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中國雙碳目標提出兩周年之際,碳阻跡在北京國貿舉行了一場“賦能 釋放, 企業碳力量”的雙碳兩周年紀念活動-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邀請了包括全球第一家碳管理公司Best Foot Forward的創始人Craig Simmons、高瓴創始人張磊、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場景實驗室創始人吳聲、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創會秘書長李怒云、聯合國氣候大會中國前特別代表高風、國際資深碳管理專家Gregor Pecnik等嘉賓代表以及騰訊、美團、字節、阿里、微軟、飛利浦、戴爾、茄子科技、貝殼、中國移動、星巴克、蒙牛、隆基、高德、Apple、北汽集團、可口可樂、Patagonia、居然之家、空客、Velux、高瓴、紅杉、經緯、高盛、中金、北京銀行、民生銀行、國家能源集團、中廣核、大唐、國電投、中國質量認證中心、清華大學、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中央財經大學、綠色和平、世界資源研究所、能源基金會、美國自然資源保護協會、Ecoinvent、國際咨詢公司ICF、SGS、BV、TUV、得到、BCG、灼識咨詢、正谷、抱樸再生等400多家企業機構代表共聚一堂,共話全球碳管理議題。
在疫情背景下,舉辦一場數百人規模的大會,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幸而得到了大家的全力支持才讓首屆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順利舉行,甚為感恩。
2020年9月22日,中國莊重承諾“2030碳達峰、2060碳中和”目標后,碳中和已經成為全社會最熱的議題之一。恰逢雙碳目標提出兩周年紀念日,我們也希望把碳阻跡對過去兩年碳管理、碳中和領域的一些觀察、分析和研究做一個分享。過去兩年對大多數碳圈或者低碳行業從事者來說都是激情澎湃的兩年,也都是難忘的兩年。兩年內,行業也發生了很多顯著的變化,有包括一些可喜的,也有一些糾結的現象。
今天寫這篇文章主要是把GCMC大會上重點發布的《中國碳管理行業十大洞察以及趨勢分析》,包括演講中提到的《中國碳管理市場規模預測研究》、《中國碳價預測報告》、《中國電網排放因子報告》以及最新的創新成果進行分享,希望與大家探討,共同促進中國碳管理和碳中和的健康蓬勃發展。當然,寫這篇文章也是筆者重拾記憶,并且把很多在會場沒有展開的信息進行一個更加完整的陳述,希望對大家對自己都有所收獲。
在分享我們的第一個洞察之前,我們首先邀請了全球第一家碳管理公司(1996年成立于英國牛津的Best Foot Forward,簡稱BFF)的創始人、英國綠黨領袖、牛津前市長Craig Simmons帶來了他對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的致辭。
Craig是筆者的前老板,也是筆者從一個程序員進入到碳圈的引路人。Craig從事低碳行業超過25年,見證了全球碳管理從起點到如今的發展,他看到了企業端碳管理從教育走向了行動;從環境管理走向了氣候變化的風險管理;從孤立走向了全面戰略的解決方案,例如開始對供應鏈的碳排放管理;從競爭走向了多維合作;從線性的商業模型走向了基于循環經濟思維的商業模型;從能源管理、能效提升走向了凈零排放。他呼吁:“企業應該看得更長遠一些,看到5年、10年、50年后的樣子,從而制定現在的可持續發展目標和戰略。如果你希望你的機構能夠生存下來并發展的很好,你需要主動的創新與合作,并且對你的業務進行轉型。一個好的開始是公開自信的承諾自己的凈零碳目標。”
Craig Simmons在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上的致辭演說另外一位重磅嘉賓來自于頂級投資機構-高瓴。高瓴創始人張磊也為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帶來了他對碳中和的觀點。張磊認為氣候變化成為本世紀的最大挑戰之一,加速綠色低碳轉型,實現碳中和成為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科技創新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終極解決方案,可持續發展必須依靠一套完善的基礎設施的支持,具體到雙碳背景下,碳排放管理的基礎就在于量化碳排放。
高瓴創始人張磊在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上致辭并分享對碳管理的觀點碳管理行業還處于非常早期,甚至連百科上都找不到一個真正的“碳管理”的定義,GCMC大會上,碳阻跡也聯合專家一起發布了一個“碳管理”的創世版定義。
接下來正式進入我們第一個洞察:碳中和從“全球共識”到“全球行動”。這兩年碳中和的“熱”是大家有目共睹的,碳中和也逐漸從意識層面深化到了行動維度。我們從四個方面分享對碳中和熱度以及巨大社會推動力的觀察。
1. 搜索層面:這兩年“雙碳”、“碳達峰”、“碳中和”成為時代的熱詞,我們觀察到關鍵詞“碳中和”在百度搜索指數同?(相比雙碳目標提出前兩年,以下一致)增加了40倍!頭條指數搜索分則達到驚人的816123%同?增?!
