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個最好的時代,政策持續支持、技術更新轉化、模式創新迭代和行業融合突破,助快遞業穩住中高速增長態勢;這是個最新的時代,信息化、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不斷迭代出新,為快遞業發展變革注入澎湃動力。站在這個最好、最新的時代交匯口,中國快遞業將如何練就競爭硬實力?
快遞業高速增長態勢“穩”
根據國家郵政局的監測數據,2023年快遞業務量沖擊百億關口的時間不斷刷新紀錄,39天超100億件,67天超200億件,截至4月6日上午8時,快遞業務量達300億件,比2019年達到300億件提前了99天,比2022年提前了18天。縱觀一季度快遞業務量數據,同比預計增速維持在27%的高位水平,疫情之后消費釋放支撐行業中高速增長態勢明顯。按照快遞業“十四五”規劃年增百億件量的目標,2023年快遞業務量將突破1200億,即每秒鐘將有近4000件快遞進入寄遞渠道。同時,快遞日均攬收和日均派送件量均已突破3億規模,3月份數據顯示的日均攬收峰值逼近4億件。由此,快遞日均服務用戶接近7億人次。
結合7家上市快遞企業的公開數據,正是全行業千余個轉運中心、十幾萬量干線運輸車輛和400萬快遞小哥,創造出快遞業發展“千億件量、萬億收入”的總體規模,支撐起制造業產值超過萬億元和網絡零售額超過10萬億元……在“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的方針下,得益于政策持續支持、技術更新轉化、模式創新迭代和行業融合突破,快遞業中高速增長態勢也保持得相對較“穩”,新時代就是快遞業發展趕上的好時代。
首先,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在基礎設施建設層面,快遞物流已經被納入新基建的范疇,《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提出了“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的發展目標,規劃綱要構建的4極、8組群、9組團之間綜合交通立體網骨架,將會更大限度促進區域之間、城市群之間運輸資源的高效配置,快遞業得以高速發展的交通基礎設施硬支撐將進一步升級,進而助力行業保持新一輪高速增長和服務提升的通道;發展戰略定位層面,在“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戰略引導下,建設國內統一大市場、構建“通道+樞紐+網絡”的現代物流運行體系等重點部署也紛紛出臺,將基礎設施建設與功能布局有機結合,而國家物流樞紐試點名單的發布也將促進各個地方出臺相應的實施意見和落地辦法,由此培育形成的產業集群和特定專業市場等主體將成為地方發展新的增長極,也將為快遞業的市場拓展形成增量。
其次,技術創新轉化應用。技術應用和轉化在快遞業量效并舉的發展中的角色不可或缺。以覆蓋率98%以上的電子面單為例,其推廣和應用實現了平臺訂單和快遞運單的無縫銜接,并極大提升分揀效率和精準度,相較于傳統紙質面單,其平均每單打印時間僅需1~2秒鐘,每年節約的紙張成本更是數十億級別。在“618”“雙11”“雙12”等電商促銷高峰期,消費者感受到的“分鐘級”配送的極致服務體驗,更是依托于多級地址圍欄技術、智能地圖等應用對預售商品最大限度進行精準化前置入倉來實現。當然,在快遞行業安檢保障方面,AI智能判圖技術的應用實現了更大規模、更快速的X光圖分析,通過實時監控與溯源,保障貨物的安全性,為行業的安全寄遞保駕護航。
第三,發展模式更新迭代。伴隨互聯網經濟的井噴式增長,快遞服務面臨的場景也呈現多樣化特征。在平臺客戶方面,直播電商、短視頻電商等社交體驗式、互動式電商平臺的流量轉化已經成為快遞業務增長的重要來源。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22年發布的第50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6月,我國網絡直播用戶規模達7.16億,占網民整體的68.1%。其中,直播電商用戶最多,為4.69億。
相關數據顯示,預計到2025年直播電商規模將達到21,373億元。直播電商激發的“倉儲-直播-發貨”綜合服務鏈條新模式,對快遞業綜合供應鏈服務的能力實則是一場實力考量,快遞業轉運中心的“上倉下發”幾乎成為標配模式,大大縮短了快遞包裹服務鏈路,提升了服務時效。當然,機遇與挑戰的轉化就在客戶體驗的一念之間,而同城直播的“小時達”時效要求,對全程全網的快遞業而言,要分到這塊“市場蛋糕”也是一場全新的挑戰。針對平臺電商發展的新契機,快遞業需要精準把控互聯網新興業態的需求特征,對快件收、轉、運、派的時點排序、路由規劃、車輛裝載等進行定制化優化調整,以快遞服務新模式與新興業態形成強關聯。
最后,行業發展融合突破。中央一號文件對快遞業的關注和期望,映射出快遞業在保民生、促內需等方面的既有價值,更彰顯出快遞業在服務國家戰略、維護供應鏈安全、信息安全和經濟安全等方面的深遠意義。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全國95%的建制村已實現快遞服務覆蓋,全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項目帶動農業總產值首次超過2000億元,同比增長36.8%,每天有1億多的快遞包裹在農村地區進出。
