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供應鏈是將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的理念貫穿于企業從產品設計到原材料采購、生產、運輸、儲存、銷售、使用和報廢處理的全過程,使企業的經濟活動與環境保護相協調的上下游供應關系。
綠色供應鏈的內容涉及到供應鏈的各個環節,其主要內容有綠色采購、綠色制造、綠色銷售、綠色消費、綠色回收以及綠色物流。按照產品生命周期要求,對設計、采購、生產、物流、回收等業務流程進行管理,其中涉及供應商、制造企業、物流商、銷售商、最終用戶以及回收、拆解等企業的協作。
1.綠色采購是指根據綠色制造的要求,一方面生產企業應選擇能夠提供對環境友好的原材料的供應商,來提供環保的材料作為原料;另一方面企業在采購行為中應充分考慮環境因素,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盡量降低原材料的使用和減少廢棄物的產生,實現采購過程的綠色化。
2.綠色制造包含綠色設計和綠色生產。綠色設計是一種全新的設計理念,又稱為生態設計、環境設計、生命周期設計,是在產品全部生命周期內著重考慮產品的環境屬性,包括節能性、可拆卸性、壽命長、可回收性、可維護性和可重復利用性等。綠色生產要求比常規生產方法能顯著節約能源和資源,同時,在生產過程中最大限度地避免或減少對人體的傷害和對環境的污染,例如:減少輻射、噪音、有害氣體及液體等。
3.綠色銷售是指企業在銷售過程中充分滿足消費需求、爭取適度利潤和發展水平的同時,能夠確保消費者的安全和健康,遵循在商品的售前、售中、售后服務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中資源節約的原則。
4.綠色消費主要有三層含義:一是倡導消費者在消費時選擇未被污染或有助于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二是在消費過程中注重對垃圾的處置,避免環境污染;三是引導消費者轉變消費觀念,崇尚自然、追求健康,在追求生活舒適的同時,節約資源和能源,實現可持續消費。
5.綠色回收就是考慮產品、零部件及包裝等的回收處理成本與回收價值,對各方案進行分析和評價,確定出最佳回收處理方案。
6.綠色物流是指在整個物流活動的過程中,盡量減少有害物質的產生,如降低廢氣排放量和噪聲污染、避免化學液體等商品的泄漏對土壤和水源的污染等,盡可能減少物流對環境造成的危害,實現對物流環境的凈化,并且使物流資源得到最充分的利用,如降低能耗、提高效率等。
1、全球氣候環境推動
工業化下的溫室氣體排放,帶來氣候危機,驅動全球范圍的碳減排行動 ,這對人類活動各階段都提出了綠色低碳化的急切要求。各國陸續提出碳中和目標,中國計劃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2060年實現碳中和,控排減碳對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有了新要求。
2、我國陸續出臺政策推動供應鏈物流的綠色發展
例如2021年2月國務院《關于加快建立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經濟體系的指導意見》中提出:構建綠色供應鏈,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生產體系;打造綠色物流,健全綠色低碳循環發展的流通體系。2021年7月國家發改委發布 《“十四五”循環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著力建設資源循環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深化農業循環經濟發展。
3、減少產品碳足跡需要統籌供應鏈。
碳足跡覆蓋從生產至消費的端到端供應鏈各環節,各行業從原材料采購、處理、產品制造、交付運輸、使用,到產品的消費、廢棄物處理,整個供應鏈生命周期都伴隨著碳足跡,所以控排減碳涉及供應鏈各環節。
1、降本增效,增強競爭力
幫助企業實現氣候變化管理、績效追蹤、供應商和客戶關系維護、產品差異化的目標;同時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與上下游建立聯盟,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可為整個供應鏈帶來更多的效益。
2、增加客戶價值
綠色供應鏈下的綠色低碳產品不僅有利于環境保護,還可為客戶帶來綠色收益、贏得客戶信任,增加客戶產品價值。
3、提升企業綠色形象
實施綠色供應鏈的企業可以樹立產品安全可靠、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形象,引導消費者的環保消費行為。
4、規避綠色技術貿易壁壘
產品出口要符合進口國尤其是發達國家的環保標準和技術條款,必須施行清潔生產,構建綠色供應鏈。
1、確立可持續的綠色供應鏈管理戰略
一是企業應將綠色供應鏈管理理念納入發展戰略規劃,明確綠色供應鏈管理目標,設置管理部門,推進本企業綠色供應鏈管理工作。二是要用整體系統的觀點將綠色供應鏈融入產品研發、設計、采購、制造、回收處理等業務流程,識別能源資源、環境風險和機遇,帶動上下游企業深度協作,發揮綠色供應鏈管理優勢,不斷降低環境風險,提高能源資源利用效率,擴大綠色產品市場份額。
2、實施綠色供應商管理
一是企業要樹立綠色采購理念,不斷改進和完善采購標準、制度,將綠色采購貫穿原材料、產品和服務采購的全過程。要從物料環保、污染預防、節能減排等方面對供應商進行綠色伙伴認證、選擇和管理,推動供應商持續提高綠色發展水平,共同構建綠色供應鏈。二是要早期介入、主動參與供應商的研發制造過程,引導供應商減少各種原輔材料和包裝材料用量,用更環保的材料替代,避免或減少環境污染。三是定期對供應商進行培訓和技術支持,傳遞客戶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環保要求,幫助供應商將環保要求融入業務之中并逐級傳遞。
3、強化綠色生產
一是企業要建立基于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設計理念,整合環境數據資源,建立基礎過程和產品數據庫,構建評價模型,在研發設計階段開展全生命周期(LCA)評價。二是不斷提升綠色技術創新能力,采用先進適用的工藝技術與設備,減少或者避免生產過程中污染物的產生和排放。三是積極參與國際相關技術規范標準的制定,促進業界綠色生產水平提升,引領行業變革。
4、建設綠色回收體系
一是企業要建立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主動承擔產品廢棄后的回收和資源化利用責任。二是采用產品回收電子標簽、物聯網、大數據和云計算等技術手段建立可核查、可溯源的綠色回收體系。三是生產企業可直接主導或與專業從事廢舊產品回收利用的企業或機構合作開展回收、處理與再利用,搭建拆解、回收信息發布平臺,實現廢舊產品在生產企業、消費者、回收企業、拆解企業間的有效流通。