2. 創業層面:我們觀察到2015年巴黎協定達成后,中國的碳排放相關創業企業數量兩年同?增幅近100%;?雙碳?標提出后的兩年,創業企業的數量同?則增加500%,從3407家增加到了22502家,可見雙碳?標對于中國社會發展產生了巨?推動?。
3. 投資層面:我們也觀察到,這兩年主流投資的?向也從過去的互聯?和消費賽道逐漸轉向了碳中和和硬科技。未來40年,碳中和將是最熱的投資賽道之一,據清華?學和中?公司的預測,中國未來30年投?到碳中和賽道的投資將達140萬億左右,成為史詩級的超級黃金賽道。碳中和已經成為?張明牌,是少有的不確定性?常低的賽道。
碳阻跡作為All in碳中和,扎根碳管理行業的創業企業,也是得益于行業的利好取得了快速發展。今年8月,我們歷經各種艱難和挑戰,在資本寒冬中逆勢完成B輪融資,拿到了紅杉、高瓴和經緯的億元投資,這輪融資也使碳阻跡可以更加堅定地堅持長期價值,不被短期利益所困,仰望星空,腳踏實地,不忘初心,堅持做難而正確的事,努力實現“讓每個產品都有碳足跡”的使命!
碳阻跡B輪融資的領投方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紅杉中國創始及執行合伙人沈南鵬,也為碳阻跡及GCMC大會帶來了他的祝福和對碳中和的觀點。沈南鵬認為:碳中和是中國未來幾十年最重要的政策方向和產業方向之一。作為經濟活動的主要參與者,企業尤其是科技企業將成為碳中和實現的中堅力量,這也是紅杉中國關注碳中和投資的根本出發點。碳排放的計算和管理是碳中和的數字基礎設施。碳阻跡通過積累豐富的碳排放因子庫,提升了碳排放計算和管理的可操作性,為全社會建立健全碳中和創新生態提供了重要的助力!
紅杉資本全球執行合伙人沈南鵬在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上致辭并分享對碳管理的觀點
4. 人才層面:在當今互聯?走冷、反壟斷持續等?背景下,作為百萬億級的超級??賽道,碳中和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優秀?才關注并加入。
BOSS直聘的《2021應屆生就業趨勢報告》顯示,在“雙碳”目標下新能源/環保領域對高學歷青年人才需求量大幅增加,同比增長225.4%,遠高于其他傳統行業。
獵聘網發布的《2022Q1中高端人才就業趨勢大數據報告》顯示,2022年一季度的熱門細分領域中,新發職位增長最多的是碳中和領域,同比增長408.26%。
根據Caya的碳管理人才洞察報告,雙碳相關從業者已從雙碳目標提出前的約1萬人,增長至目前的10萬左右,2025年預計相關從業人員數量會增長至50-100萬人。
隨著社會經濟向低碳方向轉型,人力資源轉移也在悄然進行。
去年7月9日在碳阻跡十周年大會的時候,筆者說過一句話“碳中和將讓所有行業重新做一遍”,當時引起了媒體的熱烈反響和傳播。當時的說法是碳中和就像20年前的互聯網,10年前的移動互聯網一樣,是有機會讓所有行業重新再做一遍,今年這個洞察就是基本上可以把這個“將”字去掉了,“碳中和讓所有行業都重做一遍”!
“碳中和+”目前已經成為時代新的創新引擎。我們可以看到各行各業跟碳中和相關的事物應運而生,包括我們碳中和的辦公室、碳中和的商場、碳中和的月餅、碳中和的會議、碳中和的有機奶等等。我們也看到一些創新的商業模式,如循環經濟,以租代買、廢棄物再利用等商業模式應運而生。還有看到各種有意思又有意義的新名詞,包括碳手印、Scope3+、Scope4等等。
此外,這兩年提出碳中和目標的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每年提的碳中和目標也越來越有新意,有的企業提出不光自己要中和掉一年的碳排放,也要中和掉歷史上所有的碳排放,包括今天來到大會現場的微軟還有高瓴都是其中的佼佼者。有的投資機構不光中和掉自己的碳排放,也要幫助被投企業中和碳排放,像淡馬錫、高瓴等等也正在踐行這樣的行動。還有一些品牌企業不光是中和掉自己運營層面的碳排放,他們也開始關注他們的供應鏈,幫助供應商一起實現碳中和,如來到大會現場的蘋果公司、歐萊雅等等。
碳中和切切實實從一個話題已經逐漸滲透到我們的生活、我們工作的方方面面,影響著我們的工作生活和生產,也切切實實讓各個行業都在重新再做一遍。
一場純粹且理性的碳中和會議作為碳中和的奉行者和實踐者,碳阻跡舉辦的2022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也通過最大的努力,將會議實現了碳中和。我們從以下四個方面做出努力:
奉行無紙化簽到(入場證甚至都是熒光印章、沒有桌牌-盡管給嘉賓落座帶來一定操作難度);
