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世的快遞板塊也呈現出高增長的勢頭,2017年收入127.9億元,同比增長137.3%,占總收入的64%。業務量規模達到37.7億件,增速高達74%,市場占有率已超越順豐排在第五位,可以說已站上第一階隊了。雖然尚未實現盈利,但相比2016年,2017年的虧損已開始收窄。
二線的快遞中,全峰快遞被青旅物流整體兼并后又轉手給了遠成,快捷快遞近期面臨網絡動蕩,優速快遞定位大包裹市場,速爾快遞定位企業快遞與零擔快遞。
可以看出,快遞行業的整個格局一方面是龍頭的貨量進一步集中(CR8連續超過80%),另一方面是中小快遞或逐漸退出市場、或避開與龍頭直面競爭轉而去做其他細分市場。行業正處于從規模化向集中化階段演進的整合期,龍頭企業的成本優勢、品牌效應已形成進入壁壘。
在龍頭企業中,通過我們整理的快遞“五虎”以及百世的2017年全年財報中最重要的營收、凈利潤、業務量幾個指標來看,“三通一達”中綜合表現最好的是中通,發展速度快中帶穩,優勢一路領先。
1)2017年中通的市場占有率是最高的,達15.5%;2014-2017 年,中通快遞業務量從18億件增長至62 億件,三年復合增速51%,已成為全球第一大單量的快遞企業;第一的中通與第二的圓通從去年的毫厘之間到今年差距進一步拉大,中通領先優勢明顯。
2)營收增速方面,百世第一,增幅高達126%,但未盈利。其次是韻達、中通、申通,分別是35.9%、33.4%、28.1%,都高于郵政局公布的2017年全年快遞收入增長速度(2017年行業增速為24.7%)。中通2017 年營業收入131 億元,三年復合增速50%,表現強勁。
3) 在凈利潤方面,順豐依舊領先,達47.71億元;增幅最快的是中通,高達54%,2017 年凈利潤32 億元,三年復合增速98%;其次是韻達增速35.01%,這兩家正領跑其他快遞企業。
4)根據國家郵政局《關于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的通告》數據統計,2017年全年,順豐依舊是2017年總體申訴率最低的企業,月平均申訴率為 1.56件(每百萬件快遞有效申訴數量),遠低于全國平均的 5.79件。而申通的月平均申訴率為11.05件,表現一般。總體排名為順豐、韻達、中通、百世、德邦、圓通、申通。
但這篇文章不是分析對比這幾家快遞企業的,今天主要想談一談中通怎么做到市場占有率、盈利增速都第一。我們發現,中通真的變了。
第一、同建共享文化提供激勵機制。對于加盟性快遞企業而言,總部與加盟網點之間的利益博弈關系一直是一個矛盾點。中通在這一方面的做法是,建立獨特的“同建共享”文化提供激勵機制,在傳統加盟制基礎上,讓關鍵區域的總經理持有中通股份,這樣加盟商們既是中通的股東也是管理層,與中通利益一致。這是目前唯一總部層面上實行持股加盟的快遞公司。
第二、成本管控措施提升盈利能力。2016 年,中通快遞單票盈利0.48 元(2017 年扣除稅收返還的影響后為0.47 元,主要是由于服務大客戶增加了部分成本),高于通達系其他公司(韻達0.36 元,申通0.36 元,圓通0.29 元)。中通快遞單票盈利高主要歸功于其優秀的成本控制。
中通運輸成本低于行業平均水平,中通快遞2017 年單票干線運輸成本約為0.77 元,較2016 年(0.83 元)下降6.6%,遠低于其他快遞公司,且仍處于下降趨勢。成本效益優化得益于三點:集中路線優化和運輸管理(就近運輸)、使用自有卡車能夠減少外包運輸成本的上升(尤其是業務量旺季期間)、不斷增加大型卡車(在貨量充足的情況,購入15~17米長的大型卡車,現在大約是1840輛,運輸能力幾乎是小型卡車的兩倍,單票成本更低。)
另外,與通達系其他快遞公司相比,中通快遞轉運中心單票成本較低,2017 年單票成本為0.39元,較2016 年下降9%。這主要歸功于中通快遞努力升級設備,以降低單票成本和提高效率。
第三、變得更有“科技味”了。在5月5日舉辦的第二次中通技術開放日中,也提到一個關鍵詞“技術再塑新中通”。中通快遞集團副總裁朱晶熙在活動致辭時表示,快遞未來發展趨勢是智能化、無人化,快遞的競爭也將是科技與人才的競爭。
目前中通已自主研發出中天、掌中通、神州、盤古、寶盒、快遞管家等軟件系統和數字化工具。
除了在快遞業務領域的所有業務環節實現了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工具的支持和覆蓋,中通科技還為快運、國際、云倉、優選、金融等生態圈業務提供全方位的IT業務系統的研發支持。
目前運營和持續著訂單、快件跟蹤、汽運管理、GIS、自動分揀、物料、財務、客服、即時通訊、網點管理(神州)、仲裁、監察、OA等約100個IT業務系統。
2017年,中通科技先后組建了專業的質量團隊、大數據智能和先進算法團隊、智能硬件團隊,構建了包括自動化測試、移動測試、安全滲透測試、數據測試、SQA等完善的質量提升體系,完善了數據平臺和報表體系,建立了專業數據分析師團隊。