5、搭建綠色信息收集監測披露平臺
一是企業要建立能源消耗在線監測體系和減排監測數據庫,定期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披露企業節能減排目標完成情況、污染物排放、違規情況等信息。二是要建立綠色供應鏈信息平臺,收集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生產、綠色回收等過程的數據,建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機制,實現生產企業、供應商、回收商以及政府部門、消費者之間的信息共享。三是要加強對供應鏈上下游重點供應商的管理評級,定期向社會披露重點供應商的環境信息,公布企業綠色采購的實施成效。
1、牢固樹立綠色理念
綠色發展是新發展理念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人民的期待,時代的要求。“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京東的實踐充分說明,綠色低碳物流在減輕資源環境負擔的同時,同樣能夠帶來企業的市場規模和經濟效益。我們要深入貫徹新時代生態文明思想,牢固樹立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把推進綠色供應鏈創新發展列入實現綠色轉型的重要任務,轉化為企業的自覺行動。
2、統一規范綠色標準
從綠色供應鏈全程一體化需要出發,建立健全綠色物流標準化體系,按照統一標準做好供應鏈戰略設計。依托行業協會等第三方機構,開展綠色物流企業對標貫標達標活動,提高行業綠色發展效能。大力發展綠色數字融合技術,培育綠色數字產業新生態,建立各利益相關方的協調機制,推動產業鏈供應鏈上下游共同推進供應鏈協同創新,維護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
3、精準做好市場分析
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等信息技術,推進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對物流需求地、生產地和轉運地,市場容量、物品流量、流向、時效和特點進行深入調研和需求預測。根據市場需求,布局物流網點、優化路徑和選擇時段,做到供需精準匹配,物流準時到位,盡量減少物流活動對環境的影響。
4、努力破除信息壁壘
建立綠色供應鏈信息平臺,采集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生產、綠色回收等全過程數據,建立供應鏈上下游企業之間的信息交流機制,實現生產企業、供應商、回收商以及政府部門、消費者之間信息共享。推動物流領域基礎公共信息數據有序開放,消除物流信息壁壘和“孤島”。
5、升級改造基礎設施
倡導節能、節地、節水、節材,推進新能源在倉儲設施的開發與利用,創建一批綠色物流樞紐、綠色物流園區。在運輸、倉儲、配送等環節積極擴大電力、氫能、天然氣、先進生物液體燃料等新能源、清潔能源應用。加快建立油、電、氣、氫能等清潔能源綜合加注體系。
6、創新發展低碳運輸
充分發揮數字貨運在車貨匹配、供需銜接,減少車輛空駛和迂回運輸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在現有網絡貨運平臺基礎上,延伸服務鏈條,增加服務功能,逐步擴展到供應鏈一體化服務。持續推進運輸結構調整,提高鐵路、水路運輸比重,普及深化“公轉鐵”“公轉水”“散改集”“甩掛運輸”等運輸模式。
07、大力推廣綠色包裝
執行綠色包裝標準,優化綠色包裝設計,選用多功能、輕量化、環保、可降解包裝材料。推廣使用循環包裝,循環周轉箱,減少過度包裝和二次包裝,實現包裝智能化、減量化、再利用、循環共用。從原料選擇、產品制造到使用和廢棄的整個生命周期,包裝產品均應符合環保要求。大力推廣對生態環境和人類健康無害,能重復使用和再生,符合可持續發展的包裝。
08、提倡資源循環利用
加強綠色物流新技術和設備研發應用,開展逆向物流體系建設,培育專業化逆向物流服務企業。針對產品包裝、物流器具、汽車以及電商退換貨等,建立線上線下融合的逆向物流服務平臺和網絡,創新服務模式和場景,促進產品回收和資源循環利用。加快標準化物流周轉箱推廣應用,推動托盤循環共用系統建設。鼓勵集裝器具、裝卸機具等共有共用。
09、鼓勵設備綠色更新
推廣節能低碳技術裝備,加強綠色物流新技術和設備研發應用。加大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力度,加快新能源貨運車輛在城市配送領域推廣。促進新能源叉車在倉儲領域應用。加強貨運車輛適用的充電樁、加氫站及內河船舶適用的岸電設施、液化天然氣(LNG)加注站等配套布局建設。
10、全面提升要素支撐
加快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在傳統物流設備中的應用,支撐物流操作流程中的數據采集和過程智能化。加強“數字化+綠色化+行業知識”復合型人才培養,為綠色化轉型提供人才支撐。推動物流企業強化綠色節能和低碳管理,推廣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積極開展節能診斷。制定實施支持綠色供應鏈創新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企業數字化、智慧化、綠色化升級改造,鼓勵新業態、新模式、新技術創新發展。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139 閱讀智航飛購完成天使輪融資
2562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184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139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1962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193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鷹鴿博弈下的生存法則
1723 閱讀物流職場人性真相:馬斯洛需求的顛覆與掌控
1570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392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256 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