本次大會從完全不提供瓶裝水升級為有“償”提供瓶裝水(去年十周年大會倡導沒有一瓶瓶裝水,但是部分參會嘉賓反饋體驗還是造成了很大的損害,口渴又不好去取水。所以今年我們改進了一下,正好今年帶來了全球首場真正的C2C個人碳交易首秀,如果要取瓶裝水,則需要掃碼獲取,這瓶瓶裝水的碳足跡將算到嘉賓個人本次參會的碳足跡上。碳阻跡也在不斷打磨一套真正兼顧參會體驗以及低碳屬性的純粹而理性的碳中和會議,每年都有一點點進步!);
重復利用所有能夠用到的材料,盡可能減少會議場地搭建過程中的碳足跡。例如我們重復利用了去年大會的簽到臺(上次大會后,簽到桌和展板就放在碳阻跡新辦公室的展示區,平時可以作為辦公區的辦公家具,這次GCMC大會又得以派上用場,減少了重新建造整套簽到桌對應的碳足跡。)
盡管我們竭盡全力在利用所有能夠重復利用的材料,但在現實過程中,我們就遇到了實際的挑戰和困難。去年大會上我們做了一個非常漂亮的CO2舞臺(如下),但是我們發現這個舞臺太個性化了,筆者去年在該舞臺上“信誓旦旦”的說這個舞臺將用于明年大會,結果狠狠被打臉。由于過于個性化,存儲以及運輸的成本都非常高。
我們大致也測算了一下,重復利用這個CO2舞臺的碳足跡甚至超過重新搭建一個舞臺。所以我們今年就選擇了一個相對規整,可模塊化的長方形舞臺,一方面可以在明年開大會重復利用,另一方面,我們本次大會的會務公司也可以將該舞臺用于他們平時其它大會上,這樣材料和資源就循環利用起來了。這應該是我們認為的一個更加理性又不失純粹的碳中和模式。
我們一直奉行零廢棄會議,由于倡導簡約辦會,幾乎不產生廢棄物。唯一產生碳足跡的地方在于今年新增的茶歇環節,明年我們將繼續努力,將這塊碳足跡降到最低。
按照慣例,我們計算了本次大會的碳足跡,包括會場用能、搭建過程當中的交通能耗和住宿、現場所有的資源消耗(細化到印章、麥克風盒等),還有現場所有的嘉賓來到會場,參加會議所引起的交通和住宿碳排放,也包括茶歇的碳排放,都是我們需要去計算的碳足跡。我們模擬計算一下,一場同等規模的大會按照傳統方式會產生51.19噸碳足跡,正是因為我們一起在踐行綠色會議,用各種可持續的手段去讓這個會議變得更加低碳和綠色,所以我們將這場會議的碳排放降低到了31.02噸碳排放,整體降低了40%左右。
同時我們也跟去年十周年大會的人均碳排放做了一個比較,去年的人均碳排放是56.17千克二氧化碳當量,今年略微降低了一點,降到了54.43千克,這主要得益于大家一起來踐行綠色會議。所以我們在會議開始前幾天一直發短信提醒參會嘉賓,參加這場會議一定要踐行綠色會議。記得這個環節現場是全場鼓掌的,看到這里朋友就點個贊吧:)
在項目復盤的時候,由于今年增加了線上的環節(累計觀看人數超過3000人),同事建議明年可以把直播產生的服務器的碳足跡也計算進來,將碳足跡計算做得更完整。
碳中和已經與我們身邊的各種產品、場景發生強關聯。這里發起一個有獎競答:我們離全生命周期碳中和的生活還有多遠?這個問題留給大家,誰能夠講出一個人正常一天中從早到晚能想到的所有使用的碳中和相關(披露碳足跡數據、碳減排數據或者宣布碳中和)產品或場景,來一個碳中和極限大挑戰,留言最精彩最走心的十個用戶將獲得碳阻跡的價值數百元的14個塑料瓶做成的電腦包。
筆者打個樣,拋個磚:
清晨醒來,用碳足跡約70千克的iphone手機瀏覽信息,隨后穿上原料僅8個塑料瓶的碳阻跡短袖工服和24.8千克碳足跡的Allbirds服裝。刷牙時,選擇了采用綠色包裹的高露潔牙膏。包裝雖小,但每使用一次綠色包裹,就可減少40克碳足跡。早餐時光,一杯Oatly早餐燕麥奶或者金典有機奶都是不錯的選擇,兩者均是碳中和產品,再搭配一份星巴克植物肉三明治,營養又健康。
通勤時刻,背上碳減排量為1.0267千克的低碳電腦包,活力步行10分鐘即可抵達,上班路能量滿滿。(筆者住所距公司較近,適宜步行。大家可按需選擇出行方式,建議采用騎行、公交、地鐵等綠色出行方式)。
辦公時間里,身處碳中和辦公室,處處體現著低碳細節——地毯使用碳中和產品Interface,凈化器選擇以租代買的Roehl,家具則是質地優良的第二樹二手家具產品。打開碳足跡約130千克的MacBook開始一天的工作。文件簽字時,使用的也是即將公布碳足跡、已實現碳中和的中性筆完成書寫。
午餐時分,在計算了碳減排量的星期零漢堡和每周一頓素餐間稍作考量,搭配一杯正谷的碳中和咖啡,讓接下來的工作元氣滿滿。下午易疲憊,來瓶碳中和的元氣森林飲料或者泡一杯碳減排的普洱茶醒醒神,能量瞬間加滿。
下班回家,同樣選擇低碳出行。到家后,用秸稈做的運動器材健身已成習慣。最后,用一個舒服的熱水澡結束低碳而精彩的一天。
筆者GCMC大會上穿的是碳足跡為24.8千克的Allbirds帽衫
