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ERP)通過這么多年的迭代發展也相對成熟了,不過由于行業特性與企業基因的不同,可以說市場上沒有任何一個供應商的軟件可以完全適合一家企業。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作為企業管理系統中的一個模塊也是如此。
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在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ERP)里是基于供應鏈管理思想,配合供應鏈活動中各實際業務需求,使工作流程及時信息化的呈現,做到各環節作業進程、商品(物料)狀態及時更新在供應鏈運營中可時時查詢的過程管理系統。并在供應鏈管理運營中形成物流、信息流、商流可視可控實現整體可視化、信息化以此來提高供應鏈運營效率與供應鏈管理水平。
連鎖零售(商超)企業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主要包含:供應商管理、訂單管理(OMS)、倉儲管理(WMS)、運輸管理(TMS)幾個模塊,隨著技術升級與現場管理需要部分企業也加入了設備管理、現場目視化管理(也叫進程或進度目視化)與倉庫自動化作業模塊。涉及生鮮與肉類配送的企業也增加了專業的生鮮分揀與加工、肉類加工與中央廚房生產等模塊。
企業管理信息化管理系統(ERP)開發商、服務商市場上很多,有做大而全的涉及全行業,有聚焦自己擅長的某一領域行業或者幾個有同通性的行業,也要深耕某一模塊的。
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ERP)搭建有兩種模式:一種是像一個個積木(模塊)堆積起來的;另一種是像房屋建造先建立一個大的框架,功能模塊一件件搬進來。中小企業在選擇與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ERP)開發商、服務商的合作時有三種選擇:
1.在一家開發商在其產品基礎上進行模塊調整,優點:沒有不兼容與數據對接問題,缺點:選擇性小各模塊很難做到都比較專業比如,賬務、供應鏈、門店、人力資源等。
2.在一家的產品框架內自己尋找更專業的模塊進行組合,優點:各模塊選擇相對自由,缺點:軟件兼容、數據對接需要單獨對接。
3.全部利用各開發商最優的模塊自己進行組合,優點:更符合企業需求更能得到專業的服務,缺點:除了軟件兼容與數據對接外、后期升級復雜。
中小企購買信息化系統(ERP)也有三種方法:
1.量身定做,根據自己企業實際情況結合行業特點聯合開發定制;優點:更適合企業業務類型與企業現狀與發展,缺點:開發周期長、技術含量高、成本高。
2.二次開發,利用開發商、服務商現有系統基礎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再次開發;優點:成本最優、比較適合企業業務類型與企業現狀與發展、開發周期短上線快,缺點:前期溝通復雜。
3.拿來就用,購買現成的系統拿來就用;優點:成本比較低、沒有上線與開發周期上線時間快,缺點:很難與企業業務與現場運營契合度不高,基本沒有服務。
中小連鎖零售企業管理信息化,現狀大多都是基于門店管理系統軟件擴展的、基于賬務管理系統軟件擴展的、或兩者的對接的。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相對薄弱甚至為零,物流配送中心也大多都在使用門店管理系統里的(DMS)或者賬務管理系統賬務管理模塊。
為什么要選擇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門店訂單完成情況,訂單現在什么狀態,訂單商品到門時間,有沒有超訂單、低于訂單配送?明天有哪些供應商送貨,哪些商品門店訂單生成優先驗收?揀貨單上商品在哪里,是什么狀態?現成工作進度,哪個小組要加班?配送車輛位置,該車輛裝的哪些訂單……
如何選擇軟件開發商、服務商,怎么合作,選擇什么方法?沒有固定的模式,企業可以根據自身現狀結合未來企業發展規劃,來制定合適企業的信息化管理軟件的方案。
所有的管理系統軟件都是為現場服務的,最終目的是為提高企業運營(動作)效率的、提升企業(部門)服務的,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的。一味的追求高大上或者不考慮實際情況的壓縮成本式購買、上線,都將兩次重蹈20年前生產企業信息化上線時的“不上等死上了找死”的覆轍。
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的方案制定
由企業主導相關部門參與,提需求計劃、匯總分析總結需求方案,結合企業實際情況與未來發展制定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的方案。發布信息、約談開發商、服務商、考察相關案例,決定合作方式與購買服務等。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與企業管理信息化一樣也是模塊化的,可以結合企業業務類型來選擇相關模塊,結合企業現狀可以一次性搭建完成也可以一個一個模塊完成。
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上線準備
與軟件供應商(開發商、服務商)進行深度溝通,共同參與企業業務梳理,工作流程整理,軟件周邊設備設施需求,制定軟件上線日程進度圖。
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試運行
由企業主導軟件上線安排,除新公司外我不主張全面上線,可按業務需求或業務流程順序一個部門一個模塊的進行上線,在使用其他系統的要兩個系統共同運營一段時間。根據一線現狀來進行流程調整,數據報表格式內容調整,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SCM)流程再造與改善
系統運行正常后,根據公司業務調整定期與軟件供應商進行工作流程進行調整,對系統與現場工作流程同步進行再造與改善,協助供應商完成系統軟件升級。以此來保證系統的正常運行,保障企業供應鏈的高效動作與低成本運營。
寫在最后:
沒有一家軟件不是專業的不可否認他都在一個或多個行業領略甚至是佼佼者,但也沒有任何一個軟件是為你的企業開發的(除自己的開發團隊)。在企業決定上軟件前公司至少有兩位專業的人,一位IT人員與供應商對接技術問題避免服務團隊離開后的系統日常維護,一位供應鏈管理人員,了解系統運行邏輯、清楚現場工作流程制定、再造、改善,清楚現場管理的每個人環節,與供應商對接需求、后期升級。
切記不可盲目相信供應商由其獨立完成項目,如果企業沒有相關專業人員或者沒有準備好寧可推遲。否則你的系統不是為現場服務的,而是你現場會被他的系統改的面目全非。以上也適合中小企業管理信息化系統(ERP),不僅限于零售行業與供應鏈管理信息化系統。
DeepSeek火出圈,AI和大模型將如何改變物流行業?
3356 閱讀800美元不再免稅,T86清關作廢,跨境小包何去何從?
2303 閱讀凈利潤最高增長1210%、連虧7年、暴賺暴跌……物流企業最賺錢最虧錢的都有誰
2230 閱讀浙江科聰完成數千萬元A2輪融資
2137 閱讀AI紅利來襲!你準備好成為第一批AI物流企業了嗎?
2066 閱讀供應鏈可視化:從神話到現實的轉變之路
1476 閱讀運輸管理究竟管什么?
1343 閱讀Deepseek在倉庫規劃中的局限性:基于案例研究
1361 閱讀2024中國儲能電池TOP10出爐
1228 閱讀傳化智聯集成DeepSeek,深化AI大模型物流場景應用
1184 閱讀