能使國內航運業受益。中美綠色航運走廊的最終目標應該是盡快為中美雙邊貿易脫碳探索一條可行的途徑,從而在2050年之前實現凈零排放,為國際海事組織在2023年加強溫室氣體管控策略做出貢獻。兩國應該制定2025年和2030年的總體二氧化碳(當量)中期減排目標和建設脫碳航運走廊的數量目標,以確保按計劃實現最終目標。為了支持這些目標,我們提出了在中美綠色航運走廊下可以開展協作的領域:
1
建造和部署零排放船舶:兩國船級社可以合作制定認證和標識合格零排放船舶的統一規范,由政府提供財政激勵政策以鼓勵零排放船舶在兩國進行船籍登記,或者為本國建造零排放船舶提供補貼。
2
發展全生命周期零排放船舶燃料:兩國可以聯合制定統一規范,用于認證可持續船舶燃料,并提供財政激勵,針對服務綠色航 運走廊的船舶,提供可持續燃料生產、分配和銷售服務。
3
零排放港口:兩國可以啟動零排放港口配對項目,以合作消除在港排放,參與項目的兩個港口應該在綠色航運走廊的兩端。
4
創建零排放海運走廊:未來中美兩國可以開展其他港口合作項目,闡明零排放船舶開始在這些航線航行的年份,并制定海運走廊沿線零排放船舶的貿易額占比目標。
作者:
國際清潔交通委員會 冒曉立,Bryan Comer (布萊恩·科默),Elise Georgeff (伊莉絲·喬治夫)
ICCT是一家非盈利性研究機構,我們的目標是大幅減少各類移動源(乘用車、貨運車、船舶、飛機、非道路機械)的大氣污染物及溫室氣體排放,改善空氣質量,提升能源效率,保護公眾健康。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412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362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676 閱讀聊聊2025年物流企業如何做營銷規劃
1611 閱讀極兔速遞2024年第四季度包裹量增長32.5% 全球日均單量超8000萬件
1063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997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002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000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931 閱讀京東緊急馳援西藏震區,首批救援物資已由專車送出
98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