我們相信:每個產品的碳足跡都會被科學計算出來,并且逐漸開始引導消費者選擇低碳產品的選擇,到了這一天,碳中和也就徹底讓所有行業都重新做了一遍,碳中和也才算真正實現了。
我們看到的第三個變化是中國企業碳中和驅動力深化演變進行中。企業側在碳中和新的話語體系下,與其等著被動逼著做,倒不如化被動為主動,開拓出一條沒有人走過的路。
去年我們還在說中國的企業開展碳管理核心的三個驅動力是政策強制、品牌以及供應鏈的壓力等。
今年我們看到一些明顯的變化,包括政策層面從國內的壓力現在已經逐漸演變為國際國內雙重壓力,倒逼企業開展碳管理。比如有些企業開始受到一些國外政策的壓力,開始有間接或者直接的影響讓企業開始來關注它的碳足跡,并且減少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跡,推動更多的產品走向碳中和。
今年“兩會”,小米的雷軍在會上提案的第一句話就是要建立新能源汽車碳足跡核算體系。寧德時代的曾毓群則提出加快電池碳足跡方法論的研究,推動中歐電池產品碳足跡的協調和互認。企業家們都已經非常關注碳足跡相關話題,歐盟邊境碳稅對中國也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盡管這個政策落地還有幾年時間,但是我們看到有些頭部的企業,例如巴斯夫、陶氏化學等已經開始計算數萬種產品的碳足跡,并且開始倒逼更多的企業如中國制造型企業,進行碳足跡計算和披露。
第二個演變是品牌。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從品牌的角度考慮碳中和這項工作的投入產出比,并且真正邁出了最難也最重要的第一步,例如第一個碳中和的零售商場-SKP、第一個碳中和的有機奶-伊利的金典有機奶、第一個碳中和的正谷巧克力、月餅以及第一個碳中和的豌豆奶-小蛙植飲等。這些都是從品牌的角度,希望通過差異化提升品牌競爭力。
第三個演變是從傳統的供應鏈關系演變到了更多維度,例如投資者與被投企業,銀行與信貸企業的上下游關系。投資機構會要求被投企業也要提供碳排放的數據,或者碳排放管理的信息,淡馬錫、高瓴、紅杉等幾乎所有的頂級投資機構都已經做出了相應的承諾,要帶動被投企業一起實現碳中和,這個趨勢已經不可逆了。銀行也有抓手了, 可以拿出低利率的貸款給到真正有碳減排效果的項目或者企業,激勵企業低碳轉型。2021年11月18日,央行的1.75利率的碳減排工具已經在部分地方落實了,通過搭建評估企業碳減排項目的減排量來授信給企業申請低利率的貸款。
我們看到的第四個變化,或者說將來的趨勢,就是對碳中和來說,運動式的減碳一定會向理性化的減碳進行轉變。這里有兩個極端的現象,第一就是這兩年大家都瘋狂追逐碳中和,運動式的減碳這個現象非常嚴重,所有以犧牲經濟發展為代價,以社會倒退為成本的方式去追求碳中和,都是我們認為的一種不科學不合理的碳中和的手段,我們把它歸為運動式的減碳。
另外一種就是我們近期看到像歐洲有些國家,大家可能也會關注到“碳中和”倒退行動,當然這個碳中和是打引號的(其實并不是真正退出之前承諾過的碳中和目標)。事實上大家也都知道,因為最近的地緣沖突,能源安全成為歐洲多數國家巨大的挑戰,所以短暫性的不可持續的使用化石能源的方式,也是我們看到的客觀現象。但我們相信,也與歐洲很多機構,包括政府、機構、企業等等交流并反復確認過,這確實是一個不可持續的短暫性的倒退。但全球碳中和的趨勢是不可逆的。類似的道理,我們偶爾會感覺到某一個冬天會非常冷,如果因為一個冬天特別冷就去否認全球百年升溫的趨勢也是不合理的。
那么在經濟社會發展和碳中和目標之間如何權衡二者的關系,我們給出的答案就是要碳中和又要經濟社會發展,所以對碳中和我們應該理性的看待,基于客觀事實,基于數據來做判斷和決策,未來需要更加精細化和數據化的管理,指導我們整個碳中和的進程。
沒有量化就沒有碳管理。這是碳管理行業的根基,也是碳阻跡創業第一天開始就奉行的原則。我們相信沒有科學的碳管理,就不可能實現碳中和。
剛剛加入碳阻跡的國際碳管理資深專家Gregor Pecnik也帶來了他的分享,他認為數據質量是企業碳管理的根基,企業應加強Scope3的數據管理(盡可能獲得一手數據),注重供應鏈的碳管理以及通過軟件工具來提高效率,管理碳足跡是大勢所趨。
碳管理的根基是碳排放計算,這也是我們一直在關注的話題。在碳排放計算過程中,我們也面臨著各種各樣的挑戰和問題,企業界也普遍反映碳排放計算存在諸多痛點,我們也總結出幾個核心痛點問題或者現象:
第一點,碳足跡標準缺失。尤其產品碳足跡計算的標準還是以國外為主,所以本土化標準的落地有很大空間。目前看到可喜的現象是無論國家層面、協會還是企業都在積極推動產品碳足跡標準的制定。上個月生態環境部氣候司李高司長帶隊來碳阻跡調研時,著重也談了國內產品碳足跡的發展以及跟國際接軌的問題,表示國家也成立了專門團隊在加速推進這項工作。
另外還有一些行業協會,例如中國電子節能協會3年前就在推動電子電器產品碳足跡團體標準以及碳標簽相關的工作,碳阻跡團隊也深度參與其中,并取得了一定的進展(李鵬秘書長看到這里可以在評論區回應一下哈)。
第二點,重復計算。大家平時會用到一些出行平臺,在每一個出行平臺都可以獲得對應的綠色的積分,但是人的低碳行為是只有一次。換言之,一次低碳行為可以在不同的平臺重復獲得積分,所以在整個社會產生了明顯的重復計算。
當然,有一些地方采取創新的措施來應對重復計算問題。例如,北京市政府建立了一個MaaS平臺,用戶在某個平臺上獲取碳減排積分之后,會自動跟這個MaaS平臺進行一個數據的互通,用戶在別的平臺上獲得碳積分的時候就會自動被識別出來,因而就無法重復獲得對應的碳減排帶來的收益。此外,另一個存在重復計算問題的是綠電使用。綠電如果被某些企業采購用于碳中和后,原則上這部分新能源就不能用于到當地電網碳排放因子的加權中,否則也存在重復計算。
第三點,碳排放因子。這個是很多同仁們都非常關注的問題,借此機會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觀點。碳排放因子是企業進行碳管理的基礎設施,這里面包括企業組織層面會用到的國家或者國際機構發布的一些碳排放因子,也包括計算產品碳足跡,像國際的一些LCA數據庫的排放因子,正好Ecoinvent在大會前也發來了他們的賀信,祝賀本次大會圓滿成功。
Ecoinvent對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的致辭信
Ecoinvent在信里表示:
“ 我們非常激動地宣布與碳阻跡的合作關系。Ecoinvent正式成為碳阻跡碳云的生命周期評估數據提供方。作為碳云平臺的用戶,來自不同行業的供應鏈經理和產品設計師(如汽車、航空航天、機械和電子行業)都能從Ecoinvent的高質量數據中獲益,用于產品開發、創新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標。我們非常期待與碳阻跡接下來的合作。”
之前有一些純學究機構非常糾結,到底我們的產品碳足跡是否都需要從最原始的原材料開始計算?這當然是一個理想的模式,能夠把產品的碳足跡算得非常精準,但是我們遇到的問題就是這個方式在碳中和初期“過于理想”,尤其在中國這樣一個數據收集都還存在很大挑戰的當前背景下,這樣的方式就非常有難度,會導致大量的企業望而生畏,工作無法推進。
現在大多數中國企業連上游的一級供應商的數據都無法收集完整,就更無法去談它去追溯更上游的數據,所以這也導致產品碳足跡的計算遇到很多的困難和挑戰,或者是企業要花費巨大的時間成本和費用成本,才能完成一個完整的產品碳足跡的計算。
舉一個筆者親身經歷的一個反面例子,12年前筆者還在英國BFF工作的時候,當時我們是幫一些頭部的消費品公司計算碳足跡,我們追求的是每個產品需要從它的最上游開始進行計算,每個產品當時計算的時間成本大概是兩個月(當然英國人做事情的效率確實也不怎么高),花的成本為每個產品碳足跡1-2萬英鎊,所以即使非常頭部的消費品公司(包括超市,如Tesco)一開始信心滿滿,提出了要實現全線產品碳標簽的企業最后也因為經濟成本和時間成本的不可行,最后都放棄了這個模式。
所以,我們希望倡導一種“從無到有”再“從有到優”的進階模型,讓企業第一步先能夠把自己的碳足跡算清楚,再通過品牌影響力的倒逼,讓上游的上游,上游的上游的上游,一步步才有可能去提供數據,這才是一個可行的路徑。碳排放因子從古至今,從國外到國內都是一個普遍采取的用于計算碳排放的一個計算方法,當然我們的前提也是我們選的這些排放因子是相對比較權威的排放因子來源,這些數據才能夠被采納。
第四點,數據采集。數據采集難一直是很多企業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企業開始接觸碳排放碳管理的時候,是不清楚我們應該如何去收集碳排放的數據,或者是收集哪些數據,或者是總部知道收集這個數據,但是我的分子公司卻不知道如何收集數據,類似這樣的問題就是非常普遍的行業現象。
問題痛點很明確,如何解決呢?借大會這個難得的機會,碳阻跡也發布了碳云SaaS產品的最新升級版,碳云的三大核心產品:產品碳足跡、企業碳核算以及碳賬戶在大會上也展現了它們的亮點。自2021年9月碳云上線以來,碳阻跡團隊一直在打磨、更新、迭代產品,經過這幾次迭代,碳云逐漸體現了幾個核心的優勢:
基于碳阻跡過去1200家客戶的實踐經驗;
擁有全球最大規模的碳排放因子數據庫;
設身處地從客戶出發,為客戶著想,想盡一切辦法來降低客戶使用的門檻,比如說像企業碳核算,碳云現在可以讓一個不懂碳的人,可以在幾分鐘之內輕松完成碳排放數據的收集,這是我們希望達成的目標;
利用所有可能的人工智能的措施,例如自動匹配碳排放因子,盡量讓用戶減少額外的操作,讓用戶的體驗逐漸趨于完善;
基于碳阻跡咨詢團隊、研究院以及其它外部顧問團隊持續對碳云產品的加持和賦能。
考一下大家,影響中國實現碳中和的最重要的排放因子是什么?我們在跟企業天天打交道的過程中,得出了一個結論,就是電網碳排放因子是影響中國碳中和進程的最關鍵因子。為什么這么說?因為電網碳排放因子是所有企業都關心而且必須關注的一個最重要的排放因子。隨著電氣化的逐漸深入,絕大多數的企業碳排放都將來自于所使用的電力,來自于消耗的這些電力能源。一個企業要實現碳中和,必須清楚知道自己將來的電力碳排放有多少,也才知道自己離碳中和還有多遠,也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才能走向碳中和。
在過去和很多企業客戶溝通過程中,我們經常被問的一個問題,一度電在將來會產生多少碳排放?與其我們每次都被詢問,不如踏踏實實做一個研究。
近期碳阻跡團隊聯合清華大學等專家團隊一起做了一個研究報告:《中國電網排放因子研究報告》,通過這個研究我們也復現了國家在2015年0.61千克每度電的電網排放因子,也復現了近期國家發布的每度電0.58千克的排放因子。所以基于這個研究模型,我們也非常有信心的做了一些預測,在未來中國新能源比例不斷提升的前提下,2025年中國每度電的碳排放將降低到0.52千克,在2030年降低到0.43,2050年降低到0.13,在2060年趨近于0。
這個碳排放因子到底意味著什么?每個企業提出碳中和目標的時候都在衡量做碳中和的投入產出比,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才能實現碳中和,所以這個排放因子的預測數據可以作為企業評估將來碳排放的參考。
經過十一國慶的加班,碳阻跡團隊已經將《中國電網排放因子研究報告》設計完畢,有需要看全文的同學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小助手會第一時間發送報告全文。
我們的第六個洞察就是中國碳管理市場規模的預測:中國碳管理市場規模預計在2025年達到1099億元,在2030年將達到4504億元,在2060年將達到43286億元。
這里也分享一下筆者認為的碳管理行業區別于大多數咨詢行業的地方,比如很多人覺得做碳管理非常類似于做會計審計或者傳統的咨詢,但是為什么碳管理的天花板卻這么高呢?筆者認為主要有兩個原因:
第一點:碳首先它是一個數據,但它不光是一個數據,它是一個可以交易的資產,所以它能夠跟交易結合起來,它的增長空間、它的彈性是非常強的。
第二點:碳能夠跟幾乎所有的產品和服務建立一個強關聯(成為一個新的競爭力的體現),所以它的想象空間就會比大多數傳統行業更大、更遼闊。
《中國碳管理市場的規模預測》是碳阻跡聯合灼識咨詢做的一個共同的研究,結合碳阻跡團隊對于行業的know how以及灼識在資本市場持續對行業分析的經驗,我們做了一個嚴密且大膽的預測。
最左邊這張圖就是中國碳管理市場規模(包括政府和企業側)從2025到2030到2060的預測數據;
中間這張圖顯示在2030年中國的企業碳管理和咨詢服務的市場規模將達到3658億,其中企業碳管理軟件市場規模占比是51%,企業碳管理咨詢服務市場規模大概是49%;
最右邊這張圖我們可以看到到2060年,企業碳管理市場規模將達到4.1萬億,其中產品碳足跡軟件和咨詢業務的占比都將高速的增長,碳交易以及低碳產品傭金的收入也將占據一個很大的份額。《中國碳管理市場的規模預測報告》完整版近期將在碳云里首發,敬請關注碳云:http://saas.carbonstop.net/
除了對國內碳管理市場的觀察,我們還在全球市場也在觀察一些動向,觀察到全球市場里三個明星級的碳管理公司,兩個在美國,一個在歐洲。Watershed,它剛剛完成7000萬美金的新一輪融資;Persefoni剛剛完成了一億美元的融資;歐洲的Normative完成了3100萬美金的融資。我們也看到Watershed的估值已經達到了10億美金,全球碳管理市場的獨角獸跑已出現。
這兩年,筆者在跟客戶交流的時候,從碳管理每次談到碳交易的時候,幾乎所有的人都會心動。對企業來說,減碳這件事情還有機會能夠為之帶來收益,還能賺錢,這就“誘惑力”十足了,所以稱碳交易是一個最性感也是最有彈性的商業模式。當然這里指的碳交易并不是狹義上的買碳賣碳炒碳,而是企業從碳管理的角度出發,擁有良好的碳核算數據基礎,積極開展減碳項目,并且在碳交易市場中購買或者出售碳指標等的經營行為。