下面先來看看中通的核心系統和創新技術應用:
1)下單平臺-烏拉諾斯
該系統通過通過調度指令、反饋、交互、執行、完結的標準執行系統,使得網絡離散式運作模式獲得集成式管理提升,實現了柔性動態的供應鏈服務。并且該系統服務具體相當的開放性和渠道優勢,下單方式涵蓋支付寶、微信、官網、客戶端等平臺和大量第三方下單渠道(如號百、QQ同城、卷皮網、百度等)。有手機APP、電腦客戶端等50多種下單渠道可供選擇。
2)掌中通
戰略定位:
(1)掌握每一個末端快遞員信息,包括他們的身份、實時位置和活動范圍、業務量、主要客戶、行為習慣特征等等;
(2)建立中通與每一個快遞員的直接聯系,打通與他們的信息、資金等通路;
(3)為每一個快遞員提供個性化的工作支持、數據支持,簡化他們的工作步驟,少跑一點路,少一些投訴,多一些客戶;
(4)利用這一移動互聯網入口,為他們提供更多的中通自有的和第三方的優質資源,包括學習資源、生活消費、金融服務等等,提高他們的獲得感,幫助他們更好的生活。
3)網點管理系統-神州系統
戰略定位:
(1)掌握每一個網點的業務、客戶、人員、資產等信息。
(2)通過后臺數據分析、針對性賦能,為網點提供降本增效、改進客戶服務、改善內部經營管理等方面的數據和指導,實現加盟制的體制、直營化的管理水平。
4) B端產品
快遞管家(電商物流管理軟件)、云打印機(觸屏式自助打印)、碼上寄(類似郵票),通過服務好商家的打單、物流管理等需求,加大商家粘性。據了解,這些產品在2018年將加強推廣。
5)三段碼
2017年,中通深化大數據分單,在二段碼普及的基礎上重點推廣了三段碼。三段碼是在二段碼精確匹配消費者所在的城市、區縣的基礎上,增加了以網點業務員分揀為維度的分揀碼。以前分揀快件時需要查看每票快件的詳細地址,現在只需要查看面單上醒目的三段碼編碼即可。只要區域編碼正確,錯分概率基本為零。在三段碼推廣使用前,以往400-500票快件分揀需要一個半小時的時間,使用三段碼之后分揀效率縮短為30-40分鐘,時間上節省了三分之一。
6)智能稱重
中通大量應用智能稱重掃描設備以配合大件和集包分揀。能快遞完成掃描、稱重和測量體積,以及信息錄入上傳、比對檢測等。
7)伸縮皮帶機
中通目前大量應用皮帶伸縮機,并為大運力甩掛車輛配備了全球最長的16.4米長皮帶機。同比人工裝卸,節省超過50%的時間和人力,同時減少了裝卸過程中的快件磨損、降低了人工勞動強度。
8)無人機
中通六軸螺旋槳無人貨機配備了25升大容量貨倉,最大載重10公斤,最大航程30公里,已于2017年7月底首次試飛。
未來中通技術重要投入領域:數據分析與數據價值挖掘
目前中通盡管已經打通了各個系統之間的數據交互,有效提升了人員的操作效率和將線下的操作線上化,但是在以下兩個方面還有待于提高:
一是要加大投入數據的分析與數據價值挖掘的產品。目前中通的快遞投遞量已經在全國排在第一位,積累了大量的數據。但是如何利用這些數據,進一步提升我們的效率和質量,向消費者提供更加物美價廉的物流快遞服務,服務于中通的加盟商,這部分還有提高空間。
所以,挖掘自身的數據價值,向我們的加盟商以及客戶進行賦能,將會中通未來的一個重要投入領域。
二是要加大投入客戶的維護和個性化的服務產品。整個物流快遞行業這幾年隨著電商的發展,發展迅速,但是發展過程野蠻,通過價格來獲取市場,整個行業服務質量參差不齊,未能向客戶提供高價值的服務。并且隨著社會的發展,消費者對個性化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
所以,通過技術手段,對客戶進行畫像,通過客戶畫像來提升客戶質量,提供差異化的服務,以滿足客戶訴求,也是一個重要方向。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羅戈網立場
-END-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90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46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004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54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870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84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20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63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