國家鼓勵和推動郵政與交通、商貿、供銷等物流資源整合,促進城鄉產品雙向流通,結合縣鄉鎮寄遞體系建設的實際,郵快合作、交快合作等資源共建共享服務模式彰顯出發展的新活力,縣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村級快遞服務站點成為快遞服務網絡下沉的新觸點,承載著農產品進城和工業品下鄉進村的雙向疏通的節點,也是內需拉動促進國內大循環的重要支撐。在服務制造業和快遞出海方面,快遞企業緊扣“一帶一路”加快航線開通,跟隨華人華企和跨境貿易堅定“走出去”。隨著“兩進一出”工程的扎實推進,日均觸達7億消費者的快遞業,已經成為消費升級的重要動力和產業聯系的重要紐帶。
快遞業如何練就競爭硬實力
站在快遞業發展“千億件量、萬億收入”的新起點,經歷30年發展歷程的中國快遞業趕上了發展的新時代,要繼續在信息化系統、智能化裝備和數字化化管理方面不斷練就競爭硬實力,構建起與服務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際國內雙循環模式相匹配的現代化快遞物流服務能級,具備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推動行業發展邁入新階段。
首先,信息化系統是網絡中樞。結合快遞企業的公開數據,CR5的業務量集中度高達60%~70%。在信息系統建設方面,國內快遞企業建設相對超前,以走在信息化系統建設前列的圓通速遞為例,其在2009年底即與IBM全球企業咨詢服務部簽下“管理優化及信息化建設戰略合作”協議,逐漸形成了貫穿攬收、中轉、派送、客服等全業務流程的信息技術系統平臺。而從科技研發投入和研發人員數量方面來看,順豐科技持續保持“真金白金”的大量投入。在一定程度上,面向未來的快遞企業已經化身為科技公司。
其次,智能化裝備是運營利器。截至目前,快遞業全自動分揀中心超過400個,在快件分揀、操作、中轉和配送時,快遞企業大力普及智能驛站、分揀機器人、智能分揀系統等,相對于人工分揀效率提升10倍以上,而差錯率大幅度下降。京東設置在各地的亞洲“一號倉”已經成為行業智能化的代名詞,其無人化倉儲場景和智能化流程處理成為國內外同行學習的標桿。相較于以往“雙11”的爆倉常態,裝備升級帶來的運營峰谷“無感化”,保障了快遞業基本實現全年平穩運轉的新常態。
最后,數字化能力是競爭優勢。在信息化系統軟實力和智能化裝備硬實力的支持下,以信息識別和追蹤沉淀而成的全鏈路業務信息數字化體系,實現“商流、資金流、物流、信息流”四流合一。并將數字化能力運用到服務質量提升和客戶體驗改善,運用到企業成本管控和營銷創新,主動對企業數字化能力進行更新迭代,確保快遞業務管理的科學性、預測的精準化和動態化,實現企業智慧化運營,培育持續發展的競爭優勢。
展望未來,在發展進入戰略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不確定難預料因素增多的時期,黨的二十大報告首次提出“準備經受風高浪急甚至驚濤駭浪的重大考驗”。同時,也要客觀認識到,在浙商“四千精神”磨礪下,經歷二三十年發展歷程的快遞業具備堅實的發展基礎和應對不確定性的能力,領先的信息化、智能化和數字化水平也為行業高質量發展注入長久動力,在客戶分層和產品分級方面存在較大創新空間,通過融入消費升級和產業升級,形成多元化產品供給和一體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快遞業仍將在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寄遞服務需求方面大有作為。(作者系物流信息互通共享技術及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研究員)
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上海歐力德物流科技有限公司
4882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科捷供應鏈有限公司
3189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外運物流有限公司
2751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安得智聯供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463 閱讀順豐、德邦發布春節服務公告:將加收資源調節費
2159 閱讀中郵無人機(北京)有限公司揭牌
2139 閱讀剛上市就大跌,航空物流巨無霸市值已縮水211億
1857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 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京東物流
1776 閱讀2024LOG供應鏈物流?突破創新獎候選案例——中國移動通信集團終端有限公司云南分公司
1584 閱讀智能倉儲企業“智世機器人”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1550 閱讀
登錄后才能發表評論
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