對碳交易來說,最核心的要素之一就是碳價。每噸碳現在值多少錢,將來值多少錢對于企業來說非常重要。碳阻跡近期根據大量客戶的需求,成立研究團隊并聯合了清華大學的專家一起做了《中國碳價預測報告》。報告得出的結論是,全國碳市場碳配額價格會從今年7月份的58元,上升到2030年的87元每噸,繼而持續上升,2040年達到409元/噸,2050年833元/噸,2060年2074元/噸。
碳交易市場中另一個核心指標就是CCER。《中國碳價預測報告》也對CCER的價格也做了一個預測,今年CCER價格由于供小于求,沖到了七八十元每噸,達到史上最高。
隨著CCER重啟,供給將逐漸放大,CCER價格也將短暫回落,到2030年降低到63元/噸,隨后將逐漸上漲,預計在2040年CCER價格將達到266元/噸,2050年508/噸,2060年達到1265/噸。
經過十一國慶的加班,碳阻跡團隊已經將《中國碳價預測報告》設計完畢,有需要看全文的同學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小助手會第一時間發送報告全文。
上面提到的碳配額以及CCER不光在強制管控的市場可以流通,在企業自愿碳中和市場也可以用于碳抵消(購買配額或者CCER,主要是CCER,抵消掉自己產生的碳排放),實現碳中和。
講到碳抵消,從全球來看一直都存在比較大的爭議,尤其是外企在沒有明顯減碳貢獻的前提下,過度使用碳抵消,經常受到國際機構的挑戰和詬病。從目前全球主流的趨勢來看:
我們最優先推崇的是企業通過自己的碳減排,走向碳中和。那些不可避免的碳排放,盡量用碳移除的方式(如森林碳匯、CCS等負碳項目)。
對碳抵消來說,我們也可以從幾個維度去關注。
從項目的維度,我們鼓勵碳清除的項目,鼓勵長期碳存儲的項目,鼓勵多重生態價值的項目,鼓勵有普惠價值的項目。
從項目提供方來看,我們特別鼓勵企業購買或者是投資到有潛力的碳減排相關的初創企業,購買它們碳減排項目的碳減排量,或者投資它們,讓它們有機會在還不夠成熟的時候獲得急需的資金去長大、去發展,將來它才有更大的機會去服務于社會,把它的減排技術利用到更大的領域當中。
最后一點就是關于企業,鼓勵企業周期性的復盤,及時調整碳抵消的策略,規避洗綠的風險。
目前我們講的碳交易主要還是企業之間的碳交易,而個人碳交易在全球范圍內目前還是一片空白。GCMC全球碳管理大會做了一個大膽的設想,并且將大會場景做成了個人碳交易的閉環。筆者認為企業開展碳交易是為了讓社會碳減排成本最優化,而個人端開展碳交易是通過各個場景閉環,讓個人增強碳足跡意識,并且有更多參與到碳減排行動的機會,繼而倒逼企業生產更加低碳的產品以及提供更加低碳的服務,從C端推動全球碳中和的進程。
個人碳交易的設想誕生于碳阻跡的1.75會議室,就是下面這群人共同頭腦風暴的產出,那天圍繞個人碳交易聊了3個多小時,晚上11點多終于將實現細節達成一致。當時全場參與的人都非常興奮,以至于都為明年的創意開始發愁,今年搞成這樣了,明年還怎么弄!
就是這群人搞出來的全球個人碳交易首秀,酷!
這個小會議室、這個小會,說不定真的會改變全球碳中和進程,相信一定會!筆者當時也是興奮得睡不著覺!那天腦暴是很興奮的,個人碳交易在GCMC大會上的首秀也很是驚艷。
個人碳交易的邏輯是這樣的:首先根據每個參會嘉賓參加本次大會的交通、住宿以及資源消耗(如礦泉水)計算出每個人的碳足跡,大會在茶歇前通過加權平均數確定個人碳交易的基準線,高于基準線碳排放的個人的碳資產成為負值,低于基準線碳排放的個人的碳資產成為正值。參會嘉賓為了獲得更多的碳指標,可以在低碳產品體驗區探索低碳產品,通過二維碼掃描可以獲得對應的碳減排積分which在個人碳交易中轉化為碳資產。
茶歇以及圓桌論壇完成后,主持人和現場掛單最便宜的嘉賓(來自于開云汽車,這個植入廣告費就不收了哈)完成了史上第一筆個人碳交易,并且正式啟動了大會的個人碳交易市場,一時間碳市場異常火爆,連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創會秘書長李怒云司長在體驗后都為其點贊:“ 好玩!”。
個人碳交易的模式我們也在探索,個人碳交易也一定需要場景才有應用的空間,而核心的核心就是需要有碳足跡或者碳減排量數據。筆者能夠想象到的適合個人碳交易的場景包括:會議、公司、家庭、社區、商場、超市、互聯網平臺等,碳阻跡也希望與大家共同探索個人碳交易的更多打開方式。無論如何,我們始終相信,做酷的事情,一定是對的!
我們分享的第八個洞察是所有的企業都將建立自己的碳賬戶。
碳賬戶是企業建立一個面向員工或者是用戶端的計算碳減排場景的減排量,產生碳積分,并且可以用于兌換一些權益的低碳創新閉環。
前段時間我們跟一個頭部企業交流的時候,項目負責人說準備去推動內部碳賬戶的建設。記得當時他向我們提了一個問題,企業內部做碳賬戶的動力到底是什么?我們分享的一個核心邏輯就是企業已經提出了有雄心且宏偉的碳中和目標,但是員工端用戶端是沒有感知的,那企業做碳中和這件事情是不夠硬核且沒有根基的。
所以我們是希望看到企業建立碳賬戶能夠帶動它的利益相關方/生態伙伴,比如說員工、用戶,投資機構、被投企業等共同參與到碳減排的行動當中,共同來踐行碳中和的目標,這樣碳中和的目標才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
雙碳目標提出兩年來,我們欣喜的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通過自己搭建或者選擇成熟的碳賬戶云平臺來推進員工和用戶碳賬戶的建設工作。一般而言,碳賬戶主要由三大部分組成:低碳場景開發、碳賬戶系統平臺建設以及權益兌換設計等。
關于低碳場景,我們鼓勵可以實現監測手段獲取的數據,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性。這兩年我們也看到越來越多的碳減排場景數據平臺涌現出來,例如低碳出行、綠色辦公、資源節約、材料替代以及效率提升等。
碳阻跡團隊從2017年開發出碳中和領域第一個碳賬戶類小程序“全民碳交易”,當時引起碳圈的巨大關注,用戶量迅速突破3萬(當時碳圈的核心人群不超過1萬),真正實現了第一次破圈裂變傳播。
在C端碳賬戶項目上不斷創新,2020年開發了一款“低碳有你”的碳賬戶小程序,創新的使用AI技術讓每個用戶可以通過手機掃描出身邊大多數物品的碳足跡,一周時間獲得了8萬多用戶的青睞,也因此獲得了2020年迪拜世博會社會創新大賽的大獎以及10萬美金的獎勵。
除此之外,碳阻跡還幫助客戶研發了節能大富翁、低碳帝、我每周自愿再少開一天車等碳賬戶類應用,均在短時間得到數萬數十萬用戶的高頻使用。
近期碳阻跡打造的碳賬戶,整合了主要的低碳場景,也在產品上不斷迭代和創新,預計完整產品將在10月20日正式對外發布。目前接入或與碳阻跡開展碳賬戶合作的企業有十余家,包括北汽集團、PSA新加坡港務集團、上海建工集團、中國銀聯、長城汽車以及中國建設銀行等。碳賬戶云平臺可以使企業輕松接入(無需自行開發),將技術難度和決策成本降到最低。
我們相信C端是碳中和的星辰大海。目前看來,碳賬戶是聚合C端參與減碳行動的最優解,每個企業都會愿意Engage員工和用戶共同參與減碳行動中,每個企業也都將建立自己的碳賬戶!
第九個洞察是:碳中和終將服務于主營業務。這是什么意思呢?碳中和這兩年的興起,很多企業也比較困惑,我們應該做點什么?很多企業一開始以為碳中和只是一個風口,說過去就過去了,所以重視程度并不夠,只是把碳中和作為一個PR的內容做做傳播。但雙碳目標提出兩年來,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公眾對于碳中和的反饋都是越來越積極正向的,只把碳中和當作PR活動的企業可以適時調整一下思路了。
碳中和不是一場百米賽跑,而是一場42.195公里的全程馬拉松!比的不是誰跑得快、跑得好看;而是看誰有更持久的動力,誰才能真正贏得這場競賽!
順勢而為才能贏得機會,碳中和既然成為未來幾十年最明確的一件事情,大家如何結合自己的業務,能夠跟碳中和結合的更緊密一點,那肯定會在新的一輪競爭中贏得更大的機會。碳中和一定需要為主營業務帶來增值,這是所有企業都要去想的一件事情,如何利用碳中和這樣一個大的背景、大的話語體系,能夠讓自己的企業跟它結合的非常巧妙,對主營業務帶來直接的提升。
所以,對外做到不洗綠;對內做到真正提升主營業務;這是企業做碳中和的目標。碳中和也終將服務于主營業務。
雙碳兩年,我們的最后一個洞察,也就是碳管理的終局:無處不在的碳將被數據化、可視化、價值化。
以終為始,考慮清楚它的終局也就更利于我們去制定一個清晰的目標和路徑,并且非常篤定地執行下去。關于碳管理的終局我們也給出了一些思考和理解,我們認為碳管理的終局是無處不在的碳將被數據化、可視化以及價值化。
碳無處不在、無孔不入,跟每個國家、每個企業以及每個個人都息息相關。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正在低碳數據化的道路上奔跑,并且通過更友好的可視化的方式與利益相關方,包括員工、用戶、客戶、供應商、投資機構等開展碳披露方面的交流,我們也看到很多企業在碳資產化的道路上開拓進取。
現在參與到碳管理的企業只是冰山一角,我們相信不遠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加入到碳管理過程當中。算好每噸碳、管好每噸碳!
感謝大家讀到這里,跟我們一起探索碳中和和碳管理。留言走心的用戶,我們會抽取十位贈予碳阻跡與合作伙伴研發的十四個塑料瓶做成的價值數百元的電腦包。
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622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2565 閱讀這家老牌物流巨頭被整合重組,四千多名員工將何去何從?
1963 閱讀2024最值錢的物流上市企業是誰?哪些物流企業被看好,哪些被看跌?
1450 閱讀地緣政治重塑下的全球供應鏈:轉型、挑戰與新秩序
1207 閱讀物流供應鏈領域“吸金”不力,但能給投融資事件頒幾個獎
1203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準時達國際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
1029 閱讀仿生學:蜂巢帶給供應鏈管理的啟示
990 閱讀16連冠背后,日日順助力智家工廠物流降本增效
1015 閱讀中遠海運回應被美國國防部列入“中國軍事企業”清單
945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